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4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海、陈升起作品
1
作者 王海 陈升起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I0006-I0006,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tBoost和SHAP的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辆非预期停车冲突风险预测
2
作者 刘擎超 王瑞海 +2 位作者 蔡英凤 王海 陈龙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0-180,共11页
针对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辆非预期停车引发的交通冲突及其环境影响问题,现有研究缺乏对风险特征交互的捕获和可解释性评估。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CatBoost和SHAP的风险预测及解释模型,通过分析城市中心、住宅区和郊区交通网络的接管次数,... 针对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辆非预期停车引发的交通冲突及其环境影响问题,现有研究缺乏对风险特征交互的捕获和可解释性评估。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CatBoost和SHAP的风险预测及解释模型,通过分析城市中心、住宅区和郊区交通网络的接管次数,构建了冲突风险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接管次数在城市中心、住宅区和郊区分别为161次、227次和164次,最高单路段接管次数分别为11次、11次和16次;模型预测精度达93%以上。SHAP分析显示,前后车辆间相对速度和相对位置对冲突风险的影响显著。研究结果对提升自动驾驶车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突风险 交通排放 高级别自动驾驶 CatBoost算法 SHAP解释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敦煌塑料大棚蜜瓜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
3
作者 余彩芬 贺生兵 +1 位作者 裴海东 王海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3期97-98,共2页
甘肃省敦煌市地理位置优越,光热资源丰富,适宜种植蜜瓜。蜜瓜种植管理过程中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更好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种植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该文结合甘肃敦煌市实际工作经验,介绍了水肥一体化技术... 甘肃省敦煌市地理位置优越,光热资源丰富,适宜种植蜜瓜。蜜瓜种植管理过程中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更好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种植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该文结合甘肃敦煌市实际工作经验,介绍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塑料大棚蜜瓜栽培中的具体应用,旨在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一体化 塑料大棚 蜜瓜栽培 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滑低附路面多轴商用车制动稳定控制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石轩宇 蔡英凤 +3 位作者 王海 孙晓强 陈龙 杨超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9-268,共10页
雨雪天气常会导致湿滑低附路面,由此引发的车辆制动技术瓶颈亟待突破。其中,复杂的对开路面工况由于其路面附着存在差异,对多轴商用车的紧急制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稳定性要求。为提升制动效能,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FAC)算法将各轮胎滑... 雨雪天气常会导致湿滑低附路面,由此引发的车辆制动技术瓶颈亟待突破。其中,复杂的对开路面工况由于其路面附着存在差异,对多轴商用车的紧急制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稳定性要求。为提升制动效能,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FAC)算法将各轮胎滑移率控制在理想值附近,并提出了面向分布式驱动技术的电、液耦合制动力矩分配策略。为降低制动过程产生的横向误差,基于PID-滑模观测器(PID-SMO)对各轮制动的纵向力进行准确观测,并通过中后轴辅助转向对纵向力差异产生的附加横摆力矩进行补偿。经联合仿真分析,基于MFAC的紧急制动控制策略降低了制动距离并避免了制动末期的滑移率波动,确保了各轮轮速的一致性控制。中后轴转向的引入,显著提升了制动过程中车辆的横向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驱动 多轴转向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制动防抱死 对开路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例激活图的自动驾驶实时实例分割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秦启瑞 王海 +2 位作者 蔡英凤 陈龙 李祎承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4-624,共11页
