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豌豆蚜组织蛋白酶K基因(ApCtsk1)的鉴定及功能研究
1
作者 马瑞 吴宜亭 +3 位作者 李岩 于展姿 刘磊 王森山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4-183,共10页
为探究豌豆蚜ApCtsk1基因的生理功能,评估其作为豌豆蚜防治靶标的潜力,从而为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豌豆蚜为对象,利用NCBI、ExPASy Proteomics Server、MEGA 11等在线网站和软件分析ApCtsk1的氨基酸序列特征并构建系统... 为探究豌豆蚜ApCtsk1基因的生理功能,评估其作为豌豆蚜防治靶标的潜力,从而为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豌豆蚜为对象,利用NCBI、ExPASy Proteomics Server、MEGA 11等在线网站和软件分析ApCtsk1的氨基酸序列特征并构建系统发育树;采用RT-qPCR技术解析其在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组织的表达模式;通过RNAi研究ApCtsk1在豌豆蚜个体发育和繁殖中的生物学功能。结果表明:豌豆蚜ApCtsk1与半翅目蚜科昆虫的半胱氨酸蛋白酶聚为一支,其在4龄若蚜期显著高表达,并在成虫腹部、卵巢、表皮表达量较高。RNAi干扰3龄若蚜的ApCtsk1后,与对照组相比,豌豆蚜死亡率升高至22.22%,体长体宽分别减小12.56%、13.22%,体色异常,行动缓慢。此外,经dsApCtsk1处理的蚜虫出现蜕皮失败的致死现象,且干扰后豌豆蚜繁殖力也受到影响,表现为产蚜时间的推迟和一段时间产蚜量的降低。由此可见,ApCtsk1在豌豆蚜个体发育、存活和繁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蚜 组织蛋白酶K 繁殖 RN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干注射法防治果树主要害虫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森山 杨宝生 +1 位作者 魏列新 张新虎 《甘肃林业科技》 2004年第2期43-44,50,共3页
利用40%氧化乐果EC等几种药剂,采用非常规方法———踏板式喷雾器树干注射法防治果树蚧壳虫、叶螨等害虫。结果表明,各药剂树干注射对蚧壳虫均有较好的防效,其中以40%氧化乐果EC、25%阿克泰水分散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的防效最好,明... 利用40%氧化乐果EC等几种药剂,采用非常规方法———踏板式喷雾器树干注射法防治果树蚧壳虫、叶螨等害虫。结果表明,各药剂树干注射对蚧壳虫均有较好的防效,其中以40%氧化乐果EC、25%阿克泰水分散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的防效最好,明显优于其它几种药剂,药后20d的防效分别为92.4%、90.0%、8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蚧壳虫 非常规方法 树干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杀虫剂对梨上瘿螨的田间药效试验
3
作者 王森山 陈应武 张新虎 《甘肃林业科技》 2004年第1期32-34,共3页
应用4种药剂进行了梨上瘿螨的田间药剂防治,结果表明:施药14d后,0.2%爱诺虫清EC2000倍液、10%哒四螨悬浮液、15%哒螨灵EC和20%灭扫利EC2000、3000倍液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效均达99.1%以上。
关键词 杀虫剂 梨上瘿螨 药效试验 药剂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个苜蓿品种(系)对蓟马田间抗性评价 被引量:35
4
作者 贺春贵 王森山 +2 位作者 曹致中 魏臻武 冯会文 《草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5期79-83,共5页
以受害指数为标准,在兰州对来自国内外40个苜蓿品种(品系)进行了田间抗蓟马评价试验。田间蓟马种类以牛角花齿蓟马为主,占田间蓟马混合种群数量的80%以上。结果表明,所有苜蓿品种(品系)的受害指数分布范围为65.89%~88.03%... 以受害指数为标准,在兰州对来自国内外40个苜蓿品种(品系)进行了田间抗蓟马评价试验。田间蓟马种类以牛角花齿蓟马为主,占田间蓟马混合种群数量的80%以上。结果表明,所有苜蓿品种(品系)的受害指数分布范围为65.89%~88.03%,受害指数在70%以下的有天水、Super7、L287、Eureka和豫县;天水苜蓿抗性最强,受害指数最小,为65.89%,与其他品种有显著差异;准葛尔受害指数最高,为88.03%。对不同品种苜蓿的受害指数与株高和虫口数量的相关分析表明,受害程度与株高及虫量无关。同时,本研究也提出了田间苜蓿受蓟马为害的测定标准及抗性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品种 蓟马 抗性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钾量对苜蓿碳水化合物含量及抗蓟马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晓燕 王森山 +2 位作者 李小龙 李亚娟 胡桂馨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3-162,共10页
