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6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肾祛浊汤辅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研究
1
作者 王晓霞 李亚梅 姚婷婷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0-83,共4页
目的探究补肾祛浊汤辅助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疗效及对性激素、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经随机数法,将PCOS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共120例,各60例)。... 目的探究补肾祛浊汤辅助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疗效及对性激素、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经随机数法,将PCOS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共120例,各60例)。其中,前者治疗用屈螺酮炔雌醇片,后者治疗用补肾祛浊汤+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糖脂[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睾酮(T)、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I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AUC)]和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结果观察组(90.00%,54/60)较对照组(71.67%,43/60)临床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后,较对照组,观察组FPG、HbA1c、TG、LDL-C、LH、T、HOMA-IR、IAUC、TNF-α、IL-6水平均更低(P<0.05)。但F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67%,4/60)、对照组(5.00%,3/6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PCOS的基础上加用补肾祛浊汤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糖脂代谢,调节性激素水平,减轻IR,抑制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祛浊汤 屈螺酮炔雌醇片 多囊卵巢综合征 性激素 胰岛素抵抗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光谱法和分子对接模拟法研究褐煤黄腐植酸和纤维素酶的相互作用
2
作者 王晓霞 牛浩然 +6 位作者 孙吉盛 王亚雄 王梦涵 付蕊 马庆 张建玲 王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90-2199,共10页
通过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圆二色谱、红外光谱和分子对接模拟系统性的研究了黄腐植酸(FA)与纤维素酶(CEL)在特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及其对CEL构象的影响。荧光光谱分析表明,随着CEL浓度的增加,FA的... 通过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圆二色谱、红外光谱和分子对接模拟系统性的研究了黄腐植酸(FA)与纤维素酶(CEL)在特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及其对CEL构象的影响。荧光光谱分析表明,随着CEL浓度的增加,FA的荧光强度呈现出规律性的猝灭现象。此外,猝灭常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这表明FA对CEL荧光存在显著的静态猝灭效应。热力学分析表明,FA与CEL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由范德华力和氢键作用主导,且该反应在热力学上具有自发性。Förster能量转移理论计算表明,FA与CEL之间可能存在非辐射能量转移。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进一步验证了静态猝灭机制,并表明FA的结构密度和氨基酸残基微环境发生变化。圆二色谱分析显示,FA与CEL的结合位点位于色氨酸残基附近的疏水腔内,导致CEL二级结构的疏水性降低,肽链更加舒展,进一步证实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FA对CEL二级结构的影响。分子对接研究表明,FA与CEL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由范德华力和氢键主导,二者通过这些作用力实现稳定结合,该结论与热力学计算结果相符。红外光谱结果也支持这一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腐植酸 纤维素酶 多光谱法 分子对接模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网络资源负载均衡分配数学建模方法
3
作者 王晓霞 万莉娟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0-584,共5页
