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YOLO算法的非机动车辆检测模型
1
作者 王树凤 梁庆伟 +1 位作者 王宇航 周倩 《汽车工程师》 2024年第8期8-14,共7页
针对自动驾驶车辆目标检测过程中非机动车因体积小、易被遮挡而导致误检和漏检的问题,为提高非机动车的检测精度,对YOLOv4基础算法进行改进,利用跨阶段连接优化特征提取融合网络,在减少计算量的同时提高检测性能,并嵌入卷积块注意力模块... 针对自动驾驶车辆目标检测过程中非机动车因体积小、易被遮挡而导致误检和漏检的问题,为提高非机动车的检测精度,对YOLOv4基础算法进行改进,利用跨阶段连接优化特征提取融合网络,在减少计算量的同时提高检测性能,并嵌入卷积块注意力模块(CBAM),通过通道和空间注意力权值分配来增大有效特征权重、提高检测精度,同时,利用自建的非机动车数据集,在锚框(Anchor)自适应匹配的基础上建立非机动车检测模型。最后,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通过消融实验对比模型性能,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检测模型能够有效提高非机动车的检测和识别效果,较好地解决误检和漏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机动车检测 YOLOv4算法 卷积块注意力模块 跨阶段连接 消融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抗盐剂对NaCl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2
作者 刘晓晨 王树凤 +1 位作者 寿松涛 张建锋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9-209,共11页
将KNO_(3)、CaCl_(2)、DA-6、KH_(2) PO_(4)、FeSO_(4)·7H_(2) O、MgSO_(4)·7H_(2) O和蔗糖7种物质组合配制复合型抗盐剂,以‘济麦22’为研究材料,采用水培法,探讨了不同浓度(0.2%、0.4%和0.6%)盐(NaCl)胁迫下,施加不同浓度(... 将KNO_(3)、CaCl_(2)、DA-6、KH_(2) PO_(4)、FeSO_(4)·7H_(2) O、MgSO_(4)·7H_(2) O和蔗糖7种物质组合配制复合型抗盐剂,以‘济麦22’为研究材料,采用水培法,探讨了不同浓度(0.2%、0.4%和0.6%)盐(NaCl)胁迫下,施加不同浓度(10%、20%和30%)抗盐剂对种子萌发及后续幼苗生长的影响,并提出了适合小麦的抗盐剂配方。结果表明:(1)30%、20%、10%抗盐剂分别对0.2%、0.4%、0.6%NaCl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的促进效果最好,发芽率分别提高了6.4%、12.0%、26.5%。(2)0.6%NaCl胁迫下添加抗盐剂,根干质量显著增加了29.7%~35.9%;在抗盐剂作用下,光合速率分别提高了67.5%~90.0%(0.2%NaCl胁迫)、13.3%~51.5%(0.4%NaCl胁迫)和0.4%~25.5%(0.6%NaCl胁迫),且30%抗盐剂显著增强了0.2%NaCl胁迫下小麦的光合作用,增幅达90.0%。添加抗盐剂使小麦的光合色素含量升高,其中叶绿素a在0.2%和0.4%NaCl胁迫下分别升高了22.5%~39.0%和41.7%~43.2%,叶绿素b分别升高了22.1%~31.0%和14.7%~22.5%,类胡萝卜素分别升高了12.2%~28.6%和24.4%~32.3%。此外,其他各项生理指标也有相应改善。(3)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盐胁迫下30%抗盐剂处理后小麦的得分均为最高,为最适浓度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抗盐剂 小麦 盐胁迫 种子萌发 抗性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盐胁迫下桤木8个无性系生理特性的变化 被引量:26
3
作者 王树凤 陈益泰 +1 位作者 潘红伟 吴天林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23,共5页
以不同质量分数的盐(NaCl)胁迫对桤木Alnus cremastogyne8个无性系,在盆栽条件下测定叶片中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和叶绿素质量分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桤木无性系的耐盐性由于盐胁迫质量分数的不... 以不同质量分数的盐(NaCl)胁迫对桤木Alnus cremastogyne8个无性系,在盆栽条件下测定叶片中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和叶绿素质量分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桤木无性系的耐盐性由于盐胁迫质量分数的不同以及自身的遗传特性而存在显著差异,在2 g.kg-1盐胁迫下,耐盐性从强到弱排序为X42>S17>M19>D5>N22>D10>A6>A1;在4 g.kg-1盐胁迫下,M19和S17耐盐性较强,A6最弱;而当盐质量分数达6 g.kg-1时,M19,S17和D5耐盐性较强,A6依然最弱。经过对生理指标以及生长状况的综合评价,初步筛选出M19和D52个耐盐性较好的桤木无性系,其次为S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理学 盐胁迫 桤木 膜脂过氧化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杞柳不同品种对铅的积累、耐性及叶片元素原位微区分布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树凤 施翔 +4 位作者 田生科 孙海菁 杨肖娥 陈益泰 刘婷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1-80,共10页
