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调频连续波的运动平台测高补偿算法研究
1
作者 王李波 吴卫山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24年第2期126-129,共4页
调频连续波雷达根据发射和接收线性调频信号的差拍频率计算目标高度,具有发射峰值功率小、硬件成本低和信号处理简单等优点,是当前高度表最常采用的一种测高波形。但当测高雷达相对地面运动,距离延时对应差拍频率和目标运动多普勒存在... 调频连续波雷达根据发射和接收线性调频信号的差拍频率计算目标高度,具有发射峰值功率小、硬件成本低和信号处理简单等优点,是当前高度表最常采用的一种测高波形。但当测高雷达相对地面运动,距离延时对应差拍频率和目标运动多普勒存在耦合时,直接将回波多普勒前沿检测结果作为差拍频率计算平台高度会存在较大偏差。通过对运动雷达发射调频连续波信号的回波信号进行数学建模,分析运动目标多普勒频率和距离延时对应差拍频率之间的耦合关系,给出一种改进的运动目标高度解算方法,并推导给出解析表达式。通过数值仿真,对比采用补偿方法的前后运动目标测高结果,说明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高雷达 调频连续波 频率前沿检测 距离多普勒耦合 距离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C^(2)算法的双目标角度估计方法
2
作者 王李波 吴卫山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24年第3期33-36,共4页
角度是雷达探测和跟踪目标的重要信息,主波束宽度通常决定了雷达角度分辨率,当雷达主波束范围内包含不止一个目标时,采用传统的和差测角方法只能获得多目标的合成角度位置,不能获得场景中目标的真实角度值,严重影响了雷达对真实目标的... 角度是雷达探测和跟踪目标的重要信息,主波束宽度通常决定了雷达角度分辨率,当雷达主波束范围内包含不止一个目标时,采用传统的和差测角方法只能获得多目标的合成角度位置,不能获得场景中目标的真实角度值,严重影响了雷达对真实目标的截获和跟踪。针对雷达主波束内存在双目标的场景,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说明双目标对和差测角的影响,再结合传统C2多目标角度估计算法在和差测角中的应用,给出一种改进的C2角度估计算法。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在双目标回波能量相同和不同场景下均适用,且角度估计精度相对传统多目标角度估计方法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标 和差测角 角度不可分 改进C2算法 目标角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硫醇修饰CuS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李波 高誉鹏 +2 位作者 李正阳 周爱国 李平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2-44,47,共4页
为了考察表面修饰CuS纳米颗粒作为润滑脂添加剂的摩擦润滑性能,采用十二烷基硫醇对CuS纳米微粒进行表面修饰。用X射线衍射分析修饰CuS微粒的物相,用透射电镜及FTIR分析其表面形貌和成分,采用摩擦磨损试验评价了修饰CuS纳米微粒在锂基润... 为了考察表面修饰CuS纳米颗粒作为润滑脂添加剂的摩擦润滑性能,采用十二烷基硫醇对CuS纳米微粒进行表面修饰。用X射线衍射分析修饰CuS微粒的物相,用透射电镜及FTIR分析其表面形貌和成分,采用摩擦磨损试验评价了修饰CuS纳米微粒在锂基润滑脂中的摩擦性能。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硫醇修饰CuS纳米微粒的粒径只有几个纳米,作为添加剂在锂润滑脂中具有良好的减摩性能,但抗磨性能较差;修饰CuS在摩擦过程中发生了摩擦化学反应,生成了FeS,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摩擦系数,但增大了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纳米微粒 表面修饰 十二烷基硫醇 锂基润滑脂 添加剂 摩擦润滑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Ni-B非晶合金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李波 王晓波 刘维民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6,共3页
非晶合金纳米粒子具有许多特殊功能,但摩擦领域尚未见其应用报道。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Ni-B非晶合金纳米微粒,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Ni-B非晶合金纳米微粒作为润滑脂添加剂的摩擦学行为,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散射谱(E... 非晶合金纳米粒子具有许多特殊功能,但摩擦领域尚未见其应用报道。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Ni-B非晶合金纳米微粒,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Ni-B非晶合金纳米微粒作为润滑脂添加剂的摩擦学行为,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散射谱(EDS)等对钢球摩擦表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Ni-B非晶合金纳米微粒平均粒径约30 nm,表面被氧化;作为润滑油添加剂能够明显提高基础油的减摩抗磨能力,尤其当浓度为1.0%时,磨斑直径从0.54 mm降至0.38 mm。其抗磨减摩机理为:Ni-B非晶态合金纳米微粒在摩擦过程中沉积并发生摩擦化学反应,生成由氧化镍、氧化硼、铁氧化合物及有机吸附物组成的具有良好摩擦学性能的润滑防护膜,从而改善了基础脂的摩擦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B非晶合金 纳米微粒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改性增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恒 王李波 +1 位作者 高誉鹏 周爱国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3-39,共7页
