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用复合微生物菌肥对河西走廊盐碱地的改良效果 被引量:4
1
作者 彭轶楠 赵廷伟 +2 位作者 梁燕 王治业 季彬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3-8,共6页
选用复合微生物菌肥对兰州新区某盐碱地进行改良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复合微生物菌肥、硫磺粉+过磷酸钙和康地宝3种土壤改良剂均可以显著降低土壤中全盐量和pH,复合微生物菌肥效果最佳,10月土壤全盐量和pH分别下降28.81%和0.72;添加复合... 选用复合微生物菌肥对兰州新区某盐碱地进行改良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复合微生物菌肥、硫磺粉+过磷酸钙和康地宝3种土壤改良剂均可以显著降低土壤中全盐量和pH,复合微生物菌肥效果最佳,10月土壤全盐量和pH分别下降28.81%和0.72;添加复合微生物菌肥和康地宝可以显著提高土壤肥力,复合微生物菌肥效果最佳,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最高,较不添加肥料(CK)分别提高了74.09%、350.69%、169.40%、190.75%;草坪种植各项生长指标数据显示,草坪质量高低顺序为复合微生物菌肥>康地宝>硫磺粉+过磷酸钙。通过比较施加微生物菌肥与其他类型改良剂对土壤pH、全盐量以及土壤养分和草坪生长的影响差异,得出复合微生物菌肥对甘肃省河西走廊盐碱地改良效果最佳,适用于河西走廊盐碱地的治理修复,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复合微生物菌肥 施用 土壤改良剂 改良效果 河西走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环芳烃分子骨架对单分子电导的影响
2
作者 王铭桢 王治业 +3 位作者 李梦晓 卢玉华 王旭 李云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5,共8页
分子结内的电荷传输过程受到分子骨架以及锚定基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探索分子骨架对分子结电荷传输特性的影响,本文设计并合成了3种以不同π共轭面积的苯、萘和蒽为分子骨架,以噻吩为锚定基团的分子(DT-B,DT-N,DT-A),并结合扫描隧... 分子结内的电荷传输过程受到分子骨架以及锚定基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探索分子骨架对分子结电荷传输特性的影响,本文设计并合成了3种以不同π共轭面积的苯、萘和蒽为分子骨架,以噻吩为锚定基团的分子(DT-B,DT-N,DT-A),并结合扫描隧道显微镜裂结技术(STM-BJ)及密度泛函理论(DFT),对不同π共轭面积的稠环芳烃分子结中的电荷传输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分子均存在高电导(GH)与低电导(GL)两种电导态,对应单分子结中Au-π与Au-S两种结合构型.对于GL态,π共轭面积的增大使得HOMO能级逐渐接近金费米能级,呈现出G_(DT-A)>G_(DT-N)>G_(DT-B)的电导趋势.对于GH态,电导值不会随π共轭面积的增大而发生明显改变,但稠环芳烃扭转角的增大会引起空间位阻的增强,使Au-π结合概率降低,导致Au-π与Au-S两种分子构型的比例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环芳烃 扫描隧道显微镜裂结技术 分子结 结合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根际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巩晓芳 薛林贵 +4 位作者 杨玲 陈玉坤 彭轶楠 祝英 王治业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51-160,共10页
分析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菌群在当归生长过程中的变化,以期为AMF在当归提质增效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当归叶丛期、根膨大期和成药期根际土壤的AMF多样性和... 分析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菌群在当归生长过程中的变化,以期为AMF在当归提质增效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当归叶丛期、根膨大期和成药期根际土壤的AMF多样性和菌群组成。同时测定根际土壤理化特性和重金属镉和砷含量,并分析AMF菌群对土壤因子的响应。结果显示:随着当归的生长,当归根际土壤AMF菌群的α多样性增加,β多样性存在差异;当归根际AMF的优势菌属为球囊霉属Glomus_f_Glomeraceae和多孢囊霉属Diversispora;在当归的生长阶段,多孢囊霉属的丰度逐渐降低,而球囊霉属的丰度逐渐增加成为绝对优势菌,仅Unclassified_o_Diversisporales属在当归不同生长期的差异显著(p<0.05);土壤pH值、电导率及重金属镉和砷共同影响当归根际AMF的多样性和菌群组成。以上结果表明AMF多样性和菌群组成在当归的不同生长期具有明显的变化,土壤因子是AMF多样性和菌群组成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这些发现将有助于揭示当归生长与AMF的相互关系和机制,为当归的生态种植和提质增效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丛枝菌根真菌 高通量测序 多样性 土壤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荞麦食醋酒精发酵工艺 被引量:2
4
作者 杜津昊 季彬 +2 位作者 梁燕 芮文君 王治业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167,共6页
