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锌镀层表面有机膦合钼聚多酸盐转化膜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济奎 方景礼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73-75,共3页
锌镀层表面有机膦合钼聚多酸盐转化膜的研究王济奎方景礼(南京化工大学应用化学系南京210009)(南京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南京)关键词锌镀层,有机膦合钼聚多酸盐,转化膜钼酸盐和1-羟基乙-1,1二膦酸(HEDP,)均为被... 锌镀层表面有机膦合钼聚多酸盐转化膜的研究王济奎方景礼(南京化工大学应用化学系南京210009)(南京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南京)关键词锌镀层,有机膦合钼聚多酸盐,转化膜钼酸盐和1-羟基乙-1,1二膦酸(HEDP,)均为被膜型缓蚀剂,可用于金属表面的钝化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镀层 转化膜 钼酸盐 钝化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铁件直接浸镀Cu-Sn合金 被引量:9
2
作者 方景礼 刘琴 +1 位作者 宋文宝 王济奎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7期8-12,共5页
钢铁件直接浸入含CuSO_4、SnSO_4、H_2SO_4、稳定剂FS-l和络合剂的溶液中5~10 min,可以获得具有装饰性金黄色的Cu-Sn合金层。研究了浸镀液中CuSO_4SnSO_4浓度对浸镀层中Cu含量和颜色的影响,同时还比较了稳定剂FS-l和NaF的效果,发现FS-l... 钢铁件直接浸入含CuSO_4、SnSO_4、H_2SO_4、稳定剂FS-l和络合剂的溶液中5~10 min,可以获得具有装饰性金黄色的Cu-Sn合金层。研究了浸镀液中CuSO_4SnSO_4浓度对浸镀层中Cu含量和颜色的影响,同时还比较了稳定剂FS-l和NaF的效果,发现FS-l比NaF具有更好的效果。用盐水浸泡和H_2S加速腐蚀试验测定了浸铜层、浸Cu-Sn层的耐蚀与防变色性能,结果表明浸Cu-Sn层的耐蚀性比浸Cu层更好。从俄歇电子能谱的深度剥蚀曲线的组成恒定区求得镀层的组成元素的相对原子百分浓度分别为68%Cu、13%O、8%Sn、6%Fe。文中还讨论了Cu^(2+)、Sn(2+)离子同时在铁上置换反应的原理及浸镀液中Cu(2+)、Sn(2+)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 镀层 铜锡合金 浸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T-1镀镍防变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方景礼 刘琴 +2 位作者 王济奎 叶向荣 宋文宝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9期16-20,共5页
研究了NT-1防镍变色剂在不同温度、pH值和处理时间下的防腐蚀变色效果,结果表明,在65~75℃,pH 8时浸渍1~2 min可获得最佳的效果。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镍电极在NT-1处理前后的腐蚀电流,结果表明,NT-1膜层可明显提高镍层的耐蚀性能,在阳... 研究了NT-1防镍变色剂在不同温度、pH值和处理时间下的防腐蚀变色效果,结果表明,在65~75℃,pH 8时浸渍1~2 min可获得最佳的效果。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镍电极在NT-1处理前后的腐蚀电流,结果表明,NT-1膜层可明显提高镍层的耐蚀性能,在阳极电位小于0.5 V时,其缓蚀率可达95%以上。用电子能谱对膜层的研究表明,NT-1防变色膜是一种致密、均相的疏水膜,这是它可有效防止镍层变色和腐蚀的原因。由Ar^+深度剥蚀图的组成恒定区,求得膜的组成为:C72.0%,O 12.2%,Na 5.1%,Mo 2.0%,Ni 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镍 防腐蚀 变色 电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铁表面硅钼杂多酸化学转化膜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方景礼 王济奎 +2 位作者 刘彤秋 刘琴 宋文宝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53-56,共4页
本文利用浸渍法在A_3钢表面获得具有装饰效果的硅钼杂多酸转化膜。扫描电镜的表面形貌分析,以及3%NaCl水溶液中阳极极化曲线均证实该膜层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效果。XPS和AES的分析结果表明膜层中Fe以Fe(Ⅲ)和Fe(Ⅱ)两种状态存在,Mo在膜层... 本文利用浸渍法在A_3钢表面获得具有装饰效果的硅钼杂多酸转化膜。扫描电镜的表面形貌分析,以及3%NaCl水溶液中阳极极化曲线均证实该膜层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效果。XPS和AES的分析结果表明膜层中Fe以Fe(Ⅲ)和Fe(Ⅱ)两种状态存在,Mo在膜层外部以Mo(Ⅵ)存在,内部则以Mo(Ⅵ)和Mo(Ⅳ)西种状态存在。从AES深度分布曲线的组成恒定区求得膜层的组成(A.C.%)为:O 57.4%,Fe 17.1%,Mo 13.5%,Si 8.8%,C 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钼杂多酸 转化膜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超强酸SO_4^(2-)/TiO_2-SiO_2催化合成尿囊素 被引量:5
5
作者 严冬莹 王济奎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6期490-492,共3页
用固体超强酸SO42-/TiO2-SiO2作催化剂,以尿素和乙二醛为原料合成尿囊素。得到了最佳条件为n(乙二醛)∶n(尿素)=1∶3.5,催化剂占总质量的3%,回流反应液温度为80℃,收率达65.4%。催化剂可重复使用,且对环境无污染。
关键词 尿囊素 固体超强酸SO4^2-/TiO2—SiO2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创新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创新 被引量:1
6
作者 孙芸 王济奎 孙伟民 《高等建筑教育》 2003年第2期105-108,共4页
创新教育是当前我国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文章通过论述现代教育中的建构观、主体性教育观、交往观、活动观等创新教育观 ,描绘了信息网络时代的师生关系和教师角色变迁 ,提出学者专家型教师是大学教师群体中的主角。
关键词 创新教育 教学观 教师角色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超强酸SO_4^(2-)/TiO_2-SiO_2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 被引量:4
7
作者 严冬莹 王济奎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7年第3期16-17,共2页
用固体超强酸SO42-/TiO2-SiO2为催化剂,以冰乙酸和异戊醇为原料合成乙酸异戊酯,得出反应最佳条件为:冰乙酸和异戊醇摩尔比1∶1.5,催化剂用量0.6g(冰乙酸用量为0.1mol),反应温度110~118℃,回流时间3h,酯化率可达96.7%,且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关键词 乙酸异戊酯 固体超强酸 SO4^2-/TiO2-SiO2 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10,16,19-四氧杂三螺[4.2.2.4.2.2]十九烷的合成
8
