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7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系矸石混凝土材料强度及细观破坏模拟研究
1
作者 王海龙 张千禧 冯帅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211,共10页
为研究煤系高岭岩替代煤矸石对煤系矸石混凝土的影响,以煤系高岭岩掺量为研究因素,制备煤系矸石混凝土。测试了煤系矸石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对其破坏形态进行了分析,基于ABAQUS建立了细观压拉破碎仿真模型,对其破坏过程进... 为研究煤系高岭岩替代煤矸石对煤系矸石混凝土的影响,以煤系高岭岩掺量为研究因素,制备煤系矸石混凝土。测试了煤系矸石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对其破坏形态进行了分析,基于ABAQUS建立了细观压拉破碎仿真模型,对其破坏过程进行了模拟。采用NMR技术,分析了煤系矸石混凝土的孔隙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煤系高岭岩的掺入可提升煤系矸石混凝土的强度,当掺量达到60%时,煤系矸石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最大为19.9 MPa,劈裂抗拉强度最大为2.57 MPa。随着煤系高岭岩掺量的上升,煤系矸石混凝土孔隙率下降明显,孔隙分布得到优化。ABAQUS模拟显示,细观压拉破碎仿真模型能较好地描述煤系矸石混凝土的力学特性、破坏模式和内部损伤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煤系高岭岩 混凝土 抗压强度 细观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细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多工况耐久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姚占全 高猛 王海龙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5-603,共9页
为了了解不同细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多工况耐久性能,利用河砂、机制砂和风积沙制备混凝土进行力学性能和不同工况下耐久性能试验研究,并结合微观结构试验,探究不同细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机制砂可提升混凝土的力学性... 为了了解不同细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多工况耐久性能,利用河砂、机制砂和风积沙制备混凝土进行力学性能和不同工况下耐久性能试验研究,并结合微观结构试验,探究不同细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机制砂可提升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风积沙则降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二者均降低了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在硫酸盐冻融干湿耦合条件下,风积沙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呈指数型增长,大幅度降低了混凝土的耐久性;机制砂增加了水泥基质强度并且强化孔隙结构使闭口孔隙占比相对增多,弱化了混凝土在硫酸盐冻融干湿耦合条件下冻胀力和结晶压力对孔隙结构的破坏作用,提升了混凝土的耐久性;通过对损伤数据拟合进行寿命预测得出,机制砂提升了混凝土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耐久性,而风积沙只能提升混凝土在硫酸盐冻融工况下的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骨料 力学性能 硫酸盐侵蚀 冻融循环 冻融干湿耦合 微观结构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与TKEO的故障识别与定位方法研究
3
作者 王海龙 何山 +1 位作者 胡帅 王维庆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77-187,共11页
在含有储能的光伏制氢系统中,故障类型的准确识别及精确定位对其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短距离直流输电系统故障识别与定位精准度低、快速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 WT)和Teager-Kaiser能量算子(Teag... 在含有储能的光伏制氢系统中,故障类型的准确识别及精确定位对其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短距离直流输电系统故障识别与定位精准度低、快速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 WT)和Teager-Kaiser能量算子(Teager-Kaiserenergyoperator, TKEO)的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首先对故障信号进行小波变换,使用软阈值进行去噪并重构信号。提取并分析每个小波分解层的特征信息,根据高低频分解层能量的比值判定故障类型。其次采用TKEO法提取出经小波分解后的瞬时能量谱,精确标定首个波头到达直流线路两端的采样点。然后采用双端测距法精确求解出故障距离。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光伏直流制氢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故障类型的识别和定位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故障识别 Teager-Kaiser能量算子 故障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工程蓄水前后长江下游落成洲河段滩槽演变特征分析