针对因资源分配不均匀导致网络吞吐量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虚拟网络资源负载均衡分配数学建模方法.首先,设定资源负载分配的目标函数,计算服务器链路剩余资源与剩余带宽的最佳比例关系,根据计算结果进行虚拟网络资源映射;其次,利用计算... 针对因资源分配不均匀导致网络吞吐量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虚拟网络资源负载均衡分配数学建模方法.首先,设定资源负载分配的目标函数,计算服务器链路剩余资源与剩余带宽的最佳比例关系,根据计算结果进行虚拟网络资源映射;其次,利用计算能力率、通信率、路径能力和关联度等网络能力因子参数反映资源的负载均衡情况;最后,基于求得的虚拟网络节点能力指标,设置资源属性调度周期,引入公平因子,更新链路的吞吐量,得到虚拟网络资源负载均衡分配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实现资源负载均衡分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改善了资源分配的均衡度,使网络吞吐量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网络资源 负载均衡分配 能力因子 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注意力和域自适应的风电机组异常状态检测
4
作者 王晓霞 郑肖剑 +2 位作者 柳璞 王荣康 王涛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69-277,310,共10页
针对新建风电机组历史数据不足及不同机组间数据分布差异大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自注意力机制与域自适应网络的风电机组异常状态检测方法。首先,采用编码器-解码器结构对源域和目标域风电机组运行数据进行特征重构,以捕捉潜在的风电模式... 针对新建风电机组历史数据不足及不同机组间数据分布差异大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自注意力机制与域自适应网络的风电机组异常状态检测方法。首先,采用编码器-解码器结构对源域和目标域风电机组运行数据进行特征重构,以捕捉潜在的风电模式和领域信息。然后,设计自注意力模块,通过与域判别器的对抗学习提取跨域共享特征,根据跨域信息的匹配度自动加权不同机组的领域信息,实现动态特征重构,从而提升模型对不同机组数据分布变化的适应性。最后,计算重构误差作为异常分数用于异常检测。实际风电机组运行数据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历史数据有限的条件下能够高效地识别风机异常状态,相较于其他深度学习和深度迁移学习方法,显著提升了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异常检测 域自适应 自注意力机制 对抗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陕南乡村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5
作者 王晓霞 李春秀 《黑龙江粮食》 2025年第3期59-61,共3页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已经成为各地乡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为通过乡村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本文以陕南乡村为例,通过对当地乡村产业的基本发展概况进行研究分析,随后针对当地乡村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进...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已经成为各地乡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为通过乡村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本文以陕南乡村为例,通过对当地乡村产业的基本发展概况进行研究分析,随后针对当地乡村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进行总结,进而提出了丰富产业链条、开发多元人才、完善基础设施以及打造环保型产业等建议,旨在全面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陕南 乡村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影响因素分析:一项基于潜在类别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聂艳聪 尹梅林 +1 位作者 王晓霞 仇丽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53,共8页
目的利用潜在类别分析(LCA)法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RA相关抗体的分类特征,并探讨RA患者发生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RA-ILD)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2年10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712例RA患者进行... 目的利用潜在类别分析(LCA)法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RA相关抗体的分类特征,并探讨RA患者发生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RA-ILD)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2年10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712例R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RA-ILD将其分为单纯RA组(n=523例)与RA-ILD组(n=189),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特征、用药情况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根据RA相关抗体指标的不同,采用LCA法将712例患者分为3个潜在类别:抗体指标