基于深度学习的实例分割算法能够帮助智能汽车获取精确的感知信息。但受到制造成本的限制,通常智能汽车上的计算资源有限,为在有限的计算资源下获取高精度的识别与分割,要求算法本身能够充分利用已提取到的特征。同时,一阶段的实例分割... 基于深度学习的实例分割算法能够帮助智能汽车获取精确的感知信息。但受到制造成本的限制,通常智能汽车上的计算资源有限,为在有限的计算资源下获取高精度的识别与分割,要求算法本身能够充分利用已提取到的特征。同时,一阶段的实例分割算法虽然有较快的推理速度,但其在精度方面有所欠缺。为此,本文对一阶段的实例分割算法SparseInst进行了改进,以提升模型对有效特征的利用率。具体来说,首先在主干网络基础构建块中增加了残差连接。其次,在编码器部分,设计了三尺度特征融合模块克服了原先跨尺度特征不能进行直接交互的问题。本文还设计了解耦的实例激活模块,增强模型对实例特征的学习能力。除此以外,改进的算法充分利用细节特征对掩码特征进行修正,提高了生成掩码的质量。最后,本文用内核去初始化目标物体得分,提高了已提取特征的利用率。改进的算法在多个数据集上的掩码精度超越了同类型算法,且具有较强的实时性。为进一步验证改进算法的有效性,本文利用实车平台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实验,在输入图片分辨率为640×480时,模型推理速度达到了54 FPS,并精确地分割出了实例掩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深度学习 实时实例分割 特征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铜胁迫对小麦种子淀粉分解、抗氧化特性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6
作者 许世初 梁丹丹 +4 位作者 邹帆 屠钰欢 郭天荣 王海 莫亿伟 《麦类作物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20,共9页
为了揭示Cu^(2+)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毒害机制,采用水培法,在1/100的MS培养基里加入不同剂量的CuSO_(4)[0(CK)、30、60和90 mg·kg^(-1)],对小麦进行浸种和幼苗培养,测定小麦种子、幼叶及种子根的生理指标和生长参数。... 为了揭示Cu^(2+)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毒害机制,采用水培法,在1/100的MS培养基里加入不同剂量的CuSO_(4)[0(CK)、30、60和90 mg·kg^(-1)],对小麦进行浸种和幼苗培养,测定小麦种子、幼叶及种子根的生理指标和生长参数。结果表明,与CK相比,CuSO_(4)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淀粉酶活性、淀粉粒分解速率、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和氨基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增加。种子萌发后,种子根内SOD、CAT和POD活性均随CuSO_(4)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呼吸脱氢酶活性、超氧阴离子(O_(2)^(-·))含量和H_(2) O_(2)荧光强度均显著下降。小麦幼苗在CuSO_(4)胁迫下Cu主要积累于种子根内,导致根尖有丝分裂明显受阻,使株高、根长、种子根数量和植株干重均显著下降。综上,Cu^(2+)对小麦幼苗的毒害表现出剂量依赖性效应;Cu^(2+)通过降低小麦种子萌发阶段的淀粉酶活性抑制淀粉分解,引起氧化损伤,最终阻碍幼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种子 硫酸铜 抗氧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保护和利用措施对高寒草甸植被-土壤碳密度的影响
7
作者 李瑞玲 王海 +3 位作者 哈斯巴根 才文旦周 王佳豪 石红霄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95-2604,共10页
草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主体,直接参与全球碳循环,对草地碳储量的研究一直是生态学前沿的热点和难点。高寒草甸是“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的主要植被类型,具有重要的固碳和水源涵养功能。目前,关于不同保护和利用措施对高寒草甸碳储量的影... 草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主体,直接参与全球碳循环,对草地碳储量的研究一直是生态学前沿的热点和难点。高寒草甸是“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的主要植被类型,具有重要的固碳和水源涵养功能。目前,关于不同保护和利用措施对高寒草甸碳储量的影响尚不明确。研究不同保护和利用措施下高寒草甸植被-土壤碳密度,对科学评估高寒草甸碳储量及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采集6种不同保护和利用措施(全年放牧、夏季放牧、冬季放牧、围栏封育、补播、人工草地)下的样地地上生物量、枯落物和不同深度(0—10cm,10—20cm,20—30cm)的根系和土壤,通过比较分析植被碳密度、土壤碳碳密度、根冠碳密度比以及植被土壤碳密度分配特征,旨在为高寒草甸草地生态系统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不同保护和利用措施下高寒草甸碳密度估算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1)不同保护和利用措施下高寒草甸植被-土壤系统碳密度存在显著差异,碳密度含量为人工草地>围栏封育>补播,冬季放牧>夏季放牧>全年放牧;(2)在三种不同保护措施中,补播草地植被碳密度(619.08g/m^(2))显著高于人工草地和围栏封育草地碳密度(P<0.05),人工草地土壤碳密度(19409.25g/m^(2))、植被-土壤系统碳密度(19654.90g/m^(2))、土壤碳密度/植被-土壤系统碳密度(99%)均显著高于补播和围栏封育草地(P<0.05),而根冠碳密度比(2.71∶1)低于其他保护措施;(3)在三种不同利用措施中,冬季放牧高寒草甸植被碳密度(1305.63g/m^(2))、土壤碳密度(14369.58g/m^(2))、植被-土壤碳密度(15740.66g/m^(2))和根冠碳密度比(27.14∶1)均显著高于夏季放牧和全年放牧草地,相反,土壤碳密度/植被-土壤系统碳密度(91%)低于其他两种放牧利用草地。综上所述,人工草地和冬季放牧是提升高寒草甸碳汇潜力的优化管理措施。研究结果强调了有针对性的保护和利用措施对加强高寒草甸碳固存的重要性,并为实现高寒草甸碳汇潜力的最大化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保护利用措施 植被碳密度 土壤碳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F-Diffuser:BEV下基于扩散模型的多传感器自适应融合自动驾驶方法