4
作者 王海龙 杨云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73,共5页
为提高长江下游落成洲河段通航能力,从水沙条件、泥沙来源及河势调整等方面出发,采用实测资料分析法研究滩槽形态演变及驱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后,大通站输沙量显著减少,引起落成洲河段滩体面积一致性减小;三峡水库175 m... 为提高长江下游落成洲河段通航能力,从水沙条件、泥沙来源及河势调整等方面出发,采用实测资料分析法研究滩槽形态演变及驱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后,大通站输沙量显著减少,引起落成洲河段滩体面积一致性减小;三峡水库175 m蓄水后,流量年内过程改变、主流摆动和泥沙量锐减等综合影响下,弯曲段边滩演变由“凸岸淤积,凹岸冲刷”过渡为“凸岸冲刷,凹岸淤积”;遇到流域大流量持续天数长和汛后退水天数短的年份,有利于滩体面积淤涨,泥沙来源为汛期悬沙沉积和滩槽交换泥沙沉积共同作用;随着三益桥边滩的淤涨并挤压水流、河床冲刷变形及主流调整等作用使得洪水流路冲刷,落成洲汊道进口段过流面积增加,不利于枯水汊道发展,进口处形成交错型浅滩,浅滩泥沙沉积与洪水流路冲刷供沙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条件 泥沙来源 边滩和浅滩 落成洲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原位建造技术的月壤模拟与制备
5
作者 孙晓燕 郑肖威 +1 位作者 王海龙 王冠楠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81,共10页
原位开发月壤建材是实现中国探月和登月计划的基础和前提.针对模拟精度要求最高的碱激发混凝土技术,厘清模拟月壤的关键控制组分及敏感参数,区分胶凝材料和骨料2种粒径范围,建立了高等代模拟月壤制备流程.模拟月壤胶凝材料依据无定形物... 原位开发月壤建材是实现中国探月和登月计划的基础和前提.针对模拟精度要求最高的碱激发混凝土技术,厘清模拟月壤的关键控制组分及敏感参数,区分胶凝材料和骨料2种粒径范围,建立了高等代模拟月壤制备流程.模拟月壤胶凝材料依据无定形物含量及其化学组成来保障化学性质高等代性,模拟月壤骨料通过颗粒形态精确模拟以实现湿拌工作性能高等代性.结果表明:模拟月壤胶凝材料的激发活性主要取决于无定形物含量和硅、铝、钙组成,模拟高地月壤胶凝材料玻璃体含量最高可达35.9%,Al_(2)O_(3)与CaO质量比为1.65,SiO_(2)含量为45.4%,相比月海月壤更适宜作为碱激发月壤混凝土的前体材料;月壤颗粒形态与粒径范围不相关,模拟月壤骨料的关键是粒径级配,以原始月壤作为建筑材料时仍需要进行级配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壤模拟 材料活性 无定形物 颗粒形态 级配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及多模态超声特征风险评分模型鉴别乳腺BI-RADS 4A类良、恶性病变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启凡 崔帅 +5 位作者 郭文静 李伟 王海龙 李虎莎 姚俊东 张周龙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 观察基于临床及多模态超声特征风险评分模型鉴别乳腺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A类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177例多模态乳腺超声提示BI-RADS 4A类病变患者,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n=123)与测试集(n=54)。以单因... 目的 观察基于临床及多模态超声特征风险评分模型鉴别乳腺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A类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177例多模态乳腺超声提示BI-RADS 4A类病变患者,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n=123)与测试集(n=54)。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及灰阶超声、CDFI、弹性成像超声参数,筛选乳腺BI-RADS 4A类良、恶性病变的独立鉴别因素并以之构建风险评分模型。以术后病理或随访结果为标准,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取模型鉴别乳腺BI-RADS 4A类良、恶性病变的最佳截断值,评估模型鉴别效能。结果177例中,良性39例、恶性138例。患者年龄>58岁,病变直径>15.1 mm、形状不规则、血流1或2级和病变周围2 mm环状区域(shell)声触诊弹性成像值标准差(shell-STESD)>16.33 kPa均为乳腺BI-RADS 4A类恶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以6.5为最佳截断值,风险评分模型鉴别训练集高危与低危病例的敏感度为84.69%(83/98)、特异度为88.00%(22/25),在测试集中分别为77.50%(31/40)及71.43%(10/14)。结论 基于临床及多模态超声特征风险评分模型可有效鉴别乳腺BI-RADS 4A类良、恶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病理学 超声检查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助剂对反应烧结SiC陶瓷结构及性能作用机制研究
