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长时血压变异性与脑白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王晏雯
刘小利
王俊俊
郑超波
李雅国
-
机构
浙江医院神经内科
-
出处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2-146,共5页
-
基金
浙江省卫生厅课题(2011KYB022)~~
-
文摘
目的探讨长时血压变异性(BPV)与脑白质疏松(L A)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3年6月于浙江医院神经内科就诊患者209例,每月随诊测血压1次,随访12个月,MRI采集患者脑白质病变图像并依据Fazekas量表分为LA 0–3级,比较LA组与非LA组以及LA组内各级之间的一般资料、长时血压及变异性指标并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LA组138例,非LA组71例,两组患者年龄、高血压病、卒中史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组收缩压最大值、长时平均血压、血压标准差(SD)、血压变异系数(CV)及独立于均值的血压变异系数(VIM)均高于非L A组。L A组内各级比较,收缩压最大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 A 3级患者的长时平均收缩压以及长时血压SD、CV和VIM高于LA 1级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长时平均舒张压(OR=1.048,95%CI 1.028~1.067)、收缩压SD(OR=1.064,95%CI 1.001~1.131)、CV(OR=1.086,95%CI 1.002~1.177)、VIM(OR=1.060,95%CI 1.001~1.122)和舒张压SD(OR=1.111,95%CI 1.000~1.233)、CV(OR=1.091,95%CI 1.001~1.190)与LA独立相关(P〈0.05)。结论长时平均舒张压与长时BPV与LA密切相关。
-
关键词
血压变异性
脑白质疏松
血压
-
Keywords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leukoaraiosis
blood pressure
-
分类号
R54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症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 2
-
-
作者
王晏雯
乔松
刘小利
蔡苗
李雅国
-
机构
浙江医院神经内科
-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54,共4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运动症状的影响,了解清除Hp治疗对PD患者运动症状波动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浙江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PD患者89例,据微量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Hp感染状况,将研究对象分为Hp组和非Hp组。非Hp组采用口服左旋多巴/苄丝肼片治疗,Hp组在口服左旋多巴/苄丝肼片治疗的基础上予以Hp根除治疗。采用帕金森病症状评分量表(UPDRS)Ⅲ评分、Hoehn-Yahr分级及"开关现象"的"开"、"关"期时间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用UPDRSⅣ评分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并发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UPDRSⅣ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Hp组治疗前后Hoehn-Yahr分级、UPDRSⅢ评分、UPDRSⅣ评分及"开""关"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组治疗前后UPDRSⅢ评分、UPDRSⅣ评分及"开""关"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开""关"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可以增加PD患者运动并发症的发生。对Hp感染的PD患者行Hp根除治疗可以改善其运动症状,减少运动并发症的发生。
-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运动障碍
幽门螺杆菌
-
Keywords
Parkinson disease
Movement disorders
Helicobacter pylori
-
分类号
R742.5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不同运动亚型早期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研究
被引量:16
- 3
-
-
作者
楼跃
乔松
王晏雯
蔡苗
庄丽英
刘小利
-
机构
浙江医院神经内科
-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87-1493,共7页
-
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重大科技计划(WKJ-ZJ-1809)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Q19H090006)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项目(2019KY260)。
-
文摘
背景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期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患病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PD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根据不同运动症状可将PD分为不同亚型,不同运动分型PD患者在发病因素、病理生理过程等方面存在差异。然而,目前对于PD,尤其是早期PD的非运动症状研究较少。目的通过比较不同运动亚型早期PD患者在认知功能、额叶功能、情绪和睡眠情况、自主神经功能等非运动症状方面的差别,探讨非运动症状与早期PD运动亚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3月浙江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病房收治的116例早期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运动障碍学会-统一帕金森病评估量表(MDS-UPDRS)将其分为震颤为主型(TD)组、姿势不稳/步态障碍型(PIGD)组及混合型(IT)组。比较三组早期PD患者一般临床资料、MDS-UPDRS、非运动症状量表(NMS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额叶功能评定量表(FAB)、老年抑郁量表(GDS-30)、情感淡漠评定量表(MAES)、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自主神经量表(SCOPA-AUT)的评估结果。结果TD组、PIGD组、IT组分别为76例、32例、8例。三组患者非运动症状的出现频率和严重程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FAB、GDS-30、MAES、SCOPA-AUT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的非运动症状是PD的常见症状,在PD早期就可以出现,PIGD型和IT型的非运动症状较TD型严重,对早期PD患者进行合理的运动分型有助于在临床诊疗中更有效地评估PD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并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运动亚型
非运动症状
额叶功能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
Keywords
Parkinson’s disease
Motor subtypes
Non-motor symptoms
Frontal function
Autonomic nerve function
-
分类号
R742.5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