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董金杰 王涵琦 +3 位作者 杨生海 张涛 李鸿杰 王会宝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36期172-174,179,共4页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关注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已难以满足快速、准确、高通量检测的需求。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食品安全领域新型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涵盖了基于光谱技术、生物技术、质谱技术、新型前处理技术等多个方面...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关注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已难以满足快速、准确、高通量检测的需求。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食品安全领域新型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涵盖了基于光谱技术、生物技术、质谱技术、新型前处理技术等多个方面的创新成果,探讨了这些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并对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新型检测技术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新病害——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发病规律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卞静 陈泰祥 +3 位作者 陈秀蓉 王涵琦 杨小利 王艳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66-273,共8页
2012年至2013年在甘肃省各当归主产区发现的一种疑似当归炭疽病的病害,该病害主要危害植株茎秆。发病初期先在植株外部茎秆上出现浅褐色病斑,随后病斑逐渐扩大,形成深褐色长条形病斑,叶片变黄枯死,茎秆从外向内逐渐干枯死亡,后期在病斑... 2012年至2013年在甘肃省各当归主产区发现的一种疑似当归炭疽病的病害,该病害主要危害植株茎秆。发病初期先在植株外部茎秆上出现浅褐色病斑,随后病斑逐渐扩大,形成深褐色长条形病斑,叶片变黄枯死,茎秆从外向内逐渐干枯死亡,后期在病斑上出现黑色小颗粒(分生孢子盘),最后整株枯死。通过病菌形态学鉴定、ITS基因序列分析以及致病性测定,已确定该病害是由束状炭疽菌危害引起的当归炭疽病。本研究系首次报道。经过室内盆栽接种试验表明,针刺、灌根和喷雾接种均能发病,以针刺发病最重,其次为灌根处理,喷雾接种最轻,表明病菌通过伤口、根部以及地上部分均可侵入;此病一般在6月中、下旬开始发生,8月下旬到9月上旬达到发病高峰,田间发病率、病情指数与气温和相对湿度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即温度高、湿度大有利于病害发生,且湿度的影响大于温度影响。本研究为当归炭疽病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炭疽病 病原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炭疽病(Colletotrichum coccodes)拮抗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涵琦 畅涛 +1 位作者 杨成德 陈秀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42,共5页
采用对峙培养法对马铃薯炭疽病的拮抗菌株进行了筛选和鉴定.结果表明,拮抗菌株ZHA10对炭疽病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76.43%,其可以使病原菌菌丝变形和裂解;ZHA10菌体短杆状、革兰氏阳性、大小为(0.5~0.75)μm×(1.5... 采用对峙培养法对马铃薯炭疽病的拮抗菌株进行了筛选和鉴定.结果表明,拮抗菌株ZHA10对炭疽病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76.43%,其可以使病原菌菌丝变形和裂解;ZHA10菌体短杆状、革兰氏阳性、大小为(0.5~0.75)μm×(1.5~3.1)μm、芽胞中至尖端生.通过生理生化测定、16S rDNA以及gyrB序列分析,鉴定ZHA10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此外,ZHA10还对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马铃薯干腐病菌(Fusarium oxysporum)、孜然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小麦根腐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和马铃薯褐腐病菌(Stysanus stemonitis)均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ZHA10抑菌能力良好,抑菌谱宽,具有进一步开发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病 生防菌株 筛选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黄芪霜霉病发病规律及防治经济阈值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泰祥 杨小利 +3 位作者 陈秀蓉 李春杰 王涵琦 王艳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3-120,共8页
为明确甘肃省黄芪霜霉病的发病规律、防治药剂、经济危害允许水平和防治经济阈值,采用田间定点定期系统调查的方法,对该病害的发病进程以及影响发病的气候因素等进行了研究,采用模型拟合的方法研究了霜霉病病情指数与黄芪产量损失率的... 为明确甘肃省黄芪霜霉病的发病规律、防治药剂、经济危害允许水平和防治经济阈值,采用田间定点定期系统调查的方法,对该病害的发病进程以及影响发病的气候因素等进行了研究,采用模型拟合的方法研究了霜霉病病情指数与黄芪产量损失率的最佳拟合模型,选用6种杀菌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黄芪霜霉病在5月份显症,8月初至9月中旬为盛发期,一直延续到收获。黄芪霜霉病的病情指数随晚间平均相对湿度和病情基数的增加而增加,病情指数增长率随着白天平均温度的增加而增加。4种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对数函数(y=33.81lnx-97.15)是拟合霜霉病病情指数(x)与黄芪产量损失率(y)的最好模型;选用60%百泰(5%吡唑醚菌酯·55%代森联)WG 800倍液进行霜霉病的防治时,经济危害允许水平和经济阈值分别为5.65%和17.73。药剂试验结果表明,52.5%抑快净WG 1500倍液、60%百泰WG 1000倍液是防治黄芪霜霉病良好的药剂;72%霜脲氰·锰锌WP400倍液、75%百菌清WP 350倍液以及65%代森锌WP 200倍液对黄芪霜霉病亦有较好的防效,可选择在生产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霜霉病 发病规律 经济危害允许水平 经济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马铃薯束梗褐腐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泰祥 陈秀蓉 +3 位作者 杨成德 朱海波 王涵琦 卞静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7-33,共7页