8
作者 王明辰 王海 +2 位作者 蔡英凤 陈龙 李祎承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2-1132,共11页
自动驾驶算法是当前智能汽车的主要研究内容。目前,为了实现全景自动驾驶,国内大多采用多传感器融合的方式。然而现有的方案都存在对传感器利用率低、融合策略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BEV下基于多传感器(视觉+激光雷... 自动驾驶算法是当前智能汽车的主要研究内容。目前,为了实现全景自动驾驶,国内大多采用多传感器融合的方式。然而现有的方案都存在对传感器利用率低、融合策略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BEV下基于多传感器(视觉+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融合的自动驾驶框架。在该框架中,采用基于点和速度双重编码并进行特征交互来提取毫米波雷达点云特征,提高了毫米波雷达信息的利用率,并更加便于进行后续的融合。在融合模块,本文使用LSTM存储多模态传感器的特征以及融合后的BEV特征,从而计算不同模态传感器特征之间的一致性损失和融合BEV特征与历史帧的连续性损失,使特征融合更为平滑、精准。最后,引入扩散模型,并提出Multi-modal U-Net进行降噪,提高了模型规划轨迹的鲁棒性。本文使用CARLA模拟器,在最具权威的Longest-06基准和Town-05 Long基准上进行了广泛的实验,分别取得了73.80±1.01和73.7±1.3的DS(驾驶得分),与现有的自动驾驶方法相比,本文实现了更好的全景自动驾驶,且拥有更好的性能和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多传感器融合 特征交互 扩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自动驾驶道路场景的相机与毫米波融合的多目标检测算法
9
作者 刘宸宇 王海 +1 位作者 蔡英凤 陈龙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29-838,共10页
为满足自动驾驶系统的高效、准确感知的需求,如果仅依靠相机很难实现高精度和鲁棒的3D目标检测。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将相机与经济型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相结合,实现更可靠的多模态三维目标检测。融合两者的检测方式不仅提升了环境感... 为满足自动驾驶系统的高效、准确感知的需求,如果仅依靠相机很难实现高精度和鲁棒的3D目标检测。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将相机与经济型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相结合,实现更可靠的多模态三维目标检测。融合两者的检测方式不仅提升了环境感知的准确性,还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和安全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和相机融合的自动驾驶感知算法HPR-Det(historical pillar of ray camera-radar fusion bird ’s eye view for 3D object detection)。具体而言,首先设计了雷达BEV特征提取Radar-PRANet(radar point RCS attention net),由双流雷达主干提取具有两种表征维度的雷达特征和RCS感知的BEV编码器组成,根据雷达特定的RCS特征将雷达特征分散到BEV中。其次,采用历史多帧预测范式HrOP(historical radar of object prediction),设计了长期解码器和短期解码器,同时只在训练期间执行,在推理过程中不引入额外的开销,同时由于本网络输入数据的稀疏性,引入了多模态的历史多帧输入,引导更准确的BEV特征学习。最后,提出了毫米波优化的射线去噪方法,通过将毫米波雷达点云的信息作为先验信息,使用当前帧的毫米波点云特征辅助生成提议,增强对于相机的查询特征表征。本文所提出的算法在大规模公开数据集nuScenes上进行模型训练和实验验证,在骨干为Resnet50的基础上NDS达到5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多传感器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自动驾驶道路场景中异常案例的多模态数据挖掘算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海 张桂荣 +3 位作者 罗彤 邱梦 蔡英凤 陈龙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39-1248,共10页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感知技术的发展有利于自动驾驶系统中环境感知技术的进步。然而,对于自动驾驶场景中的异常案例,目前的感知模型还存在一些问题。这是因为基于深度学习的感知模型的能力取决于训练数据集的分布。尤其是驾驶场景中的类...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感知技术的发展有利于自动驾驶系统中环境感知技术的进步。然而,对于自动驾驶场景中的异常案例,目前的感知模型还存在一些问题。这是因为基于深度学习的感知模型的能力取决于训练数据集的分布。尤其是驾驶场景中的类别从未出现在训练集中,感知系统也往往很脆弱。