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永钧教授新五型辨证论治IgA肾病技巧赏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勤 陈洪宇 +4 位作者 曾佳丽 杨亚珍 王曾 李涛 王永钧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10期850-852,共3页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20%~30%患者在20年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1])。王永钧教授系首届全国名中医、浙江省首批国医名师。他从西医发病机制与中医“风湿扰肾”对应关系出发,拓展了中医“象思维...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20%~30%患者在20年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1])。王永钧教授系首届全国名中医、浙江省首批国医名师。他从西医发病机制与中医“风湿扰肾”对应关系出发,拓展了中医“象思维”,揭示了IgAN进展新机制;从西医诊断-宏观辨证-微观辨证-生物标志物角度,创立了新五型辨证,推进了IgAN证候规范化^([2])。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微观辨证 宏观辨证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证候规范化 IGA肾病 象思维 王永钧教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论王永钧教授诊治慢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被引量:11
2
作者 娄成利 王永钧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0年第3期192-194,共3页
王永钧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学术顾问、首批浙江省国医名师。王永钧教授在60余年的从医生涯中,潜心研究肾脏病的病证关系,在传统中医学的基础上结... 王永钧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学术顾问、首批浙江省国医名师。王永钧教授在60余年的从医生涯中,潜心研究肾脏病的病证关系,在传统中医学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创造性的提出了慢性肾炎(IgA肾病)的微观辨证,在临床研究、辨证用药的过程中处处体现中医理论的融汇与创新。笔者有幸跟随王老学习,受益匪浅,现从“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理论对王永钧教授诊治慢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谈些浅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病同治 中华中医药学会 同病异治 传统中医学 辨证用药 微观辨证 中医理论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法的王永钧教授治疗IgA肾病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邓颖萍 蔡旭东 王永钧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0年第1期57-59,共3页
王永钧教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首届全国名中医、浙江省首届国医名师、著名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家,从事肾脏病临床及研究近60年,德艺双馨,勤求古训,融合新知,提出慢性肾脏病的风湿致病理论,引入微观辨证,倡导"... 王永钧教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首届全国名中医、浙江省首届国医名师、著名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家,从事肾脏病临床及研究近60年,德艺双馨,勤求古训,融合新知,提出慢性肾脏病的风湿致病理论,引入微观辨证,倡导"识病-辨证-治病/证"的诊疗思维,并创立了Ig A肾病(Ig AN)新辨证方案。本研究收集、整理王永钧教授治疗Ig AN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处方规律,探讨王永钧教授治疗Ig AN的临证用药经验,以期为名医经验上升为临床证据提供前期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名医经验 肾脏病临床 慢性肾脏病 临床证据 微观辨证 临证用药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48例IgA肾病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研究——附两种辨证方案与临床病理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6
4
作者 王永钧 陈洪宇 +8 位作者 朱彩凤 程晓霞 张敏鸥 方一卿 周柳沙 高菁 李靖 陶筱娟 于健宁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12期1054-1058,共5页
目的:对IgA肾病进行大样本的中医证候学调研,旨在探索能正确反映IgA肾病中医证候、病机及其演变规律的创新辨证方案。方法: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方法,收集1148例IgA肾病患者的舌、苔、脉象,症状、实验室检查及肾病理资料。以原方案及新方... 目的:对IgA肾病进行大样本的中医证候学调研,旨在探索能正确反映IgA肾病中医证候、病机及其演变规律的创新辨证方案。方法: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方法,收集1148例IgA肾病患者的舌、苔、脉象,症状、实验室检查及肾病理资料。以原方案及新方案两种辨证方法,分别辨证,并比较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结果:新方案分肾虚、瘀痹、风湿、肝风和溺毒五证,每一证候有主症、次症,主症均设客观和定量指标,结果以肾虚证最为多见(38.9%),其次为风湿证(25.7%),肝风证(16.8%),瘀痹证(14.6%),溺毒证(4.0%)。各证候与实验室检测指标,以及肾病理的Katafuchi评分,Andreoli方法的AI/CI指数均具相关性,各证候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IgA肾病辨证新方案,简明扼要,实用有效,贴近临床,有利于及时判断IgA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逆因素,以及对预后的强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临床流行病学 中医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辨证方案治疗IgA肾病的临床对比研究——附134例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29
5
