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g-xSc(x=0.5,1.0,3.0,5.0)生物医用合金组织与性能研究
1
作者 王森巍 王丽 +4 位作者 王明庆 佘加 易嘉琰 陈先华 潘复生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21,共8页
医疗植入器械正朝着周期性降解和减少并发症的方向发展。镁合金由于其优异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而成为制备医疗植入物的候选材料。本工作研究了低合金化Mg-xSc(x=0.5,1.0,3.0,5.0,x表示质量百分数)合金的微观组织对其力学性能和... 医疗植入器械正朝着周期性降解和减少并发症的方向发展。镁合金由于其优异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而成为制备医疗植入物的候选材料。本工作研究了低合金化Mg-xSc(x=0.5,1.0,3.0,5.0,x表示质量百分数)合金的微观组织对其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Sc固溶于Mg基体中,通过固溶强化作用提高了极限抗拉强度,并激活了非基面滑移系,提高了断裂延伸率,其中Mg-5.0Sc的极限抗拉强度和断裂延伸率分别达到277 MPa和37.8%。采用三种腐蚀测试手段(失重、析氢和电化学测试)综合评价了Mg-xSc合金在Hanks平衡盐溶液中的腐蚀情况,Mg-5.0Sc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最为优异。所有合金的腐蚀速率均小于0.5 mm/y,腐蚀产物主要由Sc_(2)O_(3)和Mg(OH)_(2)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化Mg-Sc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粉掺量对膨胀稳定性浆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杨磊 付鑫 +5 位作者 张圣涛 王瑞鹏 林荣峰 王森巍 于洪豪 张童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562-3572,共11页
为解决普通水泥浆液析水率高、结石体体积收缩的问题,首先,以普通水泥浆液为基础,通过掺加膨润土和外加剂配制出一种膨胀稳定性浆液,进而掺加矿粉等量替代水泥;然后,分析矿粉掺量对浆液析水率、流动度、凝结时间以及结石体抗压强度、膨... 为解决普通水泥浆液析水率高、结石体体积收缩的问题,首先,以普通水泥浆液为基础,通过掺加膨润土和外加剂配制出一种膨胀稳定性浆液,进而掺加矿粉等量替代水泥;然后,分析矿粉掺量对浆液析水率、流动度、凝结时间以及结石体抗压强度、膨胀性、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采用XRD和SEM方法分析矿粉对浆液水化产物以及结石体微观结构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掺加矿粉不仅能保证浆液稳定性,而且能有效提高浆液的流动度和胶凝时间,有利于浆液在地层中的注入与扩散;掺加矿粉能够明显提升结石体强度和抗硫酸盐侵蚀能力,且当矿粉掺量比为45%时,提升效果最明显,而结石体自由膨胀率明显下降。随矿粉掺量增大,结石体内钙矾石衍射峰降低且数量减少,表明矿粉不利于结石体膨胀性的发挥;二氧化硅衍射峰随龄期增长而降低,矿粉掺量比为60%时,结石体内仍可见矿粉颗粒,表明矿粉活性随养护龄期增长而逐渐激发,但掺量过大时,矿粉无法完全反应,导致结石体强度增幅减小。掺加矿粉有利于提升膨胀稳定性浆液可注性、强度与抗侵蚀能力,但不利于发挥其膨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稳定性浆液 矿粉掺量比 浆液性能 结石体性能 微观结构 水化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硐室交叉口转向挑顶施工力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大军 何鹏飞 +1 位作者 宋克志 王森巍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2-182,共11页
长大隧道的辅助坑道与正洞交叉段施工工序繁多,围岩易受到开挖扰动,进而产生失稳破坏。以伏牛山隧道为工程背景,借助有限元软件PLAXIS3D构建三维数值模型,模拟了辅助坑道进入正洞的施工过程,研究了小导洞转向挑顶施工及正洞反向台阶法... 长大隧道的辅助坑道与正洞交叉段施工工序繁多,围岩易受到开挖扰动,进而产生失稳破坏。以伏牛山隧道为工程背景,借助有限元软件PLAXIS3D构建三维数值模型,模拟了辅助坑道进入正洞的施工过程,研究了小导洞转向挑顶施工及正洞反向台阶法开挖的施工力学行为与三维空间效应,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围岩应力、拱顶沉降、洞周横向收敛位移及围岩塑性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横向通道交叉口段施工会导致交叉口附近风机房正洞围岩产生应力重分布,在正洞拱顶及右拱腰处形成拉应力,沿风机房纵向影响范围约为1倍洞径;风机房拱顶最终沉降量为3.7~3.9 mm,在交叉口及其附近,以小导洞爬坡挑顶阶段和风机房正洞反向开挖通过时引起的拱顶沉降量最大,小导洞转向挑顶施工引起的拱顶总沉降量相对较小;联络通道左侧进洞使得正洞左侧横向位移增加,进而导致正洞左右两侧横向位移呈现不对称分布;交叉口处联络通道与风机房产生了连续的塑性区,塑性点主要在开挖侧壁,拱腰处最为集中,向上延伸至拱肩,拱脚处向下发展至一定深度;针对小导洞扩挖施工过程中交叉口、上台阶侧壁、底面出现的少量受拉破坏点,施工中应对这些部位予以重点关注,及时施作初期支护,防止局部掉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交叉口 转向挑顶 施工力学行为 三维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