为了提高荞麦食醋发酵过程中酒精发酵阶段的乙醇产量,以发酵醪酒精度为响应值,以固液比、酵母接种量、接种温度、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因素为自变量,利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荞麦醋酒精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酒精发酵工艺... 为了提高荞麦食醋发酵过程中酒精发酵阶段的乙醇产量,以发酵醪酒精度为响应值,以固液比、酵母接种量、接种温度、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因素为自变量,利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荞麦醋酒精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酒精发酵工艺为固液比1∶4(g∶mL)、酵母接种量30%、酵母接种温度30℃,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7 d。在此优化条件下,酒精度为9.52%vol,比优化前(8.51%vol)提高了1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食醋 酒精发酵 响应面试验法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的活性成分、生物学功能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宋婕 季彬 +2 位作者 彭轶楠 叶泽 王治业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70-76,共7页
刺五加富含苷类、黄酮、多糖、木脂素、香豆素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促进生长性能、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炎、抗应激等生物学功能。本文对刺五加的营养价值、活性成分、生物学功能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刺五加饲料添加剂... 刺五加富含苷类、黄酮、多糖、木脂素、香豆素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促进生长性能、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炎、抗应激等生物学功能。本文对刺五加的营养价值、活性成分、生物学功能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刺五加饲料添加剂的研发和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营养成分 生物学功能 动物生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质浆水贮藏过程中理化指标及细菌菌群变化分析
6
作者 叶泽 季彬 +3 位作者 彭轶楠 宋婕 赵廷伟 王治业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3-118,共6页
为解析贮藏正常浆水(CK)、变质浆水(CM、ZD)品质的差异,该研究对其理化指标、消化酶活力及浆水中蔬菜组织结构进行分析,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细菌菌群多样性。结果表明,与贮藏正常浆水(CK)相比,变质浆水(CM、ZD)中... 为解析贮藏正常浆水(CK)、变质浆水(CM、ZD)品质的差异,该研究对其理化指标、消化酶活力及浆水中蔬菜组织结构进行分析,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细菌菌群多样性。结果表明,与贮藏正常浆水(CK)相比,变质浆水(CM、ZD)中粗蛋白、丙酸含量及酸性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总淀粉酶活力显著增加(P<0.05),亚硝酸盐、乳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脂肪、Ca^(2+)、Mg^(2+)、乙酸、丁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变质浆水中蔬菜细胞壁大量降解损失,整体组织结构失去支撑。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与贮藏正常浆水(CK)相比,变质浆水CM、DZ中的细菌多样性下降,其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由89.44%下降至73.04%、79.77%,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由9.23%增加至25.70%、19.83%,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由89.44%下降至72.88%、79.69%,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相对丰度由9.23%增加至23.33%、18.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水 贮藏品质 高通量测序 细菌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肠膜状明串珠菌生产右旋糖酐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治业 刘晓凤 +2 位作者 魏甲乾 景昶年 周剑平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9-81,共3页
以聚乙烯醇(PVA)为载体固定化肠膜状明串珠菌Lm(Leuconostcmesentercides)1226,对固定化Lm1226菌的产右旋糖酐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固定化Lm1226菌较传统Lm1226菌发酵生产右旋糖酐具有发酵周期短、产酐率高、可连续生产的特点.为降... 以聚乙烯醇(PVA)为载体固定化肠膜状明串珠菌Lm(Leuconostcmesentercides)1226,对固定化Lm1226菌的产右旋糖酐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固定化Lm1226菌较传统Lm1226菌发酵生产右旋糖酐具有发酵周期短、产酐率高、可连续生产的特点.为降低右旋糖酐生产成本,实现右旋糖酐原料药的连续化生产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糖酐 聚乙烯醇 肠膜状明串珠菌 多糖 固定化 发酵 药物 Lm-1226菌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复合酵母生产黍米黄酒的新工艺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治业 宋洁 +1 位作者 魏甲乾 梅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43-145,共3页
