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21篇文章
< 1 2 2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波[国画作品]
1
作者 王波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32-232,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波[动漫插画作品]
2
作者 王波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21-321,共1页
关键词 王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科技学院艺术系王波作品选
3
作者 王波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I0005-I0005,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线双源动车组黏着适应性研究
4
作者 王波 罗世辉 +3 位作者 王晨 曲天威 马卫华 雷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4-224,共11页
为了分析运行效率更高的双源动车组在青藏线(格尔木—拉萨段)运行的可行性,建立机车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验证;采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双源动车组机车(动车)和青藏线成熟运营的HXN3内燃机车在直线段、曲线段和坡道上的牵引黏着系数、牵引力... 为了分析运行效率更高的双源动车组在青藏线(格尔木—拉萨段)运行的可行性,建立机车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验证;采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双源动车组机车(动车)和青藏线成熟运营的HXN3内燃机车在直线段、曲线段和坡道上的牵引黏着系数、牵引力、蠕滑率与速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2个机车的动力学响应,验证牵引工况下双源动车组的黏着特性.通过分析可以发现:1)机车的牵引黏着系数与机车的牵引力成正比,当车速在40~120km/h时,双源动车组机车的黏着系数由0.19降低至0.09,黏着富裕度则由59.0%提高至85.7%;2)在直线段和坡道情况下,双源动车组的黏着富裕度均大于HXN3机车,对适应恶劣外界环境引起的轮轨黏着下降能力更强,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性更优;3)曲线段,忽略结构引起的黏降差异,R300m曲线时,双源动车组和HXN3型机车的黏降幅度分别为6.3%和6.8%,R800 m曲线时,HXN3型机车曲线黏降幅度为3.0%,而双源动车组低于限值,可以保证有足够的黏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铁路 内电双源 内燃机车 动力学 牵引黏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变扰动条件下红砂岩敏感邻域范围试验
5
作者 王波 田志银 +5 位作者 马世纪 任永政 高翔宇 孙宏旭 黄万朋 王军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7-929,共13页
在扰动载荷作用下,处于“敏感邻域”内的流变岩体容易发生变形破坏,为深入研究围压对扰动“敏感邻域”范围的影响规律,以红砂岩为研究对象,使用RRTS-Ⅳ型岩石流变扰动效应试验系统,对不同围压和轴压作用下的流变岩体进行扰动冲击试验,... 在扰动载荷作用下,处于“敏感邻域”内的流变岩体容易发生变形破坏,为深入研究围压对扰动“敏感邻域”范围的影响规律,以红砂岩为研究对象,使用RRTS-Ⅳ型岩石流变扰动效应试验系统,对不同围压和轴压作用下的流变岩体进行扰动冲击试验,观察轴向扰动应变随轴压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不同围压条件下“敏感邻域”的变化情况,利用核磁共振分析系统,对比分析流变岩体在不同围压条件下,处于敏感区和非敏感区的流变岩体在扰动前后的孔隙率、T_(2)谱曲线、谱峰面积和孔径分布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当围压保持恒定,轴向扰动应变值随轴压的增大呈现出先降后升的非线性趋势,且当作用于流变岩体上的轴压越接近于该围压条件下的长期强度时,动态扰动所产生的轴向扰动应变值越大。处于不同围压条件下流变岩体,会存在一个敏感过渡点(σ_(m)),它决定了流变岩体对动态扰动的敏感程度。当σ_(1)<σ_(m)时,流变岩体的敏感程度随轴压的增大而减小,当σ_(1)≥σ_(m)时,流变岩体的敏感程度随轴压的增大而增大,并根据流变岩体的敏感程度不同划分出3个敏感区域:R_(1)非敏感区、R_(2)敏感区和R_(3)蠕变破坏区。确定了敏感邻域的范围(△_(σ))应介于长期强度(σ_(p))与敏感过渡点强度(σ_(m))两者之间,并通过计算不同围压条件下“敏域比”的变化情况,发现围压对岩体内部裂纹扩展的抑制作用和损伤阈值的提高并非线性增加的,而是呈现出一种减速增长的趋势。当流变岩体处于敏感区时,外部扰动冲击会导致岩体内部产生新的微小孔隙,且在扰动冲击的作用下岩体内部的微小孔隙会逐渐贯通、扩展为新的大孔径孔隙,使得岩体内部的孔隙数量增大,同时外部扰动冲击对岩体内部孔隙发育的影响也会随着围压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当流变岩体处于非敏感区时,外部扰动冲击会使得岩体内部的大孔隙发生闭合,致使岩体内部的总孔隙数量减少,同时,岩体内部新生微小孔隙的形成速率和大孔隙的闭合速率都会随着围压的增大而逐渐降低。研究成果对于丰富三轴岩石流变扰动效应相关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流变扰动试验 扰动应变 敏感邻域 扰动损伤 孔隙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变扰动效应下红砂岩敏感邻域范围试验研究