【目的】研究杞柳不同品种对重金属铅(Pb)的吸收、积累以及耐性差异,明确Pb在杞柳不同组织的积累特点、转移能力及其在叶片的微区分布特征,为阐明Pb的毒性机制以及杞柳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水培... 【目的】研究杞柳不同品种对重金属铅(Pb)的吸收、积累以及耐性差异,明确Pb在杞柳不同组织的积累特点、转移能力及其在叶片的微区分布特征,为阐明Pb的毒性机制以及杞柳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水培方法,分别以0,100和200μmol·L^(-1) Pb(NO3)2处理杞柳微山湖、一枝笔和大红头3个品种扦插苗,研究铅对杞柳不同品种生长、生物量积累和重金属耐性的影响以及Pb在不同组织的积累和转移能力,并采用同步辐射-X-射线(SRXRF)荧光技术分析Pb以及K,Zn,Ca,Fe等其他元素在杞柳叶片的微区分布特征。【结果】Pb明显抑制了杞柳3个品种的苗高生长和生物量积累,而且,苗高生长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明显的下降(P<0.05),而地上部和根部生物量在100和200μmol·L^(-1) Pb(NO3)2处理下的变化则不明显;杞柳3个品种在苗高和生物量积累方面均有差异,其中微山湖的苗高、地上部干质量以及根部干质量均优于其他2个品种。在100和200μmol·L^(-1) Pb处理下,供试3个品种对铅的耐性指数均在60%以上,说明杞柳对Pb具有的耐受性,微山湖耐性最强,其次为一枝笔,大红头的耐性指数最低。不同组织对Pb的积累量从高到低表现为:根>插条>枝条>叶。通过对不同组织Pb的转移系数研究发现,Pb向杞柳地上部不同组织的转移能力很低,特别是向新枝和叶片的转移极少,而向插条中的转移相对较多,说明杞柳体内的Pb大部分积累于根部,极少向地上部转运,转运到地上部的Pb倾向于储存在插条等生物活性较弱的组织中。SRXRF分析发现,Pb在杞柳叶片主要沿叶片的中脉分布,与Zn的分布类似,通过对叶片中不同元素的分布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Pb与K,Zn,Ca,Fe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推测Pb在叶片的迁移可能与这几种营养元素的吸收有关。【结论】杞柳3个品种对Pb均具有较强的耐受性,根系可以固定高浓度的Pb,因此,杞柳可用于Pb污染土壤的植物固定化修复中;尽管杞柳不同品种对Pb的积累和耐性差异不明显,但在植物修复实践中,宜选择选择苗高生长和生物量积累较为优良的品种,如微山湖,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植物修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杞柳 耐性和积累 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轴转向重型汽车转向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树凤 郝秀成 +1 位作者 柴山 张俊友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7-169,共3页
以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利用ADAMS建立了五轴转向重型汽车的整车虚拟样机模型,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由分析结果可知,转向轮转角越大,轮胎磨损越严重。为提高重型汽车的灵活性,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对该模型进行了优化。通过仿... 以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利用ADAMS建立了五轴转向重型汽车的整车虚拟样机模型,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由分析结果可知,转向轮转角越大,轮胎磨损越严重。为提高重型汽车的灵活性,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对该模型进行了优化。通过仿真分析可知,优化后的转向性能明显提高。同时分析比较了五轴转向重型汽车与前两轴转向重型汽车的转向性能,结果表明,五轴转向重型汽车转弯半径小,轮胎磨损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汽车 五轴转向 转向性能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车辆全轮转向最优控制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树凤 李华师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67-672,682,共7页
为提高三轴车辆在正常行驶工况下的操纵稳定性,综合考虑车辆的低速和高速转向性能,提出了三轴车辆全轮转向最优控制策略。建立了三轴全轮转向车辆的线性2自由度模型,分别制定了车辆低速和高速时的控制目标并建立了相应的理想模型,应用... 为提高三轴车辆在正常行驶工况下的操纵稳定性,综合考虑车辆的低速和高速转向性能,提出了三轴车辆全轮转向最优控制策略。建立了三轴全轮转向车辆的线性2自由度模型,分别制定了车辆低速和高速时的控制目标并建立了相应的理想模型,应用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中的状态调节器理论,采用前馈加状态反馈跟踪理想模型的控制方法设计了全轮转向最优控制系统,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对控制系统在不同车速下的控制性能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全轮转向最优控制方法低速时可使车辆具有所在车速下的最小转弯半径,高速时在改善车辆稳定性的同时不增加驾驶员的操作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车辆 全轮转向 理想模型 最优控制 操纵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豆科植物固氮菌—Frankia的基因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树凤 陈益泰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2-387,共6页
