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蜀葵根多糖治疗慢传输型便秘作用与网络药理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徐文丽
李舟媛
+5 位作者
王梓灵
陈乐
陈科力
侯晓莹
刘大会
杜鸿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071-3085,共15页
目的首先分析黄蜀葵根多糖的单糖组成,并进行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作用评价,最后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蜀葵根多糖中改善慢传输型便秘的药效物质和分子机制。方法水提醇沉法制备黄蜀葵根多糖,通过离子色谱法测定黄蜀葵根多...
目的首先分析黄蜀葵根多糖的单糖组成,并进行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作用评价,最后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蜀葵根多糖中改善慢传输型便秘的药效物质和分子机制。方法水提醇沉法制备黄蜀葵根多糖,通过离子色谱法测定黄蜀葵根多糖的单糖组成;采用盐酸洛哌丁胺(10 mg·kg^(-1))诱导的慢传输型便秘模型,以粪便含水率和小肠推进率两个指标评价其治疗便秘的治疗作用;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病理变化以及闭锁小带蛋白-1(ZO-l)蛋白和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表达;利用RT-qPCR法检测各组结肠组织AQP3、AQP4、TNF-α、IL-1β和IL-6 mRNA表达水平,最后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黄蜀葵根多糖治疗STC的潜在核心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探索其分子机制。结果黄蜀葵根多糖能增加小鼠粪便含水率及小肠推进率(P<0.01),抑制AQP3、AQP4、TNF-α、IL-1β和IL-6mRNA的表达(P<0.01,P<0.001)。同时,黄蜀葵根多糖高剂量组可保护结肠屏障的完整性并显著上调便秘小鼠结肠组织ZO-1和claudin-1蛋白表达。此外,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鼠李糖、岩藻糖和葡萄糖醛酸主要作用于STAT3、JUN、CASP3、HSP90AA1、VEGFA和IL-1β等关键靶点,通过调节TRP通道的炎症介质调节、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性和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改善便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黄蜀葵根多糖干预可显著降低便秘小鼠结肠组织的CASP3、VEGFA和IL-1β3蛋白表达量。结论黄蜀葵根多糖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治疗慢传输型便秘,为后续的临床应用和药物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国家专利已授权ZL202310894613.3),有望促进黄蜀葵非药用部位的资源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蜀葵
非药用部位
多糖
慢传输型便秘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蜀葵根多糖治疗慢传输型便秘作用与网络药理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徐文丽
李舟媛
王梓灵
陈乐
陈科力
侯晓莹
刘大会
杜鸿志
机构
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资源与中药化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中药资源产业化与方剂创新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循环利用重点研究室
江汉大学医学部武汉生物医学研究院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071-3085,共15页
基金
国家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21):黄冈综合试验站
负责人:刘大会
+1 种基金
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21-QNRC2-B16)
负责人:杜鸿志。
文摘
目的首先分析黄蜀葵根多糖的单糖组成,并进行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作用评价,最后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蜀葵根多糖中改善慢传输型便秘的药效物质和分子机制。方法水提醇沉法制备黄蜀葵根多糖,通过离子色谱法测定黄蜀葵根多糖的单糖组成;采用盐酸洛哌丁胺(10 mg·kg^(-1))诱导的慢传输型便秘模型,以粪便含水率和小肠推进率两个指标评价其治疗便秘的治疗作用;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病理变化以及闭锁小带蛋白-1(ZO-l)蛋白和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表达;利用RT-qPCR法检测各组结肠组织AQP3、AQP4、TNF-α、IL-1β和IL-6 mRNA表达水平,最后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黄蜀葵根多糖治疗STC的潜在核心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探索其分子机制。结果黄蜀葵根多糖能增加小鼠粪便含水率及小肠推进率(P<0.01),抑制AQP3、AQP4、TNF-α、IL-1β和IL-6mRNA的表达(P<0.01,P<0.001)。同时,黄蜀葵根多糖高剂量组可保护结肠屏障的完整性并显著上调便秘小鼠结肠组织ZO-1和claudin-1蛋白表达。此外,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鼠李糖、岩藻糖和葡萄糖醛酸主要作用于STAT3、JUN、CASP3、HSP90AA1、VEGFA和IL-1β等关键靶点,通过调节TRP通道的炎症介质调节、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性和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改善便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黄蜀葵根多糖干预可显著降低便秘小鼠结肠组织的CASP3、VEGFA和IL-1β3蛋白表达量。结论黄蜀葵根多糖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治疗慢传输型便秘,为后续的临床应用和药物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国家专利已授权ZL202310894613.3),有望促进黄蜀葵非药用部位的资源高效利用。
关键词
黄蜀葵
非药用部位
多糖
慢传输型便秘
网络药理学
Keywords
Abelmoschus Manihot
Non-medicated parts
Polysaccharide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
Network pharmacology
分类号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蜀葵根多糖治疗慢传输型便秘作用与网络药理学机制研究
徐文丽
李舟媛
王梓灵
陈乐
陈科力
侯晓莹
刘大会
杜鸿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