纳米材料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体积效应和尺寸效应;采用具有特殊性能的纳米材料填充改性聚合物是增强聚合物材料性能的最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单相或多相纳米材料填充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可使复合材料的性能... 纳米材料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体积效应和尺寸效应;采用具有特殊性能的纳米材料填充改性聚合物是增强聚合物材料性能的最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单相或多相纳米材料填充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可使复合材料的性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综述了纳米材料改性增强UHMWPE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力学性能、电学性能、生物相容性、热学性能等;展望了纳米填充UHMWPE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提出采用微量的高性能纳米材料改性聚合物以大幅度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改性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复合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压烧结制备Ti_3SiC_2-金刚石复合材料的反应机理与微观结构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正阳 周爱国 +1 位作者 李良 王李波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9-31,共3页
在Ar气氛保护下,以钛粉、硅粉、石墨粉和金刚石粉为原料,采用无压烧结技术制备Ti3SiC2-金刚石复合材料。研究烧结温度对制备的复合材料中Ti3SiC2含量及金刚石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1 400℃为制备Ti3SiC2-金刚石复合材料的最佳反应温度,... 在Ar气氛保护下,以钛粉、硅粉、石墨粉和金刚石粉为原料,采用无压烧结技术制备Ti3SiC2-金刚石复合材料。研究烧结温度对制备的复合材料中Ti3SiC2含量及金刚石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1 400℃为制备Ti3SiC2-金刚石复合材料的最佳反应温度,高于此温度金刚石大量石墨化,低于此温度Ti3SiC2不能有效合成;生成的Ti3SiC2包裹在金刚石颗粒表层,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过渡区,表明在高温条件下金刚石颗粒表层发生石墨化相变;石墨化的碳元素参与Ti3SiC2合成反应,明显改善Ti3SiC2相与金刚石颗粒界面润湿性,提高Ti3SiC2与金刚石颗粒之间的界面结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3SIC2 金刚石 反应机理 界面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结构MXene温和制备及吸附催化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凡凡 周爱国 +3 位作者 陈进峰 王李波 张恒 胡前库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0-124,共5页
综述类石墨烯二维结构MXene的制备方法、性能和应用方面的研究新进展。提出一种相对温和的制备方法,用氟化锂与盐酸代替高腐蚀性的氢氟酸制备新型过渡金属碳化物或碳氮化合物。分析描述该体系的电学性能、热稳定性与力学性能。介绍这种... 综述类石墨烯二维结构MXene的制备方法、性能和应用方面的研究新进展。提出一种相对温和的制备方法,用氟化锂与盐酸代替高腐蚀性的氢氟酸制备新型过渡金属碳化物或碳氮化合物。分析描述该体系的电学性能、热稳定性与力学性能。介绍这种新材料的广泛应用,重点探讨其在吸附、催化等领域的应用。认为随着制备方法的改善以及对微观结构的深入认识,这种材料可应用于更多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ene 类石墨烯 性能 新进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何小芳 刘源 +2 位作者 刘玉飞 王李波 曹新鑫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9-152,共4页
综述了碳纳米管对聚丙烯力学性能改性、电学性能改性、结晶行为改性、阻燃和热稳定性能改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包括单壁碳纳米管和多壁碳纳米管对聚丙烯改性的影响,展望了碳纳米管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聚丙烯 碳纳米管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铝在聚合物改性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何小芳 曹四振 +2 位作者 张崇 王李波 曹新鑫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0,共4页