作者 王海波 王济奎 王锦堂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9年第5期22-23,27,共3页
以环戊酮与季戊四醇为原料,用自制纳米二氧化钛负载杂多酸作催化剂,合成了双缩酮化合物6,10,16,19-四氧杂三螺[4.2.2.4.2.2]十九烷。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时间等对反应的影响。利用核磁共振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最佳... 以环戊酮与季戊四醇为原料,用自制纳米二氧化钛负载杂多酸作催化剂,合成了双缩酮化合物6,10,16,19-四氧杂三螺[4.2.2.4.2.2]十九烷。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时间等对反应的影响。利用核磁共振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最佳条件下标题化合物的收率可达8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 10 16 19-四氧杂三螺[4.2.2.4.2.2]十九烷 纳米H3PW12O40/TiO2催化剂 环戊酮 季戊四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Ⅴ-HMS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9
作者 张梁 王济奎 徐洪梅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2年第4期29-32,共4页
在室温条件下采用溶胶-凝胶法一步合成了钒硅介孔分子筛(V-HMS),并通过XRD、N_2吸附-脱附、FT-IR等测试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V-HMS保留了六方介孔结构,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利用油酸和甲醇的酯化反应作为探针反... 在室温条件下采用溶胶-凝胶法一步合成了钒硅介孔分子筛(V-HMS),并通过XRD、N_2吸附-脱附、FT-IR等测试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V-HMS保留了六方介孔结构,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利用油酸和甲醇的酯化反应作为探针反应,考察了V-HMS的酸催化性能。当n(甲醇):n(油酸)=10:1,催化剂V-HMS-30用量为油酸质量的5%,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12 h时,油酸转化率达到61%,表明V-HMS具有一定的酸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V-HMS催化剂 酯化反应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超强酸SO_4^(2-)/TiO_2-SiO_2催化合成尿囊素
10
作者 严冬莹 王济奎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6年第7期17-18,26,共3页
介绍了用固体超强酸SO42-/TiO2-SiO2为催化剂,以尿素和乙二醛为原料合成尿囊素产品方法。考察了制备催化剂的最佳条件及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催化剂的最佳条件:TiO2与SiO2摩尔比1∶2,浸渍液硫酸溶液浓度... 介绍了用固体超强酸SO42-/TiO2-SiO2为催化剂,以尿素和乙二醛为原料合成尿囊素产品方法。考察了制备催化剂的最佳条件及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催化剂的最佳条件:TiO2与SiO2摩尔比1∶2,浸渍液硫酸溶液浓度1mol/L,浸渍时间14h,500℃焙烧3h;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其用量占反应物总量3%,原料乙二醛与尿素摩尔比1∶3·5,回流反应液温度80℃,反应时间3h条件下,尿囊素产品收率达6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囊素 固体超强酸SO4^2-/TiO2-SiO2 缩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维A酸的平衡溶解度及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被引量:2
11
作者 蔡文娟 王伯涛 王济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建立HPLC法,模拟人体皮肤环境,测定维A酸在水、正辛醇中的平衡溶解度,以及在正辛醇-缓冲液体系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维A酸的浓度,采用摇瓶法测定维A酸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在32℃下,pH为5.8时,测得维A酸在... 目的建立HPLC法,模拟人体皮肤环境,测定维A酸在水、正辛醇中的平衡溶解度,以及在正辛醇-缓冲液体系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维A酸的浓度,采用摇瓶法测定维A酸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在32℃下,pH为5.8时,测得维A酸在正辛醇中的溶解度为6.25 mg/mL,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0.1 mg/mL,维A酸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36 079.8(lgP=4.55)。结论本文建立的HPLC法,可用于维A酸溶解度及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该方法简便、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A酸 HPLC 平衡溶解度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SnO_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季宝允 王济奎 +1 位作者 江涛 王锦堂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10-212,237,共4页
以SnCl4·5H2O、Ti(SO4)2为原料,采用活性层包覆法,制备出TiO2 SnO2复合光催化剂,并用XRD、XPS、TEM、BET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TiO2 SnO2复合光催化剂样品为球形颗粒,由锐钛矿型TiO2和金红石型SnO2组成,粒径在10n... 以SnCl4·5H2O、Ti(SO4)2为原料,采用活性层包覆法,制备出TiO2 SnO2复合光催化剂,并用XRD、XPS、TEM、BET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TiO2 SnO2复合光催化剂样品为球形颗粒,由锐钛矿型TiO2和金红石型SnO2组成,粒径在10n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二氧化锡 纳米 复合光催化剂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锆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丽娟 王济奎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5年第8期46-48,共3页
简要介绍了纳米二氧化锆的制备方法,综述了各种方法的优点及存在的缺陷;另外,介绍了其作为催化剂在有机合成等方面的应用,论述了发展纳米二氧化锆的重要性。
关键词 纳米 二氧化锆 催化剂 纳米二氧化锆 锆催化剂 制备方法 应用 有机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