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HB/FN株S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晨枫 左玉柱 +2 位作者 裴丽华 杨震 范京惠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1-25,共5页
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经典毒株的S基因序列并参照pMD19-T载体序列,设计了一对分别引入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和XhoⅠ酶切位点的引物,PCR方法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HB/FN株中扩增得到一条1 080bp的片段。将其连入pMD19-T... 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经典毒株的S基因序列并参照pMD19-T载体序列,设计了一对分别引入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和XhoⅠ酶切位点的引物,PCR方法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HB/FN株中扩增得到一条1 080bp的片段。将其连入pMD19-T载体中,经酶切鉴定并测序,测序结果和参考株S基因同源性高达100%。根据抗原性分析选择其抗原性较高的655bp基因片段分别插入到pET-28a(+)、pET-32a(+)、pGEX-6p-1中,构建3种不同的原核表达载体,经合适条件的IPTG诱导后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S基因在3种表达载体中均能表达,在pET-28a(+)中表达量最高,表达产物分子质量约为25ku。利用His标签的特性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Western blot证明蛋白可以与PEDV阳性血清产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用纯化的蛋白免疫小鼠,抗体检测显示S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S基因 原核表达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次生林演替过程土壤氮矿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冲 朱运 +5 位作者 邓健 徐莉萍 张丹 王晨枫 欧阳洪梁 李江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346-6356,共11页
土壤氮矿化速率限制着森林土壤有效氮素供给能力,但目前关于黄土高原次生林演替过程土壤氮矿化特征的认识还不清楚。选择黄土高原黄龙山次生林区草本阶段、灌木阶段、先锋乔木群落阶段、混交森林群落阶段和顶级森林群落阶段等5个演替阶... 土壤氮矿化速率限制着森林土壤有效氮素供给能力,但目前关于黄土高原次生林演替过程土壤氮矿化特征的认识还不清楚。选择黄土高原黄龙山次生林区草本阶段、灌木阶段、先锋乔木群落阶段、混交森林群落阶段和顶级森林群落阶段等5个演替阶段的9种群落类型,测定了其林下土壤氮矿化速率,并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凋落物养分特征和土壤酶活性及其对氮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演替进展,土壤有机碳和氮不断积累,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逐渐增加,凋落物养分和土壤酶活性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土壤硝化速率从草本群落阶段到顶级森林群落阶段显著增加了71.73%;土壤氨化速率一直为负值且持续负向增加;土壤净矿化速率从草本群落阶段的(0.16±0.06)mg kg^(-1) d^(-1)逐渐增加到混交森林阶段的(0.31±0.08)mg kg^(-1) d^(-1),但从混交林群落到顶级森林群落阶段有所下降。土壤理化性质(路径系数-0.530)和酶活性(路径系数-0.268)对氮矿化速率有显著的直接作用;凋落物养分对氮矿化速率的影响来自于其直接作用(路径系数-0.283)和通过调控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产生的间接影响(路径系数-0.315)。结果有助于认识黄土高原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氮循环过程,对森林可持续经营也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矿化 次生林 演替 酶活性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线速度石墨密封多物理场耦合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华宁 李国庆 王晨枫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59,共11页
高线速度运行的石墨密封常伴随着高热量的摩擦磨损,为了满足航空发动机轴承腔高线速度和低压差工况的密封需求,基于四瓣式石墨密封,建立多物理场耦合分析模型,并通过实验结果比对验证计算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多物理场耦合分析,研究高线速... 高线速度运行的石墨密封常伴随着高热量的摩擦磨损,为了满足航空发动机轴承腔高线速度和低压差工况的密封需求,基于四瓣式石墨密封,建立多物理场耦合分析模型,并通过实验结果比对验证计算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多物理场耦合分析,研究高线速度和低压差工况下石墨密封的流场、温度场及结构场特性。结果表明:封严气体在周向槽及密封环段搭接处压力不平衡,流速分布不均且在流场出口附近紊乱;泄漏量随着密封线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密封压差的增大而增大;密封环温度、变形和应力都随着密封线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温度场对密封环结构影响最大;封严气体能减轻密封环变形,但气体力会增大密封环的应力值;摩擦热对密封结构影响显著,尤其在环段搭接和防转销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密封 多物理场耦合 高线速度 泄漏 摩擦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细小病毒河北株HBZF07 VP2基因的克隆与遗传变异分析
