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条件下小麦淀粉-绿原酸复合物的理化及结构特性
1
作者 郭卫芸 张珂珂 +3 位作者 李光辉 王永辉 何胜华 高雪丽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0-66,共7页
为探究微波条件下绿原酸对小麦淀粉理化性质和结构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微波处理绿原酸-小麦淀粉复合物,分析其溶解度、膨胀度、冻融稳定性、透明度和凝沉性的变化,并对复合物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并观察颗粒形态。结果表明:微波(700 W)条件... 为探究微波条件下绿原酸对小麦淀粉理化性质和结构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微波处理绿原酸-小麦淀粉复合物,分析其溶解度、膨胀度、冻融稳定性、透明度和凝沉性的变化,并对复合物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并观察颗粒形态。结果表明:微波(700 W)条件下添加绿原酸可促使复合物溶解度升高3.57倍,膨胀度、凝沉性、冻融稳定性分别升高34.6%、14.02%、37.88%,而透明度降低62.97%;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淀粉晶型由原来的A型变成B+V型,且随着绿原酸添加量的升高,复合物结晶度明显下降;傅里叶红外光谱图显示添加绿原酸可使复合物在3384 cm-1处的吸收峰增强和变宽,短程有序性增加40%,而微波作用则可导致峰强度降低,并引起指纹区变化。由此可见,微波条件下绿原酸能对小麦淀粉的结构产生影响,进而改善其理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绿原酸 小麦淀粉 理化性质 结构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组分串联反应区域选择性合成双吲哚衍生物
2
作者 王永辉 杨德骏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97-2202,共6页
报道了一种微波辅助的区域选择性反应,该反应从芳酮醛水合物、N-芳基烯胺酮和吲哚出发,通过改变取代的吲哚底物来获得3,2′-和3,3′-双吲哚衍生物。该方法具有区域选择性高、反应时间短、操作简单等显著优点。
关键词 三组分串联反应 区域选择性 双吲哚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金属矿石开采技术管理
3
作者 王永辉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15期49-51,共3页
露天金属矿开采常见的方法包括深度开采法、浅部开采法、重力磨砂法和激流磨碎法等,对于不同矿山中金属矿石开采需结合区域地质条件、地形地貌选择合理的方式,使用一种或多种露采方法作出不同产能的金属矿石开采。通过以某地区矿山作为... 露天金属矿开采常见的方法包括深度开采法、浅部开采法、重力磨砂法和激流磨碎法等,对于不同矿山中金属矿石开采需结合区域地质条件、地形地貌选择合理的方式,使用一种或多种露采方法作出不同产能的金属矿石开采。通过以某地区矿山作为金属矿石开采对象,探讨露采金属矿境界、矿体、断层、围岩和夹石等的空间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独立延深开采法、陡帮开采法、诱导冒落开采法相结合的方案,用大型挖掘机、装载机将金属矿石混合物从深层挖出,经由筛分机分离金属矿石、矿砂和土壤,再将金属矿进行分拣、洗涤和干燥即可得到符合要求的金属矿石。露天金属矿协同开采方案能够适应不同地形地质条件的金属矿开采,在降低矿石开采成本的同时,实现金属矿石开采与质量管理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石 开采 质量管理 协同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辅助变量和GARBF神经网络的黄河流域土壤镉空间分布预测
4
作者 张成才 郑文豪 +3 位作者 闫亚宁 孙雨田 刘威 王永辉 《土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3-429,共7页
为了准确掌握黄河流域土壤镉的空间分布,以环境因子和土壤理化因子的不同组合作为辅助变量,利用遗传算法(GA)优化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对黄河流域土壤镉的空间分布进行了预测,并与回归克里格、RBF神经网络预测精度进行了对比,探究了... 