6
作者 王波 任永政 +5 位作者 田志银 马世纪 高翔宇 孙宏旭 王军 黄万朋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5-265,共11页
深部岩体受到“强扰动”和“高地压”的影响,失稳致灾的风险逐渐增加。开展流变扰动效应理论研究是深部岩体稳定性控制的关键环节。其中,岩石流变扰动效应敏感邻域范围的识别与分析是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在不同围压条件下通过细分红砂... 深部岩体受到“强扰动”和“高地压”的影响,失稳致灾的风险逐渐增加。开展流变扰动效应理论研究是深部岩体稳定性控制的关键环节。其中,岩石流变扰动效应敏感邻域范围的识别与分析是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在不同围压条件下通过细分红砂岩流变的轴向应力等级,选取岩石流变扰动效应下具有标志性的累计残余变形发展阶段(衰减阶段、近似等速阶段及加速阶段),结合流变扰动效应下其与岩石微观孔隙结构动力响应的一致相关性,多角度分析红砂岩流变扰动效应敏感邻域的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在不同围压条件下,红砂岩流变扰动累计残余变形的发展阶段表现出与静态流变相似的特征。随着围压的增加,其不同阶段的反应特征和速率都会发生显著变化,从而对岩体的稳定性和强度产生一定影响。②利用岩石流变扰动敏感性相关系数,进一步将红砂岩流变扰动敏感邻域划分为弱敏感区和强敏感区,并指出弱敏感区应作为流变岩体稳定性防护的关键阶段。③综合不同围压条件下的宏微观损伤演化特征响应分析,围压增大会导致红砂岩流变扰动敏感邻域范围的收缩和弱敏感区间的减少,加速了向强敏感区的特征转化。同时,随着围压的增大处于强敏感邻域内红砂岩的破坏发育速率也随之增大。本研究通过岩石流变扰动效应下对红砂岩微观孔隙结构和宏观变形量动力响应的综合分析,多角度揭示红砂岩流变扰动效应敏感邻域的动态演化特征,为深部岩体的安全开采和稳定性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流变扰动效应 扰动敏感邻域 强敏感区 弱敏感区 敏感邻域演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跨学科视阈深化外语学科美国学研究——第六届“美国学与国际研究”论坛综述
7
作者 王波 张伟 崔莉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08-112,共5页
文章首先梳理了第六届“美国学与国际研究”论坛的议题特征,主要包括坚持美国学研究传统领域的不断深化、突出美国学研究的时代特色和现实关切、探索美国学跨学科研究和区域国别学研究前沿。然后,文章总结了高校外语院系美国研究中心主... 文章首先梳理了第六届“美国学与国际研究”论坛的议题特征,主要包括坚持美国学研究传统领域的不断深化、突出美国学研究的时代特色和现实关切、探索美国学跨学科研究和区域国别学研究前沿。然后,文章总结了高校外语院系美国研究中心主任论坛所聚焦的高校美国学学科深化拓展,以及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探索等问题。最后,文章指出国内外语学科美国学研究所肩负的时代重任,并对美国学赋能区域国别学建设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学科 美国学研究 跨学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以“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为例
8
作者 王波 《石材》 2025年第5期109-112,共4页
本文基于协同育人理论,以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核心课程“建筑施工技术”为例,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和意义,从课程思政总体目标、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着手,提出了系统化、创新性的建设路径和... 本文基于协同育人理论,以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核心课程“建筑施工技术”为例,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和意义,从课程思政总体目标、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着手,提出了系统化、创新性的建设路径和实践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育人 课程思政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 高职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处置条件下钚在地下水-膨润土体系中的胶体行为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龙浩骑 周舵 +4 位作者 刘晨 陈曦 李遥 王波 谭盛恒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0-317,共8页