作者 王永钧 张敏鸥 +1 位作者 陈洪宇 李素波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4年第4期200-204,共5页
目的 :探讨IgA肾病 (IgAN)的中医证候类型 ,拟定并验证IgAN五型辨证新方案的实用性与中医理论依据。方法 :将 134例IgAN患者分为两组 ,新辨证方案组 6 9例 ,其中肾病理 (Lee氏分级 )Ⅰ~Ⅱ级 2 8例 ,≥Ⅲ级4 1例 ;原辨证方案组 6 5例 ,... 目的 :探讨IgA肾病 (IgAN)的中医证候类型 ,拟定并验证IgAN五型辨证新方案的实用性与中医理论依据。方法 :将 134例IgAN患者分为两组 ,新辨证方案组 6 9例 ,其中肾病理 (Lee氏分级 )Ⅰ~Ⅱ级 2 8例 ,≥Ⅲ级4 1例 ;原辨证方案组 6 5例 ,肾病理均为Ⅰ~Ⅱ级。结果 :新辨证方案治疗Ⅰ~Ⅱ级IgAN患者 ,临床缓解率较原方案组明显提高 ,且缓解持续时间延长。其中 4 1例病理≥Ⅲ级的新方案治疗组患者临床缓解率为 2 9.3%、尿蛋白从原基础减少大于 5 0 %者达 6 5 .82 %。结论 :新辨证方案更符合IgAN的病机改变、证候谱分布及中医治疗学特色 ,其辨治疗效优于原方案组 ,具有执简御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施治 中医药疗法 IGA肾病 临床对比研究 中医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虚、瘀、风湿论治IgA肾病123例临床分析——附69例5型辨治及65例本虚为主辨治的疗效对照 被引量:25
6
作者 王永钧 陈洪宇 +1 位作者 周柳沙 朱彩凤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10期879-882,共4页
目的:优化IgA肾病(IgAN)的中医辨治方案,验证从虚、瘀、风湿3型论治IgA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3例IgAN患者按虚、瘀、风湿3型辨证论治,并与5型辨治方案及本虚为主辨治方案进行历史性对比。结果:3型辨治组治后中医证候总积分、24h尿蛋白... 目的:优化IgA肾病(IgAN)的中医辨治方案,验证从虚、瘀、风湿3型论治IgA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3例IgAN患者按虚、瘀、风湿3型辨证论治,并与5型辨治方案及本虚为主辨治方案进行历史性对比。结果:3型辨治组治后中医证候总积分、24h尿蛋白定量及尿红细胞均较治前明显减少(P<0.01),肾功能稳定。3型辨治组肾病理Lee’sⅠ~Ⅱ级的61例患者,临床缓解率明显优于65例本虚为主组(59.0% vs 20.0%,P<0.01);甚至前者62例Lee’s≥Ⅲ级的患者,其缓解率亦优于后者Lee’sⅠ~Ⅱ级的患者(45.2% vs 20.0%,P<0.01)。3型辨治组较之5型辨治组虽然缓解率略高(Lee’sⅠ~Ⅱ:59.0% vs 57.1%;≥Ⅲ级:45.2% vs 29.3%),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瘀、风湿3型辨治方案更符合IgAN的证候谱、病机及其演变规律,具有执简御繁、实用有效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中医辨治方案 3型辨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一步提高慢性肾脏病的辨证水平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永钧 周柳沙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2期95-97,共3页
关键词 辨证论治 慢性肾脏病 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中西医结合 中医诊治 近现代 北戴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瘀互结与肾内微型癥积 被引量:138
8
作者 王永钧 张敏鸥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3年第1期1-3,共3页
关键词 肾纤维化 慢性肾衰竭 病理 中医学 痰瘀互结 肾内微型Zheng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风湿证候 被引量:64
9
作者 王永钧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12期683-685,共3页
关键词 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证候 风湿 慢性肾脏病 独立危险因素 病因病机 临床诊治 从湿热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肾风病的现代观 被引量:38
10
作者 王永钧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年第2期95-98,共4页
肾风病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继后在《中藏经》、《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黄帝内经太素》等文献中均有论述。如《素问·风论》:"以冬壬癸中于邪者为肾风,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庞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隐曲不利... 肾风病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继后在《中藏经》、《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黄帝内经太素》等文献中均有论述。如《素问·风论》:"以冬壬癸中于邪者为肾风,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庞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隐曲不利,诊在肌上,其色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生在肾 《针灸甲乙经》 黄帝内经太素 《中藏经》 脉大 能食 脊痛 诸病源候论 现代观 奇病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AN肾病理的中医微观辨证 被引量:38
11
作者 王永钧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年第2期95-98,共4页
IgA肾病(IgAN)是世界范围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我院近15年来的肾病理资料显示:IgAN占6312例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53.25%。众所周知IgAN诊断有赖于肾病理检查,且其结果对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这在现代医学已成共识。
关键词 IGAN 中医微观辨证 肾病理 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IgA肾病 世界范围 病理资料 病理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A肾病中西医结合诊断及治疗建议 被引量:25
12
作者 王永钧 陈洪宇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5年第2期63-66,共4页
