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降雨条件下南方湿润平原农田氮磷流失初探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永尚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11期2226-2227,2229,共3页
研究南方湿润平原露地蔬菜种植模式下氮磷流失特征。结果表明,农田直接流出的径流水样中总氮、总磷的浓度较高,远超过了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V类水质标准限值,且农田地表径流中总氮、总磷的流失量随着降雨量及施肥量... 研究南方湿润平原露地蔬菜种植模式下氮磷流失特征。结果表明,农田直接流出的径流水样中总氮、总磷的浓度较高,远超过了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V类水质标准限值,且农田地表径流中总氮、总磷的流失量随着降雨量及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通过降低化肥用量可有效控制氮磷流失浓度,而作物产量降低并不明显。总氮径流流失率占输入总量的3%~5%,总磷只占1%左右。可溶态氮是天然降雨径流流失氮素的主要形态,其中硝态氮又是可溶态氮素的主要形态,氨态氮所占比例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降雨 氮磷流失 南方湿润平原 露地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建设实例与分析建议 被引量:15
2
作者 邵建均 吕旭东 +1 位作者 王永尚 鲁长根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9期1915-1917,1921,共4页
从平原地区排水生态沟渠系统建设、山区农田排水沟渠生态化改造、水源地等敏感区域排水沟渠生态化改造、以畈为单元的农田尾水“零排放”生态循环模式等方面遴选浙江省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的典型案例,总结其技术要求和建设成效,并... 从平原地区排水生态沟渠系统建设、山区农田排水沟渠生态化改造、水源地等敏感区域排水沟渠生态化改造、以畈为单元的农田尾水“零排放”生态循环模式等方面遴选浙江省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的典型案例,总结其技术要求和建设成效,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如沟渠生态化改造不彻底、水生植物种植品种单一、重项目建设轻日常管护等,进而提出注重功能发挥、科学建设、长效运维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氮磷减排 生态拦截沟渠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华地区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调研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胡惠珍 刘国强 +4 位作者 杨胜 蔡金国 郑良燕 金娟 王永尚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3期722-725,共4页
开发应用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对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和大气污染、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意义重大,也是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为掌握金华地区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状... 开发应用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对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和大气污染、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意义重大,也是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为掌握金华地区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状况,了解其变化发展规律,为在金华地区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对策建议,笔者对该地区7县(市、区)22个村212户农户进行了入户调查,从农村沼气、太阳能热水器、电力、液化石油气、省柴灶和薪柴、光伏发电等使用情况全面分析金华地区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的用能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华地区 农村清洁 可再生能源 用能结构 调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对籽用油菜产量及其土壤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丽 程勤海 +4 位作者 陈轶平 胡振海 刘沂华 尤滨乾 王永尚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11期1763-1765,共3页
研究在配施氮肥的条件下,适量减少氮肥施入,增加钾肥施入量和秸秆还田,对稻-油轮作点油菜产量,作物氮、磷、钾吸收情况,以及对土壤改良和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减少氮肥施入,补充钾肥的施入和秸秆还田均可增加油菜产... 研究在配施氮肥的条件下,适量减少氮肥施入,增加钾肥施入量和秸秆还田,对稻-油轮作点油菜产量,作物氮、磷、钾吸收情况,以及对土壤改良和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减少氮肥施入,补充钾肥的施入和秸秆还田均可增加油菜产量,并促进作物对氮、钾元素的吸收,效果以秸秆还田配施钾肥效果最佳,相比常规对照可增产10.74%,油菜籽氮含量增加12.87%,钾含量增加7.04%;适当减少氮肥,增加钾肥施用量,可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有效钾含量;在相同施肥条件下,秸秆还田,对土壤全氮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但有利于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和有效钾含量;减少氮肥施用量和秸秆还田均可显著减少土壤中的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在同等施肥条件下,秸秆还田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减少20.93%,铵态氮含量减少29.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配施钾肥 硝态氮 铵态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