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毛竹茎秆发育过程中不同节间叶绿素荧光的变化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柯杨
卜柯丽
+5 位作者
马元丹
栗青丽
王灵杰
高岩
高海波
张汝民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97-703,共7页
为了揭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快速生长期茎秆不同节间叶绿素荧光特征,以毛竹笋竹茎秆为材料,用YZQ-500型非调制式叶绿素荧光仪和JIP-test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茎秆不同节间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
为了揭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快速生长期茎秆不同节间叶绿素荧光特征,以毛竹笋竹茎秆为材料,用YZQ-500型非调制式叶绿素荧光仪和JIP-test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茎秆不同节间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随着节间的升高,毛竹笋竹茎秆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显著下降(P<0.05);单位面积捕获的光能(TRo/CSo),单位面积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ETo/CSo),PSⅡ反应中心吸收光能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o),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φPo),光合性能指数(PIABS)和反应中心数量(RC/CSo)显著下降(P<0.05);用于热耗散的量子比率(φDo),单位面积热耗散(DIo/CSo)和单位反应中心耗散掉的能量(DIo/RC)显著上升(P<0.05),表明茎秆上下部节间的生长发育存在明显差异,中下部节间PSⅡ反应中心活性较强,光能转换效率较高,能量耗散较少,生长较快;上部节间光合功能相对较弱,生长比较缓慢。研究成果对明确毛竹快速生长机制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毛竹
茎秆
节间
叶绿素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毛竹快速生长期茎秆不同节间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变化
被引量:
10
2
作者
翟建云
孙建飞
+6 位作者
马元丹
卜柯丽
王柯杨
温国胜
高海波
高岩
张汝民
《竹子学报》
2018年第1期42-48,共7页
为了揭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快速生长时期茎秆内碳水化合物代谢规律,本研究以毛竹笋竹为试材,测定茎秆不同节间内蔗糖、葡萄糖、果糖、淀粉和纤维素质量分数,及碳水化合物代谢酶活性。结果显示:可溶性糖在竹篼内最高为77.1 mg...
为了揭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快速生长时期茎秆内碳水化合物代谢规律,本研究以毛竹笋竹为试材,测定茎秆不同节间内蔗糖、葡萄糖、果糖、淀粉和纤维素质量分数,及碳水化合物代谢酶活性。结果显示:可溶性糖在竹篼内最高为77.1 mg·g^(-1),蔗糖、果糖和葡萄糖随着节间的升高而下降,第10节间比第1节间分别降低了35.3%、41.5%和35.3%(P<0.01);竹篼中淀粉比基部第1节间高了30.3%(P<0.01),从基部到顶部淀粉逐渐上升;纤维素随节间的升高下降,第10节间比第1节间下降了51.6%(P<0.01)。从茎秆基部到顶部,转化酶(Inv)活性上升,第4节间达到最高,之后呈下降趋势;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支链淀粉酶(PUL)和淀粉磷酸化酶(SP)活性随节间的升高均降低趋势,第13节间比第1节间分别降低了81.6%、87.8%、94.9%和85.2%(P<0.01)。蔗糖与葡萄糖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淀粉与果糖、葡萄糖和纤维素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SS和SPS酶活性与蔗糖和葡萄糖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不同节间内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存在差异,茎秆的发育和成熟是由基部到顶部顺次完成的,中下部生长较快;SS和SPS可能是毛竹茎秆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关键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代谢酶
茎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毛竹茎秆快速生长期PeATG1/PeATG4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卜柯丽
傅卢成
+5 位作者
王灵杰
栗青丽
王柯杨
马元丹
袁高岩
袁张汝民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3-50,共8页
[目的] 探讨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茎秆快速生长与PeATG1和PeATG4基因表达的关系。 [方法] 以毛竹笋竹茎秆为材料,采用透射电镜监测笋竹快速生长期不同时间(10:00、14:00、18:00、22:00、2:00和6:00)和不同部位(第4、7、10、13节)的...
