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凤凰单枞茶树品种(系)叶片主要性状的种间差异和地域变异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桔红 庄东红 +1 位作者 马瑞君 吴泽容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5-530,共6页
对广东潮州凤凰山区不同地域的50种凤凰单枞茶树品系的叶缘锯齿数、侧脉数、叶形、叶绿素含量、叶面积(LA)、叶干物质量(LDMC)、比叶面积(SLA)等叶片形态和功能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不同海拔地带的12种凤凰单枞茶树主要叶片性... 对广东潮州凤凰山区不同地域的50种凤凰单枞茶树品系的叶缘锯齿数、侧脉数、叶形、叶绿素含量、叶面积(LA)、叶干物质量(LDMC)、比叶面积(SLA)等叶片形态和功能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不同海拔地带的12种凤凰单枞茶树主要叶片性状进行了地域变异研究。结果显示,50种凤凰茶树叶片形状为卵圆形至长卵形(叶形指数1.99~3.16),叶绿素含量平均为64.348(SPAD测定读数),平均单叶面积24.237 cm^2,叶干物质含量40.65%,比叶面积80.947 cm^2·g^-1。50种凤凰单枞茶树的叶面积变异最大(变异系数为21.12%),比叶面积变异次之(18.3%),叶形状(9.8%)和叶绿素含量(10.4%)变异较小,叶干物质含量变异最小(5.9%);南馥茶园的兰花香、柚花香、宋种、八仙、桂花香、夜来香、蜜兰香等品系叶片单位面积合成的有机物质较多,对外界资源有效利用率较高;南馥茶园的玉兰香、水仙、姜花香、杨梅叶和区山塘茶园的玉兰香等品系叶片单位面积合成的有机物较少,对外界资源有效利用率较低;高海拔地带的部分凤凰单枞茶树具有叶面积大、叶干物质含量少、比叶面积大、叶绿素含量多的趋势,表明种植地域的海拔对凤凰单枞茶树叶片性状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单枞 叶片性状 海拔 地域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东30种凤凰单枞茶树品系叶片性状变异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桔红 马瑞君 庄东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5-28,42,共5页
以30种凤凰茶树品系为材料,对叶脉、叶缘锯齿、叶形指数、叶绿素含量、叶面积(LA)、叶干物质量(LDMC)、比叶面积(SLA)等7个重要性状进行研究。以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其差异显著性进行检验,以主成分分析(PCA)对所测变量进行降维处理,并根据3... 以30种凤凰茶树品系为材料,对叶脉、叶缘锯齿、叶形指数、叶绿素含量、叶面积(LA)、叶干物质量(LDMC)、比叶面积(SLA)等7个重要性状进行研究。以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其差异显著性进行检验,以主成分分析(PCA)对所测变量进行降维处理,并根据30种茶树品系叶性状在3个主成分轴上的具体得分,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0种凤凰茶品系之间叶形态和功能性状有显著差异;比叶面积变异最大(变异幅为23.06%),不同茶品系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有较大差异;叶绿素含量高、叶缘锯齿少的一些品系如宋种、蜜兰香、黄栀香、茉莉香、桂花香、八仙、柚花香对资源有效利用率高;叶绿素含量少、叶缘锯齿数目多的玉兰香、杨梅叶、贡香、梅占、玉兰香、兄弟仔、竹叶对资源有效利用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茶 叶性状 变异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层积和室温干燥贮藏对4种蒺藜科草本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郑秀芳 陈文 +2 位作者 王桔红 彭玉姣 张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59,共7页
研究了低温层积和室温干燥贮藏对河西走廊骆驼蒿(Peganum nigellastrum)、骆驼蓬(P.harmala)、驼蹄瓣(Zygophyllum fabago)和蝎虎驼蹄瓣(Z.mucronatum)蒺藜科4种草本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贮藏条件对4种蒺藜科植物种子萌发率和... 研究了低温层积和室温干燥贮藏对河西走廊骆驼蒿(Peganum nigellastrum)、骆驼蓬(P.harmala)、驼蹄瓣(Zygophyllum fabago)和蝎虎驼蹄瓣(Z.mucronatum)蒺藜科4种草本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贮藏条件对4种蒺藜科植物种子萌发率和萌发速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01)。经冬季冷屋贮藏(-5℃、湿润)和冰箱贮藏(4℃、湿润)的驼蹄瓣种子萌发率分别达到74.5%和64%,经室温干贮的种子萌发率仅为27%,略高于贮藏前的种子萌发率(12%);经冬季冷屋贮藏的骆驼蓬种子萌发率达到70.5%,大于冰箱贮藏后的种子萌发率(27%)和室温干贮后的种子萌发率(12%);室温干燥贮藏极大地提高了骆驼蒿种子萌发率和萌发速率,经室温干燥贮藏的骆驼蒿种子萌发率(98%)>冬季冷屋贮藏后的萌发率(65%)>冰箱贮藏后的萌发率(57%)>贮藏前的萌发率(8%);3种贮藏条件对蝎虎驼蹄瓣种子萌发几乎没有影响,萌发率不足10%。说明低温层积能有效破除骆驼蒿、骆驼蓬、驼蹄瓣种子休眠,提高萌发率和萌发速率,而室温干燥贮藏使骆驼蒿种子完成后熟,提高萌发率和萌发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藜科植物 低温层积 室温干燥贮藏 种子萌发 休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和PEG模拟干旱胁迫对沙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2