高危组(n=364例)、抗体指标中危组(n=205例)及抗体指标低危组(n=143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的临床特征,并计算RA-ILD的患病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A-ILD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单纯RA组与RA-ILD组在性别、年龄、吸烟史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体指标高、中、低危组在性别、年龄、醋酸泼尼松(PRED)及甲氨蝶呤(MTX)用药史、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NF-γ)、血清球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抗体指标高危组的男性占比、RBC、IL-2、IL-4、IL-10、IL-17、TNF-α、INF-γ、血清球蛋白水平等均高于抗体指标中、低危组,MTX用药比例低于抗体指标中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抗体指标中危组的MTX用药比例高于抗体指标高危组及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抗体指标低危组的女性占比、年龄等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组RA-ILD的患病率分别为30.5%、23.9%、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25,P=0.0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2.920,95%CI 1.722~4.952)、年龄(OR=1.055,95%CI 1.035~1.074)、IL-17(OR=1.013,95%CI 1.003~1.023)、TNF-α(OR=1.050,95%CI 1.017~1.083)、INF-γ(OR=0.962,95%CI 0.932~0.993)、血清白蛋白(OR=0.919,95%CI 0.869~0.971)、抗体指标高危(OR=1.725,95%CI 1.084~2.745)是RA患者并发IL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RA患者抗体指标有明显的分类特征,抗体指标高危者RA-ILD患病率较高。男性、高龄、肝功能异常、细胞因子异常及抗体指标高危的患者更易发生RA-ILD,应及时制定并实施个体化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潜在类别分析 间质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牙颌面畸形患者三维颅面特征相似性度量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7
作者 吴灵 方嘉琨 +3 位作者 刘筱菁 李自力 李阳 王晓霞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5,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牙颌面畸形患者三维颅面特征的相似性度量模型,并通过专家相似度评分对度量模型的有效性进行检测。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行双颌手术及术前正畸治疗的骨性Ⅲ类牙颌面畸形患者52例,其中男...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牙颌面畸形患者三维颅面特征的相似性度量模型,并通过专家相似度评分对度量模型的有效性进行检测。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行双颌手术及术前正畸治疗的骨性Ⅲ类牙颌面畸形患者52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26例,根据性别分为两组。每组各随机设置1例患者作为参考样本,该组内其余患者均为测试样本。由3位专家对测试样本与参考样本的相似度进行主观评分,评分范围为1~10分,其中1分为完全不同,10分为完全相同,设定7.5分为临床可接受的相似性结果。提取患者术前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和三维面部图像的三维硬、软组织颅面特征,包括距离、角度和三维点云特征等,采用特征选择算法和线性回归模型,并与专家相似度评分结果进行拟合,建立相似性度量模型。为验证模型的可靠性,选取14例新患者进行相似度匹配,并由专家评价匹配结果的相似度,以评价相似性度量模型的可靠性。结果:相似性度量模型显示,面中、下颅面特征是影响颅面相似度的主要特征,包括前鼻棘点-颏下点(anterior nasal spine-menton,ANS-Me)距离、右上尖牙点至眶耳平面(right canine-Frankfurt horizontal plane,U3RH)距离、左髁顶点-左下颌角点(left superior point of condyle-left gonion,CoL-GoL)距离、左髁顶点-颏下点(left condyle-menton,CoL-Me)距离、颏前点至正中矢状面垂直(pogonion-midsagittal plane,Pog-MSP)距离、右鼻翼点-左鼻翼点(right alar base-left alar base,AlR-AlL)距离、鼻尖点-软组织颏前点-下唇点(pronasale-soft tissue pogonion-labrale inferius,Pn-Pog’-Li)交角、发际点-右侧耳屏点(trichion-right tragus,Tri-TraR)距离、左外眦点-左鼻翼点(left exocanthion-left alar base,ExL-AlL)距离、骨性面下1/3、骨性面中下2/3及软组织上唇区域等。在模型可靠性测试中,14例相似性匹配案例的平均相似度评分为(7.627±0.711)分,与7.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使用的相似性度量模型寻找的相似案例与专家主观评价匹配度高,可用于骨性Ⅲ类患者的相似案例检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颌面畸形 头颅相似性 三维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多尺度特征递归学习的低照度图像增强