为了明确施钾是否能有效提高苜蓿对蓟马的抗性并研究相关生理变化,本试验以感蓟马苜蓿品种甘农3号和抗蓟马苜蓿品种甘农9号为材料,设0、6、9、12、15(K2O)g/m^2等5个钾浓度水平,在大田蓟马为害高峰期,评价和测定了不同钾水平处理下苜蓿... 为了明确施钾是否能有效提高苜蓿对蓟马的抗性并研究相关生理变化,本试验以感蓟马苜蓿品种甘农3号和抗蓟马苜蓿品种甘农9号为材料,设0、6、9、12、15(K2O)g/m^2等5个钾浓度水平,在大田蓟马为害高峰期,评价和测定了不同钾水平处理下苜蓿的受害指数、叶片钾含量、产量、碳水化合物含量;在苜蓿第二茬中,随着钾水平的升高,甘农3号和甘农9号老叶和心叶的钾含量、可溶性糖、淀粉和木质素含量升高,产量显著增加(P<0.05);受害指数均显著降低,且受害指数均在K_2水平下最低,分别较K_0水平降低了47.60%和46.11%;在第三茬中,甘农3号和甘农9号的受害指数、产量、钾含量、可溶性糖、淀粉和木质素含量的变化规律与第二茬相似,受害指数在K_2水平下分别较K_0水平降低了30.78%和23.27%。第二茬和第三茬中,在低于9(K_2O)g/m^2施钾水平下,苜蓿叶片钾含量与受害指数显著负相关(P<0.05);高于12(K_2O)g/m^2水平下,苜蓿叶片钾含量与受害指数无显著相关性(P>0.05)。钾元素可通过提高苜蓿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尤其是可溶性糖和淀粉)及生长性能来提高苜蓿对蓟马的耐害性。施钾后甘农3号的受害指数均低于未施钾甘农9号的受害指数,因此,通过施钾管理来提高苜蓿对蓟马的耐害性是一种有效的措施。9(K_2O)g/m^2是本试验中最经济有效的施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钾元素 蓟马 抗虫性 碳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个苜蓿品种无性系大田抗蓟马性能评价 被引量:18
6
作者 马琳 贺春贵 +2 位作者 胡桂馨 师尚礼 王森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6-149,共4页
本研究选用室内筛选的4个不同抗性级别的苜蓿品种(HA-3、Ta、M8和Ja)的无性系,以大田苜蓿地牛角花齿蓟马为虫源,任其自然受害,以喷药小区为对照,于现蕾期测定分析各品种无性系的受害指数、虫量、农艺性状和产量损失率,结果表明,7月和8... 本研究选用室内筛选的4个不同抗性级别的苜蓿品种(HA-3、Ta、M8和Ja)的无性系,以大田苜蓿地牛角花齿蓟马为虫源,任其自然受害,以喷药小区为对照,于现蕾期测定分析各品种无性系的受害指数、虫量、农艺性状和产量损失率,结果表明,7月和8月,4个苜蓿品种无性系的受害指数的排列顺序均为HA-3<Ta<M8<Ja,HA-3与Ja之间受害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受害指数与虫口密度之间无相关性;各无性系受害株的株高、茎粗、节间长、叶面积及干重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但分枝数和节间数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其中HA-3的各农艺性状表现均优于其他苜蓿品种,产量损失率也最低。苜蓿对蓟马的抗性主要表现为耐害性,其中HA-3的耐害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品种 抗性 农艺性状 牛角花齿蓟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斑蚜为害对5种苜蓿品种(系)PAL、POD、PPO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7
作者 程璐 贺春贵 +2 位作者 胡桂馨 王森山 朱亚灵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7-90,共4页