聚合物经纳米氧化铝填充改性后,其力学性能、表面性能、电学性能及热性能等普遍能够得到改善。综述了近年来对纳米氧化铝改性聚合物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纳米氧化铝在聚烯烃、聚酯、聚酰胺、其它塑料树脂及橡胶改性中的应用,并对纳米... 聚合物经纳米氧化铝填充改性后,其力学性能、表面性能、电学性能及热性能等普遍能够得到改善。综述了近年来对纳米氧化铝改性聚合物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纳米氧化铝在聚烯烃、聚酯、聚酰胺、其它塑料树脂及橡胶改性中的应用,并对纳米氧化铝改性聚合物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铝 改性 聚合物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互正交试验的304不锈钢冲蚀磨损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平 赵焰杰 王李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9-153,共5页
设计了带交互作用的L 8(27)多因素/因子正交试验方案,利用自制旋转式冲蚀磨损试验机系统研究了冲击速度(V)、料浆温度(T)和硫酸浓度(C)三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因子(V×T,V×C,T×C,V×T×C)对304不锈钢冲蚀磨损性能... 设计了带交互作用的L 8(27)多因素/因子正交试验方案,利用自制旋转式冲蚀磨损试验机系统研究了冲击速度(V)、料浆温度(T)和硫酸浓度(C)三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因子(V×T,V×C,T×C,V×T×C)对304不锈钢冲蚀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极差和方差分析考察了各因素/因子对冲蚀磨损性能的影响程度,并利用SEM观察了冲蚀磨损后试样的表面形貌,分析了冲蚀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对304不锈钢冲蚀磨损性能的影响程度依次为T>C>T×C>V>V×T×C>V×T>V×C,其中T、C、交互作用T×C、V四项的影响高度显著,三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V×T×C也表现出一般显著,其余因素/因子不显著。在多因素影响的正交试验研究时,不应忽略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冲蚀磨损 影响因素 交互作用 显著性 304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陶瓷材料MAX相的摩擦学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朱元元 周爱国 +1 位作者 昝青峰 王李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01-105,共5页
MAX相是一类三元层状化合物,由于其同时具备金属和陶瓷的优异性能,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MAX相的层状结构预示其将有望成为性能良好的固体润滑材料。主要介绍温度、滑动速度、载荷、对偶种类和显微结构等因素对MAX相材料摩擦磨损... MAX相是一类三元层状化合物,由于其同时具备金属和陶瓷的优异性能,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MAX相的层状结构预示其将有望成为性能良好的固体润滑材料。主要介绍温度、滑动速度、载荷、对偶种类和显微结构等因素对MAX相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综述了MAX相材料在摩擦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相 摩擦氧化物膜 摩擦系数 磨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双抗塑料制品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曹新鑫 刘玉飞 +2 位作者 何小芳 戴亚辉 王李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00-103,123,共5页
从抗静电和阻燃两方面总结了煤矿井下对塑料制品的要求,并综述了聚氯乙烯、聚乙烯、玻璃钢等塑料制品的抗静电性及阻燃性,指出抗静电剂和阻燃剂研发缓慢限制了我国工程塑料在煤矿井下的应用,新型高效抗静电剂和阻燃剂是塑料制品在煤矿... 从抗静电和阻燃两方面总结了煤矿井下对塑料制品的要求,并综述了聚氯乙烯、聚乙烯、玻璃钢等塑料制品的抗静电性及阻燃性,指出抗静电剂和阻燃剂研发缓慢限制了我国工程塑料在煤矿井下的应用,新型高效抗静电剂和阻燃剂是塑料制品在煤矿井下应用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 塑料制品 阻燃 抗静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抑制探地/穿墙成像多径虚假目标的新型概率模型:数值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谭云华 王李波 李廉林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5年第5期509-517,共9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抑制探地和穿墙成像中多径虚假目标的新方法,虚假目标主要来源于基于伯恩近似的线性成像算法,该方法忽略了目标之间的多次散射。