4
作者 左玉柱 王增利 +4 位作者 范京惠 李建辉 孙彦欣 王晨枫 裴丽华 《河北农业科学》 2011年第7期90-90,共1页
采用PCR技术,对鹅细小病毒(GPV)河北分离株HBZF07的VP2基因进行了克隆与测序,并与Gen-Bank中收录的GPV DY株、B株、HG5/82株和GD株进行了核苷酸同源性比较,绘制了基因进化树。结果表明:河北分离株HBZF07的VP2基因长1 772 bp,包含完整的... 采用PCR技术,对鹅细小病毒(GPV)河北分离株HBZF07的VP2基因进行了克隆与测序,并与Gen-Bank中收录的GPV DY株、B株、HG5/82株和GD株进行了核苷酸同源性比较,绘制了基因进化树。结果表明:河北分离株HBZF07的VP2基因长1 772 bp,包含完整的VP2开放阅读框(1 764 bp),编码587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其他毒株的VP2基因核苷酸序列相比,与DY(EF515837)的同源性为90.8%,与B(GPU25749)的同源性为96.5%,与HG5/82(AY506547)的同源性为95.4%,与GD(AY512830)的同源性为95.4%。说明该毒株与其他参考毒株的亲缘关系较为密切,同时亦表明GPV的VP2基因是高度保守的。研究结果可为其他学者研究GPV VP2基因相关特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P2基因 河北分离株 鹅细小病毒 遗传变异分析 克隆 同源性比较 GENBANK 核苷酸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T细胞表位的猪细小病毒VP2基因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其在小鼠中的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孙彦欣 左玉柱 +4 位作者 李建辉 范京惠 裴丽华 杨震 王晨枫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2-226,共5页
为研制猪细小病毒(PPV)主要保护性抗原VP2基因核酸疫苗,本研究将猪圆环病毒(PCV)编码T细胞表位P21多肽的序列连接于PPV VP2基因的5'端克隆于pcDNA3.1(+)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DNA-P21-VP2,并将其经磷酸钙介导转染HEK293T细胞中检测... 为研制猪细小病毒(PPV)主要保护性抗原VP2基因核酸疫苗,本研究将猪圆环病毒(PCV)编码T细胞表位P21多肽的序列连接于PPV VP2基因的5'端克隆于pcDNA3.1(+)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DNA-P21-VP2,并将其经磷酸钙介导转染HEK293T细胞中检测其表达情况。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P21-VP2重组蛋白获得了有效的表达,其分子量约为67 ku。将pcDNA-P21-VP2肌肉注射BALB/c小鼠后,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其抗体,并采用MTT法检测小鼠免疫后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重组质粒能够有效诱导小鼠产生明显的抗体反应,并且对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有明显促进作用。该实验结果为研制有效的PPV核酸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VP2基因 猪圆环病毒P21表位序列 核酸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添加对黄土丘陵区撂荒草地优势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卢笑玥 赵雪 +5 位作者 徐莉萍 焦子怡 王晨枫 欧阳洪梁 封伦 邓健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59,共11页
在陕北黄土丘陵区开展野外撂荒草地氮、磷添加控制试验,并选取3种典型优势种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优势种的功能性状和土壤理化性质在短期氮... 在陕北黄土丘陵区开展野外撂荒草地氮、磷添加控制试验,并选取3种典型优势种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优势种的功能性状和土壤理化性质在短期氮、磷添加处理下的响应规律,并探讨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磷添加总体上促进了达乌里胡枝子和铁杆蒿对磷元素的吸收,并导致叶片氮磷比下降,但芦苇叶片磷含量变化不显著;达乌里胡枝子比叶面积在氮添加后表现为增加的趋势,芦苇和铁杆蒿表现为降低的趋势;氮添加使达乌里胡枝子茎叶比下降,而芦苇和铁杆蒿茎叶比增加。芦苇和铁杆蒿功能性状指标可塑性指数在氮添加下更高,而达乌里胡枝子则在磷添加下更高,且在不同处理下达乌里胡枝子功能性状可塑性指数均高于芦苇和铁杆蒿。氮、磷添加后土壤养分的变化对植物功能性状变化的解释率均高于50%;氮、磷添加处理下达乌里胡枝子比叶面积、茎叶比等性状受土壤全磷、速效磷等指标影响较大;而芦苇和铁杆蒿的功能性状整体上与氮相关的指标相关性更高。以上结果表明,不同优势种由于自身的遗传特性、环境耐受性不同,故其功能性状对氮、磷添加的响应具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功能性状 养分添加 可塑性指数 撂荒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