4
作者 陈文 马瑞君 王桔红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3-119,共7页
研究不同浓度盐溶液(NaCl、MgSO4、盐渍土壤)和PEG模拟干旱胁迫对沙米种子吸胀、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观察胁迫解除后种子的反应。结果表明:随着NaCl、MgSO4和PEG浓度的升高,沙米种子吸胀率先升后降,种子萌发率呈现不同程度降低,盐... 研究不同浓度盐溶液(NaCl、MgSO4、盐渍土壤)和PEG模拟干旱胁迫对沙米种子吸胀、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观察胁迫解除后种子的反应。结果表明:随着NaCl、MgSO4和PEG浓度的升高,沙米种子吸胀率先升后降,种子萌发率呈现不同程度降低,盐渍土壤溶液对萌发率没有显著影响;对沙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胁迫效应是NaCl>MgSO4>盐渍土壤溶液,沙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能耐受的NaCl胁迫临界阈值是18 g/kg,能耐受一定的MgSO4和较高浓度的盐渍土壤胁迫。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种子萌发率显著降低,幼苗生长受阻,沙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能耐受的渗透势临界阈值为-0.94MPa。各类盐和PEG模拟干旱胁迫解除后,种子仍具有较高的萌发能力,沙米能适应轻度盐渍土壤生境,但盐化程度过高或极端干旱将抑制沙米种子萌发和幼苗建植。破除种子的休眠、土壤保墒、低盐渍化并覆以沙埋(黑暗条件)种植,是保证沙米存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米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盐胁迫 P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大山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及保护
5
作者 韩多红 朱杰 +2 位作者 张挺峰 刘西周 王桔红 《防护林科技》 2011年第2期49-51,共3页
对东大山分布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计有35科,68属,80种。对其种类、分布、药用部位、资源量等研究方面进行了概述,提出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具体建议,旨在为更科学更规范地进行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 东大山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 利用及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豆子和披针叶黄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桔红 +2 位作者 张勇 马昭远 颜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72-877,共6页
以采集于河西走廊中部荒漠边缘的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和披针叶黄华(Thermopsis lan-ceolate L.)种子为试验材料,以不同渗透势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条件,研究了2种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特征。研究结果显... 以采集于河西走廊中部荒漠边缘的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和披针叶黄华(Thermopsis lan-ceolate L.)种子为试验材料,以不同渗透势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条件,研究了2种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2种植物种子吸胀速率、萌发率、萌发指数、活力指数、苗高、根长和组织饱和含水量等指标均表现出明显降低趋势,而幼苗干重、根干重和根冠比均呈先升后降趋势。2种植物种子萌发对干旱胁迫均较为敏感,苦豆子和披针叶黄华种子能够萌发的最低渗透势阈值分别为-0.65 MPa和-0.42 MPa。2种植物因干旱胁迫未能萌发的种子复水后萌发率均较高。