因此识别未知类别和极端场景仍然是自动驾驶感知技术安全性的挑战。本文从处理数据集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多模态异常案例自动挖掘流程(corner case mining pipeline, CCMP)。为验证CCMP的有效性,在Waymo开放数据集的基础上构建了异常案例子集“Waymo-Anomaly”,该子集共有3 200个图像,每个图像都将包含文本中定义的异常案例场景。并且基于私有数据集Waymo-Anomaly,证明了CCMP针对异常案例场景挖掘的召回率可以达到91.7%。此外,还通过实验验证了目标检测器在包含异常案例的数据集中针对长尾分布的有效性。最终,希望从处理数据集的角度来提高自动驾驶感知模型在现实世界中的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异常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雷达点云的动态驾驶场景多任务分割网络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海 李建国 +1 位作者 蔡英凤 陈龙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08-1616,共9页
在自动驾驶场景理解任务中进行准确的可行驶区域以及动静态物体分割对于后续的局部运动规划和运动控制至关重要。然而当前基于激光雷达点云的通用语义分割方法并不能在车端边缘计算设备上实现实时且鲁棒的预测,且不能预测当前时刻的物... 在自动驾驶场景理解任务中进行准确的可行驶区域以及动静态物体分割对于后续的局部运动规划和运动控制至关重要。然而当前基于激光雷达点云的通用语义分割方法并不能在车端边缘计算设备上实现实时且鲁棒的预测,且不能预测当前时刻的物体运动状态。为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可行驶区域及动静态物体多任务分割网络MultiSegNet。该网络利用激光雷达输出的深度图及处理后得到的残差图像作为编码空间特征和运动特征的表征输入到网络用于特征学习,从而避免直接处理无序高密度点云。针对深度图在不同方向视角内目标分布数量差异较大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变分辨率分组输入策略。该方法能在降低网络计算量的同时提高网络的分割精度。为适配不同尺度目标所需要的卷积感受野尺寸本文提出了深度值引导的分层空洞卷积模块。同时本文为有效关联并融合不同时域下物体的空间位置和姿态信息提出了时空运动特征增强网络。为验证所提出MultiSegNet的有效性,本文在大规模点云驾驶场景数据集SemanticKITTI及nuScenes上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可行驶区域、静态物体和动态物体的分割IoU分别达到98%、97%和70%,性能优于主流网络,且在边缘计算设备上实现实时推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驾驶 激光雷达 多任务点云分割网络 动态物体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于涛 邢春旭 +2 位作者 郑维 王海 李晓宁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3-217,共5页
目的探究血府逐瘀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疗效及对疼痛介质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8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 目的探究血府逐瘀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疗效及对疼痛介质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8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温针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疼痛程度、血清疼痛介质及炎症因子、日常活动能力,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主证评分、次证评分均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主症评分、次症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腰痛、放射痛、偏移性疼痛、神经痛评分均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腰痛、放射痛、偏移性疼痛、神经痛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均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5-HT、PGE2、TNF-α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日常活动能力(Daily activity ability,ADL)评分均升高(P<0.05),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均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抑制疼痛及炎症因子表达,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疼痛 温针灸 血府逐瘀汤 疼痛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的实验室红外监控系统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海 梁剑烽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198,共6页