以黍米为原料 ,采用固定化复合酵母细胞技术发酵生产黄酒 ,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固定化复合酵母细胞接种配比为酿酒酵母∶产酯酵母 =3∶2 ;固定化复合酵母载体填充率 8% ;发酵温度2 0℃ ;发酵时间 96h ;起始 pH4 0。在该条件下发酵生产... 以黍米为原料 ,采用固定化复合酵母细胞技术发酵生产黄酒 ,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固定化复合酵母细胞接种配比为酿酒酵母∶产酯酵母 =3∶2 ;固定化复合酵母载体填充率 8% ;发酵温度2 0℃ ;发酵时间 96h ;起始 pH4 0。在该条件下发酵生产的黄酒 ,口感风味较好 ,在缩短了发酵时间的同时总氨基氮和总酯含量较传统工艺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黍米 总酯 酵母 发酵时间 风味 复合 发酵生产 新工艺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盐产酯酵母细胞固定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治业 周剑平 杨晖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18,共4页
就耐盐产酯酵母的固定化进行了研究,利用PVA复合凝胶制备固定化耐盐产酯酵母,结果表明:PVA复合凝胶固定化耐盐产酯增殖酵母的产酯、产醇能力相对游离酵母增加了10%左右。同时,确立了PVA复合凝胶固定化耐盐产酯酵母的最佳制备方法和条件。
关键词 固定化 耐盐产酯酵母 PVA复合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酵母直接发酵甜菜汁生产燃料乙醇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治业 杨晖 +1 位作者 赵小锋 郭琪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8期61-62,共2页
为了简化发酵工艺、缩短发酵时间、提高发酵效率,采用聚乙烯醇凝胶作为包埋剂进行酵母固定形成固定化酵母产品,并将其直接发酵甜菜汁进行燃料乙醇生产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后的酿酒酵母接种量为15%时,甜菜发酵液中酒精含量最高,达到... 为了简化发酵工艺、缩短发酵时间、提高发酵效率,采用聚乙烯醇凝胶作为包埋剂进行酵母固定形成固定化酵母产品,并将其直接发酵甜菜汁进行燃料乙醇生产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后的酿酒酵母接种量为15%时,甜菜发酵液中酒精含量最高,达到9.41%vol,其他接种量都有所降低。利用固定化酵母进行甜菜酒精发酵比对照组酒精平均值提高了2.86%。连续9批次发酵且期间不进行灭菌处理,产酒稳定。因此,利用固定化酵母直接发酵甜菜汁生产燃料乙醇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酵母 甜菜 燃料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固定化复合菌种混合发酵冬果梨果醋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赵小锋 王治业 +2 位作者 王洁 张军 周剑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7-119,共3页
以甘肃特产的冬果梨为原料,利用共固定化葡萄酒酵母、生香酵母和乳酸菌进行酒精发酵,固定化醋酸菌进行醋酸发酵,制得了冬果梨保健果醋。通过在冬果梨汁中添加果胶酶、淀粉酶和糖化酶进行酶解处理,解决了梨汁中果胶不利于发酵和原料利用... 以甘肃特产的冬果梨为原料,利用共固定化葡萄酒酵母、生香酵母和乳酸菌进行酒精发酵,固定化醋酸菌进行醋酸发酵,制得了冬果梨保健果醋。通过在冬果梨汁中添加果胶酶、淀粉酶和糖化酶进行酶解处理,解决了梨汁中果胶不利于发酵和原料利用率低的问题。添加适量增香酵母和乳酸菌进行发酵,增加了果醋中酯类和不挥发酸的含量。使制得的果醋风味纯正,并具有冬果梨的香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果梨 保健果醋 固定化细胞 多菌种 混合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菌种分步固态发酵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娟 王治业 +5 位作者 魏甲乾 祁宏山 季彬 曾杨 周剑平 王鸣刚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3期40-44,共5页
实验研究了多菌种分步固态发酵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工艺条件,以果渣为主要原料,麸皮、豆粕、谷糠等为辅料,通过对多菌种(黑曲霉、产朊假丝酵母、热带假丝酵母和酿酒酵母)接种及培养方法、菌液的接种量、发酵的最佳温度、共发酵时间... 实验研究了多菌种分步固态发酵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工艺条件,以果渣为主要原料,麸皮、豆粕、谷糠等为辅料,通过对多菌种(黑曲霉、产朊假丝酵母、热带假丝酵母和酿酒酵母)接种及培养方法、菌液的接种量、发酵的最佳温度、共发酵时间、固液比及物料酸碱度因素的优化研究,获得了优化后的多菌种分步固态发酵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生产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固液比60%,初始pH5.5,温度30℃,黑曲霉的接种量为7.50%,复合酵母液的接种量为10%,黑曲霉在发酵初期接入,复合酵母液在发酵24h后接入,共培养时间为72h。在最佳菌种配比和发酵条件下,发酵终产物的粗蛋白质含量从4.97%增加至27.60%,增长了22.63个百分点,达到优质蛋白饲料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渣 分步发酵 蛋白饲料 工艺 多菌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糖化酶性质及其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剑平 魏甲乾 +2 位作者 龚伟中 王治业 杨晖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4-76,共3页
