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永厚:鸽飞翩翩话纵横
1
作者 王永厚 《中国畜禽种业》 2007年第10期18-19,共2页
这是唐代诗人自居易的《游悟真寺》,诗中真实形象地描绘出自然界中群鸽翩飞.与人和谐相处的生动情景。在动物分类上,鸽属鸟纲、鸽形目、鸠鸽科、鸽属禽类,鸽子是人类早期驯化的鸟类之一。家鸽的祖先是岩鸽,又称野鸽,英国生物学家... 这是唐代诗人自居易的《游悟真寺》,诗中真实形象地描绘出自然界中群鸽翩飞.与人和谐相处的生动情景。在动物分类上,鸽属鸟纲、鸽形目、鸠鸽科、鸽属禽类,鸽子是人类早期驯化的鸟类之一。家鸽的祖先是岩鸽,又称野鸽,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对家鸽的起源产生浓厚兴趣,曾进行深入探索,他在《物种起源》等论著中多次讲到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子 《物种起源》 和谐相处 动物分类 生物学家 自然界 达尔文 家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永厚:从野鸭到家鸭
2
作者 王永厚 《中国畜禽种业》 2007年第7期11-12,共2页
按生物学分类,鸭属鸟纲、鸭科动物。我国古代文献中称鸭为“凫”(fu)或“骛”(wu)。最早的词书《尔雅·释鸟》注解是“野曰凫,家曰骛”;《本草纲目》也引证前人说法:骛即鸭,有家鸭、野鸭。根据进化论的观点证实,家鸭的祖... 按生物学分类,鸭属鸟纲、鸭科动物。我国古代文献中称鸭为“凫”(fu)或“骛”(wu)。最早的词书《尔雅·释鸟》注解是“野曰凫,家曰骛”;《本草纲目》也引证前人说法:骛即鸭,有家鸭、野鸭。根据进化论的观点证实,家鸭的祖先是野鸭。野鸭种类很多,其中绿头野鸭是中国鸭的祖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头野鸭 家鸭 《本草纲目》 生物学分类 古代文献 进化论 鸟纲 祖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的渔农业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永厚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4-45,共2页
香港的渔农业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王永厚在香港,因为渔业和农业有许多类似之处,通常将两者联在一起,称为“渔农业”。香港地区包括港岛、九龙、“新界”本土和离岛四部分,全境陆地面积1092km2,人口630万。香... 香港的渔农业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王永厚在香港,因为渔业和农业有许多类似之处,通常将两者联在一起,称为“渔农业”。香港地区包括港岛、九龙、“新界”本土和离岛四部分,全境陆地面积1092km2,人口630万。香港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渔业 种植业 畜禽饲养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光启的《除蝗疏》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永厚 《古今农业》 1990年第1期104-105,共2页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为夺取农业丰收,不断向蝗害展开斗争,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代农业科学家徐光启的《除蝗疏》是关于治蝗经验的总结,它比较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蝗虫的生活习性、发生时间、蔓延地区以及防治措施等。该文原为徐氏于...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为夺取农业丰收,不断向蝗害展开斗争,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代农业科学家徐光启的《除蝗疏》是关于治蝗经验的总结,它比较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蝗虫的生活习性、发生时间、蔓延地区以及防治措施等。该文原为徐氏于崇祯三年(16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学家 治蝗 文原 《农政全书》 中华书局出版 三年 历史资料 工作单位 生长成熟 十八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袁枚的饮食名著《随园食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永厚 《中国食物与营养》 1997年第3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清代食谱 随园食单 食物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邦庆与《畿辅河道水利丛书》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永厚 《古今农业》 1993年第3期40-42,共3页