在室内将苜蓿斑蚜人工接种在不同抗性级别的苜蓿品种(系)幼苗上,苜蓿斑蚜为害后的3、71、0 d分别测定了5个品种(系)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3种酶活性。结果表明,在试验期内,所有品种(系)叶片中的... 在室内将苜蓿斑蚜人工接种在不同抗性级别的苜蓿品种(系)幼苗上,苜蓿斑蚜为害后的3、71、0 d分别测定了5个品种(系)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3种酶活性。结果表明,在试验期内,所有品种(系)叶片中的PAL活性在接虫后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升高;PPO活性随天数增加呈下降趋势;POD与PAL酶的情况相同,随着为害时间的延长不断升高。HA-3感蚜后3种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抗性 苯丙氨酸解氨酶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磷对苜蓿抗蓟马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晓燕 王森山 +2 位作者 李小龙 李亚娟 胡桂馨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2-108,共7页
为了明确施磷是否能有效提高苜蓿对蓟马的耐害性,以感蓟马苜蓿品种甘农3号和抗蓟马苜蓿品种甘农9号为材料,设0,6,12,18(P_2O_5)g/m^2等4个磷水平,在大田蓟马为害高峰期,评价和测定了不同磷水平处理下苜蓿的受害指数、植株磷含量和农艺... 为了明确施磷是否能有效提高苜蓿对蓟马的耐害性,以感蓟马苜蓿品种甘农3号和抗蓟马苜蓿品种甘农9号为材料,设0,6,12,18(P_2O_5)g/m^2等4个磷水平,在大田蓟马为害高峰期,评价和测定了不同磷水平处理下苜蓿的受害指数、植株磷含量和农艺性状。结果表明,随着磷水平的升高,甘农3号和甘农9号植株的磷含量增加,受害指数均明显降低,株高、产量及叶片含水量增加,茎叶比下降;植株磷含量、叶片的含水量均与苜蓿的受害指数呈负相关关系,但第2茬植株磷含量与苜蓿的受害指数相关性不显著(P>0.05),茎叶比与苜蓿的受害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相同磷水平处理下,第1茬甘农9号的受害指数均显著低于甘农3号(P<0.05);第2茬在12(P_2O_5)g/m^2和18(P_2O_5)g/m^2处理下,甘农9号的受害指数与甘农3号差异不显著(P>0.05);施磷后甘农3号的受害指数均低于未施磷甘农9号的受害指数。磷元素可通过提高苜蓿生长性能来提高苜蓿对蓟马的耐害性;在大田条件下,通过施磷管理来提高感虫苜蓿品种对蓟马的耐害性是一种有效的措施;12(P_2O_5)g/m^2是本试验中最经济有效的施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元素 紫花苜蓿 蓟马 农艺性状 耐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保护专业昆虫学科教学体系探索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长仲 张新虎 +5 位作者 贺春贵 王国利 裴星琳 魏列新 王森山 陈应武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41-344,共4页
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实践课教学是影响植物保护专业昆虫学科的教学体系的重要因素,经过系统改革,建立了完整的昆虫学科教学体系。实践证明,该教学体系及时反映了本学科的主要科技成果,具备了该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突... 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实践课教学是影响植物保护专业昆虫学科的教学体系的重要因素,经过系统改革,建立了完整的昆虫学科教学体系。实践证明,该教学体系及时反映了本学科的主要科技成果,具备了该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突出了应用学科的地方特色,较好地解决了教学与生产实际脱节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保护专业 昆虫学科 教学体系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个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试验种群生命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亮 朱亚灵 +1 位作者 师桂英 王森山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3-126,共4页
在(24±1)℃、相对湿度为(60±10)%、光照时间14h的人工气候箱条件下,用8个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进行饲养,组建试验种群生命表,统计存活率、生殖力、净增值率(R0)、内禀增长率(rm)、平均世代周期(T)、种群加倍时间(t)和周限增长率... 在(24±1)℃、相对湿度为(60±10)%、光照时间14h的人工气候箱条件下,用8个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进行饲养,组建试验种群生命表,统计存活率、生殖力、净增值率(R0)、内禀增长率(rm)、平均世代周期(T)、种群加倍时间(t)和周限增长率(λ)等种群生命参数.