7
作者 刘森 陈毛 +3 位作者 陈勇强 王海龙 张锐 范冰冰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59-2268,共10页
反应烧结是制备SiC陶瓷的一种常用工艺,所制备的SiC陶瓷不仅性能优越、烧结温度较低,而且样品的形状和尺寸不受限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反应烧结碳化硅残留了较多的单质硅,严重影响了材料的高温性能。本文通过添加Al_(2)O_(3)-Y_... 反应烧结是制备SiC陶瓷的一种常用工艺,所制备的SiC陶瓷不仅性能优越、烧结温度较低,而且样品的形状和尺寸不受限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反应烧结碳化硅残留了较多的单质硅,严重影响了材料的高温性能。本文通过添加Al_(2)O_(3)-Y_(2)O_(3)-SiO_(2)烧结助剂来降低残留硅含量,使用SEM、EDS、TEM等分析方法研究烧结助剂对反应烧结SiC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助剂能够有效填充晶粒间孔隙,提高材料的性能,当添加1.5%(质量分数)的烧结助剂时,样品的断裂韧性和抗弯强度分别达到了3.28 MPa·m^(1/2)和135.20 MPa,硬度和热导率也分别升高到18.1 GPa和18.60 W/(m·K)。此外,烧结助剂中存在的氧化铝等物相能够有效提升SiO_(2)氧化膜的稳定性,降低氧化速率,从而避免膜层开裂,显著提高SiC陶瓷的高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SiO_(2) 烧结助剂 反应烧结 致密度 高温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CC16蛋白抑制香烟烟雾提取物诱导的人气道上皮细胞及COPD小鼠肺组织衰老相关分泌表型
8
作者 杜凯艳 李婷 +6 位作者 刘超锋 栗馨洋 张晶煜 郭民 陈朝阳 庞敏 王海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4-302,共9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CC16蛋白(recombinant human CC16 protein,rhCC16)对香烟烟雾提取物(cigarette smoke extract,CSE)诱导的人气道上皮细胞(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HBECs)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 目的:评价重组人CC16蛋白(recombinant human CC16 protein,rhCC16)对香烟烟雾提取物(cigarette smoke extract,CSE)诱导的人气道上皮细胞(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HBECs)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小鼠肺组织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enescence-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SASP)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5%CSE诱导HBECs衰老,250 ng/mL rhCC16干预衰老的HBECs,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2',7'-dichlorodihydrofluorescein diacetate,DCFH-DA)染色法分析HBECs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衰老相关异染色灶(senescence associated heterochromatic foci,SAHF)标志物第9位赖氨酸三甲基化的组蛋白H3(trimethylated histone H3 at lysine 9,H3K9me3)含量;RT-qPCR和ELISA分别检测HBECs中SASP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IL-8、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1[chemokine(C-X-C motif)ligand 1,CXCL-1]、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MMP1)和MMP3的mRNA和蛋白表达。