我国古时,“畿辅”是指京都周围附近地区,清代是直隶省的别称,地理位置包括现在的北京、天津及河北省大部分。这一地区的自然环境是,从北到西群山环绕,逶迤起伏,地势较高;向东南地势逐渐低平,形成众河下泄。这一地区又属半干旱区,受季... 我国古时,“畿辅”是指京都周围附近地区,清代是直隶省的别称,地理位置包括现在的北京、天津及河北省大部分。这一地区的自然环境是,从北到西群山环绕,逶迤起伏,地势较高;向东南地势逐渐低平,形成众河下泄。这一地区又属半干旱区,受季风影响,冬春多干旱,夏季雨量集中,因此极易造成旱涝灾害。加之历史上水利失修,灾荒连年,致使经济凋蔽,农业歉收,畿辅地区长期“仰给东南”,靠漕运解决粮食供应,而这又是颇费人力、物力、财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邦庆 季风影响 半干旱区 直隶省 旱涝灾害 潞水客谈 徐贞明 治水实践 粮食供应 徐孺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潘曾沂及其《丰豫庄本书》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永厚 《古今农业》 1992年第1期54-55,共2页
清代学者潘曾沂(公元1792——1852年),字功甫,号小浮山人,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潘氏一生鄙薄功名,“少无宦情,里居三十年”,长期在他的家乡经营农业,还组织过“课农会”(学习研讨农业的组织,类似现在的农学会)。他对农业生产和经营,... 清代学者潘曾沂(公元1792——1852年),字功甫,号小浮山人,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潘氏一生鄙薄功名,“少无宦情,里居三十年”,长期在他的家乡经营农业,还组织过“课农会”(学习研讨农业的组织,类似现在的农学会)。他对农业生产和经营,悉心探求,体会颇深。潘氏具有重农思想,认为“人生一日不能废五谷,则一日不能弃其田。”(《丰豫庄课耕会记》)他为明代耿荫楼的《种田说》(即《国脉民天》)作序,提倡发展西北水利,主张多种水稻,指出:“稻田既广,则西北之农大利,而东西之赋可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曾沂 丰豫庄本书 国脉民天 耿荫楼 浮山人 重农思想 农学会 功甫 里居 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古代猪种选育的成就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永厚 《中国畜禽种业》 2007年第1期25-26,共2页
本文在简述我国古代重视猪种的选育后,着重介绍古代相猪法、去势术以及在哺乳期对母猪、仔猪的饲喂、护理等,并对内江猪、金华猪、广东猪等著名良种做了简介。
关键词 中国 养猪史 猪种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历史上的山区开发利用
9
作者 王永厚 《古今农业》 1988年第2期114-119,共6页
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历史上长期生活在山区的各族人民,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人定胜天的思想,改造山河,不断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创造了许多惊人的奇迹,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恩格斯指出:“人类所支配的生产力是... 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历史上长期生活在山区的各族人民,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人定胜天的思想,改造山河,不断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创造了许多惊人的奇迹,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恩格斯指出:“人类所支配的生产力是无穷无尽的。应用资本、劳动和科学就可以使土地的收获量无限地提高。(《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开发 山区建设 物产资源 武陵山区 收获量 江西宜春 王祯农书 农牧结合 木本油料作物 潜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文并茂 各具风采——两部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简评
10
作者 王永厚 《古今农业》 1995年第4期79-81,共3页
中国农业历史悠久,成就辉煌,是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总结、继承与发扬中国农业的优良传统,是我国农史研究的一项光荣任务。近几年来,我国农史界对中国农业发展史的研究极为重视,聚集力量,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取得很大成绩,陆... 中国农业历史悠久,成就辉煌,是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总结、继承与发扬中国农业的优良传统,是我国农史研究的一项光荣任务。近几年来,我国农史界对中国农业发展史的研究极为重视,聚集力量,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取得很大成绩,陆续编排出版了几部大型的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专著。其中的两部:《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农业 科技史 中国农业发展 图谱 继承与发扬 历史悠久 农史研究 文化遗产 优良传统 成就辉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记》:古代的家禽孵化经
11
作者 王永厚 《中国畜禽种业》 2007年第4期11-11,共1页