钚是高放废物中的一种高毒性超铀元素,在深地质处置过程中存在向生态环境迁移的严重隐患,影响高放废物的安全处置。为深入研究其在地下水中的胶体行为,本文在低氧条件下研究了钚在地下水-膨润土体系中的胶体行为,测定了钚胶体的粒径分布... 钚是高放废物中的一种高毒性超铀元素,在深地质处置过程中存在向生态环境迁移的严重隐患,影响高放废物的安全处置。为深入研究其在地下水中的胶体行为,本文在低氧条件下研究了钚在地下水-膨润土体系中的胶体行为,测定了钚胶体的粒径分布,并探究了pH(6.0~10.0)和离子强度(0.10~0.3 mol/L)对钚在北山地下水-膨润土体系中的胶体稳定性和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pH对钚胶体、膨润土胶体粒径和Zeta电位的影响不大;离子强度对Zeta电位的影响不大,但会加速胶体的团聚。钚的迁移行为和GMZ膨润土的胶体行为密切相关。在本实验条件下,约有85%的钚吸附在膨润土胶体上,膨润土胶体的存在不利于阻滞钚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地下水 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10 kV以上碳化硅器件耐压区厚外延技术研究
10
作者 房玉龙 李帅 +3 位作者 芦伟立 王健 李建涛 王波 《微纳电子技术》 2025年第6期20-26,共7页
随着10 kV及以上超高压碳化硅(SiC)功率器件在柔性输电等领域的需求增长,开发低位错、低缺陷密度、长少子寿命的厚外延材料成为关键挑战,是当前SiC材料研究的核心问题。基于单片水平式SiC外延设备,通过引入双界面调制缓冲层外延生长技术... 随着10 kV及以上超高压碳化硅(SiC)功率器件在柔性输电等领域的需求增长,开发低位错、低缺陷密度、长少子寿命的厚外延材料成为关键挑战,是当前SiC材料研究的核心问题。基于单片水平式SiC外延设备,通过引入双界面调制缓冲层外延生长技术,成功实现了对缓冲层与衬底及漂移层之间界面应力的调控,显著降低了外延片基平面位错密度,结合漂移层生长速率、缓冲层工艺以及C/Si比的协同优化,显著提升了4H-SiC厚外延材料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缓冲层工艺通过渐变掺杂设计有效调控界面应力,将基平面位错密度从1.5 cm^(-2)降至0.07 cm^(-2);同时,通过将生长速率提升至70μm/h并优化C/Si比至0.85,成功制备了厚度100μm、掺杂浓度2.5×10^(14)cm^(-3)的高质量外延层,原生少子寿命均值达1.76μs,材料均匀性及表面缺陷密度均满足10 kV以上超高压器件耐压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基平面位错 C/Si比 双界面调制缓冲层 少子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ST衬底的厚GaN外延材料生长研究
11
作者 韩颖 高爽 +3 位作者 房玉龙 王波 高楠 张志荣 《微纳电子技术》 2025年第4期108-113,共6页
在QST复合衬底上生长出厚度超过12μm的GaN外延层。测试结果表明外延片表面平整、无裂纹;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表明样品表面为良好的台阶流形貌,样品表面中心的均方根表面粗糙度为0.224 nm;外延片的弯曲度仅为6.086μm,这对于维持器件... 在QST复合衬底上生长出厚度超过12μm的GaN外延层。测试结果表明外延片表面平整、无裂纹;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表明样品表面为良好的台阶流形貌,样品表面中心的均方根表面粗糙度为0.224 nm;外延片的弯曲度仅为6.086μm,这对于维持器件应用中的结构完整性至关重要;GaN的(002)和(102)晶面半高全宽(FWHM)分别为131和272 arcsec,表明材料具有较高程度的结晶取向和晶格有序性;外延片的方块电阻为276.5Ω/□,二维电子气(2DEG)密度为1.05×10^(13)cm^(-2),载流子迁移率为2150 cm^(2)/(V·s),表明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本研究在QST衬底上成功制备了低弯曲度、厚GaN外延片,为在更大直径QST衬底上生长更厚的GaN外延层提供了参考,对未来高压GaN在电力电子领域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ST衬底 热膨胀系数(CTE) 厚外延 二维电子气(2DEG) 异质外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中心城区儿童友好城市规划路径研究
12
作者 李圆圆 王波 《城市建筑》 2025年第1期88-92,共5页