结果表明:供试麦长管蚜在‘H-11’上的发育历期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以内禀增长率作为测定抗性指标,8个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的抗性大小依次为‘H-5’>‘H-6’>‘H-10’>‘H-16’>‘H-9’>‘H-4’>‘H-14’>‘H-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长管蚜 种群生命表 内禀增长率 小麦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高寒阴湿地区冬、春油菜生长重叠期节肢动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崔星 贺春贵 +1 位作者 王森山 王平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7-212,共6页
对高寒阴湿地区节肢动物种群在冬、春油菜田群落变化规律进行了调查,采用Shannon-W iener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3个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冬、春油菜田节肢动物有39个种,隶属于11个目,29科,主要以鞘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为主,占... 对高寒阴湿地区节肢动物种群在冬、春油菜田群落变化规律进行了调查,采用Shannon-W iener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3个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冬、春油菜田节肢动物有39个种,隶属于11个目,29科,主要以鞘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为主,占62.07%,冬、春油菜节肢动物群落组成不同,其群落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随着不同的生长发育期而呈动态变化,冬油菜区节肢动物多样性指数(H')和丰富度指数(DMA)呈交替变化,它们的均匀度指数(E)>0.4。油菜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分布不同的节肢动物种群,其群落优势种为跳甲、茎象甲、蚜虫、潜叶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节肢动物 群落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长管蚜人工饲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亮 师桂英 王森山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77,共5页
在室内采用优化的全纯营养液、半纯营养液、半纯人工饲料及麦穗研磨汁液,通过人工饲养麦长管蚜,探讨了麦长管蚜人工饲养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全纯营养液和优化的人工饲料可以为麦长管蚜提供生长所需的各种养料,满足存活的需要,优化的全... 在室内采用优化的全纯营养液、半纯营养液、半纯人工饲料及麦穗研磨汁液,通过人工饲养麦长管蚜,探讨了麦长管蚜人工饲养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全纯营养液和优化的人工饲料可以为麦长管蚜提供生长所需的各种养料,满足存活的需要,优化的全纯营养液饲养麦长管蚜成活率最高,麦长管蚜12d存活率达50%以上;半纯人工饲料饲养麦长管蚜的存活率明显低于全纯营养液饲养,麦穗研磨汁液饲养麦长管蚜,存活率低,生长时间短,存活天数为8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长管蚜 人工饲料 人工饲养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铜绿丽金龟具有高致病力的昆虫病原线虫的筛选
13
作者 白勇章 王文杰 +6 位作者 王志敏 李朔涵 李克斌 曹雅忠 王森山 宋丽雯 尹姣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338,355,共6页