弗兰克氏菌(Frankia)能够与大约25个属的非豆科植物共生进行结瘤固氮,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Frankia的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Frankia基因组的结构、功能及其表达特点,同时比较了来源于不同菌株的固氮基因的差异,... 弗兰克氏菌(Frankia)能够与大约25个属的非豆科植物共生进行结瘤固氮,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Frankia的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Frankia基因组的结构、功能及其表达特点,同时比较了来源于不同菌株的固氮基因的差异,并提出今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兰克氏菌 固氮酶基因簇 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 RRNA基因 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星齿轮式转向机构设计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树凤 李慧 柴山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35-639,共5页
为设计出合理的行星齿轮式转向机构,首先分析了转向机构的工作原理和设计参数的影响;然后根据车辆动力学和四轮转向技术等相关理论,以零质心侧偏角控制策略为目标,分析了车辆在不同转向情况下前后轮的转角关系,确定了转向机构的设计参数... 为设计出合理的行星齿轮式转向机构,首先分析了转向机构的工作原理和设计参数的影响;然后根据车辆动力学和四轮转向技术等相关理论,以零质心侧偏角控制策略为目标,分析了车辆在不同转向情况下前后轮的转角关系,确定了转向机构的设计参数;最后以某车辆为例,设计出合理的转向机构,建立了该车的虚拟样机模型并进行了操纵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行星齿轮式转向机构能大大提高车辆低速时的机动性和高速下的操纵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齿轮 转向机构 设计参数 机动性 操纵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人工势场法的智能车辆超车路径规划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王树凤 张钧鑫 刘宗锋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9,共5页
为提高智能车辆的行车安全性,基于人工势场法,通过分析超车驾驶行为规律,建立超车最小纵向安全距离及其约束模型,提出新型障碍物虚拟力场作用域,引入基于前车工况的斥力系数和调节因子,设立虚拟局部目标点,建立了改进的路径规划模型。利... 为提高智能车辆的行车安全性,基于人工势场法,通过分析超车驾驶行为规律,建立超车最小纵向安全距离及其约束模型,提出新型障碍物虚拟力场作用域,引入基于前车工况的斥力系数和调节因子,设立虚拟局部目标点,建立了改进的路径规划模型。利用MATLAB和CarSim软件联合建立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路径跟踪仿真平台,对改进模型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路径规划模型安全有效地实现了智能车辆的超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辆 超车换道 路径规划 人工势场法 路径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压电传感器的层加层结构纳米纤维膜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淑花 王树凤 +2 位作者 于驰 张晶 岳丽春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77-88,共12页
通过聚丙烯腈(PAN)与改性木质素(CEHL-PTMG)接枝物进行共混,使用多层静电纺丝技术得到PAN|PAN/CEHL-PTMG|PAN层加层结构的纳米纤维膜,并制备一系列的薄膜。对制备的层加层结构纳米纤维膜进行表面形貌、构象、热性能、力学性能以及压电... 通过聚丙烯腈(PAN)与改性木质素(CEHL-PTMG)接枝物进行共混,使用多层静电纺丝技术得到PAN|PAN/CEHL-PTMG|PAN层加层结构的纳米纤维膜,并制备一系列的薄膜。对制备的层加层结构纳米纤维膜进行表面形貌、构象、热性能、力学性能以及压电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层加层结构使得薄膜的压电性能得到了大幅提高,PAN(11%,1 mL)|PAN/CEHL-PTMG(11%/2%,2 mL)|PAN(11%,1 mL)层加层结构纳米纤维膜的压电性能最为优异,输出电压和电流分别可达2.57 V、1468.0 nA;层加层结构薄膜的拉伸强度提高到了7.16 MPa,相较复合纳米纤维膜拉伸强度提高了7.51%,比纯PAN薄膜拉伸强度提高了52.67%;结构化后的薄膜的稳定性大幅提高,经过上千次的撞击仍能输出较好的电压;同时将其附于手指及手肘上,能更加明确地指示两者的运动,且在数值上出现较大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膜 压力传感器 静电纺丝 层加层结构 压电材料 聚丙烯腈(P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及其在汽车实验仿真中的开发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树凤 余群 《上海汽车》 2001年第7期21-23,共3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虚拟现实系统的特征、所需的软硬件等。结合汽车实验仿真的实例,指出开发虚拟现实系统的一般步骤,介绍了WorldToolKit开发工具、虚拟场景建模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控制,并对其在汽车工程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虚拟现实 仿真 汽车工程 开发 软件 硬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锌尾矿区15种植物的生长及对重金属的吸收积累 被引量:28
