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肿瘤退缩模式分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董爱萍
王海(综述)
韩宝三(审校)
-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理工大学乳腺肿瘤智能诊断与治疗研究中心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诊疗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乳腺外科
上海市肿瘤能量治疗技术与器械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中国肿瘤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180-1184,共5页
-
基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24年度兵团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24AB065)
高水平地方高校(培育)建设项目(编号:22MC2022001)
上海理工大学医工交叉项目(编号:2023JK-XH15Y)资助。
-
文摘
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NAT)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NAT疗效评估重点仍然是肿瘤大小变化。乳腺癌NAT后的肿瘤退缩模式(tumor shrinkage pattern,TSP)是对NAT疗效评估的重要补充,其提供了NAT后乳腺肿瘤的形态学、分布和强化程度等信息,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在保乳决策、判断预后和预测病理完全缓解上体现出显著优势。然而,乳腺癌TSP主要是依靠影像技术和医生个人经验进行主观评价,其分类和评估都处于探讨阶段,多种影像技术被应用于TSP的预测和比较。本文针对乳腺癌TSP的组织病理学、分类法、评估技术和临床应用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治疗
肿瘤退缩模式
保乳手术
-
Keywords
breast cancer
neoadjuvant therapy(NAT)
tumor shrinkage pattern(TSP)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
分类号
R737.9
[医药卫生—肿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