为筛选对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幼虫具有生防潜力的昆虫病原线虫品系,测定了9个昆虫病原线虫品系对铜绿丽金龟1龄幼虫的致病力,以及不同施用剂量、环境温度及土壤相对湿度条件对线虫致病力的影响。生测结果表明,樱桃异小杆线虫品... 为筛选对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幼虫具有生防潜力的昆虫病原线虫品系,测定了9个昆虫病原线虫品系对铜绿丽金龟1龄幼虫的致病力,以及不同施用剂量、环境温度及土壤相对湿度条件对线虫致病力的影响。生测结果表明,樱桃异小杆线虫品系Heterorhabditis beicherriana D26-6对铜绿丽金龟幼虫致病力最高,处理11 d后的校正死亡率达到了98.3%;对线虫D26-6致病力的单因子测定发现,侵染铜绿丽金龟幼虫的最佳剂量为150 IJs/头、最佳温度范围为20~30℃、最佳土壤湿度为18%,有较好的开发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丽金龟 昆虫病原线虫 Heterorhabditis beicherriana 致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苜蓿品种对豌豆蚜中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达丽婷 朱亚灵 +2 位作者 宋丽雯 胡桂馨 王森山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0-87,共8页
为了探究取食苜蓿对豌豆蚜中肠消化酶的影响,揭示苜蓿抗蚜的生化机制,本文测定了2种色型豌豆蚜取食8个不同抗性苜蓿品种后中肠主要消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红色型豌豆蚜在取食低抗品种渭南后,其中肠蛋白酶活性为(9.71±0.63)U/m L,... 为了探究取食苜蓿对豌豆蚜中肠消化酶的影响,揭示苜蓿抗蚜的生化机制,本文测定了2种色型豌豆蚜取食8个不同抗性苜蓿品种后中肠主要消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红色型豌豆蚜在取食低抗品种渭南后,其中肠蛋白酶活性为(9.71±0.63)U/m L,绿色型豌豆蚜取食感虫品种猎人河后为(9.88±0.56)U/m L,二者取食高抗品种三得利后分别为(0.33±0.10)U/m L和(0.43±0.02)U/m L;红色型豌豆蚜取食感虫品种猎人河后其中肠脂肪酶活性为(4.12±0.30)U/m L,绿色型豌豆蚜则在取食低抗品种渭南后酶活达(4.00±0.29)U/m L,二者脂肪酶活性在取食高抗品种甘农5号后分别为(1.63±0.10)U/m L和(1.08±0.13)U/m L;2种色型的豌豆蚜中肠淀粉酶的活性在取食感虫品种猎人河后分别为(2.30±0.40)U/m L、(2.14±0.29)U/m L。此外,豌豆蚜取食8个苜蓿品种后,红、绿色型豌豆蚜的蛋白酶、脂肪酶及绿色型豌豆蚜的淀粉酶活性与苜蓿抗性间均呈高度负线性相关,表明苜蓿品种的抗蚜性越高,蚜虫取食后其中肠3种酶的活性越低,抗性苜蓿品种主要抑制豌豆蚜中肠消化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蚜 苜蓿 蛋白酶 脂肪酶 淀粉酶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蚤跳甲药剂防治试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丽慧 贺春贵 +2 位作者 王森山 丁莲英 徐顺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2-146,共5页
选用6种药剂,采用拌种、拌种+喷雾、喷雾3种施药方法,在甘肃省康乐县进行了双低春油菜田间油菜蚤跳甲防效比较试验,以油菜被害指数表示药剂的防治效果,选出适宜药剂与施药方法。结果表明:拌种处理中,毒死蜱被害指数最低(2~3叶... 选用6种药剂,采用拌种、拌种+喷雾、喷雾3种施药方法,在甘肃省康乐县进行了双低春油菜田间油菜蚤跳甲防效比较试验,以油菜被害指数表示药剂的防治效果,选出适宜药剂与施药方法。结果表明:拌种处理中,毒死蜱被害指数最低(2~3叶期4.15%、4~5叶期20.38%、5~6叶期32.08%),氰戊·马拉松、甲维盐次之;拌种+喷雾处理中,氰戊·马拉松(1.83%、15.84%、25.16%)、甲维盐(6.20%、29.2j%、29.24%)防效最佳,吡虫啉次之;喷雾处理中,氰戊·马拉松(5.24%、18.79%、29.17%)最佳,甲维盐、吡虫啉次之。氰戊·马拉松、辛硫磷、毒死蜱、甲维盐拌种、拌种+喷雾,甲维盐喷雾将最终死苗率控制在5%以内,大田示范试验中被害指数控制在40%以内,有效控制了对油菜的为害。由此,可以用毒死蜱、氰戊·马拉松、甲维盐、吡虫啉替代高毒农药甲拌磷防治油菜蚤跳甲。其中吡虫啉、甲维盐适宜喷雾,毒死蜱适宜拌种,氰戊·马拉松拌种或喷雾均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油菜 油菜蚤跳甲 被害指数 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烟粉虱亚洲Ⅱ3隐种实验种群生命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肖林云 王家云 +2 位作者 余昊 王运兵 王森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5-58,共4页