被动吸烟法制备COPD小鼠,从熏烟16周开始,在熏烟前2 h用2.5μg/g体重rhCC16或等体积PBS对熏烟小鼠进行滴鼻干预制备COPD+rhCC16组或COPD+PBS组,造模及干预(24周)结束后DCFH-DA染色法检测小鼠肺组织细胞中ROS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SAHF标志物H3K9me3含量;RT-qPCR和ELISA分别检测小鼠肺组织及肺组织匀浆液中SASP相关指标(IL-1β、IL-6、IL-8、CXCL-1、MMP1和MMP3)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DCFH-DA染色结果显示CSE刺激可以增加HBECs中ROS含量,rhCC16干预则减少HBECs中ROS含量(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SE刺激可以增加HBECs的SAHF,而rhCC16干预则减少SAHF(P<0.01);RT-qPCR和ELISA结果显示CSE刺激可以增加HBECs中IL-1β、IL-6、IL-8、CXCL-1、MMP1和MMP3 mRNA表达及其蛋白含量,rhCC16干预则减少HBECs中上述指标的表达(P<0.05);DCFH-DA染色结果显示COPD小鼠肺组织细胞中ROS含量增加,rhCC16干预则减少其含量(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OPD小鼠肺组织中SAHF增加,而rhCC16干预则减少SAHF(P<0.01);RT-qPCR和ELISA结果显示COPD小鼠肺组织中IL-1β、IL-6、IL-8、CXCL-1、MMP1和MMP3 mRNA表达及其蛋白含量增加,rhCC16干预则减少上述指标的表达(P<0.05),PBS干预组与COPD组小鼠肺组织上述指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CC16能有效抑制CSE诱导的HBECs及COPD小鼠肺组织中SASP的产生,其机制可能与ROS-H3K9me3信号通路的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重组人CC16蛋白 香烟烟雾提取物 活性氧 第9位赖氨酸三甲基化组蛋白H3 衰老相关分泌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掏槽爆破Shape-effect损伤理论分析及优化
9
作者 秦辉峰 赵岩 +1 位作者 王海龙 何健辉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1,46,共12页
为探究在不同形状的空孔下的掏槽爆破机理,基于空孔效应、应力集中效应及空间碎胀原理,建立了改进后的Shape-effect分段爆破二维损伤理论计算模型,结合模拟和试验分析爆破作用下掏槽区的围岩损伤情况,并以此给出“方空孔掏槽理论分析模... 为探究在不同形状的空孔下的掏槽爆破机理,基于空孔效应、应力集中效应及空间碎胀原理,建立了改进后的Shape-effect分段爆破二维损伤理论计算模型,结合模拟和试验分析爆破作用下掏槽区的围岩损伤情况,并以此给出“方空孔掏槽理论分析模型”优化方案。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圆空孔壁随时间变化的荷载函数γq 2 sinθ符合孔壁的实际应力,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通过优化掏槽区的爆破效果,将圆空孔换为方孔空后,方孔空周围的岩体损伤分布均匀,破裂充分。掏槽区岩体空孔形状的改变影响周围岩体的应力分布,圆孔壁附近岩体产生“间隔环状”破坏,反射波的拉伸作用受到阻抗。方孔空掏槽爆破产生的纵波使孔壁大范围内岩体产生拉剪破坏,其在第二段应力波的影响下向内坍缩,空孔空间的利用率达63.5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掏槽损伤 理论分析 数值模拟 Shape-effect模型 动态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图谱嵌入方法的链接预测研究综述
10
作者 刘海超 柳林 +2 位作者 王海龙 赵巍伟 刘静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34,共18页
知识图谱中普遍存在实体和关系缺失等不足,知识图谱补全能够有效解决上述不足被研究者广泛关注。知识图谱嵌入方法的链接预测作为知识补全的重要研究方向,能够预测出知识图谱中缺失的实体或关系,来补全知识图谱并增强其完整性。阐述了... 知识图谱中普遍存在实体和关系缺失等不足,知识图谱补全能够有效解决上述不足被研究者广泛关注。知识图谱嵌入方法的链接预测作为知识补全的重要研究方向,能够预测出知识图谱中缺失的实体或关系,来补全知识图谱并增强其完整性。阐述了知识图谱链接预测的研究背景、意义和定义;以嵌入单位的实体个数为分类标准,将知识图谱嵌入的链接预测模型划分为双实体嵌入链接预测模型和多实体嵌入链接预测模型,详细阐述模型构建思路,分析实验结果并总结各类模型优缺点。最后,展望知识图谱嵌入链接预测现状以及未来研究方向,为后续的发展提供启示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知识图谱嵌入 链接预测 知识图谱补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砂混凝土加速盐侵蚀作用的孔隙结构分析
11
作者 高猛 姚占全 王海龙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59,共7页
为探究不同环境工况条件下加速硫酸盐侵蚀混合砂混凝土内部孔隙结构的变化规律,通过初始损伤、复合盐、冻融循环、干湿循环、多倍浓度和高温环境工况条件下硫酸盐侵蚀混合砂混凝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环境工况下硫酸盐侵蚀作用对混合砂... 为探究不同环境工况条件下加速硫酸盐侵蚀混合砂混凝土内部孔隙结构的变化规律,通过初始损伤、复合盐、冻融循环、干湿循环、多倍浓度和高温环境工况条件下硫酸盐侵蚀混合砂混凝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环境工况下硫酸盐侵蚀作用对混合砂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结构变化规律影响不同,随着侵蚀周期的增加,除多倍浓度与复合盐工况下无害孔呈现略有增加外,其余工况下无害孔和少害孔占比总体均呈现降低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多倍浓度、初始损伤和冻融循环工况下无害孔占比减少,而复合盐、高温和干湿循环工况下无害孔占比相对增多,初始损伤和高温工况下多害孔占比大幅增多而其余工况多害孔占比均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干湿循环工况条件下孔隙度最大提升32%,多倍浓度工况条件下平均孔径最大提升3255.4%,初始损伤工况条件下,束缚流体饱和度损伤量和自由流体饱和度的增大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侵蚀 多工况 孔径分布 孔隙度 平均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2