为了准确掌握黄河流域土壤镉的空间分布,以环境因子和土壤理化因子的不同组合作为辅助变量,利用遗传算法(GA)优化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对黄河流域土壤镉的空间分布进行了预测,并与回归克里格、RBF神经网络预测精度进行了对比,探究了土壤理化因子和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加入土壤理化因子(有机质含量、p H、CEC)可以提高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基于环境因子和土壤理化因子的GARBF神经网络模型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相对误差(MRE)较仅基于环境因子的GARBF神经网络模型分别减小0.058 mg/kg、0.033 mg/kg、4.4个百分点;(2)遗传算法可以提高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基于环境因子和土壤理化因子的GARBF神经网络模型的RMSE、MAE、MRE较基于环境因子和土壤理化数据的RBF神经网络模型分别减小0.009mg/kg、0.005mg/kg、0.6个百分点;(3)同时加入环境因子和土壤理化因子并使用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优化得到的预测结果最优,基于环境因子和土壤理化因子的GARBF神经网络模型能用于黄河流域土壤镉的空间分布预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理化因子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辅助变量 空间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催化下合成全取代吡唑及其磺化反应研究
5
作者 王永辉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9,共5页
以芳基肼、β-酮腈、磺酰肼为底物,在碘存在的条件下,通过考察催化剂不同的量、不同有机溶剂对反应的影响,确定最优反应条件,同时改变反应底物,合成相应的含有吡唑杂环的吡唑-5-胺衍生物,其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高分辨质谱表征... 以芳基肼、β-酮腈、磺酰肼为底物,在碘存在的条件下,通过考察催化剂不同的量、不同有机溶剂对反应的影响,确定最优反应条件,同时改变反应底物,合成相应的含有吡唑杂环的吡唑-5-胺衍生物,其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高分辨质谱表征.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原料廉价易得、反应迅速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催化 一锅法合成 吡唑-5-胺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应用型高校食品安全学研究性教学改革与实践
6
作者 李光辉 郭卫芸 +2 位作者 何胜华 王永辉 高雪丽 《中国食品工业》 2025年第8期156-158,共3页
为提升食品专业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根据“新工科”建设要求,食品安全学课程进行了研究性教学改革。结合OBE理念以及学校和专业的定位,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提升食品专业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根据“新工科”建设要求,食品安全学课程进行了研究性教学改革。结合OBE理念以及学校和专业的定位,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本课程的研究成果为应用型高校食品类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学 研究性教学 新工科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高校食品类专业本科生研究性教学建设思考
7
作者 李光辉 王永辉 +2 位作者 何胜华 高雪丽 郭卫芸 《现代食品》 2025年第3期46-49,共4页
针对应用型高校开展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研究构建了“4A6S”研究性教学模式,并按照“4P1C”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从课程体系重构、多元化考核体系、多维协同的实践创新平台、多元化开放式的师资队伍、兴趣驱动的第二... 针对应用型高校开展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研究构建了“4A6S”研究性教学模式,并按照“4P1C”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从课程体系重构、多元化考核体系、多维协同的实践创新平台、多元化开放式的师资队伍、兴趣驱动的第二课堂以及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性教学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研究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本研究为应用型高校进行研究性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性教学 食品专业 应用型高校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清蛋白单宁酸复合物的泡沫特性
8
作者 王永辉 魏晨阳 +4 位作者 郭卫芸 高雪丽 李光辉 何胜华 黄继红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6期82-87,共6页