通过观察烟粉虱亚洲Ⅱ3隐种(Bemisia tabaci AsiaⅡ3)在6种不同温度(18、21、24、27、30、33℃)条件下生长发育情况,探索了不同温度下烟粉虱亚洲Ⅱ3隐种种群参数.结果表明,在18~30℃范围内烟粉虱亚洲Ⅱ3隐种完成一个世代所需时间... 通过观察烟粉虱亚洲Ⅱ3隐种(Bemisia tabaci AsiaⅡ3)在6种不同温度(18、21、24、27、30、33℃)条件下生长发育情况,探索了不同温度下烟粉虱亚洲Ⅱ3隐种种群参数.结果表明,在18~30℃范围内烟粉虱亚洲Ⅱ3隐种完成一个世代所需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缩短,由18℃的45.5d缩短到30℃的26.6 d;24~27℃为烟粉虱产卵的最适温区,27℃时的产卵量最大,达203.75粒,在此温区其发育速率加快,内禀增长力(rm)和净增殖率(R0)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在27℃时达到最大,分别为0.16和8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亚洲Ⅱ3隐种 实验种群 生命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RUSTY-HEU热管空间堆体积优化及热力耦合特性研究
17
作者 张开辉 庄坤 +4 位作者 张欣欣 王森山 邓丽娜 王永战 王莹桢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0-1260,共11页
空间热管堆具有小型化、长寿期、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在航天领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由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提出的高富集度热管空间堆高浓缩铀方案KRUSTY-HEU,在保持反应性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添加慢化剂材料的方法进行体积优... 空间热管堆具有小型化、长寿期、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在航天领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由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提出的高富集度热管空间堆高浓缩铀方案KRUSTY-HEU,在保持反应性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添加慢化剂材料的方法进行体积优化,减小控制棒的体积并降低反射层厚度,用以降低航天器的发射成本和发射载荷。在慢化剂布置方面,本文提出了芯块内层添加慢化剂、芯块内部中间层添加慢化剂和慢化剂与燃料弥散3种方案,并对反应性和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芯块内层添加慢化剂方案优于其他两种方案,最低的反射层厚度为8.69 cm,较之前降低了3.11 cm,体积降低了约30%。针对优化后的方案进行了中子学和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反应性影响较小且移动反射层能够很好地控制反应性,同时燃耗引起的反应性损失较小。在正常运行时,堆芯温度和热位移与之前相差不大,热应力最大处为慢化剂和芯块的交界面,超过了堆芯材料屈服极限。通过在慢化剂和芯块间添加间隙,在材料屈服极限内有效地降低了热应力。单管失效分析表明堆芯温度、位移和热应力发生变化,但未影响其安全性。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芯块内层添加慢化剂方案可有效降低KRUSTY-HEU的体积,热力耦合特性表明优化后的堆芯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堆 KRUSTY HEU 中子物理学 热力耦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城区北山林区林木害虫调查研究
18
作者 朱亚灵 许宏刚 +3 位作者 程晓月 欧阳经政 魏淑婷 王森山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1066-1072,共7页
随着兰州市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林业害虫的发生日趋严重。采用样线法对兰州城区北山林区的虫害发生情况开展了调查,为兰州市林业虫害防控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鉴定出兰州城区北山林区的害虫多样性高,共有5目41科8... 随着兰州市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林业害虫的发生日趋严重。采用样线法对兰州城区北山林区的虫害发生情况开展了调查,为兰州市林业虫害防控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鉴定出兰州城区北山林区的害虫多样性高,共有5目41科87种,其中鞘翅目、半翅目和鳞翅目科数和物种数均占有明显优势,是不同林区昆虫群落的优势种。食叶害虫种类最多,占比为32%;蛀干害虫种类次之,占比为27%,枝梢害虫、球果害虫种类较多,占比分别为19%、16%,地下害虫种类最少,占比为6%。