作者 付晨阳 孙晓燕 +2 位作者 何廷全 吕俊秀 王海龙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78-686,共9页
采用5种机器学习算法来预测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提出了利用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和XGBoost算法进行配合比设计的策略。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通过误差分析迭代优化给出了机制砂混凝土的推荐配合比。结果表明,采用机器... 采用5种机器学习算法来预测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提出了利用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和XGBoost算法进行配合比设计的策略。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通过误差分析迭代优化给出了机制砂混凝土的推荐配合比。结果表明,采用机器学习推荐配合比制备的机制砂混凝土,试验结果与设计目标的误差在10%以内,验证了在特定性能要求下进行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机制砂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 GBDT算法 XGBoos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护温度与沙漠砂替代率对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孔结构的影响
13
作者 郭雨雨 海龙 +2 位作者 张洁 韩长君 王海龙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2,共8页
为探究不同养护温度下沙漠砂替代率对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及孔结构的影响规律,试验选用不同比例的沙漠砂替代机制砂用作细骨料配制C40混凝土.测试不同沙漠砂替代率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借助SEM,XRD、核磁共振等测试手段分析不同养护温度... 为探究不同养护温度下沙漠砂替代率对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及孔结构的影响规律,试验选用不同比例的沙漠砂替代机制砂用作细骨料配制C40混凝土.测试不同沙漠砂替代率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借助SEM,XRD、核磁共振等测试手段分析不同养护温度下,混凝土水化产物、微观形貌及孔结构.结果表明:标准养护下沙漠砂体积替代率为30%时,混凝土抗压强度最高;沙漠砂替代机制砂降低了混凝土低温养护下7 d强度损失率,减缓了高温水泥水化的速率;30%的沙漠砂替代机制砂,改善了骨料的颗粒级配,优化了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结构,从而提高了体系的密实性;考虑到混凝土孔隙结构的复杂性,引入分形维数间接评价混凝土的孔隙特征,其分形维数具有分段性;将分形维数与孔径分布进行线性拟合,分形维数与无害孔呈正比关系,与多害孔呈反比关系.该研究可为10~30℃养护下混合砂混凝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护温度 沙漠砂替代率 机制砂混凝土 抗压强度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翼混合驱动两栖机器人浮游步态生成方法研究
14
作者 曹贺强 王海龙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3-623,共11页
为了提高足翼混合驱动两栖机器人水下步态的稳定性、高效性,基于仿生学思想,提出一种基于中枢模式发生器(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CPG)的足翼混合驱动两栖仿生机器人浮游步态生成方法。采用改进的非线性振荡器作为节律信号发生器,通... 为了提高足翼混合驱动两栖机器人水下步态的稳定性、高效性,基于仿生学思想,提出一种基于中枢模式发生器(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CPG)的足翼混合驱动两栖仿生机器人浮游步态生成方法。采用改进的非线性振荡器作为节律信号发生器,通过相邻弱耦合的方法,构建了足翼混合驱动两栖仿生机器人CPG神经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RL)对非线性振荡器中的频率、幅值和相位差等参数进行训练和优化,得到CPG网络模型最优参数,进而获得机器人更加高效的浮游步态。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强化学习步态参数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翼混合驱动 浮游步态 中枢模式发生器 非线性振荡器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积沙粉体对风积沙混凝土微观力学性能的影响及提升机理分析