蛋白质和多酚可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改善蛋白质自身的功能特性。该研究考察单宁酸浓度对乳清蛋白发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乳清蛋白和单宁酸复合物在不同环境(温度、pH值及盐离子浓度)下的泡沫特性。结果表明... 蛋白质和多酚可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改善蛋白质自身的功能特性。该研究考察单宁酸浓度对乳清蛋白发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乳清蛋白和单宁酸复合物在不同环境(温度、pH值及盐离子浓度)下的泡沫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单宁酸浓度的增加,乳清蛋白的发泡能力先增加后降低,而其泡沫稳定性持续增加。在4℃时,乳清蛋白和单宁酸复合物表现出较佳的发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当温度超过25℃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复合物发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均明显降低。当pH值为2.0时,复合物的发泡能力强,但泡沫稳定性差,而pH值为3.5时,复合物的发泡能力差,但泡沫稳定性高。随着钠离子浓度的增加,复合物的发泡能力显著降低,但钠离子的存在显著增加复合物的泡沫稳定性。因此,在乳清蛋白中添加适量的单宁酸可有效改善其泡沫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 乳清蛋白 泡沫特性 发泡能力 泡沫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条件下黏土抗剪强度试验研究
9
作者 王永辉 《路基工程》 2025年第2期57-62,共6页
通过对沧州市石港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土进行冻融循环处理,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冻融循环次数和冻结速率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黏土的抗剪强度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前7次循环内变化较大,在1次循环后,土体发生应变软化现象,... 通过对沧州市石港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土进行冻融循环处理,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冻融循环次数和冻结速率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黏土的抗剪强度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前7次循环内变化较大,在1次循环后,土体发生应变软化现象,在3次循环后,抗剪强度开始降低,在7次循环后逐渐接近平衡强度,在20次循环后基本归于一个平均值;冻结速率对抗剪强度具有显著影响,较慢的冻结速率会导致较低的抗剪强度;在工程实际中,在施加载荷之前至少经历一个完整的冻融循环,以达到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维护成本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 冻融循环 固结 抗剪强度 冻融速率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G/5G混合通信在土建供电应急指挥中的应用探究
10
作者 王永辉 《通信电源技术》 2025年第4期159-161,共3页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4G/5G混合通信逐渐成为土建供电应急指挥的重要技术支撑。文章从4G/5G混合通信在土建供电应急指挥中的应用路径、存在的难点以及优化措施3个方面进行了探究。4G/5G混合通信通过无线通信资源动态分配、异构网络...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4G/5G混合通信逐渐成为土建供电应急指挥的重要技术支撑。文章从4G/5G混合通信在土建供电应急指挥中的应用路径、存在的难点以及优化措施3个方面进行了探究。4G/5G混合通信通过无线通信资源动态分配、异构网络无缝切换等技术路径,可显著提高土建供电应急指挥的效率与可靠性。针对网络负荷不均衡、频谱资源有限等难点,提出优化无线网络架构、开发智能化频谱管理系统等针对性建议,以期为4G/5G混合通信在土建供电应急指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G/5G混合通信 土建供电 应急指挥 异构网络 频谱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粉的品质评价方法及其原料标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永辉 张名位 +3 位作者 张业辉 魏振承 唐小俊 张瑞芬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0-72,共3页