实验室作为科研基地,其中存储了很多珍贵的资料和危险物品,因此,进行安全监控是十分必要的。在此背景下,设计一种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的实验室红外监控系统。借助B/S三层架构设计系统框架,分为采集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将MySQL作为支撑... 实验室作为科研基地,其中存储了很多珍贵的资料和危险物品,因此,进行安全监控是十分必要的。在此背景下,设计一种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的实验室红外监控系统。借助B/S三层架构设计系统框架,分为采集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将MySQL作为支撑,设计数据库。以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主控各个外围硬件,搭建系统硬件。以ZigBee技术为基础组建系统的无线传输网络,用于远程传输。设计监控系统功能单元,通过采集单元采集实验室红外图像并利用预处理单元对实验室红外图像实施去噪、亮度调节、图像分割预处理,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cGAN)设计异常识别单元,判断监控图像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预警。结果表明:系统对异常的监控结果与真实情况一致,由此证明了所设计的监控系统性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生成对抗网络 实验室 红外图像 监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驾驶场景下结合运动速度以及外观特征的多类多目标跟踪方法
14
作者 王海 丁玉轩 +3 位作者 罗彤 邱梦 蔡英凤 陈龙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6-964,1014,共10页
基于相机传感器的多目标跟踪算法是自动驾驶的重要组成部分。驾驶场景下,基于交并比进行前后帧关联的方案一直存在大量的身份切换,此现象在对向来车以及自车转弯时更加明显。本文将目标在二维平面上的运动速度作为扩展匹配空间的变量,... 基于相机传感器的多目标跟踪算法是自动驾驶的重要组成部分。驾驶场景下,基于交并比进行前后帧关联的方案一直存在大量的身份切换,此现象在对向来车以及自车转弯时更加明显。本文将目标在二维平面上的运动速度作为扩展匹配空间的变量,设计了基于目标速度变化的交并比算法:Velocity IoU,从而优化前后帧目标关联。同时,使用自监督的外观模型提取不同目标的外观特征编码。基于上述的运动模型以及外观模型,提出了一种互补的关联策略,最终实现驾驶场景下多类别多目标跟踪。在BDD100K上验证了该方法,对应mMOTA为45.2,mIDF1为55.2,IDs为8793,优于大部分跟踪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多目标跟踪 多类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某大型三甲医院综合治理号贩子实践研究
15
作者 王海 耿鹏志 +2 位作者 孟晓阳 杨巍 徐龙雨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100,共3页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优质医疗资源稀缺一直是医疗体系的一大痛点。号贩子问题作为社会治理顽疾,其活动的主战场已悄然从线下转移至隐蔽性更强的线上。北京市某大型三甲医院对打击号贩子进行了积极探索,深入了解患者违规挂号途径后,配合...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优质医疗资源稀缺一直是医疗体系的一大痛点。号贩子问题作为社会治理顽疾,其活动的主战场已悄然从线下转移至隐蔽性更强的线上。北京市某大型三甲医院对打击号贩子进行了积极探索,深入了解患者违规挂号途径后,配合执法部门对号贩子进行了强有力打击。本文通过查阅资料和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深入剖析了号贩子屡禁不绝的原因及其违规操作手段。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综合治理的措施,以期加强院内外多部门合作,共同维护医疗秩序,维护患者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门诊 预约挂号 号贩子 线上号贩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变岩渗流特征及注浆减渗规律实验研究
16
作者 钱自卫 谭春智 +2 位作者 孙强 王海 张改玲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0-100,共11页
【背景】烧变岩区是煤层自燃形成的特殊地质体,其内部发育的孔洞裂隙系统为地下水赋存与运移提供了优势空间,但对邻近煤层安全开采构成严重水害威胁。【方法】针对这一工程难题,采用三维重构技术系统解析烧变岩内部空隙结构特征,并通过... 【背景】烧变岩区是煤层自燃形成的特殊地质体,其内部发育的孔洞裂隙系统为地下水赋存与运移提供了优势空间,但对邻近煤层安全开采构成严重水害威胁。【方法】针对这一工程难题,采用三维重构技术系统解析烧变岩内部空隙结构特征,并通过室内渗流实验与注浆实验,揭示典型烧变岩的渗流规律与注浆减渗机制。【结果和结论】(1)烧变岩试样内部孔洞裂隙高度发育,空隙结构呈现复杂多变的空间展布特征,贯通大孔裂隙占总空隙的56.72%,主要孔裂隙网络间连通性一般。(2)渗流实验表明,烧变岩渗流水力梯度与流速呈现显著非线性特征,其渗流动力学行为符合Forch-heimer方程表征规律,不同渗流方向的渗透性差异显著,渗透系数相差约50%。(3)黏土水泥浆在烧变岩孔裂隙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可注性,其有效扩散距离主要受孔裂隙喉道的几何约束效应控制,随着与注浆口的距离增大,浆液对孔裂隙的充填比例逐渐降低。(4)烧变岩注浆后减渗效果显著,被注体的渗流水力梯度与流速仍呈现非线性特征,且注浆后14d内减渗率随时间延长逐渐增长并最终趋于稳定。研究成果为烧变岩区煤层开采水害防治提供了的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变岩 三维重构 渗流特征 孔洞裂隙 注浆减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山Mw6.8地震Newmark位移方向性研究
17