对甘肃省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束梗褐腐病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经形态特征观察与 rDNA-ITS 序列分析,将病原菌鉴定为细基束梗霉[Doratomyces stemonitis (Pers.ex Fr.)F.J.Morton &G.Smith]。生物... 对甘肃省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束梗褐腐病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经形态特征观察与 rDNA-ITS 序列分析,将病原菌鉴定为细基束梗霉[Doratomyces stemonitis (Pers.ex Fr.)F.J.Morton &G.Smith]。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病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 pH 为6,病菌能利用多种碳源,但以蔗糖最好,氮源以甘氨酸最适,光照对菌丝生长没有影响。分生孢子在5~40℃范围内均能萌发,最适25℃,最适 pH 为7,分生孢子萌发需液态水,湿度低于99%几乎不萌发,马铃薯汁液和葡萄糖液对孢子萌发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为马铃薯束梗褐腐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细基束梗霉 病原分离鉴定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成德 卞静 +4 位作者 陈泰祥 陈秀蓉 王涵琦 杨小利 王艳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9-144,共6页
本试验利用常规方法研究了当归炭疽病菌(束状炭疽菌Colletotrichum dematium)的生物学特性和营养利用能力,为明确当归炭疽病的发生流行规律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为10℃到35℃,最适为25℃;在pH 5~1... 本试验利用常规方法研究了当归炭疽病菌(束状炭疽菌Colletotrichum dematium)的生物学特性和营养利用能力,为明确当归炭疽病的发生流行规律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为10℃到35℃,最适为25℃;在pH 5~11间菌落可以生长,最适pH为11;在pH 8~11间产孢,最适pH为10,但中性有利于孢子萌发;该菌对碳氮源利用范围广,但甘露糖、D-半乳糖和氯醛糖抑制其生长;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对光照不敏感;相对湿度95%以上分生孢子能萌发,水中萌发率显著高于其他湿度条件(P<0.05),蔗糖能够促进孢子的萌发,但马铃薯汁液抑制其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炭疽病菌 生物学特性 碳源 氮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覆盖材料对土壤温度和一草三膜覆盖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管青霞 李城德 王涵琦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第5期15-18,共4页
以马铃薯品种荷兰1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小麦秸秆+普通膜、小麦秸秆+降解膜、玉米秸秆+普通膜、玉米秸秆+降解膜4种覆盖材料对耕作层土壤温度变化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处理的马铃薯出苗率均在91%以上,生长期的温度变化曲线基本一致... 以马铃薯品种荷兰1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小麦秸秆+普通膜、小麦秸秆+降解膜、玉米秸秆+普通膜、玉米秸秆+降解膜4种覆盖材料对耕作层土壤温度变化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处理的马铃薯出苗率均在91%以上,生长期的温度变化曲线基本一致。小麦秸秆+普通膜的5 cm和10 cm地温低于其余3个处理。玉米秸秆+普通膜产量最高,达到55300.0 kg/hm^(2);小麦秸秆+普通膜商品率最高,为87.67%。综合分析,小麦秸秆+普通膜是适合当地一草三膜覆盖马铃薯种植的较为理想的覆盖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秸秆 地膜 温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草地禾草内生细菌B-401的鉴定及生物防治潜力评价 被引量:10
8
作者 畅涛 王涵琦 +5 位作者 杨成德 王颖 杨小利 薛莉 陈秀蓉 徐长林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2-289,共8页
为了明确高寒草地禾草内生细菌B-401的生物防治潜力,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了其抑菌能力。抑菌谱表明,B-401对马铃薯坏疽病菌、马铃薯褐腐病菌、马铃薯炭疽病菌、马铃薯枯萎病菌、马铃薯干腐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小麦根腐病菌、孜然根腐病... 为了明确高寒草地禾草内生细菌B-401的生物防治潜力,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了其抑菌能力。抑菌谱表明,B-401对马铃薯坏疽病菌、马铃薯褐腐病菌、马铃薯炭疽病菌、马铃薯枯萎病菌、马铃薯干腐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小麦根腐病菌、孜然根腐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率分别达74.45%,71.57%,70.05%,48.01%,56.01%,60.25%,64.65%,45.01%和31.79%。在贮藏库中进行10倍液喷雾,对马铃薯坏疽病的防效达52.67%。生物学功能测定表明,该菌株在含有色氨酸和不含色氨酸的King培养基中分泌IAA分别为3.42和2.60mg/L,且具有固氮能力,无溶磷能力。对B-401通过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测定,结合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其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草内生细菌 抑菌谱 生物学功能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聪明又勇敢的鸡妈妈
9
作者 王涵琦 《新作文(小学中高年级版)》 2012年第5期28-29,共2页
爷爷家里的院子真是个开心农场,种了好多蔬菜水果,还养了不少小动物。有咕咕叫的鸽子,灰白色的兔子,会下蛋的母鸡,每天早上喔喔打鸣的公鸡,走路扭呀扭的大白鹅,还有嘴巴扁扁的鸭子。以前,我只对小兔子感兴趣,
关键词 公鸡 妈妈 勇敢 聪明 蔬菜水果 小动物 兔子 鸽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