关键词 治疗 IGA肾病 中西医结合诊断 蛋白尿 急进性肾炎 进行性 肾小球系膜 终末期肾衰竭 主要临床表现 免疫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A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永钧 张敏鸥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1年第10期559-561,共3页
关键词 IGA肾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血尿 蛋白尿 瘀血症 高血压 肾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述甘草在四逆、真武、小柴胡、防己黄芪汤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永钧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年第9期753-755,共3页
仲景方由于其辨证正确,组方严谨,用药确当,疗效优异,所以被称为"经方之祖",临床应用极为广泛,个人在学习和临床应用上,获益匪浅,今仅就甘草在四逆汤、真武汤、小柴胡汤和防己黄芪汤的作用,谈些体会和认识,与同道交流。1四逆汤原书的... 仲景方由于其辨证正确,组方严谨,用药确当,疗效优异,所以被称为"经方之祖",临床应用极为广泛,个人在学习和临床应用上,获益匪浅,今仅就甘草在四逆汤、真武汤、小柴胡汤和防己黄芪汤的作用,谈些体会和认识,与同道交流。1四逆汤原书的药物组成: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调剂用法: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己黄芪汤 小柴胡汤 四逆汤 甘草 临床应用 药物组成 仲景方 真武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A肾病继发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与中医虚、瘀、风湿的相关性——附182例临床病理与中医证候学分析 被引量:23
15
作者 陈洪宇 朱彩凤 +2 位作者 张敏鸥 陈长江 王永钧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5年第9期514-519,共6页
目的:探讨IgA肾病继发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IgAN-sFSGS)的临床和病理表现与中医虚、瘀、风湿证候的相关性.方法:对182例IgAN-sFSGS患者进行临床一般情况、实验室指标、临床分型、肾病理各项参数和中医气阴两虚、脉络瘀阻、风湿内扰证... 目的:探讨IgA肾病继发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IgAN-sFSGS)的临床和病理表现与中医虚、瘀、风湿证候的相关性.方法:对182例IgAN-sFSGS患者进行临床一般情况、实验室指标、临床分型、肾病理各项参数和中医气阴两虚、脉络瘀阻、风湿内扰证候的半定量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以研究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及其在疾病发展中的意义.结果:IgA-sFSGS的中医证候,主要呈气阴两虚伴脉络瘀阻的二联证候(36例,占19.78%),以及在二联证基础上伴风湿内扰证的三联证候(146例,占80.22%).三联证与二联证在临床高血压/慢性肾衰竭型的构成比为24.66%与16.67%、在大量蛋白尿/肾病综合征型的构成比则为24.66%与2.78%,有统计学差异(P<0.05,χ2=20.530).三联证患者的血肌酐、尿酸、尿蛋白定量均较二联证增高,而血白蛋白及肌酐清除率则较二联证降低(P<0.05);肾病理损害程度则较二联证严重(P<0.05~0.001).结论:(1)二联证是IgAN-sFSGS的基本证候;(2)由二联证向三联证演变显示本病病情由轻转重;反之则预示病情趋向稳定;(3)在IgAN-sFSGS的病情经过中,由二联转入三联时,若加用有效的祛风胜湿中药可望减轻或逆转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肾小球硬化 证候类型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中医证候 IGA肾病 临床病理 气阴两虚 风湿 继发 证候演变规律 学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对脂多糖所致肾脏炎症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杨亚珍 朱晓玲 +1 位作者 王永钧 杨汝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36期8-11,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TECs)免疫炎症的抑制作用。方法原代培养的BALB/C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模型组用100 ng/mL的LPS诱导,干预组在LPS诱导的同时,分别用0.1、0.2、0.4μg/mL浓度的大黄素干预,于24 h后分别...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TECs)免疫炎症的抑制作用。方法原代培养的BALB/C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模型组用100 ng/mL的LPS诱导,干预组在LPS诱导的同时,分别用0.1、0.2、0.4μg/mL浓度的大黄素干预,于24 h后分别提取细胞总RNA及蛋白。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EC TLR4膜蛋白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样受体(TL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TLR4表达,用100 ng/mL LPS刺激后TLR4 mRNA的表达由(0.25±0.22)上调至(0.62±0.11),且TNF-α、IL-6因子表达亦分别上调6.4倍和2.1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大黄素干预后则TLR4、TNF-α、IL-6 mRNA表达较模型组下降2.0~5.7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降程度与大黄素浓度相关,部分存在一定的量效依赖关系。结论大黄素能够下调LPS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TLR4的表达,并减少下游炎症因子TNF-α及IL-6的激活,从而减轻肾脏局部免疫炎症反应、保护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脂多糖 TOLL样受体4 肾小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X-LDL诱导活化的巨噬细胞对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与Fn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水蛭素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0
