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冲击载荷下径向密度排布对泡沫金属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根伟 刘冕 +1 位作者 宋辉 王彬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3,共13页
参照层状密度梯度泡沫模型实现方法,利用3D-Voronoi技术设计了新型径向密度梯度泡沫模型,并用有限元软件,对它在不同冲击载荷下的力学行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冲击速度、密度梯度和平均相对密度对金属泡沫冲击端、支撑端应力和能量吸收... 参照层状密度梯度泡沫模型实现方法,利用3D-Voronoi技术设计了新型径向密度梯度泡沫模型,并用有限元软件,对它在不同冲击载荷下的力学行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冲击速度、密度梯度和平均相对密度对金属泡沫冲击端、支撑端应力和能量吸收能力的影响,发现:径向正梯度泡沫与层状正、负梯度泡沫相比,其两端的应力值均较小,可同时保护冲击端、支撑端物体;径向负梯度泡沫两端应力变化幅度较小,能够保证物体受力稳定;几种泡沫金属的能量吸收能力在不同冲击速度下发生交替变化。对于径向梯度泡沫,能量吸收能力对密度梯度大小不敏感,对梯度方向敏感,径向负梯度泡沫的能量吸收能力始终大于径向正梯度泡沫;平均相对密度越大,径向正、负梯度泡沫两端应力越大、吸能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泡沫金属 3D-Voronoi技术 密度梯度参数 能量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发射技术的再生混凝土破坏机理细观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刘茂军 王根伟 +1 位作者 许国平 周胜锴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6-71,共6页
摘要:为了从细观层面了解再生混凝土的破坏机理,分别制作了4种常用强度等级的砂浆试块、普通混凝土试块、再生混凝土试块以及强化再生骨料混凝土试块,并对试块进行了简单加载条件下的声发射试验,对声发射能量-峰值频率关联图进行了... 摘要:为了从细观层面了解再生混凝土的破坏机理,分别制作了4种常用强度等级的砂浆试块、普通混凝土试块、再生混凝土试块以及强化再生骨料混凝土试块,并对试块进行了简单加载条件下的声发射试验,对声发射能量-峰值频率关联图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声发射信号峰值频率主要集中在25~40kHz和85~105kHz2个区段内,并且随着等级的提高,高频信号增加,从而得出了进行骨料强化及提高砂浆强度等级可以有效提高再生混凝土强度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再生混凝土 破坏机理 峰值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骨料取代率再生混凝土的粘结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赵军 王根伟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4年第2期225-228,共4页
再生混凝土的概念符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如今对它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但能否真正将再生混凝土运用到实际工程中去,则取决于它本身的各项性能指标是否达到要求和生产工艺是否可行,其中粘结性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本文... 再生混凝土的概念符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如今对它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但能否真正将再生混凝土运用到实际工程中去,则取决于它本身的各项性能指标是否达到要求和生产工艺是否可行,其中粘结性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本文采用立方体中心拉拔试验,通过对不同粗骨料取代率0%、30%、60%和100%时的混凝土试件进行拉拔试验来探讨钢筋与再生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锚固性能。试验发现再生混凝土粘结强度要高于基准混凝土,且随着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粘结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取代率为60%时,粘结强度达到最大值。试验结果表明将再生混凝土运用到实际工程中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粘结特性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破坏裂纹源3D定位试验研究
4
作者 王根伟 刘茂军 《新材料·新装饰》 2024年第8期1-5,共5页
为了研究再生混凝土裂缝变化规律,文章利用声发射技术,通过试验获取再生混凝土试件内部损伤演化过程的声发射信息,并通过参数分析、波形分析、频能图分析等一系列手段掌握试件内部损伤演化情况,并用声发射3D定位功能确定再生混凝土试块... 为了研究再生混凝土裂缝变化规律,文章利用声发射技术,通过试验获取再生混凝土试件内部损伤演化过程的声发射信息,并通过参数分析、波形分析、频能图分析等一系列手段掌握试件内部损伤演化情况,并用声发射3D定位功能确定再生混凝土试块内部损伤的具体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声发射 噪声 3D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润湿性对石墨烯流固摩擦能量输出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霍远樑 李朋伟 +4 位作者 王超 王根伟 桑胜波 张文栋 冀健龙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0-136,共7页
为深入了解界面润湿性对流固摩擦能量输出的影响机制,该文利用石墨烯薄膜制作不同界面接触角的俘能结构并进行实验测试。此外,基于分子动力学理论建立Couette模型并进行仿真验证。研究发现,俘能结构输出的电压随着接触角的增大而增加,... 为深入了解界面润湿性对流固摩擦能量输出的影响机制,该文利用石墨烯薄膜制作不同界面接触角的俘能结构并进行实验测试。此外,基于分子动力学理论建立Couette模型并进行仿真验证。研究发现,俘能结构输出的电压随着接触角的增大而增加,接触角为69.5°的俘能结构对应输出的电压是0.95 m V,相比接触角为45°时输出的0.57 m V增长67%;输出的电压极性与溶液流动的方向有关;而且电压幅值与溶液流动速度及浓度有关,与流动速度成非线性关系。结合模拟结果提出一种界面润湿性对流固摩擦能量输出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宏观接触角是表征界面对水分子的束缚力的参数,也是影响溶液在界面附近滑移速度的关键因素,溶液离子拖动电子移动速度受滑移速度影响,并将最终决定输出电压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采集 分子动力学 润湿性 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海绵校园优化建设探究——以扶绥空港某高校为例
6
作者 王根伟 黄巧 《新材料·新装饰》 2023年第22期111-114,共4页
大学校园在社会文化层面对城市化产生集聚、辐射效应,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决策背景下,生态效益也成为评价大学校园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文章旨在研究基于海绵城市视角下的喀斯特地区大学校园建设,归纳分析得出空港某高校校... 大学校园在社会文化层面对城市化产生集聚、辐射效应,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决策背景下,生态效益也成为评价大学校园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文章旨在研究基于海绵城市视角下的喀斯特地区大学校园建设,归纳分析得出空港某高校校园生态基底特点有:①生态空间破碎化;②地面硬化程度高;③土壤环境脆弱。结合海绵校园目标,从“山水林草”四个方面进行优化建设策略探究,通过构建“斑块—节点—廊道”的多层次海绵系统,对雨水进行渗透及滞留利用,以提高喀斯特地区校园雨水资源利用程度、水景观的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海绵校园 生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