米粉是我国的一种传统食品。但直到目前,尚无米粉国家标准,造成行业内缺乏统一的米粉品质评价方法以及原料米的选用标准。分析了现有的米粉标准中的问题,综述了米粉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原料米与米粉品质的关系,以及原料... 米粉是我国的一种传统食品。但直到目前,尚无米粉国家标准,造成行业内缺乏统一的米粉品质评价方法以及原料米的选用标准。分析了现有的米粉标准中的问题,综述了米粉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原料米与米粉品质的关系,以及原料米选用标准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建立统一的品质评价标准和米粉的原料选用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粉 品质评价 原料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层理对压裂裂缝垂向扩展机制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王永辉 刘玉章 +3 位作者 丁云宏 杨立峰 张亚坤 谭鹏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9-42,共4页
文章采用页岩露头开展了大型三维压裂裂缝物理模拟研究,考察了围压、排量、压裂液黏度等参数对水力裂缝垂向扩展的影响,综合分析了水力裂缝尖端应力场和远场应力作用在层理面上的应力场,建立了判断水力裂缝是否穿透层理面的穿透准则。... 文章采用页岩露头开展了大型三维压裂裂缝物理模拟研究,考察了围压、排量、压裂液黏度等参数对水力裂缝垂向扩展的影响,综合分析了水力裂缝尖端应力场和远场应力作用在层理面上的应力场,建立了判断水力裂缝是否穿透层理面的穿透准则。研究表明,不同于常规砂岩储层,层状页岩压后裂缝形态复杂,水力裂缝极易沟通层理形成纺锤状裂缝网络;地应力状态是影响水力裂缝是否穿透层理的最关键因素,水平地应力差值存在一个临界值,小于该临界值不能穿透层理面;提高压裂液黏度及排量能够增加水力裂缝穿透层理面的几率,黏度过高会降低裂缝沟通体积。基于文章研究结果,取得了规律性认识,为水平井眼轨迹的部署、压裂层段的选择、压裂优化设计和压裂现场质量控制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层理 压裂裂缝 垂向扩展 裂缝网络 力学机理 地应力 真三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荷载下K8型单层球面网壳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永辉 翟希梅 +1 位作者 支旭东 范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16,共5页
为了解大跨度空间结构在爆炸荷载下的响应特征,用ANSYS/LS-DYNA动力有限元软件,建立40 m跨度K8型单层球面网壳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在材料参数设置、材料本构关系选择、网格尺寸选择与划分方式、结构对称性的应用方面首先... 为了解大跨度空间结构在爆炸荷载下的响应特征,用ANSYS/LS-DYNA动力有限元软件,建立40 m跨度K8型单层球面网壳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在材料参数设置、材料本构关系选择、网格尺寸选择与划分方式、结构对称性的应用方面首先进行对比分析,并将爆炸冲击波峰值超压的模拟值与经验公式值进行对比,验证数值模拟的适用性.分析不同爆炸荷载及炸药距离下的K8型单层球面网壳的内力和变形,并总结了中心爆炸荷载作用下网壳结构的失效模型:结构无损伤、结构轻度损伤、结构中度破坏Ⅰ、结构中度破坏Ⅱ和结构严重破坏,给出炸药当量与炸点距离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程度与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壳 爆炸 动力响应 数值模拟 失效模式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层重复压裂的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王永辉 蒋阗 路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7-49,72,共4页
采用黑油模型,研究了在低渗地层的五点注采井网中,不同储集层渗透率和油井不同含水率下,重复压裂的裂缝穿透率和导流能力等对采油动态的影响。研究表明,重复压裂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复压前原有裂缝和地层的认识上;对具有一... 采用黑油模型,研究了在低渗地层的五点注采井网中,不同储集层渗透率和油井不同含水率下,重复压裂的裂缝穿透率和导流能力等对采油动态的影响。研究表明,重复压裂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复压前原有裂缝和地层的认识上;对具有一定可采储量地层重复压裂时,如果储集层的渗透性较差,应以增加裂缝的穿透率为主,若储集层的渗透性较好,则应主要增加裂缝的导流能力;无因次裂缝导流能力是影响复压后生产动态的一项实质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 低渗透储集层 重复压裂 油藏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处理对红薯淀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雪丽 张梦迪 +6 位作者 王梦赟 李光辉 王永辉 何胜华 黄继红 孙溪烽 郭卫芸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36,共7页