12
作者 陈益泰 施翔 +2 位作者 王树凤 李江川 孙宇剑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30,共9页
在废弃的铅锌尾矿库进行人工植被恢复试验,对3年生15种植物修复铅锌矿尾矿的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参试植物出现叶片黄化、提早落叶或停止生长现象。株高和基径增长率、根系生长、生物量等种间差异显著。根系生长深度受到抑制,最大侧... 在废弃的铅锌尾矿库进行人工植被恢复试验,对3年生15种植物修复铅锌矿尾矿的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参试植物出现叶片黄化、提早落叶或停止生长现象。株高和基径增长率、根系生长、生物量等种间差异显著。根系生长深度受到抑制,最大侧根长、细根长度比例和根系生物量比重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桤木、紫穗槐、截叶胡枝子、紫花苜蓿4种固氮植物叶片受害轻微,均有根瘤出现。火炬树、夹竹桃叶片受害程度较低,相对生长率较高,单株生物量较大。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吸收积累因植物种类、部位、金属种类不同而不同。植株不同器官Pb和Zn浓度高低总趋势为根>茎,部分树种Zn浓度表现为茎>根。在15种参试植物中,截叶胡枝子单位面积地上部Pb和Zn积累量均最高,分别为65,199mg·m-2,其次为紫穗槐,Pb和Zn积累量分别为43,127mg·m-2。筛选出综合表现较佳的紫穗槐、截叶胡枝子、火炬树、夹竹桃、桤木、盐肤木、紫花苜蓿和加拿大紫荆等8种植物,它们是铅锌尾矿库植被恢复的适宜材料,其中固氮植物应用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库 植物修复 生长 重金属积累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虚拟试验技术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国权 王树凤 +1 位作者 李世雄 余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2-176,180,共6页
设计了汽车操纵稳定性虚拟试验系统,建立操纵稳定性动力学仿真分析模型,并进行车辆实体建模和行为建模.虚拟试验场景采用分层模块化的树形结构,用不同的类和节点并组织虚拟试验场的各种对象,并设置了光照、雾化和声音信息.虚拟试验过程... 设计了汽车操纵稳定性虚拟试验系统,建立操纵稳定性动力学仿真分析模型,并进行车辆实体建模和行为建模.虚拟试验场景采用分层模块化的树形结构,用不同的类和节点并组织虚拟试验场的各种对象,并设置了光照、雾化和声音信息.虚拟试验过程是数据空间到图形图像空间的映射,使用WTK编程,通过仿真分析数据驱动汽车在虚拟的试验场中行驶,并用分割视屏窗口的方法实现了试验过程的立体视觉显示,从而实现了操纵稳定性的虚拟试验.实际车辆试验表明,虚拟试验分析数据与实车试验比较接近,驾驶员感受的场景与实车试验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操纵稳定性 虚拟试验场景 虚拟试验 分层模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胁迫下旱柳无性系耐镉性变异及生理变化 被引量:8
14
作者 徐爱春 陈益泰 +1 位作者 陈庆红 王树凤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74-681,共8页
以10个旱柳Salix matsudana无性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水溶液中镉胁迫时旱柳耐镉性性状的遗传特性、耐镉性强弱及叶片生理性状变化。结果表明:水溶液中镉质量浓度为30~60mg·L-1时,旱柳地上部镉质量分数、地上部生物量、根系生物量... 以10个旱柳Salix matsudana无性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水溶液中镉胁迫时旱柳耐镉性性状的遗传特性、耐镉性强弱及叶片生理性状变化。结果表明:水溶液中镉质量浓度为30~60mg·L-1时,旱柳地上部镉质量分数、地上部生物量、根系生物量、地上部镉积累量、根系镉积累量和叶绿素质量分数等6个性状的耐镉性遗传力较高。在此条件下,10个旱柳无性系耐镉性强弱顺序为13号>8号>16号≈18号≈9号>2号≈4号>10号>3号>5号。镉胁迫下,旱柳叶片生理性状变化表现为: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降低、膜透性减少、丙二醛质量分数增加、脯氨酸质量分数变化无一致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旱柳 耐性 生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虚拟实验 被引量:12
15
作者 尹念东 王树凤 余群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33-235,共3页
虚拟实验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而进行的仿真实验。本文设计了一套桌面虚拟现实系统(DesktopVR),利用该系统开发了汽车操纵稳定性虚拟实验平台,并在平台上进行了汽车双移线的虚拟实验。结果表明虚拟实验能虚拟再现实际实验的结果,与实际实... 虚拟实验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而进行的仿真实验。本文设计了一套桌面虚拟现实系统(DesktopVR),利用该系统开发了汽车操纵稳定性虚拟实验平台,并在平台上进行了汽车双移线的虚拟实验。结果表明虚拟实验能虚拟再现实际实验的结果,与实际实验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实验 汽车 操纵稳定性 桌面虚拟现实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轴汽车双相位转向性能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永强 高利 +2 位作者 张平霞 王树凤 柴山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9年第3期527-530,共4页
