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班戈地区重要矽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床LA-ICP-MS锆石U-Pb测年与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江朋 赵元艺 +2 位作者 崔玉斌 吕立娜 许虹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35-1450,共16页
选择班戈县雪如、查朗拉2个重要的小型矽卡岩型铁铜矿床为研究对象,在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样品采集和室内岩矿鉴定、分析测试工作的的基础上,开展了2个矿床LA-ICP-MS锆石U-Pb测年与花岗岩地球化学研究。LA-ICP-MS方法测定的锆石U-Pb年... 选择班戈县雪如、查朗拉2个重要的小型矽卡岩型铁铜矿床为研究对象,在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样品采集和室内岩矿鉴定、分析测试工作的的基础上,开展了2个矿床LA-ICP-MS锆石U-Pb测年与花岗岩地球化学研究。LA-ICP-MS方法测定的锆石U-Pb年龄显示,雪如、查朗拉地区成矿岩体年龄分别为79.72Ma±0.50Ma和76.10Ma±0.40Ma,证明班戈地区存在晚白垩世的岩浆活动。2个岩体的SiO2含量介于70.45%~72.64%之间,K2O(4.62%~5.69%)的含量均高于Na2O(3.05%~3.75%)的含量,CaO的含量偏低(1.32%~2.03%),富K。A/CNK均小于1.0,A/NK范围为1.03~1.30,为准铝质类型。显示富K特征。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中,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a、Th、U、Nd,贫Nb。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属于右倾型,∑REE=199.08×10-6~268.41×10-6,LREE/HREE=4.71~7.68,具有中等的负Eu异常。岩体为同碰撞期花岗岩类,具有良好的铁铜铟铋等多金属成矿地质、地球化学条件,显示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矽卡岩型矿床 西藏班戈县 LA-ICP-MS锆石U-PB测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嘎拉勒夕卡岩型金(铜)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锆石的LA-ICP-MS定年及意义 被引量:41
2
作者 吕立娜 崔玉斌 +3 位作者 宋亮 赵元艺 曲晓明 王江朋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24-242,共19页
嘎拉勒金(铜)矿床位于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西段,为夕卡岩型金(大型)铜(小型)矿床。矿区主要岩石为巨斑状石英闪长岩、中细粒花岗闪长岩与闪长玢岩。该矿床岩石样品的REE分异程度较高,Eu呈弱负异常,w(Al2O3)为14.45%~15.84%,铝过... 嘎拉勒金(铜)矿床位于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西段,为夕卡岩型金(大型)铜(小型)矿床。矿区主要岩石为巨斑状石英闪长岩、中细粒花岗闪长岩与闪长玢岩。该矿床岩石样品的REE分异程度较高,Eu呈弱负异常,w(Al2O3)为14.45%~15.84%,铝过饱和指数A/CNK为1.33~1.46,均大于1,表明为S型花岗岩。经微量元素的相关分析,该矿岩体为板内花岗岩,形成期接近于同碰撞期。锆石的LA-ICP-MS定年结果表明巨斑状石英闪长岩的年龄为(131±17)Ma,中细粒花岗闪长岩为(86.52±0.41)Ma,两个闪长玢岩的年龄分别为(88.59±0.45)和(88.09±0.41)Ma,其中巨斑状石英闪长岩为非成矿岩体,其测年数据代表了成岩时代下限;矿体只产在中细粒花岗闪长岩和闪长玢岩岩体与灰岩和粉砂岩夹硅质岩的接触带,为燕山期成矿。由测年结果可将该矿床的岩浆演化过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早白垩世非成矿岩体巨斑状石英闪长岩岩体的侵入和晚白垩世成矿岩体的形成,发生在白垩纪班公湖—怒江中特提斯洋构造演化的第4个阶段弧-陆碰撞造山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嘎拉勒 LA-ICP-MS 夕卡岩型金(铜)矿床 燕山期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多宝山矿集区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被引量:48
3
作者 赵元艺 王江朋 +1 位作者 赵广江 崔玉斌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76-1688,共13页