城区北山3个林区害虫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以九州台林区最高,为4.87和0.84。仁寿山林区与九州台林区的害虫群落相似性指数最高,为0.456,仁寿山与白塔山的相似性指数最低,为0.3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城区 北山林区 害虫 种类 调查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炭疽叶枯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防治药剂的室内测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吕昭龙 李继平 +4 位作者 郑果 惠娜娜 王森山 马生彪 王立 《植物医学》 2023年第1期34-43,共10页
本研究对采自甘肃省礼县的苹果炭疽叶枯病病原菌种类进行了鉴定,并开展了防治药剂的室内筛选.通过组织分离法将病原菌分离纯化后,采用科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验证,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内转录间隔区基因(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 ... 本研究对采自甘肃省礼县的苹果炭疽叶枯病病原菌种类进行了鉴定,并开展了防治药剂的室内筛选.通过组织分离法将病原菌分离纯化后,采用科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验证,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内转录间隔区基因(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 β-微管蛋白基因(β-Tubulin,TUB2)和肌动蛋白基因(Actin,ACT)多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化学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为隐秘刺盘孢(Colletotrichum aenigma),可同时侵染叶片和果实,为当地苹果炭疽叶枯病致病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杀菌剂丙森锌和嘧菌环胺对菌丝的生长抑制效果较好,其EC_(50)值分别为0.698 0 mg/L和1.232 6 mg/L;抑霉唑和异菌脲抑菌效果次之,EC_(50)值分别为3.688 9 mg/L和2.684 0 mg/L;氰霜唑和氟啶胺抑菌效果较差,EC_(50)值分别为58.740 9 mg/L和33.647 7 mg/L.研究结果为苹果炭疽叶枯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叶枯病 隐秘刺盘孢 分离鉴定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烯虫酯小麦防治米象和玉米象持效性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姜雪 赵珍 +4 位作者 龚超 张锡贤 何丽莎 王森山 李燕羽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3-158,共6页
为明确S-烯虫酯在储粮实仓中对米象和玉米象成虫及子一代种群的持效性和敏感性差异,本实验分别扦取了经S-烯虫酯处理90 d和365 d后的小麦样品,在(27±1)℃,相对湿度(70±1)%的条件下对米象和玉米象2种常见储粮害虫进行持效性模... 为明确S-烯虫酯在储粮实仓中对米象和玉米象成虫及子一代种群的持效性和敏感性差异,本实验分别扦取了经S-烯虫酯处理90 d和365 d后的小麦样品,在(27±1)℃,相对湿度(70±1)%的条件下对米象和玉米象2种常见储粮害虫进行持效性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施药时间为90 d时,S-烯虫酯处理下玉米象成虫的校正死亡率为(40.00±2.87)%,子一代数量仅为施药时间365 d的一半;通州、西藏、四川3个品系米象成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6.21±0.14)%、(88.13±0.15)%和(68.18±0.11)%,子一代种群数量分别是施药时间365 d的1/7、1/52和1/6。应用S-烯虫酯小麦90 d对于米象和玉米象防治效果显著高于施药时间365 d,S-烯虫酯的药效随施药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米象比玉米象对S-烯虫酯敏感,通州、西藏、四川3种品系的米象对S-烯虫酯的敏感性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烯虫酯 持效性 米象 玉米象 成虫 子一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