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沉淀法合成Ho:BaY_2F_8粉体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旺 董玮利 +3 位作者 王殿巍 李春 林海 曾繁明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5期76-79,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掺钬氟化钇钡[分子式:Ho:Ba Y2F8,简称Ho:BYF]粉体,确定了粉体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以NH4F溶液为沉淀剂,EDTA为螯合剂,乙二醇为分散剂,采用顺序滴定法,获得Ho:Ba Y2F8前驱体。对前驱体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烧结,并采用XRD,F...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掺钬氟化钇钡[分子式:Ho:Ba Y2F8,简称Ho:BYF]粉体,确定了粉体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以NH4F溶液为沉淀剂,EDTA为螯合剂,乙二醇为分散剂,采用顺序滴定法,获得Ho:Ba Y2F8前驱体。对前驱体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烧结,并采用XRD,FI-IR,TG—DTA和SEM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前驱体在550℃左右开始由Ca F2型(立方相)向单斜相转变;最佳烧结温度为650℃,粉体尺寸约10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BaY2F8粉体 共沉淀法 测试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并咪唑衍生物蓝光材料的合成、光物理性质及理论计算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殿巍 左青卉 +5 位作者 陆永波 田保 徐亚州 翁思远 段潜 李斌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46-1352,共7页
合成了两个蓝光材料2-苯基-1H-[9,10-d]菲并咪唑(Phen-PI)和2-吡啶-1H-[9,10-d]菲并咪唑(PyriPI),光物理分析表明Phen-PI和Pyri-PI的最大发射峰分别位于371.5 nm,388.5 nm和403.5 nm,相对量子效率分别为0.383和0.528,激发态衰减寿命分别... 合成了两个蓝光材料2-苯基-1H-[9,10-d]菲并咪唑(Phen-PI)和2-吡啶-1H-[9,10-d]菲并咪唑(PyriPI),光物理分析表明Phen-PI和Pyri-PI的最大发射峰分别位于371.5 nm,388.5 nm和403.5 nm,相对量子效率分别为0.383和0.528,激发态衰减寿命分别为3.87 ns和3.68 ns。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对化合物的前线分子轨道成分和能级分布分析表明,当把Phen-PI中的苯基被吡啶环取代后,Pyri-PI的HOMO能级和LUMO能级分别下降0.09 e V和0.23 e V,同时Pyri-PI的HOMO轨道和LUMO轨道的能级差比Phen-PI减少0.14 e V,在理论层面上解释了Pyri-PI发射光谱的红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并咪唑 蓝光材料 光物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钕离子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合成与发光性质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安春爱 王殿巍 +1 位作者 李文成 万玉春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4期42-45,共4页
以一种V型3,5-二(4-羧基苯基)-4-苯基-1,2,4-三唑(H_2PhTz)为有机配体通过溶剂热法合成出一种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Nd(PhTz)_(3/2)(H_2O)_2]_n(MOF_Nd),其中,Ph Tz是3,5-二(4-羧基苯基)-4-苯基-1,2,4-三唑的二价阴离子。利用单晶X-射线... 以一种V型3,5-二(4-羧基苯基)-4-苯基-1,2,4-三唑(H_2PhTz)为有机配体通过溶剂热法合成出一种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Nd(PhTz)_(3/2)(H_2O)_2]_n(MOF_Nd),其中,Ph Tz是3,5-二(4-羧基苯基)-4-苯基-1,2,4-三唑的二价阴离子。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粉未X-射线衍射及红外吸收光谱等分析手段表征了MOF_Nd的分子结构与纯度。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含有1维孔道结构的MOF_Nd单晶属于的三斜晶系的P1空间群。MOF_Nd的固体粉末在紫外光的激发下,能发出位于385nm的半峰宽为48nm的荧光峰,该荧光发射被归为配体的π*→π电子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热反应 钕配合物 金属-有机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Re(I)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光学氧传感性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殿巍 王凯 +2 位作者 刘旺 陈聪 万玉春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00-103,共4页
以2-(4-(3,6-叔丁基-9咔唑基)苯基)-1氢-嘧唑[4,5-f][1,10]邻菲罗啉(L)为配体合成了一种Re(I)配合物——ReL(CO)_3Br,并应用静电纺丝法将其掺杂到聚苯乙烯(PS)纤维中。在充分分析ReL(CO)_3Br的光物理性质的基础上,对ReL(CO)_3Br/PS纤维... 以2-(4-(3,6-叔丁基-9咔唑基)苯基)-1氢-嘧唑[4,5-f][1,10]邻菲罗啉(L)为配体合成了一种Re(I)配合物——ReL(CO)_3Br,并应用静电纺丝法将其掺杂到聚苯乙烯(PS)纤维中。在充分分析ReL(CO)_3Br的光物理性质的基础上,对ReL(CO)_3Br/PS纤维的光学氧传感性进行了分析。发现ReL(CO)_3Br位于553nm处的磷光峰对氧气比较敏感,实验研究表明ReL(CO)_3Br/PS纤维的磷光发射可以在10秒钟内对氮氧混合气中氧气浓度的变化产生响应。与在纯氮气中相比,在纯氧中ReL(CO)_3Br/PS纤维的发光强度发生50%淬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Re(I)配合物 光学氧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