15
作者 李越 王海龙 +3 位作者 维利思 郭皓隆 马扩 云振军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5-236,共12页
针对风积沙在大掺量替代河砂的情况下会导致混凝土力学性能下降的问题,本文采取“以废治废”的思路,将风积沙磨细制备风积沙粉,并以10%、20%、30%的比例替代风积沙混凝土中的水泥,通过纳米压痕试验与压汞试验(MIP)探究风积沙粉对风积沙... 针对风积沙在大掺量替代河砂的情况下会导致混凝土力学性能下降的问题,本文采取“以废治废”的思路,将风积沙磨细制备风积沙粉,并以10%、20%、30%的比例替代风积沙混凝土中的水泥,通过纳米压痕试验与压汞试验(MIP)探究风积沙粉对风积沙混凝土微观力学性能的影响及提升机理。结果表明:在掺入风积沙粉后,风积沙混凝土的微观力学性能得到较大提升;20%的风积沙粉掺量相比其他掺量,对风积沙混凝土界面过渡区(ITZ)的压痕模量与硬度提升最为明显,使二者平均值分别提升了19.9%与25.9%;且从水化物相的压痕模量、硬度及体积分数来看,20%的风积沙粉掺量使风积沙混凝土ITZ的水化物相的模量及硬度均得到较大提升,低密度水化硅酸钙凝胶(LDC-S-H)及孔隙含量减少,高密度水化硅酸钙凝胶(HDC-S-H)与氢氧化钙含量上升,进而促使风积沙混凝土内部>100 nm的孔隙体积分数减少,<100 nm的孔隙体积分数增多,优化了低碳混凝土的孔隙结构,使界面过渡区产生缩进现象,厚度减小10μm,提升了微观力学性能。该研究为固废材料在混凝土中大掺量的使用提供了新思路、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积沙 风积沙粉 微观力学性能 界面过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鸭源粪肠球菌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检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海龙 鞠诗婷 +4 位作者 马佰贺 王紫苇 路振香 李文超 郭伟娜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54-61,共8页
【目的】对送检的病死麻鸭进行粪肠球菌的分离鉴定,并对分离菌的毒力基因、耐药基因和致病性进行检测,为了解该菌的致病机理及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无菌条件下从病死鸭肝脏组织中分离细菌,进行纯化培养、染色镜检、16S rRNA基因... 【目的】对送检的病死麻鸭进行粪肠球菌的分离鉴定,并对分离菌的毒力基因、耐药基因和致病性进行检测,为了解该菌的致病机理及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无菌条件下从病死鸭肝脏组织中分离细菌,进行纯化培养、染色镜检、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并对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检测。使用PCR方法扩增其6个毒力基因和11个耐药基因,昆明小鼠攻毒试验检测菌株的致病性。【结果】分离菌为1株革兰阳性、短链状或成对排列的球菌,在血琼脂培养基上为灰白色、α溶血、半透明、圆形、边缘整齐的小菌落。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离菌与粪肠球菌菌株LMG 7937的相似度为99.73%,鉴定为粪肠球菌。分离菌的耐药性强,仅对氨苄西林、青霉素、米诺环素、强力霉素敏感,同时检测到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6')/aph(2″)、ant(6)-I、aph(3')-III、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B、林可酰胺类耐药基因lsa(E),以及心内膜抗原基因efaA和胶原蛋白黏附素基因ace两个毒力基因。致病性试验显示,小鼠在注射高剂量菌液后于24 h内出现死亡,剖检发现脾脏肿胀、肝脏表面有白色纤维素渗出物覆着、肠道出血等,从病变组织中再次分离到粪肠球菌。【结论】成功从病死鸭中分离出1株粪肠球菌,该菌株高剂量可导致小鼠死亡,并携带有5个耐药基因和2个毒力基因,临床治疗可选择氨苄西林和米诺环素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耐药基因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各向异性及成因分析
17
作者 王海龙 侯建华 +2 位作者 孙晓燕 蔺喜强 路兰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04-1712,共9页
受挤出式工艺的影响,3D打印混凝土中存在较多的界面,影响着打印混凝土的耐久性能。为了探明3D打印成型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各向异性变化规律,通过碳化试验研究了三种水胶比3D打印混凝土沿X、Y、Z三个方向的碳化行为。基于压汞试验和X-CT... 受挤出式工艺的影响,3D打印混凝土中存在较多的界面,影响着打印混凝土的耐久性能。为了探明3D打印成型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各向异性变化规律,通过碳化试验研究了三种水胶比3D打印混凝土沿X、Y、Z三个方向的碳化行为。基于压汞试验和X-CT扫描获取了3D打印混凝土的孔隙特征和分布规律,从微观层面阐释3D打印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变化机理。结果表明:孔隙与3D打印混凝土的碳化行为有着密切联系,层条间界面因条带堆叠产生了更多孔隙,因而CO_(2)在界面位置扩散速度更快,碳化深度更大;受界面的影响,打印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基体部位材料的抗碳化性能优于层间界面,层间界面的抗碳化性能优于条间界面;水灰比越低,材料抗碳化性能越好;当CO_(2)在混凝土中扩散时,受层条间大孔隙的影响,打印成型混凝土中形成了未碳化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混凝土 打印界面 水胶比 孔隙率 碳化 CT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调制振荡激光焊接及温度场仿真研究