家禽繁育是发展家禽生产的主要环节。我国家禽孵化的历史极其悠久。据先秦文献《夏小正》:“正月,鸡桴粥。”(古书释义:桴,伏也;粥,这里音yu,养也。)“鸡桴粥”就是鸡抱窝孵小鸡。战国时,《逸周书》也提到:“大寒,鸡始乳。... 家禽繁育是发展家禽生产的主要环节。我国家禽孵化的历史极其悠久。据先秦文献《夏小正》:“正月,鸡桴粥。”(古书释义:桴,伏也;粥,这里音yu,养也。)“鸡桴粥”就是鸡抱窝孵小鸡。战国时,《逸周书》也提到:“大寒,鸡始乳。”乳即养殖,这说明我国先民早在二、三千年前就已知晓正月、大寒时节是家鸡孵化的最佳时期。只不过那时还处于自然孵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孵化 古代 《夏小正》 家禽生产 最佳时期 自然孵化 小鸡 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丑史说养牛经
12
作者 王永厚 《中国畜禽种业》 2009年第9期46-47,共2页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牛是农耕的主角,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鲁迅曾说:“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古人也有诗:“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赢病卧残阳”。(唐·李纲)都是对牛舍己为...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牛是农耕的主角,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鲁迅曾说:“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古人也有诗:“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赢病卧残阳”。(唐·李纲)都是对牛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精神的生动赞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牛 农业生产 奉献精神 牛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马来兮从西极
13
作者 王永厚 《中国畜禽种业》 2010年第8期18-19,共2页
马是"六畜之首"。我国人民养马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早在秦汉之际,特别是西汉时,由于西域良马及苜蓿的引进,使我国养马业发生巨大变化,在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 历史 养马 苜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国农业科学之父——季米里亚捷夫
14
作者 王永厚 《世界农业》 1983年第12期20-21,共2页
季米里亚捷夫生于1843年5月22日。童年时代,他就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从母亲那里学习英、法等外国语;他哥哥引导他接触科学,使他初步掌握了科学实验技能。1861年考入彼得堡大学学习,第二年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开除,1866年以旁听生资格毕业。... 季米里亚捷夫生于1843年5月22日。童年时代,他就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从母亲那里学习英、法等外国语;他哥哥引导他接触科学,使他初步掌握了科学实验技能。1861年考入彼得堡大学学习,第二年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开除,1866年以旁听生资格毕业。1868年出国考察两年。1871年受聘于彼得罗夫农林学院(即今莫斯科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前身)。1877年又在莫斯科大学任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学 达尔文学说 植物生理学家 俄国 莫斯科大学 家庭教育 反达尔文主义 实验技能 生物学特性 学生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两国学者学术交流的结晶——日本出版《中国的稻作起源》
15
作者 王永厚 《古今农业》 1989年第2期150-150,共1页
新年前夕,日本友人渡部武先生给我寄来贺年片,并附言说:他与陈文华合编的《中国的稻作起源》将于1989年元月出版。关于他们合作编书的事,我早已耳闻。陈文华1986年访日时,即与渡部武相识;次年,渡部武来中国进行学术考察,陈文华陪他沿着... 新年前夕,日本友人渡部武先生给我寄来贺年片,并附言说:他与陈文华合编的《中国的稻作起源》将于1989年元月出版。关于他们合作编书的事,我早已耳闻。陈文华1986年访日时,即与渡部武相识;次年,渡部武来中国进行学术考察,陈文华陪他沿着鄱阳湖参观农村及生产情况,他们边看边谈,感情融洽,那时便开始萌发合作编书的心愿。以后经过书信往还,反复醖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作农业 陈文华 学术交流 栽培稻 水稻栽培 太湖地区 日本友人 都阳湖 东南亚研究 游修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 我的大东北
16
作者 史义军 王永厚 《北方音乐》 1995年第4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通丝 松花江 大平原 旦日 大豆 曲绕 通里 义军 大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