在全国推行儿童友好城市和社区创建的背景下,重庆市积极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儿童友好城市规划。文章结合国内外儿童友好城市和社区的研究基础和建设经验,以社区规划师和高校研究者的双重身份介入,从服务空间、活动空间、出行空间三个方面... 在全国推行儿童友好城市和社区创建的背景下,重庆市积极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儿童友好城市规划。文章结合国内外儿童友好城市和社区的研究基础和建设经验,以社区规划师和高校研究者的双重身份介入,从服务空间、活动空间、出行空间三个方面,针对重庆市中心城区提出儿童友好城市和社区的规划指引,并依托三级规划指引要求,为科学有序推进儿童友好相关工作提供参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友好城市和社区 规划指引 重庆市中心城区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衬底台阶调控技术的高质量GaN生长
13
作者 高楠 房玉龙 +4 位作者 王波 张志荣 尹甲运 韩颖 刘超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1-487,共7页
GaN晶体质量提升对材料及器件性能优化至关重要。通过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在SiC衬底上对GaN晶体质量进行了实验研究。对比了高温H2刻蚀与高温HCl刻蚀对衬底台阶的影响,并对后续生长的AlN和GaN晶体质量进行了表征,发现增加衬... GaN晶体质量提升对材料及器件性能优化至关重要。通过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在SiC衬底上对GaN晶体质量进行了实验研究。对比了高温H2刻蚀与高温HCl刻蚀对衬底台阶的影响,并对后续生长的AlN和GaN晶体质量进行了表征,发现增加衬底台阶宽度有助于降低半高宽(FWHM)。采用不同表面预处理条件进行材料生长,发现氨气/三甲基铝(NH_(3)/TMAl)交替预处理对台阶有修饰作用,有助于降低GaN(002)晶面X射线衍射(XRD)峰FWHM,对(102)晶面XRD峰FWHM影响较小。最后讨论了AlN生长温度对GaN晶体质量的影响,发现AlN和GaN晶体质量均随温度升高而提高。综合各条件生长得到的GaN(002)晶面XRD峰FWHM为58.5 arcsec的GaN外延层,该FWHM为目前已知最低值,该样品GaN(102)晶面XRD峰FWHM为104.9 arcse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 GAN 衬底台阶 高温刻蚀 半高宽(FW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煤矿“以爆抑灾”机理与技术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杨仁树 左进京 +4 位作者 李永亮 马鑫民 张渊通 于冰冰 王波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49,共18页
作为“三高一扰动”中的典型特征,高地应力与采动应力叠加作是深部矿山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极易引起厚硬顶板强矿压、冲击地压与采动巷道大变形等问题,是深部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的重大隐患。为解决深部矿井厚硬顶板强矿压、冲击... 作为“三高一扰动”中的典型特征,高地应力与采动应力叠加作是深部矿山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极易引起厚硬顶板强矿压、冲击地压与采动巷道大变形等问题,是深部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的重大隐患。为解决深部矿井厚硬顶板强矿压、冲击地压与采动巷道大变形等灾害治理难题,基于爆破技术提出了深部矿山“以爆抑灾”机理与防治新方法,实现地下矿山治灾“解连接、削峰值、控变形”的目标。首先,提出“点-线-面-体”的爆炸裂隙场原位监测方法,揭示了煤矿爆破现场爆炸裂隙网的形成机制,阐明了爆破卸压的围岩应力调控机理,从而为爆破技术在卸压防冲工程的现场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从参数设计、先进装备和效果评价3方面指出深部矿井爆破卸压的关键技术,涵盖参数设计、钻孔冲孔、装药封堵和综合评价的爆破卸压整体流程。然后,以淮南矿区(张集煤矿)、鲁西矿区(新巨龙煤矿)和宁东矿区(梅花井煤矿)作为典型工程案例,开展“以爆抑灾”指导爆破卸压的现场针对性研究,分别形成了松动预裂控制爆破,高位巷精细化控制爆破和采动巷道爆破的卸压应力调控技术。最后,围绕爆破参数的智能化设计,施工装备的无人化控制和超长炮孔的集约化装药3方向展望“以爆抑灾”的发展趋势,基于智能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的角度提出未来爆破卸压工程可能出现的研究重点和挑战性问题,对于深部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的灾害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以爆抑灾 点-线-面-体 应力调控 卸压关键技术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迁移软件(MNS)在核素近场扩散模拟中的应用