8
作者 王璐雪 王晓霞 +1 位作者 李翔 陈晓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65-271,共7页
针对在低照度条件下拍摄的图像存在的如细节和纹理信息模糊或缺失、色彩失真、噪声污染严重等退化问题,提出基于并行多尺度特征递归学习(parallel multi-scale feature recursive learning,PMRL)的图像增强方法。通过从粗到细的递归学... 针对在低照度条件下拍摄的图像存在的如细节和纹理信息模糊或缺失、色彩失真、噪声污染严重等退化问题,提出基于并行多尺度特征递归学习(parallel multi-scale feature recursive learning,PMRL)的图像增强方法。通过从粗到细的递归学习策略从退化的输入图像中逐步学习恢复映射,使照度更接近于真实光照;提出一种表示融合机制,使不同阶段之间的特征可以进行信息交换,以抑制噪声和伪影;引入捕获上下文信息的双重注意力表示特征提取模块,得到更丰富的图像细节信息;根据灰度世界颜色恒定性假设,提出半监督的感知损失来自适应地提高增强效果,保持颜色分布的一致性。在公开数据集LOLv1和LOLv2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ZeroDCE++、DRBN和MIRNet等网络,峰值信噪比提高了8.18%~55.59%,结构相似性提高了5.42%~53.44%,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照度图像增强 递归学习 多尺度特征融合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语言模型双编码和坐标注意力卷积的知识图谱补全
9
作者 王瑄 王晓霞 陈晓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06-213,共8页
知识图谱补全(KGC)旨在学习知识图谱中的现有知识实现对缺失三元组的补全。近期的相关研究表明,将语言模型(LM)应用于KGC任务能够改善模型在结构稀疏的知识图谱上的推理性能。针对现有结合LM的KGC模型性能仅依赖于LM捕获的语义特征,没... 知识图谱补全(KGC)旨在学习知识图谱中的现有知识实现对缺失三元组的补全。近期的相关研究表明,将语言模型(LM)应用于KGC任务能够改善模型在结构稀疏的知识图谱上的推理性能。针对现有结合LM的KGC模型性能仅依赖于LM捕获的语义特征,没有同时考虑知识图谱的结构信息和语义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语言模型双编码和坐标注意的知识图谱补全方法LDCA。在编码时,通过引入掩码预训练的语言模型双编码结构,充分学习实体和关系的语义特征;在解码时,使用坐标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捕获实体和关系组合嵌入的跨通道信息、方向感知信息和位置感知信息。在WN18RR和FB15K-237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LDCA模型在MR、MRR、Hits@1、Hits@3和Hits@10上的整体性能优于基准模型,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模型(LM) 掩码预训练 坐标注意力机制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流AOA工艺性能失稳恢复及稳定运行的调控研究
10
作者 陈群 涂昕怡 +3 位作者 王媛媛 赵骥 邱艳玲 王晓霞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3-98,共6页
在探索连续流AOA工艺启动与脱氮除磷特性的基础上,研究继续以模拟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探究AOA工艺停止运行60 d性能恶化后的恢复条件。通过调控曝气量,研究连续流AOA脱氮除磷系统的性能恢复及稳定运行特征,研究该系统恢复性能运行过程... 在探索连续流AOA工艺启动与脱氮除磷特性的基础上,研究继续以模拟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探究AOA工艺停止运行60 d性能恶化后的恢复条件。通过调控曝气量,研究连续流AOA脱氮除磷系统的性能恢复及稳定运行特征,研究该系统恢复性能运行过程中氨氮(NH_(4)^(+)-N)、总无机氮(TIN)、PO_(4)^(3-)-P和COD的去除特性。结果发现,经过137 d的调控运行,即逐渐调节曝气量后,性能严重恶化的连续流AOA系统可恢复其脱氮除磷性能;在系统稳定运行期间,系统COD去除性能逐渐升高,最高可达90.3%,TIN去除率最高可达82.36%。厌氧格内碳源储存率保持在93.83%左右,好氧格NH_(4)^(+)-N硝化率恢复至100%,缺氧格恢复了内源反硝化和除磷性能。尤其地,系统厌氧释磷和好氧吸磷性能的恢复,使释磷量和吸磷量分别最终维持在13.37 mg/L和7.28 mg/L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流AOA工艺 内碳源 脱氮除磷 性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质岩石中黑云母成分区域性变化对深部物质示踪及成矿的约束:以秦岭地区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晓霞 王涛 +2 位作者 陈小丹 柯昌辉 杨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1-826,共16页