相对已有抑制多径虚假目标的方法,该文的主要贡献有两个方面:(a)目标反射率第一次用概率函... 该文提出了一种抑制探地和穿墙成像中多径虚假目标的新方法,虚假目标主要来源于基于伯恩近似的线性成像算法,该方法忽略了目标之间的多次散射。相对已有抑制多径虚假目标的方法,该文的主要贡献有两个方面:(a)目标反射率第一次用概率函数模型表征,(b)成像过程中引入随机孔径(从整个孔径中随机选取获得)的概念,因此,最终雷达图像可以理解为由随机子孔径得到图像相乘获得的联合概率分布。最后,通过一组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方法在探地和穿墙成像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成像 探地雷达 穿墙成像 多径虚假目标 随机子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估计/最小二乘法的杂波模型参数估计方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元伟 经富贵 王李波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95-98,共4页
针对传统杂波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无法兼顾计算效率和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矩估计和最小二乘法的杂波统计模型混合参数估计方法,以矩估计法得到模型参数的初始值,使用最小二乘法迭代优化得到参数估计的最终值,数字仿真的结果证明了... 针对传统杂波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无法兼顾计算效率和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矩估计和最小二乘法的杂波统计模型混合参数估计方法,以矩估计法得到模型参数的初始值,使用最小二乘法迭代优化得到参数估计的最终值,数字仿真的结果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该混合模型参数估计方法可以在计算量不大、原理简单的情况下实现模型参数的精确估计,且不局限于单一杂波模型的参数估计,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波分布模型 参数估计 矩估计 最小二乘法 混合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阶层材料的自组装制备
15
作者 阎新萍 戴亚辉 +6 位作者 折原胜男 櫻井伸一 李亚楠 刘奎 杨佳 曹新鑫 王李波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1-143,147,共4页
聚合物阶层材料(PHMs)是具有全新概念的非均质聚合物材料,是一种由不同性能的材料在组成和结构上沿一定方向呈阶层变化的新型材料,其特殊的形态结构、独特的功能和潜在的应用价值,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介绍了共混溶液体系和熔融体系... 聚合物阶层材料(PHMs)是具有全新概念的非均质聚合物材料,是一种由不同性能的材料在组成和结构上沿一定方向呈阶层变化的新型材料,其特殊的形态结构、独特的功能和潜在的应用价值,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介绍了共混溶液体系和熔融体系的PHMs自组装制备方法与机理,并对其潜在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阶层材料 溶液共混 熔融共混 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晶体材料MXene的电化学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申长洁 王李波 +3 位作者 张恒 周爱国 刘凡凡 王冰心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48-153,共6页
MXene是一种类石墨烯结构的新型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或碳氮化物,通过氟盐和盐酸或氢氟酸刻蚀前驱体MAX相中的活泼金属元素得到,其化学通式为Mn+1XnT(n=1,2,3…),T表示表面所附着的官能团(-H、-F或-OH)。得益于其表面的官能团,MXene在储... MXene是一种类石墨烯结构的新型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或碳氮化物,通过氟盐和盐酸或氢氟酸刻蚀前驱体MAX相中的活泼金属元素得到,其化学通式为Mn+1XnT(n=1,2,3…),T表示表面所附着的官能团(-H、-F或-OH)。得益于其表面的官能团,MXene在储能方面应用较为广泛。通过表面改性、离子插层,增加MXene晶面间距,提高离子传输效率,以优化MXene在电化学方面的应用。综述了以Ti3C2为代表的MXene的制备方法、理论研究以及在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展望了MXene在电化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3C2 二维材料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纳米材料在柔性压阻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璐 王李波 +2 位作者 刘大荣 胡前库 周爱国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24,共10页