[目的] 探讨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茎秆快速生长与PeATG1和PeATG4基因表达的关系。 [方法] 以毛竹笋竹茎秆为材料,采用透射电镜监测笋竹快速生长期不同时间(10:00、14:00、18:00、22:00、2:00和6:00)和不同部位(第4、7、10、13节)的自噬活性,并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分析技术测定第7节PeATG1和PeATG4基因表达量。 [结果] 对毛竹茎秆24 h自噬活性监测,22:00和2:00在第7节和第10节观察到自噬体;第4节和第13节没有观察到自噬体。在夜间,PeATG1和PeATG4转录水平表达增强,PeATG1表达量在22:00最高,分别是18:00和6:00的3.0倍和1.3倍(P < 0.05);PeATG4表达量在2:00最高,分别是18:00和6:00的1.7和1.6倍(P < 0.05)。 [结论] 毛竹茎秆不同时间段的生长发育存在显著差异,夜间有自噬体形成,PeATG1和PeATG4基因表达量较高,茎秆生长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毛竹
茎秆
自噬
PeATG1
PeATG4
快速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毛竹茎秆发育过程中不同节间叶绿素荧光的变化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柯杨
卜柯丽
马元丹
栗青丽
王灵杰
高岩
高海波
张汝民
机构
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临沂大学生命科学院
出处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97-70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570686)
浙江省省院合作林业科技资助项目(2016SY06)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R2014CL030)
文摘
为了揭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快速生长期茎秆不同节间叶绿素荧光特征,以毛竹笋竹茎秆为材料,用YZQ-500型非调制式叶绿素荧光仪和JIP-test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茎秆不同节间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随着节间的升高,毛竹笋竹茎秆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显著下降(P<0.05);单位面积捕获的光能(TRo/CSo),单位面积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ETo/CSo),PSⅡ反应中心吸收光能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o),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φPo),光合性能指数(PIABS)和反应中心数量(RC/CSo)显著下降(P<0.05);用于热耗散的量子比率(φDo),单位面积热耗散(DIo/CSo)和单位反应中心耗散掉的能量(DIo/RC)显著上升(P<0.05),表明茎秆上下部节间的生长发育存在明显差异,中下部节间PSⅡ反应中心活性较强,光能转换效率较高,能量耗散较少,生长较快;上部节间光合功能相对较弱,生长比较缓慢。研究成果对明确毛竹快速生长机制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植物学
毛竹
茎秆
节间
叶绿素
叶绿素荧光
Keywords
botany
Phyllostachys edulis
stem
internode
chlorophyll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分类号
S718.3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毛竹快速生长期茎秆不同节间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变化
被引量:
10
2
作者
翟建云
孙建飞
马元丹
卜柯丽
王柯杨
温国胜
高海波
高岩
张汝民
机构
浙江农林大学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
临沂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竹子学报》
2018年第1期42-4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570686
31270497)
+1 种基金
浙江省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省合作林业科技项目(2016SY06)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R2014CL030)
文摘
为了揭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快速生长时期茎秆内碳水化合物代谢规律,本研究以毛竹笋竹为试材,测定茎秆不同节间内蔗糖、葡萄糖、果糖、淀粉和纤维素质量分数,及碳水化合物代谢酶活性。结果显示:可溶性糖在竹篼内最高为77.1 mg·g^(-1),蔗糖、果糖和葡萄糖随着节间的升高而下降,第10节间比第1节间分别降低了35.3%、41.5%和35.3%(P<0.01);竹篼中淀粉比基部第1节间高了30.3%(P<0.01),从基部到顶部淀粉逐渐上升;纤维素随节间的升高下降,第10节间比第1节间下降了51.6%(P<0.01)。从茎秆基部到顶部,转化酶(Inv)活性上升,第4节间达到最高,之后呈下降趋势;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支链淀粉酶(PUL)和淀粉磷酸化酶(SP)活性随节间的升高均降低趋势,第13节间比第1节间分别降低了81.6%、87.8%、94.9%和85.2%(P<0.01)。蔗糖与葡萄糖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淀粉与果糖、葡萄糖和纤维素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SS和SPS酶活性与蔗糖和葡萄糖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不同节间内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存在差异,茎秆的发育和成熟是由基部到顶部顺次完成的,中下部生长较快;SS和SPS可能是毛竹茎秆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关键酶。
关键词
毛竹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代谢酶
茎秆
Keywords
PhyUostachys edulis
Carbohydrates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enzyme
Stem
分类号
S795.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毛竹茎秆快速生长期PeATG1/PeATG4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卜柯丽
傅卢成
王灵杰
栗青丽
王柯杨
马元丹
袁高岩
袁张汝民
机构
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浙江农林大学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3-5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570686)
文摘
[目的] 探讨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茎秆快速生长与PeATG1和PeATG4基因表达的关系。 [方法] 以毛竹笋竹茎秆为材料,采用透射电镜监测笋竹快速生长期不同时间(10:00、14:00、18:00、22:00、2:00和6:00)和不同部位(第4、7、10、13节)的自噬活性,并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分析技术测定第7节PeATG1和PeATG4基因表达量。 [结果] 对毛竹茎秆24 h自噬活性监测,22:00和2:00在第7节和第10节观察到自噬体;第4节和第13节没有观察到自噬体。在夜间,PeATG1和PeATG4转录水平表达增强,PeATG1表达量在22:00最高,分别是18:00和6:00的3.0倍和1.3倍(P < 0.05);PeATG4表达量在2:00最高,分别是18:00和6:00的1.7和1.6倍(P < 0.05)。 [结论] 毛竹茎秆不同时间段的生长发育存在显著差异,夜间有自噬体形成,PeATG1和PeATG4基因表达量较高,茎秆生长迅速。
关键词
植物学
毛竹
茎秆
自噬
PeATG1
PeATG4
快速生长
Keywords
botany
Phyllostachys edulis
stem
autophagy
PeATG1
PeATG4
rapid growth
分类号
Q75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毛竹茎秆发育过程中不同节间叶绿素荧光的变化
王柯杨
卜柯丽
马元丹
栗青丽
王灵杰
高岩
高海波
张汝民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毛竹快速生长期茎秆不同节间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变化
翟建云
孙建飞
马元丹
卜柯丽
王柯杨
温国胜
高海波
高岩
张汝民
《竹子学报》
201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毛竹茎秆快速生长期PeATG1/PeATG4基因表达分析
卜柯丽
傅卢成
王灵杰
栗青丽
王柯杨
马元丹
袁高岩
袁张汝民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