分析认为,2种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特征对幼苗的成功定植和种群的自然更新具有重要生态学意义,但在人工栽培时保证土壤墒情应是保障建植成功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苦豆子 披针叶黄华 萌发率 吸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鬼针草与含羞草化感作用及其入侵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桔红 史生晶 +2 位作者 陈文 李云 崔现亮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1-91,共11页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入侵植物鬼针草与含羞草根、茎、叶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从化感角度揭示外来植物的入侵机制。结果表明:1)鬼针草根、茎、叶浸提液随浓度升高显著抑制鬼针草和含羞草种子萌发,高浓度(0.04 g·mL-1...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入侵植物鬼针草与含羞草根、茎、叶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从化感角度揭示外来植物的入侵机制。结果表明:1)鬼针草根、茎、叶浸提液随浓度升高显著抑制鬼针草和含羞草种子萌发,高浓度(0.04 g·mL-1)的叶浸提液使萌发率降低了67%~87%;高浓度(0.04 g·mL-1)的含羞草叶浸提液使其种子萌发率降低了21.7%,但对鬼针草种子萌发影响较小。2)鬼针草和含羞草根长随2种植物根、茎、叶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尤其是高浓度的叶浸提液有较强抑制效应。3)各浓度的鬼针草根、茎、叶浸提液均能降低含羞草茎长,高浓度的叶浸提液抑制效应最强;高浓度(0.04 g·mL-1)的含羞草茎和叶浸提液抑制鬼针草茎长,中等浓度(0.02~0.03 g·mL-1)的根和叶浸提液促进鬼针草茎长;含羞草各器官浸提液对其茎长的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大略有增强。4)鬼针草各器官浸提液(尤其叶浸提液)抑制自身根冠比,促进含羞草根冠比;含羞草各器官浸提液轻微降低自身根冠比,显著降低鬼针草根冠比。5)鬼针草对自身种子萌发率、根长及根冠比的化感强度大于鬼针草他感强度;鬼针草对含羞草茎长的化感强度大于其自感强度,也大于含羞草他感强度;含羞草对鬼针草根长及根冠比的化感强度大于其自感强度,也大于鬼针草他感强度。鬼针草主要通过抑制含羞草茎长,增强入侵性,而含羞草主要通过抑制鬼针草根的生长,增大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针草 含羞草 化感作用 入侵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入侵程度喜旱莲子草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共存种银花苋的比较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桔红 许泽璇 +3 位作者 陈文 朱慧 黄龙军 李佳维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5-123,共9页
外来种入侵使入侵地物种多样性水平下降、生态系统稳定遭到破坏。通过测定不同入侵程度的喜旱莲子草根茎叶以及土壤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探查喜旱莲子草各器官化学元素含量及比率的变化;同时,对喜旱莲子草与共存种银花苋化学计量... 外来种入侵使入侵地物种多样性水平下降、生态系统稳定遭到破坏。通过测定不同入侵程度的喜旱莲子草根茎叶以及土壤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探查喜旱莲子草各器官化学元素含量及比率的变化;同时,对喜旱莲子草与共存种银花苋化学计量特征进行比较,以揭示喜旱莲子草的营养策略及其成功入侵机制。结果表明:1)随喜旱莲子草的入侵,其生境土壤元素含量增加;土壤速效磷(AP)含量为重度入侵>中度和轻度入侵地,高营养生境尤其是高AP生境有益于喜旱莲子草的快速生长和扩张;2)3种程度入侵的喜旱莲子草各器官N、P含量均为叶>根和茎,植物将更多的N、P元素分配到叶。3)喜旱莲子草各器官N含量、叶P含量均显著大于银花苋,显示其对土壤N、P有较强的吸收和利用率;4)银花苋各器官C∶N值显著大于3种入侵程度的喜旱莲子草各器官;3种入侵程度的喜旱莲子草叶N∶P值显著小于银花苋叶,银花苋根N∶P值、茎N∶P值显著小于3种入侵程度的喜旱莲子草。喜旱莲子草通过对资源的吸收和利用以及地上部分的快速生长增大竞争力,而共存种银花苋主要通过地下部分的快速生长增大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化学计量学 喜旱莲子草 银花苋 营养策略 入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和3种放线菌对盐胁迫下鬼针草和鳢肠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桔红 史生晶 +3 位作者 陈文 甘桂媚 陈赛娜 李张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2-120,共9页
