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初次分配中的劳动报酬占比:演变、困境与突破
被引量:16
- 1
-
-
作者
张广科
王景圣
-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研究院
-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28,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后小康时代农户相对健康贫困的演变逻辑及其长效治理机制研究”(20BZZ044)。
-
文摘
近年来,保护劳动所得、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提高劳动报酬占比的政策导向不断凸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通过“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两种分配方式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占比的机理和结合方式尚不够明晰,存在劳动—资本要素的回报率结构不尽合理、要素禀赋的原始分布与配置不尽合理等困境。当前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已探索出劳动者凭借劳动贡献获得增量股权、虚拟受限股权及其剩余分配等增加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占比的新形式,未来还需要在拓展劳动者“谋生”的范畴、规范要素回报率、消除生产要素原始分配的不公平性等领域进行政策配套和完善。
-
关键词
初次分配
劳动报酬
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
Keywords
initial distribution
labor remuneration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work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production factors
-
分类号
F124.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一种引人注目的精陶瓷——未来的材料
- 2
-
-
作者
王景圣
-
出处
《中国陶瓷》
CAS
1981年第2期62-62,共1页
-
文摘
陶瓷与金属相比较,除了硬度大、比重小、耐蚀能力和耐磨损性强以外,还具备热膨胀系数低、弹性系数高、其原矿中含有丰富的有用物质等优点。但另一方面,它又有这样的缺点:应力容易集中于其内部的微细隙缝处和夹有杂质之处,在一瞬间发生开裂;另外,由于这些缺陷并非处于相同的状态,
-
关键词
热膨胀系数
陶瓷材料
晶界相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关于珠明料的发色实验
- 3
-
-
作者
王景圣
-
机构
濑户窑技中心
-
出处
《中国陶瓷》
CAS
1976年第4期55-56,共2页
-
文摘
用来制造青花的珠明料,除有天然的,还有人工合成的。天然珠明料呈现稳沉的兰色,而用于合成珠明料的氧化钴虽呈现非常绚丽的兰紫色,与天然珠明料总是不相同。从分析的结果来看,天然珠明料色散较大,含钴不多,含锰稍多,含铁次之。珠明料呈现青色,是由于钴的作用,而钴比锰、铁、镍、铜等金属氧化物发色更为雅素。青花色调被认为依其组成、所使用的釉料而异,故对这一变化进行探讨。为了查明由于组成所引起的发色变化,以由钴、氧化铝、二氧化硅三成分组成的珠明料为基础,把它作为不直接发色的成分,添加了锌、钡、镁、石灰、锡等,调查了它们对色调变化的影响。
-
关键词
珠明料
天然
二氧化硅
氧化铝
铝化合物
石灰釉
青料
釉料
青花
发色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对于青瓷的分析
- 4
-
-
作者
全万钟
王景圣
-
出处
《中国陶瓷》
CAS
1976年第4期49-54,共6页
-
文摘
一、关于青瓷呈色的一些参考资料众所周知,用还原焰焙烧含铁的陶瓷原料,就会使它呈现青瓷色。但是,窑变是极为复杂和微妙的现象。只根据现已掌握的技术来使制品呈现所要求的色调,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为了使人们便于理解青瓷呈色的道理,现借日用瓷以外的有关实例说明之。1.含铁玻璃的呈色为了使含铁玻璃呈色,现广为研究和采用往玻璃组成中添加某种物质来使特定的波长光线透过该玻璃的方法。含铁玻璃的颜色的变化,是非常有趣的现象。如所周知,过冷的玻璃液与在陶瓷坯体表面流布的半熔融釉是同样物质,所以,照道理。
-
关键词
青瓷
发色
还原焰
呈色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