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和声搜索的稀布线阵旁瓣电平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峰干 井亚鹊 +2 位作者 王标标 周淑华 肖磊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3-96,共4页
采用和声搜索算法研究了带约束条件的稀布线阵峰值旁瓣优化问题。探讨了稀布阵综合中的天线口径、阵元数目以及峰值旁瓣的关系,并拟合了三者的数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优化算法相比,改进的和声搜索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在峰值... 采用和声搜索算法研究了带约束条件的稀布线阵峰值旁瓣优化问题。探讨了稀布阵综合中的天线口径、阵元数目以及峰值旁瓣的关系,并拟合了三者的数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优化算法相比,改进的和声搜索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在峰值旁瓣优化中,不同阵元数目可获得最佳的天线口径;而在固定天线口径条件下,少量的阵元可获得更佳的峰值旁瓣。天线口径、阵元数目以及峰值旁瓣的相互关系可为稀布线阵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布阵 和声搜索算法 旁瓣电平 优化布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读取标准RINEX格式的GPS星历数据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妮 王标标 《电子设计工程》 2010年第8期23-25,共3页
目前普遍采用接收机自主交换格式RINEX标准文件进行星历数据的处理。在RINEX标准数据的格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Matlab的矩阵优势对RINEX文件进行读取的方法,并给出具体实现方案。该方法使得GPS星历数据读取更为简易,也使利用这些数据... 目前普遍采用接收机自主交换格式RINEX标准文件进行星历数据的处理。在RINEX标准数据的格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Matlab的矩阵优势对RINEX文件进行读取的方法,并给出具体实现方案。该方法使得GPS星历数据读取更为简易,也使利用这些数据进行的工程应用研究工作更为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GPS) RINEX 星历数据 MATLAB 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的对比 被引量:1
3
作者 吴仁斌 贾维敏 +2 位作者 姚敏立 金伟 王标标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51,共5页
自适应波束形成器可以根据接收信号自适应地调整权矢量,增强期望信号,并有效抑制干扰。在实际环境中,由于波达角估计、阵列校准等误差因素的存在,导致传统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性能严重下降,因此,如何提高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的鲁棒性是一... 自适应波束形成器可以根据接收信号自适应地调整权矢量,增强期望信号,并有效抑制干扰。在实际环境中,由于波达角估计、阵列校准等误差因素的存在,导致传统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性能严重下降,因此,如何提高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的鲁棒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本文对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进行研究,对算法进行仿真、分析和比较,总结出各算法的性能优缺点,最后对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的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几点见解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信号处理 自适应波束形成 鲁棒性 空域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成本动中通姿态估计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田方浩 姚敏立 +2 位作者 伍宗伟 王标标 赵鹏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36-1042,共7页
针对低成本微机电惯性测量单元无法满足宽带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姿态估计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以单基线GPS为辅助敏感器的改进型非线性观测器姿态估计算法。与经典观测器相比,改进算法利用观测器估计姿态代替加速度计估计姿态计算北向矢量的... 针对低成本微机电惯性测量单元无法满足宽带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姿态估计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以单基线GPS为辅助敏感器的改进型非线性观测器姿态估计算法。与经典观测器相比,改进算法利用观测器估计姿态代替加速度计估计姿态计算北向矢量的观测矢量,有效解决了加速度计精度与单基线GPS精度不匹配的问题。在单基线GPS不能正常工作的状态下,设计了状态判断开关,成功减少了载体机动加速度对估计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单基线GPS一直正常工作的条件下,设计的改进非线性观测器的姿态估计精度达到±0.5°;在单基线GPS不能一直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在GPS可见弧段其姿态估计精度也达到±0.5°,均优于传统非线性观测器,满足低成本动中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基线GPS 惯性测量单元 姿态估计 非线性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权空-谱自适应近邻聚类的高光谱图像分类 被引量:2
5
作者 何芳 王标标 +2 位作者 张峰干 郭帅 贾维敏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04-1609,共6页
高光谱图像聚类算法可以对海量的高光谱图像数据进行信息提取,完成地物类别的初步分类。自适应近邻聚类(clustering with adaptive neighbors,CAN)作为一种新型的聚类算法,利用样本间的局部连通性实现聚类,聚类效果较好,但是该算法的性... 高光谱图像聚类算法可以对海量的高光谱图像数据进行信息提取,完成地物类别的初步分类。自适应近邻聚类(clustering with adaptive neighbors,CAN)作为一种新型的聚类算法,利用样本间的局部连通性实现聚类,聚类效果较好,但是该算法的性能受样本间相关性的影响较大。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融合高光谱图像的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的分类方法,即加权空-谱自适应近邻聚类(weighted spatial and spectral clustering with adaptive neighbors,WSS-CAN)法,该方法通过引入样本点的近邻窗口尺度和光谱因子2个参数对高光谱图像进行重构,增强了样本间的相关性,对重构后的图像进行CAN聚类,有效提高了分类精度。在Indian Pines和Salinas-A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由WSS-CAN得到的总体精度分别为56.33%、77.90%,分别比其他聚类算法提升了11.52%~18.47%、10.1%~14.79%,聚类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算法 自适应近邻聚类 空间信息 光谱信息 加权空-谱自适应近邻聚类 高光谱图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