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声显微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建辉 陈宁波 +2 位作者 王柏权 刘成波 龚小竞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71-788,共18页
光声成像作为一种兼具高光学对比度和大超声探测深度的新兴成像方法,突破了传统光学成像技术分辨率与成像深度相互制约的壁垒,获得了空前快速的发展,其中,光声显微成像技术继承了光声成像技术的优点,采用声学或光学聚焦的成像模式,可以... 光声成像作为一种兼具高光学对比度和大超声探测深度的新兴成像方法,突破了传统光学成像技术分辨率与成像深度相互制约的壁垒,获得了空前快速的发展,其中,光声显微成像技术继承了光声成像技术的优点,采用声学或光学聚焦的成像模式,可以实现高对比度、高分辨率的生物组织结构、分子与功能成像,在神经学、眼科、血管生物学和皮肤学等研究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为此,首先介绍了光声成像技术的原理和分类,然后围绕光声显微成像(Photoacoustic microscopy,PAM)技术这一主题,重点综述了新型PAM技术的发展情况、PAM焦深(Depth of focus,DoF)延拓技术以及PAM的生物医学应用。最后,总结了PAM技术发展存在的挑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光学 光声成像 光声显微成像 生物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射共轴式光声消化内窥成像系统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柏权 陈宁波 +1 位作者 张建辉 龚小竞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9-79,共11页
光声成像作为一种既能提供光学高对比度又能实现声学大成像深度的新兴医学影像技术,可通过对肿瘤滋养血管的三维成像,为癌症的早期诊断提供一种全新的高灵敏检测方法。本文针对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成像需求,提出了一种内部光激发、外部声... 光声成像作为一种既能提供光学高对比度又能实现声学大成像深度的新兴医学影像技术,可通过对肿瘤滋养血管的三维成像,为癌症的早期诊断提供一种全新的高灵敏检测方法。本文针对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成像需求,提出了一种内部光激发、外部声探测的透射共轴式光声消化道内窥成像系统,并通过仿体与离体生物组织的成像实验,与现有的反射非共轴式光声内窥成像系统的成像性能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仿体样品中,透射共轴式光声内窥成像系统的信噪比相对反射非共轴式系统最高提高了43.3 dB,成像深度增大了28.4%;而离体生物组织中,在10.7 mm深处,其信噪比也提高了9.7 dB。实验验证了本设计有效提高了光声信号的探测灵敏度,使该系统相较现有反射式系统具备更优的成像信噪比和成像深度,为光声消化道内窥技术推向临床提供了一种具有重要应用潜力的实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声内窥成像 消化道内窥成像 透射共轴式 反射非共轴式 滋养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压电电机驱动的高精度孔径光阑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曹腾 李晓牛 +2 位作者 王柏权 温智益 吴大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414-2419,共6页
为满足空间光学仪器小型化、轻量化、精密化需求,设计了一种单相压电电机驱动的孔径光阑。对压电光阑的整体结构进行设计,实现光阑结构与功能的一体化设计;以压电陶瓷和碳纤维为基体设计具有高强度和功率密度的压电定子;通过COMSOL有限... 为满足空间光学仪器小型化、轻量化、精密化需求,设计了一种单相压电电机驱动的孔径光阑。对压电光阑的整体结构进行设计,实现光阑结构与功能的一体化设计;以压电陶瓷和碳纤维为基体设计具有高强度和功率密度的压电定子;通过COMSOL有限元软件对复合压电定子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以及进行模态频率一致性调节;最后对光阑动圈进行结构优化以及干扰模态分离设计。根据设计方案制作压电光阑样机,其质量仅为49 g,孔径可变范围为0.5~35 mm。实验结果显示:光阑完全放大与闭合时间分别为89 ms和92.4 ms,最小角分辨率为4×10^(-5) rad。该研究简化了光阑的组成和控制,使其在保证精度的同时,结构更紧凑,质量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径光阑 压电电机 单相驱动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场所学习与绩效:整合教学、研究与咨询的实践领域--访罗纳德·雅各布斯教授 被引量:5
4
作者 于文浩 王柏权 魏志慧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8,共5页
在终身学习理念的影响下,工作场所自然成为学习的重要空间。一般而言,工作场所学习的时间比学校学习的时间还要漫长,因此,对工作场所学习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为过。个体可以通过工作场所学习实现自我价值、促进其生涯的发... 在终身学习理念的影响下,工作场所自然成为学习的重要空间。一般而言,工作场所学习的时间比学校学习的时间还要漫长,因此,对工作场所学习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为过。个体可以通过工作场所学习实现自我价值、促进其生涯的发展;组织可以通过工作场所学习提升整体的竞争力和实现其持续性发展;当社会的经济和结构处于转型阶段,工作场所学习更成为促进个体和组织适应环境变化和主动创新的重要措施。借在美国学习的机会,笔者访谈了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的著名学者雅各布斯(Ronald L.Jacobs)博士,他在访谈中论述了多个与人力资源开发专业相关的问题,并认为工作场所学习与绩效咨询是人力资源开发重要的实践领域,他整合了在该领域的教学经验、研究主题和咨询项目,实现了三者的互动和连通,多维度地促进该领域的发展。雅各布斯博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简称UIUC)人力资源开发专业教授,另外还担任该校教育学院国际事务处主任一职,他在各类期刊发表了百余篇论文,出版了六本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书籍。1994年,雅各布斯博士获得了由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ASTD)颁发的教学科技研究奖;1995年,人力资源开发学会(AHRD)表彰了他在学术上对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的卓越贡献。从1998年到2001年,他担任《人力资源开发季刊》(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SSCI来源期刊,且为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的主要学术期刊)的主编,现在仍担任该杂志的客座编辑。雅各布斯博士还担任ASTD工作场所学习与绩效(Workplace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认证机构的顾问委员,并于2012年当选为新一届人力资源开发学会主席。雅各布斯博士早在1987年就提出"结构化在职培训"这一概念,并著有《员工岗位培训手册》(StructuredOn-the-Job Training),该书成为很多人力资源开发实践者和培训师的参考书,且被翻译为简体中文、繁体中文、韩文与阿拉伯文等多种语言,他早期的研究着重于研究结构化在职培训的经济效益,协助组织做出与培训相关的决定。目前,韩国就业及劳动部已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规模"结构化在职培训"试行计划,以帮助本国中小型企业提高竞争力。雅各布斯博士在人力资源开发领域整合了系统理论、工作场所学习、绩效咨询等理念,并在ISO10015培训质量标准中完善了绩效分析与投资报酬率等概念。雅各布斯博士曾受邀至荷兰乌特列支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担任客座教授或特聘教授。他有三十多位博士学生现供职于全球各大学人力资源开发及相关领域的教授。雅各布斯博士多年来积极参与对实践的指导工作,他为许多企业组织与政府机构提供过咨询,包括通用汽车、荷兰航空公司、雅培、现代汽车、希捷、莫顿盐业、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等。雅各布斯博士参与的咨询项目通过开发工作场所绩效系统来满足对员工的能力需求,擅长采用合作研究整合其咨询活动、学术研究和教学为一体。雅各布斯博士喜欢航海、高尔夫,以及他在伊利湖畔别墅的夏日时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开发 工作场所学习 绩效咨询 结构化在职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