秦岭造山带早中生代花岗质岩浆及成矿作用非常发育,是探讨地壳深部物质组成及成矿关系的重要地区之一,学者已从岩石学、矿床学和地球化学等角度开展了众多研究,但对成矿作用与花岗岩和地壳深部物质组成的认识仍不太清楚。黑云母是中酸... 秦岭造山带早中生代花岗质岩浆及成矿作用非常发育,是探讨地壳深部物质组成及成矿关系的重要地区之一,学者已从岩石学、矿床学和地球化学等角度开展了众多研究,但对成矿作用与花岗岩和地壳深部物质组成的认识仍不太清楚。黑云母是中酸性岩中常见的暗色矿物,也是指示成矿可能性的重要矿物之一。因此,本文对秦岭该期花岗质岩石中黑云母成分开展研究,为解决该问题探索新途径。对秦岭早中生代花岗质岩石中黑云母成分的研究结果显示,北秦岭和南秦岭两个构造单元中黑云母成分和形成物理条件存在系统差异,揭示其岩浆物源有别,进而制约了其成矿种类特征。北秦岭早中生代花岗质岩石中黑云母的成分和形成条件变化范围小,以MgO(8%~13%)、TiO_(2)(3%~5%)和Cl(0.02%~0.6%)含量较高,F(0.2%~0.4%)含量较低,以及较高的氧逸度(log f O_(2)值为-16.96~-14.62)和温度(682~771℃)为特征;而南秦岭的成分和形成条件总体变化范围较大,具有MgO(3%~15%)、TiO_(2)(2%~4.5%)、Cl(0.01%~0.18%)含量较低,F(0.1%~1.6%)含量较高,以及较低的氧逸度(log f O_(2)值为-20.88~-15.08)和温度(536~754℃)。此外,研究还显示,黑云母的形成压力与岩浆演化程度和矿物组合相关,当岩石中出现黑云母+白云母±石榴子石组合时,压力较高。秦岭两个构造单元中黑云母成分和形成条件的差异,特别是氧逸度和Cl含量的明显不同,揭示各自的成矿种类和成矿潜力不同,如北秦岭较高的氧逸度和Cl含量,形成铜矿的潜力比南秦岭大。同时,两个构造单元中黑云母的成分差异,还揭示了岩浆物源及深部物质组成的不同,即北秦岭比南秦岭具有更为年轻的地壳,这与区域同位素填图示踪的深部物质组成差异基本一致。由此可见,对区域上同时代花岗质岩石中黑云母成分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岩浆演化、岩浆结晶过程物理化学条件等,还可示踪深部物质组成的空间变化与差异及成矿种类和潜力,有望成为探测深部物质组成的新方法和了解区域成矿背景和潜力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云母成分 物理化学条件 花岗质岩石 成矿作用 地壳深部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光谱法和分子对接模拟法研究茶碱和胃蛋白酶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晓霞 马力通 +4 位作者 孙吉盛 聂智华 赛华征 成建国 段建国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4-721,共8页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傅里叶红外光谱、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圆二色谱等方法以及分子对接模拟法对茶碱(TPL)与胃蛋白酶(PEP)的结合机理进行了研究,在分子层面探讨TPL与PEP相互作用的机制,有助于...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傅里叶红外光谱、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圆二色谱等方法以及分子对接模拟法对茶碱(TPL)与胃蛋白酶(PEP)的结合机理进行了研究,在分子层面探讨TPL与PEP相互作用的机制,有助于对TPL的药理毒性、药效进行深入研究。根据Stern-Volmer方程,计算在298、 303和308 K三种温度下TPL对PEP的动态荧光猝灭速率常数Kq远大于最大动态荧光猝灭常数2.0×10^(10)L·(mol·s)^(-1),证明TPL对PEP的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随着TPL浓度的不断升高,PEP的动态猝灭常数Ksv呈规律性下降趋势,TPL可以有效对PEP的内源荧光进行猝灭,进一步判定作用机制为静态猝灭。三维荧光图谱分析表明,体系中随着TPL浓度的不断升高,PEP中代表色氨酸残基与酪氨酸残基以及肽链骨架结构的荧光强度峰值明显降低,且峰位发生红移,表明TPL对PEP的二级结构产生影响。同步荧光图谱分析表明TPL与PEP结合时,主要集中在色氨酸的残基上。红外光谱表明TPL引起PEP内官能团伸缩振动,使PEP的二级结构发生改变。紫外吸收光谱表明随着混合体系中TPL浓度增大,吸收峰峰值逐渐增大,表明TPL可以改变PEP的二级结构。分子对接模拟法表明,TPL与PEP中氨基酸残基GLU13、 VAL30、 TRP39、 GLY76、 GLY78、 PHE117的结合作用力为范德华力,与氨基酸残基THR77、 GLY217形成氢键,与氨基酸残基TYR75、 LEU112、 ILE120、PHE111之间存在疏水作用力,证明两者主要通过范德华力与氢键结合,进一步证明TPL改变了PEP的二级结构。圆二色谱分析显示PEP中β-折叠的占比从50.2%下降至48.8%, α-螺旋结构的占比从8.1%上升到8.4%;β-转角的占比从18.3%上升到18.7%;无规则结构的占比从29.1%上升到29.2%,表明TPL改变了PEP的二级结构。实验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TPL与PEP的结合作用机制,为TPL的使用及研究提供了数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碱 胃蛋白酶 多光谱法 分子对接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行即服务系统理论与实践: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晓霞 张明 +3 位作者 李佳雯 许亿欣 王甜 张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59-2872,共14页