随着柔性压力传感器在可穿戴电子设备、电子皮肤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研究制备高灵敏度、低检测限、宽感应范围的高性能柔性压阻传感器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为了获得高性能的柔性压阻传感器,需要在导电敏感材料的选择和传感器微纳结构的设计... 随着柔性压力传感器在可穿戴电子设备、电子皮肤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研究制备高灵敏度、低检测限、宽感应范围的高性能柔性压阻传感器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为了获得高性能的柔性压阻传感器,需要在导电敏感材料的选择和传感器微纳结构的设计上进行一系列的创新。二维纳米材料凭借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成为柔性压阻传感器导电敏感材料的良好选择。本文综述了几种类型的二维纳米材料压阻传感器,介绍了二维纳米材料柔性传感器的微纳米结构的创新及发展,最后针对当前研究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压阻传感器 二维纳米材料 微纳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自适应网格的PD雷达杂波谱仿真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广君 吴元伟 王李波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6-119,共4页
传统杂波计算中将地、海面进行等距离-等多普勒划分,网格面积计算复杂,缺乏上视公式,计算结果不够精确。使用自适应网格划分方法进行地海面网格划分;根据坐标转换得出面元对应的网格参数;最后利用统计方法得到杂波频谱;简化了面元面积... 传统杂波计算中将地、海面进行等距离-等多普勒划分,网格面积计算复杂,缺乏上视公式,计算结果不够精确。使用自适应网格划分方法进行地海面网格划分;根据坐标转换得出面元对应的网格参数;最后利用统计方法得到杂波频谱;简化了面元面积和雷达-面积距离的计算,可以处理不同雷达态势下的杂波问题,得出的杂波频谱真实可信,计算效率提高10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雷达 面杂波 自适应网格 杂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2CT_x/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19
作者 王晓龙 王李波 +3 位作者 张恒 申长洁 刘凡凡 周爱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8-165,共8页
通过液相刻蚀三元层状陶瓷Ti_2AlC制备了二维层状结构Ti_2CT_x,利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产物进行物相分析和微观结构表征。采用液相共混和热压成型法制备了不同Ti_2CT_x浓度的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 通过液相刻蚀三元层状陶瓷Ti_2AlC制备了二维层状结构Ti_2CT_x,利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产物进行物相分析和微观结构表征。采用液相共混和热压成型法制备了不同Ti_2CT_x浓度的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复合材料,并考察了Ti_2CT_x层状纳米材料对复合材料断面形貌、热学性能、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_2AlC被剥离为纳米结构片层;层状Ti_2CT_x在UHMWPE基体中分散均匀且形成良好的结合界面;适量Ti_2CT_x纳米片的添加可提高UHMWPE的结晶度并改善基体的力学性能,当Ti_2CT_x质量分数为1.0%时,其弹性模量提高了将近80%;且得益于层状结构与聚合物的自润滑性的协同作用,Ti_2CT_x纳米片在高载荷下能显著提高UHMWPE的减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二维层状Ti2CTx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N-CNTs/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20
作者 王晓龙 王李波 +2 位作者 连维维 戴亚辉 曹新鑫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4-68,74,共6页
为了研究氮化铝(AlN)和碳纳米管(CNTs)对聚酰亚胺(PI)的导热、热学、力学性能的协同效应,采用湿法球磨和热压成型法制备了AlN/PI和CNTs-AlN/PI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进行了物相分析和断面形貌表征,分别... 为了研究氮化铝(AlN)和碳纳米管(CNTs)对聚酰亚胺(PI)的导热、热学、力学性能的协同效应,采用湿法球磨和热压成型法制备了AlN/PI和CNTs-AlN/PI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进行了物相分析和断面形貌表征,分别考察了AlN及其与CNTs协同对PI复合材料的导热、热学、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N和CNTs在PI基体中分散均匀且接触界面良好,AlN的加入可以显著地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且对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有一定的提高;固定AlN的含量为10%,加入少量的CNTs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但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 碳纳米管 聚酰亚胺 导热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