以聚乙烯醇复合凝胶作为载体固定化糖化酶,最终酶活力达到1558μ/g干胶,酶活回收率为30.2%.用该固定化酶在pH4.6,45℃下进行连续操作.实验结果表明,10%~15%的淀粉液经过水解后,DE值均高于95%,产物转化率最高可达到98.2%,生产强度最高为... 以聚乙烯醇复合凝胶作为载体固定化糖化酶,最终酶活力达到1558μ/g干胶,酶活回收率为30.2%.用该固定化酶在pH4.6,45℃下进行连续操作.实验结果表明,10%~15%的淀粉液经过水解后,DE值均高于95%,产物转化率最高可达到98.2%,生产强度最高为28.9g/L·h,可连续使用24~28d.研究表明该固定化酶反应体系在高底物浓度下的操作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糖化酶 聚乙烯醇复合凝胶 DE值 稳定性 生物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促生剂发酵玉米皮生产饲料蛋白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季彬 祁宏山 +4 位作者 王治业 杜军国 曾杨 陈娟 祝英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7-110,共4页
以玉米皮为基本碳源,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产朊假丝酵母、啤酒酵母和白地霉联合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进行了研究。以提高真蛋白含量为主要目的,优化得到最佳的发酵条件为菌液接种量7%,固态发酵培养基料水比1:1.8(g:m L),发酵温度31℃... 以玉米皮为基本碳源,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产朊假丝酵母、啤酒酵母和白地霉联合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进行了研究。以提高真蛋白含量为主要目的,优化得到最佳的发酵条件为菌液接种量7%,固态发酵培养基料水比1:1.8(g:m L),发酵温度31℃,发酵时间80 h。在此条件下,真蛋白含量可达15.6%,是发酵前的1.9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皮 固态发酵 饲料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荞麦醋醋酸发酵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祁宏山 王治业 +2 位作者 彭轶楠 梁燕 季彬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9-163,共5页
以荞麦为原料制备荞麦醋,以荞麦醋总酸含量为响应值,以拌醅酒精度、火醅接种量、醋醅水分含量为自变量,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荞麦醋醋酸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荞麦醋醋酸发酵阶段最佳工艺条件为:拌醅酒精度4.50%vol,火醅接... 以荞麦为原料制备荞麦醋,以荞麦醋总酸含量为响应值,以拌醅酒精度、火醅接种量、醋醅水分含量为自变量,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荞麦醋醋酸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荞麦醋醋酸发酵阶段最佳工艺条件为:拌醅酒精度4.50%vol,火醅接种量12%,醋醅水分含量65%,发酵时间9 d。在此优化条件下,荞麦醋总酸含量为4.86 g/100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醋 醋酸发酵 响应面法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菌发酵马铃薯渣生产蛋白质饲料的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祝英 王治业 +2 位作者 孙智敏 周剑平 蒲训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0-43,共4页
本文分析了米曲霉、黑曲霉、绿色木霉单菌和这3种菌的最佳复配菌及与酵母菌复配的发酵液中总糖、还原糖,以及产物中粗蛋白质收率的变化,探讨其对马铃薯渣生产蛋白质饲料的影响。结果表明:(1)单菌株发酵试验结果表明,米曲霉对马铃薯渣的... 本文分析了米曲霉、黑曲霉、绿色木霉单菌和这3种菌的最佳复配菌及与酵母菌复配的发酵液中总糖、还原糖,以及产物中粗蛋白质收率的变化,探讨其对马铃薯渣生产蛋白质饲料的影响。结果表明:(1)单菌株发酵试验结果表明,米曲霉对马铃薯渣的降解效果最好,将粗蛋白质的收率提高了1.82倍。(2)3种霉菌复配发酵试验的结果表明,米曲霉与黑曲霉复配降解马铃薯渣的效果最好,可将粗蛋白质收率提高1.94倍。(3)米曲霉与黑曲霉的复配菌(1∶1)在与3种酵母菌进行二次复配的试验结果表明,降解马铃薯渣的速度和粗蛋白质的收率均有明显提高,其中与产朊假丝酵母与热带假丝酵母(1∶1)进行二次复配的效果最好,粗蛋白质收率高达10.541g/L,将粗蛋白质的收率提高到2.4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渣 米曲霉 产朊假丝酵母 粗蛋白质收率 DN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酵母在清香型白酒发酵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周剑平 王治业 +1 位作者 杨晖 魏甲乾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42-44,共3页
采用固定化酵母发酵技术对传统白酒生产工艺进行部分改造,对其发酵工艺的研究结果显示,利用固定化酵母的效果均比对照组的产量和出酒率高3%,且不影响原酒的风味和其他理化指标。
关键词 固定化酵母 白酒 应用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多菌种混合发酵甘肃籽瓜果醋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小锋 郭琪 +2 位作者 季彬 王洁 王治业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6-77,90,共3页