交通是城市绿色低碳转型中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也是数字化渗透及数字平台最为活跃的领域。出行即服务(Mobility as a Service, MaaS)系统是绿色交通的典型代表,是一种新型交通组织和供给方式,反映了当前出行需求的深刻变化和城市交通组... 交通是城市绿色低碳转型中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也是数字化渗透及数字平台最为活跃的领域。出行即服务(Mobility as a Service, MaaS)系统是绿色交通的典型代表,是一种新型交通组织和供给方式,反映了当前出行需求的深刻变化和城市交通组织范式转变的耦合。全球范围内已出现了上百个大小规模不等和模式各异的MaaS实践创新,北京MaaS是中国持续至今、影响最大的MaaS实践。目前MaaS实践提出的理论和方法主要基于欧美发达国家,无法充分描述和分析中国实践。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延伸纳入了中国经验,提出了具有全球普适性的一个MaaS系统分析框架,强调辨析全球范围内的MaaS异同均可以从三个维度展开,即嵌入的社会背景、发展目标和产生的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并应用此框架对国内外五个典型MaaS进行了比较研究,重点解码了北京MaaS的激励机制、商业模式和商业生态。本文旨在推动MaaS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全球发展,重点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关注:(1)MaaS系统的发展再次考验着城市交通如何回归其公共属性;(2)MaaS实践嵌入在城市社会背景中,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模式选择是对城市既有社会背景和交通格局的继承,但也可能就此发生转向。MaaS打开了一次城市交通转型的机会窗口;(3)MaaS系统的可持续运营依然面临挑战;(4)数字技术带来数据产权、数据隐私和安全等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所有研究案例表明,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匹配治理模式创新,MaaS生态的协同进化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即服务(Mobility as a Service MaaS)系统 分析框架 北京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旅游背景下的纸质文创产品设计探索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晓霞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I0039-I0039,共1页
百姓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也激活了文化创意产品(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在文化旅游背景下,文创产品成为文化传播和旅游体验的重要载体。而纸质文创产品作为环境友好的产品类型,其设计水平关乎游客体验和文... 百姓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也激活了文化创意产品(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在文化旅游背景下,文创产品成为文化传播和旅游体验的重要载体。而纸质文创产品作为环境友好的产品类型,其设计水平关乎游客体验和文化传播效果。本文就文化旅游背景下的纸质文创产品设计展开探讨。纸质材料本身具有易塑形、易加工和轻便等特性,因此方便设计者用来加工制作各种类型的文创产品。同时,纸张还有优良的记录性能,可承载文字、图片甚至数字化信息模块,因此能够更完整地传递信息,方便设计者融入文化内容,实现更好的文化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体验 文化旅游产业 旅游体验 旅游背景 纸质材料 数字化信息 文创产品 百姓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例迁移学习的小样本光伏功率短期预测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晓霞 艾兴成 王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5-333,共9页
针对新建光伏电站历史数据匮乏导致功率预测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实例迁移学习的小样本光伏发电功率短期预测方法。首先,以一组丰富的长期运行光伏数据为源域,利用多核最大均值差异估计源域与目标域光伏数据的匹配相似性,筛选出... 针对新建光伏电站历史数据匮乏导致功率预测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实例迁移学习的小样本光伏发电功率短期预测方法。首先,以一组丰富的长期运行光伏数据为源域,利用多核最大均值差异估计源域与目标域光伏数据的匹配相似性,筛选出高相似的迁移源域;然后,建立加权对抗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通过对抗学习赋予源域光伏样本权重以调整其数据分布,将调整后的源域数据充实目标域数据集,采用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挖掘公共知识域中光伏发电功率序列与气象数据的双向时序关联特性,实现小样本条件下光伏功率的精准预测。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深度学习和模型迁移方法,所提方法能有效提高历史数据有限条件下光伏功率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预测 深度学习 迁移学习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香果多糖对沙门氏菌感染雏鸡肠道免疫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申心怡 黎媛媛 +5 位作者 王晓霞 黄璟昇 黄康萍 李环 何家康 梁正敏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08,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百香果多糖对感染沙门氏菌的雏鸡肠道黏膜免疫的调节作用。选取24只7日龄健康麻黄雏鸡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感染对照组和百香果多糖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百香果多糖组雏鸡灌胃百香果多糖溶液5 d后经口感染沙门氏... 