多宝山斑岩铜矿位于黑龙江省嫩江县境内,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斑岩型铜矿床之一。在包括多宝山矿床在内的矿集区范围内资源丰富,有斑岩型铜(钼)矿床、矽卡岩型铁铜矿床以及热液型金矿床。在系统收集分析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查明矿集区成矿规... 多宝山斑岩铜矿位于黑龙江省嫩江县境内,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斑岩型铜矿床之一。在包括多宝山矿床在内的矿集区范围内资源丰富,有斑岩型铜(钼)矿床、矽卡岩型铁铜矿床以及热液型金矿床。在系统收集分析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查明矿集区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认为复活了的基底构造对铜元素的迁移、富集和贫化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矿集区北西段为矽卡岩型铜铁矿矿床与热液型铜钼矿,中部为斑岩型铜钼矿,南东段为热液型金矿。加里东期斑岩铜矿是矿集区最早形成的矿床,其后的海西期与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对矿田范围的矿床起到保护以及促进新矿床的形成作用。矿集区矿床(点)严格受北西向弧形构造控制,围岩为多宝山组与铜山组中酸性火山岩。在北西向弧形构造带外侧存在一个面积达228km2的铜的降低场;此外,在矿带周围、矿体上盘和矿体前缘的安山岩中均出现了铜的降低场,成矿物质铜与金主要由围岩地层提供。铜矿床的硫同位素显示幔源的特点。成矿由早期到晚期,热液以岩浆水为主变为以雨水为主。争光金矿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与天然水的混合。三矿沟地区、育宝山地区等已经发现斑岩铜矿的地区,应该注意热液型金矿的找矿。铜山与小孤山地区为斑岩铜矿的重点找矿地区,在争光地区适宜开展铅锌矿产的找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集区 成矿规律 找矿方向 多宝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维权银矿床自然铋的发现及流体演化特征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妍 葛文胜 +4 位作者 吴楚 张亮亮 聂俊杰 王江朋 宋文杰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133,共13页
为研究东天山维权银矿中呈脉状、浸染状分布的自然铋和含铋矿物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对维权矿床中含铋的银矿石中的矿物进行了矿相学、电子探针和能谱分析及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维权银矿床中铋矿物与银矿物共生,铋矿物主要为自然金属... 为研究东天山维权银矿中呈脉状、浸染状分布的自然铋和含铋矿物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对维权矿床中含铋的银矿石中的矿物进行了矿相学、电子探针和能谱分析及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维权银矿床中铋矿物与银矿物共生,铋矿物主要为自然金属(自然铋)、硫化物(辉铋矿)及硫盐矿物(硫铋银矿)等类型;维权矿床的热液成矿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Ⅰ)石英-氧化物阶段,主要矿物组合为毒砂-黄铁矿-磁铁矿,流体温度为376~289℃;(Ⅱ)铋矿物-碳酸盐阶段,主要矿物组合为自然铋-硫铋银矿,其流体温度低于271℃;(Ⅲ)银矿物-硫化物阶段,以自然银-方解石-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为主,流体温度为200~1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铋 成矿温度 流体演化 维权银矿 东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维权银铜多金属矿控矿因素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仕伟 聂俊杰 +2 位作者 高俊宝 周欢 王江朋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5-276,共12页
维权银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新疆东天山地区,是具有典型特征的大型银铜多金属矿,大地构造划属觉罗塔格沟弧带中的雅满苏岛弧带。该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矿床成因长期存在争议。本次研究建立在多年野外地质勘查的基础上,对矿床的地质... 维权银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新疆东天山地区,是具有典型特征的大型银铜多金属矿,大地构造划属觉罗塔格沟弧带中的雅满苏岛弧带。该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矿床成因长期存在争议。本次研究建立在多年野外地质勘查的基础上,对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矿床成因等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银铜、铅锌矿体均分布于火山碎屑岩中,受地层控制的铅锌矿体被断裂构造控制的银铜矿体所切穿;铅锌矿成矿严格受地层层位控制,主要的蚀变类型为矽卡岩化,为接触交代成因类型,成矿时代为早石炭世晚期;银铜矿体形成于晚石炭世中晚期,矿体就位空间为断裂构造,矿体形态明显受断裂形态和性质所控制,有着明显的矿化边界,即断层面,认为其属岩浆期后远程中低温热液成因,成矿晚于铅锌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矿因素 接触交代 矽卡岩 热液充填 维权银铜多金属矿 东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班戈县更乃铁矿似斑状二长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测年及意义初探
6
作者 李小赛 赵元艺 王江朋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567-568,共2页