17
作者 鲁盈 杨汝春 +2 位作者 朱晓玲 王永钧 王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11期631-633,共3页
目的: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活化的巨噬细胞对肾小球系膜细胞转化生长因子(TGF-β)、纤连蛋白(Fn)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水蛭素的干预作用,探讨炎症状态下肾硬化发生的病理机制和水蛭素的有效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 目的: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活化的巨噬细胞对肾小球系膜细胞转化生长因子(TGF-β)、纤连蛋白(Fn)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水蛭素的干预作用,探讨炎症状态下肾硬化发生的病理机制和水蛭素的有效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将OX-LDL诱导活化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转入细胞培养小室,或采集其条件培养基与肾小球系膜细胞共培养;水蛭素干预组在分层共培养系统的培养有系膜细胞的下层培养液中加入水蛭素,浓度分别为2.5U/ml、5.0U/ml、10U/ml。逆转录-聚合酶链扩增反应(RT-PCR)检测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Fn的基因表达。结果:OX-LDL刺激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上清液中IL-1浓度明显升高;无论是活化的巨噬细胞还是其条件培养基均能上调TGF-β和FnmRNA的表达,但以分层共培养作用最为显著;水蛭素在一定浓度下可显著下调TGF-β和Fn的基因表达。结论:(1)在分层共培养条件下,OX-LDL诱导活化的巨噬细胞与系膜细胞处于一个整体系统中,巨噬细胞不仅可通过分泌细胞因子等病理产物,而且两种细胞还可能通过相互作用增强对系膜细胞增殖和TGF-β和Fn分泌等的促进作用。(2)水蛭素可能通过抑制病理条件下硬化因子和细胞外基质的基因表达起到干预肾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肾小球系膜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 纤连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8
作者 洪郁芝 徐新鹏 +1 位作者 叶迅 王永钧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11期1011-1013,共3页
关键词 肾病蛋白尿 糖尿病肾病 生机 终末期肾衰竭 微量白蛋白尿 慢性并发症 大量蛋白尿 肾损伤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减下瘀血汤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清道夫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陈洪宇 童孟立 +2 位作者 王永钧 朱晓玲 鲁盈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3年第2期67-70,共4页
目的 :探讨加减下瘀血汤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HMC)表面清道夫受体A(SR -A)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采用体外培养HMC ,在佛波酯 (PMA)刺激SR -A上调后 ,用加减下瘀血汤含药血清对其进行干预 ,观察加减下瘀血汤对HMC表面SR -AmRNA表达水平... 目的 :探讨加减下瘀血汤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HMC)表面清道夫受体A(SR -A)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采用体外培养HMC ,在佛波酯 (PMA)刺激SR -A上调后 ,用加减下瘀血汤含药血清对其进行干预 ,观察加减下瘀血汤对HMC表面SR -AmRNA表达水平及SR -A与配体结合能力的影响。结果 :(1)体外培养的HMC在PMA的刺激下SR -AmRNA水平明显增高 ,摄取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 (AC -LDL)能力增强 ,其作用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强 (P <0 .0 5 ) ;(2 )中、高浓度的加减下瘀血汤含药血清能下调PMA诱导SR -AmRNA水平的上调 ,低浓度含药血清作用不明显。且该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P <0 .0 5 )。结论 :加减下瘀血汤治疗肾病的机理之一 ,可能是通过抑制病理状态下HMC表面SR -A的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减下瘀血汤 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清道夫受体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中西医结合个体化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20
作者 程晓霞 陈洪宇 +2 位作者 楼季华 朱晓玲 王永钧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1年第6期330-334,共5页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个体化治疗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pFSGS)的疗效。方法 :对 30例经肾活检术确诊为 pFSGS的患者根据不同个体采用中西医结合个体化治疗方案 ,供选择药物有 :强的松 (Pred)、雷公藤多甙片 (T1)、血管紧张素转...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个体化治疗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pFSGS)的疗效。方法 :对 30例经肾活检术确诊为 pFSGS的患者根据不同个体采用中西医结合个体化治疗方案 ,供选择药物有 :强的松 (Pred)、雷公藤多甙片 (T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环磷酰胺 (CTX)、非甾体类消炎药 (NsAID)、益肾通络方 (黄芪、首乌、金樱子、积雪草、桃仁、制军 )等。以 15例未按上述正规治疗的患者作对照。结果 :治疗观察 (33.5 8± 2 0 .6 7)月 ,治疗组完全缓解 16例 (5 3.33% ) ,显效 8例 (2 6 .6 7% ) ,有效 5例 (16 .6 7% ) ,无效 1例 (3.33% ) ,其中 10例肾衰竭的患者 ,治后 8例恢复正常。对照组未见临床缓解或显效 ,仅 7例有效 ,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个体化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