试验旨在探究百香果多糖对感染沙门氏菌的雏鸡肠道黏膜免疫的调节作用。选取24只7日龄健康麻黄雏鸡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感染对照组和百香果多糖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百香果多糖组雏鸡灌胃百香果多糖溶液5 d后经口感染沙门氏菌,感染24 h后采集十二指肠进行免疫指标检测和组织病理变化观察。结果显示,与感染对照组相比,百香果多糖组十二指肠灌洗液中免疫球蛋白G (IgG)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显著升高(P<0.05),黏蛋白2 (MUC2)和三叶因子(TFF)水平略微升高,沙门氏菌诱导的小肠黏膜上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正常对照组和百香果多糖组的免疫器官指数、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百香果多糖可通过促进肠道免疫球蛋白分泌来改善沙门氏菌诱导的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多糖 沙门氏菌 肠道免疫 免疫球蛋白 肠上皮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鸦胆子油乳联合阿帕替尼+经肝化疗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癌对免疫功能、肝功能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17
作者 张文静 王晓霞 +3 位作者 吉祥 李卓然 巩茳凯 侯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8-102,共5页
目的分析鸦胆子注射液联合阿帕替尼+经肝化疗动脉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肝癌对免疫功能、肝功能及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122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 目的分析鸦胆子注射液联合阿帕替尼+经肝化疗动脉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肝癌对免疫功能、肝功能及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122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采用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观察组6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鸦胆子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肝功能、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及1年生存期等。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37.70%(23/61),疾病控制率为95.08%(58/61),高于对照组的19.67%(12/61)、81.97%(50/6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_(4)^(+)T细胞(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 positive T cells,CD_(4)^(+))、CD_(4)^(+)/CD_(8)^(+)水平高于对照组,CD_(8)^(+)T细胞(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8 positive T cells,CD_(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生存率为85.25%,高于对照组的73.7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肝癌患者一年总体累积生存曲线图结果显示差异显著(P<0.05)。结论鸦胆子注射液联合阿帕替尼+经肝化疗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癌能有效提高近期疗效,促进患者肝功能改善,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期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鸦胆子注射液 阿帕替尼 经肝化疗动脉栓塞术 肝功能 免疫功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WC含量对钛合金表面激光熔覆耐磨涂层显微组织及性能影响
18
作者 董心宇 魏连坤 +6 位作者 赵元春 赵健 王晓霞 郝恩康 刘光 陈杰 马冰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9,共8页
针对钛合金基体硬度低、耐磨性差的问题,采用同轴送粉激光熔覆技术,用TC4+Ni-WC粉末作为熔覆材料,在TC4钛合金基体上制备钛基复合涂层。用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涂层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涂层的物... 针对钛合金基体硬度低、耐磨性差的问题,采用同轴送粉激光熔覆技术,用TC4+Ni-WC粉末作为熔覆材料,在TC4钛合金基体上制备钛基复合涂层。用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涂层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涂层的物相组成进行表征。用数显自动显微硬度计测定涂层的显微硬度,并通过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估涂层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涂层物相主要包括基质相β-Ti、增强相Ti C、金属间化合物Ti_(2)Ni和WC/W_(2)C共析陶瓷相。