为探查枯草芽孢杆菌和放线菌对植物抗盐性的影响,采用培养皿法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和3种放线菌(粉孢类群2-5、淡紫灰类群6-3和烬灰类群1-6)对盐胁迫下鬼针草和鳢肠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枯草芽孢杆菌和3种放线菌在25~75 mm... 为探查枯草芽孢杆菌和放线菌对植物抗盐性的影响,采用培养皿法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和3种放线菌(粉孢类群2-5、淡紫灰类群6-3和烬灰类群1-6)对盐胁迫下鬼针草和鳢肠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枯草芽孢杆菌和3种放线菌在25~75 mmol·L^−1盐浓度下提高鬼针草种子发芽率,而4种菌液对盐胁迫下鳢肠种子发芽率影响较小。2)枯草芽孢杆菌和3种放线菌对盐胁迫下鬼针草根长作用较小,对鳢肠根长具有不同程度的促生作用。3)4种菌液对盐胁迫下鬼针草茎长作用较小,对鳢肠茎长具有显著的促生作用,100 mmol·L^−1盐浓度下鳢肠茎长分别增加了30.56%、28.57%、26.47%和24.24%。4)枯草芽孢杆菌和3种放线菌对盐胁迫下鬼针草干重影响较小,但能不同程度地提高鳢肠干重。枯草芽孢杆菌和3种放线菌对盐胁迫下鬼针草种子发芽率和鳢肠根长、茎长及干重具有较显著的促生作用,有利于鬼针草和鳢肠幼苗适应盐逆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放线菌 盐胁迫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调控运行系统中的安全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桔红 《集成电路应用》 2020年第11期132-133,共2页
阐述电力调控运行系统运行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优化方案,包括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优化运行系统、培训技术型人才,从而完善措施并保证措施的有效性。
关键词 电力调控 系统运行 网络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改性大薸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生物吸附及表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双桃 朱慧 王桔红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2-145,共4页
采用氢氧化钠(NaOH)对入侵植物大薸(PS)进行化学改性制备改性大薸生物吸附剂(SPS),研究改性条件对SPS吸附铜离子(Cu2+)、锌离子(Zn2+)和铅离子(Pb2+)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改性大薸形貌和表面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PS对C... 采用氢氧化钠(NaOH)对入侵植物大薸(PS)进行化学改性制备改性大薸生物吸附剂(SPS),研究改性条件对SPS吸附铜离子(Cu2+)、锌离子(Zn2+)和铅离子(Pb2+)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改性大薸形貌和表面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PS对Cu2+和Zn2+的去除率随着改性剂NaOH浓度增加呈先增大后降低态势、随着改性时间延长和改性温度降低而呈增大态势。采用0.5mol/L的NaOH溶液,在30℃处理3h制备的SPS吸附性能最强,对Cu2+、Zn2+、Pb2+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0.7%、99.1%和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吸附 大薸 重金属离子 化学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粕多肽提取物对黑腹果蝇抗衰老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晓芸 钟晓玲 +1 位作者 林鸿生 王桔红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1-94,共4页
选取果蝇为模型生物,探究花生粕多肽对果蝇寿命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花生粕多肽不仅能够延长果蝇寿命,还能增强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酶活力,酶活力的提高率分别达到31.00%和27.35%... 选取果蝇为模型生物,探究花生粕多肽对果蝇寿命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花生粕多肽不仅能够延长果蝇寿命,还能增强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酶活力,酶活力的提高率分别达到31.00%和27.35%。说明花生粕多肽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机体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达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粕多肽 果蝇寿命 酶活性 抗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花野茼蒿种子的萌发特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崔现亮 罗娅婷 +1 位作者 王桔红 李孙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6期143-145,共3页