为满足多轴汽车低速转向灵活性和高速操纵稳定性,设计了双相位转向机构,并利用AD-AMS/VIEW建立了5轴汽车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发现,当汽车同相位转向高速行驶时,质心侧向加速度和横摆角速度明显低于后轮不转向时的状态,降低了汽车发... 为满足多轴汽车低速转向灵活性和高速操纵稳定性,设计了双相位转向机构,并利用AD-AMS/VIEW建立了5轴汽车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发现,当汽车同相位转向高速行驶时,质心侧向加速度和横摆角速度明显低于后轮不转向时的状态,降低了汽车发生侧翻和甩尾的可能性;当汽车逆相位转向低速行驶时,质心运动轨迹直径缩短12.9%,提高了机动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MS 双相位 多轴 全轮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汽车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9
17
作者 尹念东 王树凤 余群 《上海汽车》 2000年第11期17-20,共4页
虚拟现实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本文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特征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常用软件和硬件。文章还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汽车开发与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汽车工程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证施护病毒性心肌炎68例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传慧 王树凤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1年第3期223-224,共2页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辨证施护 心悸 怔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北美栎树秋冬季叶色变化机理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代泽娅 谭准 +3 位作者 孙海菁 施翔 王树凤 胡冀珍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62,共7页
以栽植于苗圃的4年生水栎、纳塔栎、舒玛栎、沼生栎、柳叶栎为研究对象,在秋冬转色期对其叶片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3种色素及可溶性糖含量进行定期测定,同时记录转色期气温变化,研究转色期叶片色素含量变化与环境影响因子的关... 以栽植于苗圃的4年生水栎、纳塔栎、舒玛栎、沼生栎、柳叶栎为研究对象,在秋冬转色期对其叶片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3种色素及可溶性糖含量进行定期测定,同时记录转色期气温变化,研究转色期叶片色素含量变化与环境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气温的下降,5种栎树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均呈先快后慢的下降趋势,而花青素含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叶绿素a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沼生栎>水栎>舒玛栎>纳塔栎>柳叶栎;10月12日至11月5日,纳塔栎、舒玛栎和柳叶栎中的叶绿素b降幅最大。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呈波动状态,除柳叶栎在试验后期有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外,其他4种栎树在整个试验期变化不大。5个树种花青素含量与日平均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水栎和柳叶栎叶中的花青素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由此得出,秋冬季日平均气温的下降促进了5种栎树叶片花青素的积累,直接影响了叶色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栎 纳塔栎 舒玛栎 沼生栎 柳叶栎 叶片 花青素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对阿托品化及中毒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20
作者 孙敬芳 王树凤 杜华 《淮海医药》 1997年第1期47-47,共1页
在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阿托品的应用起着重要作用。而正确评估阿托品的用量及疗效,又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在治疗中.阿托品中毒往往是造成死亡和增加后遗症的一大主要因素。
关键词 抢救 有机磷农药中毒 阿托品化 阿托品中毒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