为了研究湿热处理对红薯淀粉理化和结构等特性的影响,以五种红薯淀粉为实验对象,测定并分析湿热处理后淀粉溶解度、膨润力、持水力、透光率、凝沉性等理化特性的变化情况,进而探明湿热处理对不同初始含水量红薯淀粉吸水特性及晶体结构... 为了研究湿热处理对红薯淀粉理化和结构等特性的影响,以五种红薯淀粉为实验对象,测定并分析湿热处理后淀粉溶解度、膨润力、持水力、透光率、凝沉性等理化特性的变化情况,进而探明湿热处理对不同初始含水量红薯淀粉吸水特性及晶体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经湿热处理后红薯淀粉的溶解度、膨润力、凝沉性与透光率均较原淀粉降低,持水力均增强,且五种红薯淀粉均呈现相同趋势,说明红薯品种与湿热处理对淀粉性质的影响规律无显著相关性。经湿热处理后红薯淀粉未见新的衍射特征峰,晶体类型仍为C型,而衍射强度和结晶度降低。湿热处理淀粉吸水达到平衡所需要时间较原淀粉短,且饱和吸水量较原淀粉有减小的趋势。利用Peleg模型方程模拟湿热处理后红薯淀粉的吸水规律,并计算出浸泡动力学吸水常数K1和K2,确定了淀粉的吸水动力学方程,可预测湿热处理后红薯淀粉在浸泡过程中的水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处理 红薯淀粉 理化性质 吸水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曲色素产品国家标准及红曲黄色素检测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永辉 张薄博 +2 位作者 许赣荣 胡文林 杨晓暾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8-164,共7页
本文简介了国内外红曲色素产品标准的现状及有关技术指标。重点对涉及我国红曲色素的几个标准及红曲黄色素检测方法进行了探讨。根据我国红曲色素桔霉素的现状,建议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设定不同的桔霉素限量指标。综合红曲黄色素的全波... 本文简介了国内外红曲色素产品标准的现状及有关技术指标。重点对涉及我国红曲色素的几个标准及红曲黄色素检测方法进行了探讨。根据我国红曲色素桔霉素的现状,建议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设定不同的桔霉素限量指标。综合红曲黄色素的全波长扫描结果、薄板层析结果和国外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在建立检测方法时应分别对天然红曲黄色素及其衍生物类型的红曲黄色素制定不同的检测波长,或者将波长设定在更大的范围之内;建议设定色调值这一定量指标。另外,现行红曲色素产品的国家标准中,有的定义包容性较差,建议修改,以利于红曲色素行业的多元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标准 红曲色素 桔霉素 红曲黄色素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柚皮浸提液对阻断西式火腿中亚硝胺合成的作用效果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永辉 马俪珍 +1 位作者 张建荣 南庆贤 《肉类研究》 2006年第2期45-48,共4页
本实验研究从柚皮中提取活性物质来阻断西式火腿中亚硝胺的形成。确定了柚皮提取物的最佳提取条件和不同添加量的柚皮提取物阻断西式火腿中亚硝胺形成的效果。结果表明:柚皮提取物的最佳提取条件是:料液比为7:3,柚皮原料在60℃的水浴锅... 本实验研究从柚皮中提取活性物质来阻断西式火腿中亚硝胺的形成。确定了柚皮提取物的最佳提取条件和不同添加量的柚皮提取物阻断西式火腿中亚硝胺形成的效果。结果表明:柚皮提取物的最佳提取条件是:料液比为7:3,柚皮原料在60℃的水浴锅中加热3h,在西式火腿中加入1.6%的该柚皮浸提液对亚硝胺的阻断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提取物 亚硝酸钠 亚硝胺 阻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适应者不同返回方式脱适应期右心室结构及功能变化研究
18
作者 刘丽枝 柴青芬 +2 位作者 刘超 王永辉 王玫雯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5年第1期10-16,共7页
