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浪频次及间隔时间对闽楠和木荷苗木水力结构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子雷 余海霞 +7 位作者 曲鲁平 汤行昊 王浩 王朝昭 刘南 王艺璇 邵长亮 董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1-1263,共13页
近年来亚热带地区极端气候事件热浪发生频率增加,热浪频次及间隔时间的变化使热浪发生的模式及其对植物的胁迫方式更加多样化。高频热浪不仅通过热胁迫影响植物的碳固持速率,还会间接形成水分胁迫造成植物水力结构发生障碍,影响碳水化... 近年来亚热带地区极端气候事件热浪发生频率增加,热浪频次及间隔时间的变化使热浪发生的模式及其对植物的胁迫方式更加多样化。高频热浪不仅通过热胁迫影响植物的碳固持速率,还会间接形成水分胁迫造成植物水力结构发生障碍,影响碳水化合物的运输。然而,目前亚热带树木水力结构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对复杂热浪的模式的响应仍不明确。以亚热带主要阔叶树种闽楠(Phoebe bournei)和木荷(Schima superba)苗木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热浪模拟试验,关注不同热浪频次(单次,两次)及重复热浪间隔时间(短间隔、中间隔、长间隔)对苗木茎部水力结构特征及NSC的影响,使用冲洗法测定水力结构中的导水率(Kh)、最大导水率(K_(max))、比导率(K_(s))、木质部栓塞百分数(PLC),使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茎段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1)闽楠和木荷的水力结构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在树种间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热浪频次对闽楠和木荷的K_(max)和PLC影响存在显著差异;(3)重复热浪间隔时间变长,木荷茎栓塞减轻,而闽楠茎栓塞增加,且植株栓塞越严重,茎NSC含量越少。总体上,闽楠的水力传输系统对热浪抗性较弱,在热浪后栓塞严重,导水率下降且无法完全恢复,且NSC含量与栓塞程度相关性较弱;而木荷水力传输系统抗性较强,在热浪后导水能力可能恢复至未受干扰水平,且其恢复程度与NSC含量紧密相关。该研究结果表明,高频热浪的发生会显著影响闽楠和木荷苗木茎部的导水能力,且不同间隔时间的重复热浪事件对植物水力结构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并且两个亚热带阔叶树种对热浪伴随的高温和水分胁迫的耐受性和耐受机制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浪 频次 间隔时间 闽楠 木荷 水力结构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发生期热浪及刈割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羊草种子生产及重要值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浩 邵长亮 +7 位作者 董校兵 张子雷 王朝昭 王艺璇 董刚 姜世成 王拓 曲鲁平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85-795,共11页
热浪是持续数天时间的极端高温天气事件,常伴随极端高温和水分匮缺双重胁迫,对草本植物生长和繁殖过程存在显著影响。基于此,本研究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羊草草甸草原进行了为期3年的野外原位热浪模拟试验,关注不同发生期热浪(早期H_(1),晚... 热浪是持续数天时间的极端高温天气事件,常伴随极端高温和水分匮缺双重胁迫,对草本植物生长和繁殖过程存在显著影响。基于此,本研究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羊草草甸草原进行了为期3年的野外原位热浪模拟试验,关注不同发生期热浪(早期H_(1),晚期H_(2))及刈割(M)对群落优势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种子的生产及羊草重要值的连续影响。结果表明:晚期热浪处理(H_(2))显著降低了羊草的多度和重要值。刈割处理显著降低了2021年羊草的产量,多度,高度及重要值,分别为51.74%,69.39%,33.70%,45.60%。热浪和刈割的交互作用对羊草的千粒干重,含水率,穗长有显著影响。不同发生期的热浪对羊草的生产影响不一致,面对不同发生期的草地热浪灾害事件,草地管理措施上的重视度和关注点存在差异。在未来极端气候热浪频发背景下,草地刈割的频率应适当降低,以防止草地群落发生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浪 刈割 羊草 种子生产 重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