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治疗方案对重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晓禾 张宇涛 王小青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0期225-226,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重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15例重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患者随机分成A、B、C3组,A组口服氟康唑同时给予硝酸咪康唑栓阴道局部给药,于月经干净后再给予硝酸咪康唑栓阴道给药,...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重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15例重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患者随机分成A、B、C3组,A组口服氟康唑同时给予硝酸咪康唑栓阴道局部给药,于月经干净后再给予硝酸咪康唑栓阴道给药,B组口服氟康唑同时给予硝酸咪康唑栓阴道局部给药,C组仅给予硝酸咪康唑阴道给药,通过假丝酵母菌培养情况观察3组的治疗疗效以及复发情况。结果 A组治愈率达到98.67%,高于B组的治愈率91.55%和C组的治愈率8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复发率为4%,低于B的14.08%和C组的13.04%,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服氟康唑联合硝酸咪康唑阴道给药的同时于月经干净后再行硝酸咪康唑阴道给药能够有效地提高对重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同时减少远期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 假丝酵母菌 氟康唑 硝酸咪康唑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量表联合颅脑磁共振对维持性透析患者认知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晓禾 郝丽 +3 位作者 张森 季蓉 郑穗生 单艳棋 《安徽医学》 2018年第12期1451-1454,共4页
目的探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联合颅脑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扩散张量成像(DTI)对透析患者认知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进行透析的患者6... 目的探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联合颅脑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扩散张量成像(DTI)对透析患者认知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进行透析的患者65例,采用MMSE和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MRI扫描脑白质区并计算表观弥散系数(ADC)和部分异向性(FA)量化值;根据MoCA结果分为认知正常组(38例)和认知障碍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量表评分、ADC值及FA值的差异性。结果 MoCA检出率高于MM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 725,P=0. 001),且MMSE和MoCA总分呈正相关(r=0. 660,P=0. 001)。认知障碍组患者MMSE评分的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语言和总分低于认知正常组,而MoCA评分的执行力、注意力、语言、延迟回忆、定向力和总分均低于认知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额叶和顶叶ADC值高于正常组,额叶、顶叶、胼胝体及侧脑室FA值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多认知量表联合评估可提高透析患者认知障碍的检出率;且存在认知障碍的透析患者主要表现为执行力、定向力、注意力、语言和记忆力的下降,和大脑额叶、顶叶、胼胝体和侧脑室白质的损伤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透析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弥散加权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不接触血管技术构建自体前臂桡动脉-头静脉内瘘4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晓禾 刘振 +2 位作者 张元元 王加英 侯国存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1年第10期693-695,共3页
1996年Souza D^([1])提出了静脉分离的No-touch技术,即保留大隐静脉周围脂肪及结缔组织3~5mm,从而减少对静脉血管解剖游离过程中的损伤。在此基础上,结合构建上肢自体桡动脉-头静脉内瘘(radio-cephalic arteriovenous fistula,RC-AVF)... 1996年Souza D^([1])提出了静脉分离的No-touch技术,即保留大隐静脉周围脂肪及结缔组织3~5mm,从而减少对静脉血管解剖游离过程中的损伤。在此基础上,结合构建上肢自体桡动脉-头静脉内瘘(radio-cephalic arteriovenous fistula,RC-AVF)时并不需要将血管移位的临床实际,笔者首次提出了在RC-AVF手术时可完全保留头静脉的周围组织,不游离头静脉血管的技术(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静脉 血管解剖 大隐静脉 内瘘 临床报告 临床实际 静脉血管 结缔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改良No-touch 技术建立兔颈总动脉-颈外静脉内瘘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振 王晓禾 +2 位作者 王加英 张元元 侯国存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1年第9期612-616,共5页
目的探索应用改良No-touch技术建立兔颈总动脉-颈外静脉内瘘模型的可能性。方法2021年02月08日~02月22日,将10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等分为实验组与假手术组。实验组在内瘘手术时不剥离静脉周围组织,即改良No-touch技术处理颈外静脉,建立... 目的探索应用改良No-touch技术建立兔颈总动脉-颈外静脉内瘘模型的可能性。方法2021年02月08日~02月22日,将10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等分为实验组与假手术组。实验组在内瘘手术时不剥离静脉周围组织,即改良No-touch技术处理颈外静脉,建立颈总动脉-颈外静脉内瘘。假手术组探查到血管后不吻合血管。手术后14d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und,CDU)评估内瘘血管内径及血流频谱变化、HE染色观察动静脉内瘘建立后内膜增生情况,并取兔颈外静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实验组兔均顺利完成动静脉内瘘手术,成功率100%。手术后14d CDU评估结果显示实验组兔颈外静脉内径为(7.162±2.332)mm,假手术组兔颈外静脉内径为(2.992±0.27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82,P=0.016)。实验组兔颈外静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为(81.480±38.746)cm/s,假手术组兔颈外静脉PSV为(10.334±1.802)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2,P=0.015)。在实验组兔内瘘动脉及流出道静脉观察到“双向血流”频谱,提示血流为螺旋层流。HE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兔颈外静脉内弹力膜破坏、内膜厚度为(26.360±3.769)μm,假手术组兔颈外静脉内膜厚度为(10.239±2.960)μ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516,P<0.001)。实验组兔颈外静脉血氧分压(PO2)为(78.800±5.890)mmHg(1mmHg=0.133kpa),假手术组兔颈外静脉血PO2为(49.000±4.183)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223,P=0.006)。结论应用改良No-touch技术可成功建立兔颈总动脉-颈外静脉内瘘,成功率高,重复性好,为进一步研究改良No-touch技术在动静脉内瘘手术中的应用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改良No-touch技术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