涂层显微硬度随着Ni-WC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最高可达52.6HRC,较基材提升了1.65倍,主要是由于Ti C、Ti_(2)Ni等增强相的弥散强化作用,Ni-WC颗粒的溶解促进了涂层原位生成Ti C等硬质相和金属间化合物,提升了涂层的耐磨性。磨损机理为磨粒磨损及粘着磨损,随着Ni-WC含量的增加,剥落及粘着磨损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钛基涂层 TC4合金 显微硬度 显微组织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沉浸式虚拟现实认知训练对社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
19
作者 黄梅珍 朱开彦 +3 位作者 何炳蔚 林榕 王晓霞 李红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5-89,共5页
目的 探讨沉浸式虚拟现实认知训练对社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为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现实依据。方法 2021年3-8月,采用招募的方式,选取某社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49... 目的 探讨沉浸式虚拟现实认知训练对社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为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现实依据。方法 2021年3-8月,采用招募的方式,选取某社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试验组接受沉浸式虚拟现实认知干预,对照组接受健康教育,两组的干预均持续12周,3次/周,30~45 min/次。于干预前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AVLT)、形状连线测验(shape trails test,STT)、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各有41例完成研究。干预前,两组患者的MoCA、MMSE、AVLT、STT、GDS等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试验组MoCA、MMSE、AVLT(延时、再认)等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沉浸式虚拟现实认知训练可有效改善社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与情绪状态,具有可行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 沉浸式虚拟现实 社区 认知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助产机构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现状和防治能力 被引量:3
20
作者 石慧峰 尹韶华 +5 位作者 吴天晨 陈练 王晓霞 魏瑗 乔杰 赵扬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9-185,共7页
目的:分析我国严重产后出血(SPPH)发生现状、变化趋势和机构变异,以评估我国助产机构SPPH防治能力。方法:研究利用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网(NCIS)全国助产机构上报的2018~2022年历年医院水平汇总数据。研究纳入上报了2018~2022年... 目的:分析我国严重产后出血(SPPH)发生现状、变化趋势和机构变异,以评估我国助产机构SPPH防治能力。方法:研究利用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网(NCIS)全国助产机构上报的2018~2022年历年医院水平汇总数据。研究纳入上报了2018~2022年产科指标完整数据的助产机构3871、4034、4028、4683和5277家。计算历年全国及不同地区和类别助产机构SPPH(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1000 ml)率、SPPH并输血率、妊娠相关子宫切除率。利用2022年数据,用P 5和P 95之差描述助产机构上述指标发生率在地区和机构间的变异程度。结果:在纳入的助产机构中,SPPH率、妊娠相关子宫切除率从2018年(0.95%、35.91/10万)到2019年(0.94%、34.18/10万)下降,SPPH并输血率基本平稳(2018年和2019年都为0.62%),但在2020年SPPH率、SPPH并输血率、妊娠相关子宫切除率(0.99%、0.67%、36.34/10万)都上升;随后2021年(0.93%、0.62%、29.00/10万)和2022年(0.90%、0.59%、27.34/10万)3项指标连续两年下降,且都低于2018年水平。2022年数据显示三级(2.86%、1.92%)和二级(2.55%、1.65%)公立综合医院机构间SPPH率、SPPH并输血率变异程度(P 5和P 95之差)最大,西南地区SPPH率(1.30%)、SPPH并输血率(0.73%)、妊娠子宫切除率(39.89/10万)均呈最高水平。结论:我国助产机构SPPH防治能力持续提高,但仍需进一步促进地区和机构间的同质化发展,特别是聚焦西部地区和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未来仍需探索SPPH防治的综合管理策略,并在我国孕产妇死亡从产科直接原因逐渐转为产科间接原因为主之际,实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系统性措施,以保障孕产妇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子宫切除 输血率 医疗质量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