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江县国有林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初报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正美 李富春 +4 位作者 王思奇 王超 程瑜 周佳奇 贯春雨 《温带林业研究》 2023年第2期49-55,共7页
【目的】龙江县为黑龙江省内第一批林木种质资源调查试点之一,通过对龙江县国有林场的木本植物种质资源进行调查,进一步了解种质资源状况,特别是可开发利用的优良林分、珍稀种质资源的品种、数量等情况,针对不同资源提出相应的管理、保... 【目的】龙江县为黑龙江省内第一批林木种质资源调查试点之一,通过对龙江县国有林场的木本植物种质资源进行调查,进一步了解种质资源状况,特别是可开发利用的优良林分、珍稀种质资源的品种、数量等情况,针对不同资源提出相应的管理、保护措施,减少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流失。【方法】采用踏查、线路调查和样方调查方法对龙江县国有林场林木种质资源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现有林木植物29科55属123种,裸子植物3科5属18种,被子植物26科50属105种。对野生资源进行区系分析,表明世界广布类型有8科17属19种、泛热带分布1科1属1种、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1科1属1种,北温带分布4科9属13种。栽培树种为18科25属53种,占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树种的41.09%。国家II类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水曲柳、红松、长白松、钻天柳、黄檗5种,占全部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树木种类的3.88%。龙江县古树有榆、旱柳2种,占全部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树木种类的1.55%。通过设置标准地对优良林分进行调查,发现国有林场优良林分来源以人工林为主,资源分布不均且相对较少,部分林分林龄过大。采用三株大树法共选择树木优良单株64株,其中小黑杨优良单株21株、兴安落叶松优良单株24株,长白落叶松优良单株11株,蒙古栎优良单株8株。【结论】按照主要用途和目标价值将林木种子植物资源进行分类、研究。根据资源现状和保存利用情况,提出了进一步挖掘、利用具有经济价值且尚未人工开发利用的林木种质资源的建议措施,为建立林木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提供基础数据,为制定种质资源长期保护与发展利用奠定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种质资源 调查 保护利用 龙江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补偿实践与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汪念 王启 王正美 《绿色科技》 2015年第12期196-197,共2页
指出了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补偿是指为保护流域生态环境、促进水质达标,流域上下游政府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根据水污染防治规划,依据跨界断面水质或污染物排放量,核定污染赔偿资金的一种环境经济政策。系统回顾了近年来贵州省水污染... 指出了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补偿是指为保护流域生态环境、促进水质达标,流域上下游政府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根据水污染防治规划,依据跨界断面水质或污染物排放量,核定污染赔偿资金的一种环境经济政策。系统回顾了近年来贵州省水污染防治生态补偿实践和进展,通过对贵州省不同流域生态补偿在补偿标准、实施范围等的剖析,提出了完善贵州省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水污染防治 生态补偿 实践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开展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与环境治理的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潘首自 王正美 《农技服务》 2015年第8期199-199,共1页
农村,在印象中一直都是山清水秀,但是,近几年来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农村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没有了往日的鸟语花香,迎来的是和城市一样的环境问题。我们也该担心哪天在农村也需要带个口罩,这不应该出现在农村的景象,而今却在隐约中显露。... 农村,在印象中一直都是山清水秀,但是,近几年来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农村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没有了往日的鸟语花香,迎来的是和城市一样的环境问题。我们也该担心哪天在农村也需要带个口罩,这不应该出现在农村的景象,而今却在隐约中显露。在新农村建设中,不仅仅要抓经济,我们更需要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那就是一个有优美的环境。对此,很多地方开始开展对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和环境治理的思考,今天我们就这方面的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环境质量监测 环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顺市水环境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汪念 梅晶 王正美 《绿色科技》 2022年第2期98-100,104,共4页
由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对于区域生产生活产生直接影响,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对安顺市6个县(区)开展了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工作,分析判定水环境承载状态,识别水环境污染的重点区域和时段,采取了加大重点领域节水力度、强化城镇生活污染... 由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对于区域生产生活产生直接影响,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对安顺市6个县(区)开展了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工作,分析判定水环境承载状态,识别水环境污染的重点区域和时段,采取了加大重点领域节水力度、强化城镇生活污染减排、加强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注重水环境承载力与寻找“和谐平衡”的结合等对策,以进一步加强区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建立水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提供服务和指导,以期对安顺市生态资源平衡发展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承载力 评价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