作者 刘平 刘川 +5 位作者 陈兴周 王海 魏长刚 范依仁 陈凡 吴煜心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7-447,共11页
为研究2013年芦山Mw6.8地震Newmark位移的方向性特征,使用震源区近场22个台站的强震动记录,利用Boore的改进方法对地震动进行投影,分析Newmark位移随方向性变化、最大值与最小值比值(Dn max/Dn min)和卓越方向(θmax)等特征。得出以下结... 为研究2013年芦山Mw6.8地震Newmark位移的方向性特征,使用震源区近场22个台站的强震动记录,利用Boore的改进方法对地震动进行投影,分析Newmark位移随方向性变化、最大值与最小值比值(Dn max/Dn min)和卓越方向(θmax)等特征。得出以下结论:(1)Newmark位移随方向的变化存在明显的波峰和波谷,其最大值方向与最小值方向夹角在多数情况下处于近似垂直的关系。(2)Dn max/Dn min随着临界加速度(a c)的增大而增大;a c较大时,Dn max/Dn min随断层距的增大逐渐增大;此外,场地类型对Dn max/Dn min也有一定影响。(3)θmax在断层两侧和同震位移方向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在断层两端与同震位移方向相关性较弱;θmax与断层走向垂直方向(FN)的相关性不强;此外,θmax不随a c发生显著变化。(4)基于Arias烈度和考虑地震震级的Newmark位移经验模型对考虑方向性的Newmark位移的预测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Newmark位移 方向性 地震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钢板界面剪切试验与PFC细观模拟分析
18
作者 李永辉 王海 +1 位作者 牛恒宇 蒋晓天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7-114,137,共9页
针对砂土-钢板接触界面,通过大型界面剪切试验和PFC细观模拟,探究法向应力和界面粗糙度对砂土-钢板接触界面剪切力学特性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结果表明:界面粗糙度增大,界面摩擦角随之增大,界面剪切强度、残余强度提高,砂土剪缩、剪胀性显... 针对砂土-钢板接触界面,通过大型界面剪切试验和PFC细观模拟,探究法向应力和界面粗糙度对砂土-钢板接触界面剪切力学特性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结果表明:界面粗糙度增大,界面摩擦角随之增大,界面剪切强度、残余强度提高,砂土剪缩、剪胀性显著;法向应力增大,界面剪切强度、残余强度提高,砂土剪缩性提升,剪胀性降低;界面剪切过程中砂土颗粒向剪切方向移动聚集,强接触力链合并,数量减少,传力性能提升;界面粗糙度通过改变钢板槽内砂土颗粒的数量使其与钢板的接触面积发生变化,从而对界面剪切力学特性产生影响;法向应力影响砂土与钢板接触的密实度和作用力,使得其界面剪切力学性状产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钢板接触界面 界面剪切试验 PFC 细观模拟 界面粗糙度 法向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pen Plus铝灰制取聚合氯化铝的工艺优化及控制策略
19
作者 刘定平 何文浩 +2 位作者 王海 陈爱桦 周俊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3-237,共5页
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铝灰制取聚合氯化铝的过程建模,仿真优化结果表明,在温度80℃、盐酸质量分数20%和液固比10时PAC的产率最优;在优化条件下,H_(2)和NH_(3)的体积分数均低于爆炸极限;溶液的氨氮含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盐酸质量分数... 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铝灰制取聚合氯化铝的过程建模,仿真优化结果表明,在温度80℃、盐酸质量分数20%和液固比10时PAC的产率最优;在优化条件下,H_(2)和NH_(3)的体积分数均低于爆炸极限;溶液的氨氮含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盐酸质量分数和液固比增加而上升。该模型设置灵活,可为铝灰制取聚合氯化铝的工艺优化和控制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en Plus 铝灰 聚合氯化铝 模拟优化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行钢箱梁桥静载试验与模态质量识别研究
20
作者 王海 周越 +1 位作者 李聪 曹张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248,共6页
准确获得结构的模态质量是轻质人行桥人致振动舒适度评价和调谐质量阻尼器设计的前提。成桥荷载试验是桥梁投入使用前必开展的检测项目。针对钢箱梁人行梁桥,提出基于静载试验的梁桥模态质量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质量加载的成桥荷载试... 准确获得结构的模态质量是轻质人行桥人致振动舒适度评价和调谐质量阻尼器设计的前提。成桥荷载试验是桥梁投入使用前必开展的检测项目。针对钢箱梁人行梁桥,提出基于静载试验的梁桥模态质量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质量加载的成桥荷载试验会改变桥梁频率识别结构的模态质量。首先,通过环境振动试验识别未加载桥梁结构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然后,在桥梁上加载质量,测试加载后桥梁的固有频率;最后,利用桥梁加载前后实测固有频率和加载质量,识别结构相关模态的模态质量。通过数值仿真分析,研究频率识别精度和局部加载所引起的振型改变对模态质量识别的影响。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识别人行梁桥主要模态的模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人行桥 静载试验 参数识别 模态质量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