以甘肃特产的籽瓜为原料,经过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过程,制得了具有保健功能的籽瓜果醋。在榨汁过程中添加适量果胶酶,解决了出汁率低和果胶影响发酵过程的问题。添加适量增香酵母和乳酸菌进行混合发酵,增加了籽瓜果醋中酯类和不挥发酸的... 以甘肃特产的籽瓜为原料,经过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过程,制得了具有保健功能的籽瓜果醋。在榨汁过程中添加适量果胶酶,解决了出汁率低和果胶影响发酵过程的问题。添加适量增香酵母和乳酸菌进行混合发酵,增加了籽瓜果醋中酯类和不挥发酸的含量,使制得的籽瓜果醋风味更加柔和纯正,并带有籽瓜独有的清香,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保健型果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瓜 果醋 混合发酵 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益生菌对荷斯坦犊牛生长性能、腹泻率和血清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季彬 彭轶楠 +3 位作者 叶泽 杜津昊 穆永松 王治业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7-72,共6页
为研究复合益生菌对荷斯坦犊牛生长性能、腹泻率和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免疫指标的影响,将40头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成四组(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0.05%、0.1%、0.2%的复合益生菌,试验期为... 为研究复合益生菌对荷斯坦犊牛生长性能、腹泻率和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免疫指标的影响,将40头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成四组(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0.05%、0.1%、0.2%的复合益生菌,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1)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末重较对照组分别提高2.79%、3.96%(P<0.05),日均增重较对照组分别提高5.97%、8.43%(P<0.05),料重比较对照组分别降低1.74%、2.61%(P<0.05)。(2)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腹泻率较对照组分别降低22.27%、48.94%、71.07%(P<0.05)。(3)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总蛋白(TP)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4.79%、6.19%(P<0.05),白蛋白(ALB)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8.14%、10.45%(P<0.05),葡萄糖(GLU)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0.50%、11.78%(P<0.05),尿素氮(BUN)含量较对照组分别降低4.39%、6.48%(P<0.05)。(4)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7.32%、9.27%(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5.17%、8.19%(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3.11%、3.58%(P<0.05),丙二醛(MDA)含量较对照组分别降低8.19%、9.08%(P<0.05)。(5)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7.95%、10.22%(P<0.05),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1.91%、15.84%(P<0.05),白介素2(IL-2)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4.92%、6.73%(P<0.05)。综上,添加0.1%、0.2%复合益生菌均可改善荷斯坦犊牛的生长性能、腹泻率和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免疫指标,效果以0.2%添加剂量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益生菌 荷斯坦犊牛 生长性能 腹泻率 生化指标 抗氧化指标 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渣制备微晶纤维素工艺优化及其结构表征 被引量:6
20
作者 任海伟 邢雪晔 +3 位作者 周启芬 王治业 张丙云 沈佳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6-204,共9页
以中药渣为原料制备生物基材微晶纤维素(MCC),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参数并分析其结构特性。结果表明:中药渣制备MCC最优工艺参数为液固比20∶1(mL/g)、时间1.5 h、盐酸浓度6.9%、温度71.5℃,此条件下制得的药渣MCC聚合度为220.58、... 以中药渣为原料制备生物基材微晶纤维素(MCC),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参数并分析其结构特性。结果表明:中药渣制备MCC最优工艺参数为液固比20∶1(mL/g)、时间1.5 h、盐酸浓度6.9%、温度71.5℃,此条件下制得的药渣MCC聚合度为220.58、纯度为94.32%、得率为34.88%、结晶度为68.32%。制得的药渣MCC呈不规则片状堆砌结构,具有典型Ⅰ型纤维素晶型结构和分子特征、热稳定性良好,具备用作生物基材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衍射 扫描电镜 热重分析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中药渣 响应面法 微晶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