15
作者 李遥 李睿豪 +3 位作者 周舵 陈曦 徐毓炜 王波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0,I0004,共7页
预测关键核素在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相关介质中的吸附和扩散行为是处置库安全评价的核心之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处置化学团队开发了一款核素迁移软件(MNS),该软件通过内嵌GID软件实现三维体系模型建立,依据已有的核素迁移扩散数据代... 预测关键核素在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相关介质中的吸附和扩散行为是处置库安全评价的核心之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处置化学团队开发了一款核素迁移软件(MNS),该软件通过内嵌GID软件实现三维体系模型建立,依据已有的核素迁移扩散数据代入扩散方程,根据边界条件,求解得到关键核素在二维或三维体系中的浓度分布。该软件的计算原理是基于水的迁移方程和放射性核素的吸附方程;主要计算过程包括前处理和后处理过程。其中,前处理过程主要有空间模型构建和赋值,后处理过程主要包括获得任意位置或时间的关键核素浓度分布以及核素浓度和水流速空间分布等。同时,通过输入相同的初始数据,对比了该软件与成熟软件COMSOL和解析解的计算结果,初步验证了该软件的可靠性。此外,借鉴韩国和瑞典等国较为成熟的处置库设计体系建立了真实尺寸的处置库近场模型,依靠已有的吸附和扩散数据,使用该软件模拟预测了^(79)Se、^(99)Tc和^(129)I在百万年尺度上的扩散过程,初步评估了大气条件下高庙子膨润土和北山花岗岩对这三种关键核素的阻滞能力。模拟结果表明:膨润土能在数万年内有效阻滞^(79)Se、^(99)Tc和^(129)I的扩散,而完整的花岗岩能够在数十万年内有效阻滞^(79)Se、^(99)Tc和^(129)I的扩散,其中,膨润土和花岗岩对79Se的阻滞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废物处置 核素扩散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C厚度对混装焊点热疲劳寿命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冉光龙 王波 +2 位作者 黄伟 龚雨兵 潘开林 《电子与封装》 2025年第1期18-23,共6页
焊点的疲劳寿命成为衡量其长期可靠性的关键指标。金属间化合物(IMC)厚度对焊点的疲劳寿命有着显著影响。研究IMC厚度对热循环条件下混装焊点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IMC厚度的增加,焊点的热疲劳寿命不断降低。此外,焊点中应力和... 焊点的疲劳寿命成为衡量其长期可靠性的关键指标。金属间化合物(IMC)厚度对焊点的疲劳寿命有着显著影响。研究IMC厚度对热循环条件下混装焊点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IMC厚度的增加,焊点的热疲劳寿命不断降低。此外,焊点中应力和应变的分布受IMC厚度的影响较小,但其数值随着IMC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塑性应变也随着IMC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基于Coffin-Manson模型得到混装焊点的热疲劳寿命与IMC厚度之间存在对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装焊点 金属间化合物 热循环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粪有机肥配施生物炭提高雷竹林土壤肥力和竹笋产量品质
17
作者 赵建诚 杨振亚 +1 位作者 王波 倪惠菁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8-469,共12页
【目的】研究有机肥配施条件下,不同用量生物炭对雷竹林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以及竹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雷竹林科学高效经营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方法】试验在浙江湖州市的雷竹林进行。以单施鸡粪有机肥22500 kg/hm^(2)作为对照小区... 【目的】研究有机肥配施条件下,不同用量生物炭对雷竹林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以及竹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雷竹林科学高效经营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方法】试验在浙江湖州市的雷竹林进行。以单施鸡粪有机肥22500 kg/hm^(2)作为对照小区(CK),在此基础上设置3个生物炭施用水平,分别为1500 kg/hm^(2)(T_(1))、3000 kg/hm^(2)(T_(2))和4500 kg/hm^(2)(T_(3)),生物炭分别于2022和2023年6月随耕作翻入20~25 cm深的土层中。