研究不同温度、不同光照条件,以及不同储藏方式、储藏时间对蓝花野茼蒿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以期为其生态入侵预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蓝花野茼蒿种子属于需光发芽种,且在不同储藏条件、储藏时间下均能有64%以上的萌发率。冷藏时间对... 研究不同温度、不同光照条件,以及不同储藏方式、储藏时间对蓝花野茼蒿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以期为其生态入侵预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蓝花野茼蒿种子属于需光发芽种,且在不同储藏条件、储藏时间下均能有64%以上的萌发率。冷藏时间对4℃冷藏种子的萌发开始时间无显著影响;室温和-20℃储藏种子的萌发开始时间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均有先推迟再提前的趋势;到储藏200 d后,3个储藏条件种子均在第4天开始萌发。且50和100 d储藏种子的萌发开始时间在3个储藏条件间有显著差异。不同储藏条件下,种子储藏100 d后均可达到最高的萌发率(室内储藏种子和-20℃储藏种子的萌发率达100%,显著高于4℃冷藏种子的78.67%),但随着储藏时间增加到200 d,萌发率又降低(室内储藏的86.47%,显著高于4℃储藏的64%和-20℃储藏的66%)。3个储藏条件的种子,在储藏50 d时的萌发速率均比未储藏的显著降低;随着储藏时间增加到100 d,萌发速率均又显著升高;但随着储藏时间达到200 d,室内储藏种子的萌发速率继续加快,而4和-20℃储藏又有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光照 种子储藏 萌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6000模拟干旱对土荆芥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崔现亮 王桔红 罗娅婷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4期165-165,171,共2页
采用0(CK)、5%、10%、15%和20%浓度的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测定不同干旱条件下土荆芥种子的萌发指标及幼苗的初生根与胚芽的长度指标,探讨了干旱胁迫对土荆芥种子在15~25℃、12 h光暗周期条件下的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荆... 采用0(CK)、5%、10%、15%和20%浓度的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测定不同干旱条件下土荆芥种子的萌发指标及幼苗的初生根与胚芽的长度指标,探讨了干旱胁迫对土荆芥种子在15~25℃、12 h光暗周期条件下的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荆芥种子能够耐受轻中度的干旱(5%和10%PEG-6000浓度),在CK、5%、10%PEG-6000浓度下的萌发率均>88%、发芽指数较高,萌发开始时间早(2 d以内),活力指数较高,达到最高日相对萌发率的时间早(第2天);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各萌发活力指标受到显著的抑制,但在20%PEG-6000浓度下的萌发率依然能达到23%。PEG-6000浓度处理对土荆芥种子的初生根和胚芽长度均具有低促高抑的作用。总体来看,土荆芥种子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在干旱区具有生存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荆芥种子 干旱 萌发率 活力指数 PEG-6000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粕多肽螯合钙咀嚼片制作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晓芸 王桔红 +2 位作者 林鸿生 孔美兰 林丽云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19年第4期35-37,共3页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花生粕多肽螯合钙咀嚼片添加配料用量展开研究,发现采用25份脱脂奶粉、40份淀粉、10份麦芽糖醇作为填充剂,采用2份明胶、0.1份β-环状糊精作为黏合剂,采用0.3份硬脂酸镁作为润滑剂,采用60%食用酒精作为润湿剂,调配后...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花生粕多肽螯合钙咀嚼片添加配料用量展开研究,发现采用25份脱脂奶粉、40份淀粉、10份麦芽糖醇作为填充剂,采用2份明胶、0.1份β-环状糊精作为黏合剂,采用0.3份硬脂酸镁作为润滑剂,采用60%食用酒精作为润湿剂,调配后得到的营养型花生粕多肽螯合钙咀嚼片色香味俱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粕 多肽螯合钙 咀嚼片 工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