更乃位于西藏自治区班戈县境内,构造上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中段南侧。更乃矽卡岩型矿床主要矿产有铜、铁等,近年来,又发现了铟、铋等重要资源,特别是在更乃矿区发现自然铟与羟铟石,属国内首次发现(赵元艺等,2010)。更乃矿床的岩体岩... 更乃位于西藏自治区班戈县境内,构造上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中段南侧。更乃矽卡岩型矿床主要矿产有铜、铁等,近年来,又发现了铟、铋等重要资源,特别是在更乃矿区发现自然铟与羟铟石,属国内首次发现(赵元艺等,2010)。更乃矿床的岩体岩性为二长花岗岩,本文采用锆石La-ICP-MS U-Pb方法研究其成岩年龄,从而对更乃矿床以及整个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的形成获得更深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 风信子石 岛状硅酸盐矿物 LA-ICP-MS U-Pb 班戈县 似斑状二长花岗岩 成岩年龄 矽卡岩矿床 接触交代铁矿床 内生矿床 铁矿 ICP 西藏 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更乃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年代学及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小赛 赵元艺 +1 位作者 王江朋 许虹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79-1693,共15页
西藏更乃矽卡岩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南侧,具有良好的铁与铟等多金属成矿潜力,尤其在该矿床发现了自然铟与羟铟石,为国内首次.更乃矿床为晚白垩世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侵位于下白垩统郎山组灰岩时发生双交代作用的产物,晚白垩世似斑状... 西藏更乃矽卡岩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南侧,具有良好的铁与铟等多金属成矿潜力,尤其在该矿床发现了自然铟与羟铟石,为国内首次.更乃矿床为晚白垩世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侵位于下白垩统郎山组灰岩时发生双交代作用的产物,晚白垩世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为更乃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的矿化提供了岩浆热液来源.似斑状二长花岗岩K2O/Na2O为1.38~1.73,显示富钾特征.铝过饱和指数(A/CNK)变化于1.02~1.05之间,为过铝质系列,具S型花岗岩特征.里特曼指数(σ)为2.15~2.31,属钙碱性岩石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贫Sr、Ba、P、Ti等元素.∑REE=108.03×10-6~258.74×10-6,稀土元素总量较高,(La/Yb)N为15.71~26.00,轻重稀土元素明显分异,Eu呈中等负异常(δEu=0.17~0.24).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中锆石多呈柱状,Th/U的范围为0.50~2.17,(La/Yb)N为0.00~0.29,轻重稀土元素明显分异,δCe=4.32~1293.43,δEu=0.06~0.13,具有比较高的Ce正异常和中等的Eu负异常,显示岩浆锆石的特征.更乃岩体形成于班公湖-怒江洋向南俯冲结束之后的同碰撞阶段.研究表明,铟与锡之间以及铟与锌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铟与铁之间具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铟在铁矿石中含量为5.61×10-6~125.00× 10-6,平均值为49.01×10-6,铟呈独立矿物形式存在.铁、铟、铋金属的矿化是在同一期热液活动中形成,为岩浆来源.锆石的LA-ICP-MS定年结果表明,岩体的形成年龄为78.7±1.7 Ma,为燕山晚期岩浆活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锆石测年 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 更乃矿床 铟、羟铟石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资源 精准发力 助推休闲农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江朋 《河南农业》 2023年第28期34-34,共1页
洛阳市孟津区以市委乡村振兴“151”工作举措为统领,围绕区委“5543”工作思路,坚持把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整合多方要素资源,精准发力,助推休闲农业驶入发展快车道,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持续提高。一、打... 洛阳市孟津区以市委乡村振兴“151”工作举措为统领,围绕区委“5543”工作思路,坚持把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整合多方要素资源,精准发力,助推休闲农业驶入发展快车道,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持续提高。一、打造宜居环境,为休闲农业发展奠定基础(一)实施农村道路“白改黑”,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综合效益 乡村振兴 要素资源 农业特色产业 休闲农业 农村道路 工作思路 整合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