18
作者 张明军 段维 +4 位作者 王锐 王海龙 郭靖 李河清 庞小兵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6-382,共7页
为了改善镁合金焊接过程中的热效率并减少焊缝表面成形缺陷,采用一种功率调制振荡激光焊接技术,对厚度为5 mm的AZ31B镁合金进行了对接焊接,分析了焊缝的表面成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等方面的结果,并对焊接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分... 为了改善镁合金焊接过程中的热效率并减少焊缝表面成形缺陷,采用一种功率调制振荡激光焊接技术,对厚度为5 mm的AZ31B镁合金进行了对接焊接,分析了焊缝的表面成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等方面的结果,并对焊接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功率调制振荡激光焊接相比常规激光焊接能显著减少焊接缺陷,增加熔宽并提升能量耦合效率;焊缝中心晶粒细化,β强化相增多,力学性能提升,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母材的96.1%和58.7%;焊缝中心温度降低约500 K,热量分布更均匀,熔池温度梯度减小。此研究结果在提升镁合金接头性能、载运工具轻量化以及节能减排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镁合金 激光焊接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温度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过渡层热处理对微米晶金刚石涂层的影响
19
作者 王海龙 丁晟 +1 位作者 马莉 魏秋平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8-457,共10页
硬质合金基微米晶金刚石涂层存在的晶粒粗大和结合性能不佳等情况,影响其在精密加工领域中的应用。为改善硬质合金基微米晶金刚石涂层的结合性能并细化金刚石晶粒,采用蒸发法在硬质合金表面沉积钨过渡层,经热处理后采用热丝化学气相沉... 硬质合金基微米晶金刚石涂层存在的晶粒粗大和结合性能不佳等情况,影响其在精密加工领域中的应用。为改善硬质合金基微米晶金刚石涂层的结合性能并细化金刚石晶粒,采用蒸发法在硬质合金表面沉积钨过渡层,经热处理后采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其上方沉积金刚石涂层,研究不同热处理温度对钨过渡层结构及金刚石涂层形貌、质量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蒸镀的钨过渡层呈现非晶结构,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钨过渡层的结晶度升高并形成不同尺寸的“孤岛−沟壑”结构。SEM图像、X射线衍射图谱和拉曼光谱显示,经热处理后钨过渡层上生长的金刚石涂层晶粒尺寸变小,结晶度更高。900℃热处理30 min的钨过渡层表面“孤岛−沟壑”结构尺寸适中,均匀性最好,其上生长的金刚石涂层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97μm,平均摩擦系数最低;对应的摩擦副表面最平整,磨损率也明显降低。900和1000℃热处理钨过渡层上的金刚石涂层结合性能相比无过渡层样品有显著提高,在600 N载荷下分别达到HF2和HF1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涂层 热处理 钨过渡层 晶粒尺寸 结合性能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混凝土永久模板叠合柱的抗压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治成 叶志凯 +2 位作者 孙晓燕 王海龙 高君峰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4-206,共13页
为深入研究3D打印混凝土永久模板叠合柱的抗压性能,基于3D打印混凝土永久模板叠合柱及同尺寸整体现浇对照柱试验建立构件数值模型,模拟分析其轴压荷载-位移响应及失效形态。针对界面粘结性能、现浇混凝土抗压强度、打印模板厚度、荷载... 为深入研究3D打印混凝土永久模板叠合柱的抗压性能,基于3D打印混凝土永久模板叠合柱及同尺寸整体现浇对照柱试验建立构件数值模型,模拟分析其轴压荷载-位移响应及失效形态。针对界面粘结性能、现浇混凝土抗压强度、打印模板厚度、荷载偏心距等参数开展3D打印混凝土永久模板叠合柱的抗压性能计算分析,研究表明:叠合柱轴压极限承载力随着薄弱界面剪切强度、刚度及现浇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增大而增大。由于打印材料的抗压强度高于现浇混凝土,叠合柱抗压极限承载力提升率与打印模板厚度呈近似线性关系,叠合圆柱的抗压极限承载力随着荷载偏心距的增大而降低,呈近似线性负相关。此外,偏心距对叠合圆柱极限承载力下降幅度的影响大于现浇圆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混凝土 永久模板 叠合柱 抗压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