2024年2月采集土壤样品,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和碳氮磷循环相关酶活性,记录竹笋产量,分析竹笋蛋白质和黄酮含量。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土壤性质对竹笋产量和品质变异的贡献,计算不同处理的综合得分。【结果】与不施生物炭的CK相比,T_(2)和T_(3)处理显著提高了雷竹林0—20 cm土层土壤总孔隙度、通气度、pH值、有机碳(SOC)、全磷(TP)、硝态氮(NO_(3)^(−)-N)、铵态氮(NH_(4)^(+)-N)、碱解氮(AN)、有效磷(AP)和速效钾(AK)含量,显著提高了0—20 cm土层土壤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和0—40 cm土层土壤过氧化氢酶(CAT)、蔗糖酶(SC)活性,并分别显著提升竹笋产量17.76%和67.87%。与CK相比,T_(1)、T_(2)和T_(3)处理竹笋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了7.42%~7.79%,总黄酮含量提高了10.12%~20.13%,纤维素含量降低了3.6%~11.23%,提升了竹笋营养品质,改善了其适口性。相关分析表明,与土壤总孔隙度、pH值与有效磷含量显著正相关的竹笋产量和品质指标最多,土壤通气度、过氧化氢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也分别与产量和品质指标显著相关,分别是影响竹笋产量、营养品质以及适口性的主要因素。4个处理的综合评价得分为:CK(0.257)<T_(1)(0.443)<T_(2)(0.513)<T_(3)(0.716)。【结论】鸡粪有机肥年配施3000~4500 kg/hm^(2)的生物炭,可显著提高雷竹林0—20 cm土层土壤总孔隙度、通气度、pH值和有效氮磷钾养分含量,及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从而显著提高竹笋产量、营养品质,改善竹笋适口性。本试验条件下,从雷竹林土壤质量、竹笋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综合来看,配施生物炭4500 kg/hm^(2)对竹林增产增效的效果最佳,但生物炭的最佳持续投入量还有待进一步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竹 生物炭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酶活性 竹笋产量 竹笋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分布新记录——疣鼻天鹅
18
作者 张淼 王波 +3 位作者 陈阳 燕红 张超凡 马琼芳 《吉林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42-43,共2页
2024年4月2日,在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湖泊监测并拍摄到3只成年疣鼻天鹅,经检索和查阅相关资料确定为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分布新记录。
关键词 疣鼻天鹅 分布 新记录 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分布新记录--白头鹎
19
作者 陈阳 张淼 +3 位作者 王波 燕红 张超凡 马琼芳 《吉林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33-35,共3页
2022年5月7日,在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址岛阔叶人工林内观察并拍摄到2只小型鸟类,经查阅相关图鉴及检索确定为白头鹎,为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分布新记录。
关键词 白头鹎 分布 新记录 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的俄罗斯研究和俄罗斯的美国研究论析
20
作者 陈泓杉 王波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12,共9页
美国的俄罗斯研究和俄罗斯的美国研究历时百余年。二者于一战至二战时期初步形成,冷战时期集中发展,目前进行了系列调整,其学术团体、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出版物呈现出多元风貌。在相互开展研究的过程中,美国的俄罗斯研究和俄罗斯的美... 美国的俄罗斯研究和俄罗斯的美国研究历时百余年。二者于一战至二战时期初步形成,冷战时期集中发展,目前进行了系列调整,其学术团体、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出版物呈现出多元风貌。在相互开展研究的过程中,美国的俄罗斯研究和俄罗斯的美国研究有三个共性问题日益凸显,即一是政治需要与学术研究相互调和,二是冷战思维依旧延续,三是知识体系构建并未一直朝着跨学科融合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研究 俄罗斯研究 国别与区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