目的:探索高原脱适应者不同返回方式对右心室结构及功能变化的影响,为减缓高原脱适应对循环系统的不良反应提供方法。方法:选取驻训于4000 m高原3个月的官兵80例,分为两组:A组(n=40,直接返回平原)和B组(n=40,阶梯式返回)。同期选取平原... 目的:探索高原脱适应者不同返回方式对右心室结构及功能变化的影响,为减缓高原脱适应对循环系统的不良反应提供方法。方法:选取驻训于4000 m高原3个月的官兵80例,分为两组:A组(n=40,直接返回平原)和B组(n=40,阶梯式返回)。同期选取平原(海拔100 m)训练官兵40人作为对照组,身高、体质量、年龄等均与试验组相匹配。于返回平原前(第0天)及返回平原第2天及第15天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右心室基底段横径(diameter of the right ventricle,RVD)、右室流出道内径(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评估右心室腔结构;测量右室心肌功能指数(right ventricular tei index,RV‑Tei)评估右心功能;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析右心室整体纵向应变(right ventricular 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RVGLS)、右心室游离壁应变(right ventricular free wall strain,RVFWS)评估右室心肌纵向形变能力。结果:返回第2天:与对照组相比,A组与B组右心室功能显著下降(RV‑Tei指数:A组0.42±0.03,对照组0.31±0.02,P<0.05;B组0.40±0.02,对照组0.31±0.02,P<0.05;A组0.42±0.03,B组0.40±0.02,P<0.05);心室腔扩大(RVD:A组4.47±0.36,对照组3.61±0.30,P<0.05;B组4.21±0.58,对照组3.61±0.30,P<0.05;A组4.47±0.36,B组4.21±0.58,P<0.05),右室心肌形变能力下降。B组改善更明显。返回第15天:与第2天相比,A、B组心室腔较前缩小,B组改善更明显(RVD:A组4.40±0.37,B组4.12±0.60,P<0.05);B组的RVOT及A、B组右心功能已恢复至平原水平。结论:从高海拔阶梯式下降返回至平原有助于降低机体氧化应激水平,改善右心结构及功能,降低高原脱适应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脱适应 右心室 超声心动图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砂压裂技术在高温深井碳酸盐岩储层成功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永辉 车明光 +3 位作者 张福祥 彭建新 杨向同 袁学芳 《油气井测试》 2016年第4期46-49,77,共4页
酸化压裂技术是碳酸盐岩储层增产改造的成熟、有效技术,对于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由于其储层温度高、地应力大,酸蚀作用距离短、有效缝长不足,酸压改造效果,特别是稳产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将常规砂岩压裂改造的成熟技术——加砂压裂技术应用... 酸化压裂技术是碳酸盐岩储层增产改造的成熟、有效技术,对于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由于其储层温度高、地应力大,酸蚀作用距离短、有效缝长不足,酸压改造效果,特别是稳产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将常规砂岩压裂改造的成熟技术——加砂压裂技术应用于高温深层碳酸盐岩的改造,采用包括小粒径支撑剂,低损害压裂液,砂浓度以低起点、小台阶、多步、控制最高砂浓度泵注程序等技术路线,加砂压裂改造工艺获得成功。经过十年的跟踪研究表明,累计增油10.3×104m3、天然气0.51×108m3,加砂压裂技术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增产、稳产效果,为高温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增产改造提供了新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深层 碳酸盐岩 加砂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种野猪和普通家猪屠宰后的pH值变化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永辉 马俪珍 +1 位作者 张建荣 张亚杰 《肉类研究》 2006年第4期40-43,共4页
本文对杂交野猪与普通家猪宰后连续92h内,每隔4h测定其pH的变化。结果表明:杂交野猪与普通家猪宰后的pH变化有一定差异,杂交野猪的起始pH值比普通家猪高;杂交野猪在屠宰后0~8h内pH下降速率较快,而普通家猪仅在宰后0~4h内pH下降速度快... 本文对杂交野猪与普通家猪宰后连续92h内,每隔4h测定其pH的变化。结果表明:杂交野猪与普通家猪宰后的pH变化有一定差异,杂交野猪的起始pH值比普通家猪高;杂交野猪在屠宰后0~8h内pH下降速率较快,而普通家猪仅在宰后0~4h内pH下降速度快;杂交野猪宰后36h进入尸僵急速期,而普通家猪比杂交野猪提前4h(32h)进入尸僵急速期;杂交野猪在达到最大尸僵期后的40~44h的pH值变化较为缓慢,而普通家猪最大尸僵期后的36h~40h内变化较大;进入成熟期后,杂交野猪的最终pH值较高,这有利于提高肌肉的保水性、嫩度和风味,但不利于肉品保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野猪 普通家猪 PH值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