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癌旁病变流式细胞光度术、病理分析及与乳腺癌预后关系的探讨
1
作者 王晋芬 郭日升 +7 位作者 刘田福 阎秀珍 王琳娜 刘育艳 安小敏 李春华 徐欣 王竟 《山西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5-7,共3页
本文报告有随防资料乳腺癌102例中合并之癌旁病变33例,经流式细胞光度术(FCM)测定(21例)和病理学检查及与术后生存期的关系做了统计学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合并癌旁病变中有癌变者术后生存期最短,仅... 本文报告有随防资料乳腺癌102例中合并之癌旁病变33例,经流式细胞光度术(FCM)测定(21例)和病理学检查及与术后生存期的关系做了统计学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合并癌旁病变中有癌变者术后生存期最短,仅有良性上皮增生者较长,未合并癌旁病变者最长(P<0.01),有癌旁病变者较未合并者年龄轻,其中伴有癌变者年龄最轻(r=0.246P<0.05)。有癌变者其DI值、S%均高于癌旁病变中无癌变者(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M 乳腺癌 癌旁上皮增生 病理变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维和二维纳米材料的神经界面构筑 被引量:4
2
作者 许可 王晋芬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7-64,共18页
神经电极是探索大脑神经电活动的重要工具,而神经元与电极之间的界面是制约神经电极性能的主要因素。一维和二维纳米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物理与化学性质,能够从表面形貌、机械性能、电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等方面改善神经界面,成为构筑神... 神经电极是探索大脑神经电活动的重要工具,而神经元与电极之间的界面是制约神经电极性能的主要因素。一维和二维纳米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物理与化学性质,能够从表面形貌、机械性能、电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等方面改善神经界面,成为构筑神经电极的理想材料。本文主要以碳纳米管、硅纳米线和石墨烯等纳米材料为例,概述了一维和二维纳米材料在构筑神经电极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它们在神经界面发挥的调控作用,并对未来神经电极的构筑及其界面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硅纳米线 石墨烯 神经电极 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LT型淋巴瘤中p53及C-myc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冬梅 王晋芬 张建中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和原癌基因C-myc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型淋巴瘤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建立包含84例MALT型淋巴瘤、8例DLBCL,160例其他肿瘤及18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共252点阵的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p53和C-my...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和原癌基因C-myc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型淋巴瘤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建立包含84例MALT型淋巴瘤、8例DLBCL,160例其他肿瘤及18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共252点阵的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p53和C-myc在MALT型淋巴瘤中的表达。结果82例MALT型淋巴瘤中只有18例表达p53,其中阳性细胞表达率>50%的有8例。p53在L-MALT、H-MALT和DLBCL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对照组中,8例有C myc的胞核表达,但只在少数细胞的胞核出现。在恶性程度不同的组织中C myc浆表达有显著性差异,但C myc核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在L MALT、H MALT和DLBCL中,p53的表达与C myc浆表达有正相关关系(r=0.365,P=0.000),与C myc核表达有负相关关系(r=-0.301,P=0.004)。结论在MALT型淋巴瘤中p53并不起关键作用,但p53异常频率的增高与MALT型淋巴瘤向恶性程度高的转变有关。C-myc表达部位的改变与肿瘤恶性程度有关。C-myc胞浆高表达与p53核的高表达可作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增高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芯片 基因 p53 基因 C-MYC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氧化锆和碳纳米管协同作用的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小梅 袁若 +1 位作者 柴雅琴 王晋芬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87-1692,共6页
A novel hydrogen peroxide(H2O2)biosensor was prepared.First,zirconium dioxide(ZrO2)were solubilized in the aqueous solution of a biopolymer chitosan(CS)and the mutlicarbon nanotubes(MWNTs)was introduced into the ZrO2-... A novel hydrogen peroxide(H2O2)biosensor was prepared.First,zirconium dioxide(ZrO2)were solubilized in the aqueous solution of a biopolymer chitosan(CS)and the mutlicarbon nanotubes(MWNTs)was introduced into the ZrO2-CS solution to get a ZrO2-CS-MWNTs composite.Then the ZrO2-CS-MWNTs composite was immobilized onto the surface of the glass carbon electrode(GCE).Subquently,a stable nano-Au film was electrodeposited on the ZrO2-CS-MWNTs modified electrode at a constant potential.Finally,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was immobilized onto the nano-Au layer to obtain the HRP/nano-Au/ ZrO2-CS-MWNTs /GCE electrod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iosensor exhibited well reduction ability for hydrogen peroxide with high sensitivity and fastresponse time resulting from.The biosensor displayed a rapid response to H2O2 and the linear range of the biosensor was from 7.80×10-6 to 9.26×10-3 mol/L with the detection limit of 2.8×10-6 mol/L(S/N=3).In addition,the biosensor showed fast response,high sensitivity,good stability and reproduci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二氧化锆 壳聚糖 纳米金 辣根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恶性肿瘤微转移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廉建红 王晋芬 《临床医药实践》 2008年第5期324-326,374,共4页
关键词 消化道恶性肿瘤 肿瘤微转移 肿瘤检测 临床意义 实验室检查 转移病灶 手术切除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郗彦凤 王晋芬 《临床医药实践》 2005年第4期272-273,共2页
目的:探讨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免疫组织化学通用型二步法对2 6例淋巴母细胞淋巴瘤进行CD3、CD4 5RO、CC2 0 、CD79a、CD5、CD2 3、CD4 3、Td T、CD99、MPO的表达的研究。结果:2 6例中18例Td T阳性,2 1例CD9... 目的:探讨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免疫组织化学通用型二步法对2 6例淋巴母细胞淋巴瘤进行CD3、CD4 5RO、CC2 0 、CD79a、CD5、CD2 3、CD4 3、Td T、CD99、MPO的表达的研究。结果:2 6例中18例Td T阳性,2 1例CD99阳性,CD99、Td T共同阳性14例。2 6例中18例为T- L BL ,2例为B- L BL ,有6例不能确定细胞类型。所有L BL 不表达CD5、CD2 3、MPO。结论: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中,T细胞型占绝大多数,有少部分病例尚不能确定细胞类型。CD99、Td T为诊断L BL 不可缺失的敏感标记物,进行T、B分型标记时要进行多种标记。免疫组织化学对L BL 的诊断、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免疫组织化学 TDT CD9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67和PC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玉 王晋芬 《临床医药实践》 2008年第5期334-336,共3页
目的:研究Ki-67与PCNA两种增殖抗原在乳腺癌组织中的原位表达特点及二者的差异性问题。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双标法对60例乳腺癌组织切片进行Ki-67及PCNA染色。运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分析细胞核的荧光阳性面积,并对二者进行... 目的:研究Ki-67与PCNA两种增殖抗原在乳腺癌组织中的原位表达特点及二者的差异性问题。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双标法对60例乳腺癌组织切片进行Ki-67及PCNA染色。运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分析细胞核的荧光阳性面积,并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CNA的核阳性面积明显大于Ki-67。二者的阳性面积呈正相关。结论:在乳腺癌组织中,PCNA抗原表达较强,几乎涵盖了所有Ki-67的增殖信息,二者对增殖情况的反映各具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KI-67 PCNA 间接免疫荧光双标法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组织芯片研究星形细胞瘤组织中Fas及TOPO-Ⅱα的表达及意义
8
作者 刘青华 李灵敏 王晋芬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99-301,共3页
目的研究Fas及TOPO-Ⅱα在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星形细胞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不同级别的星形细胞瘤及10例正常脑组织中两种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Fas、TOPO-Ⅱα的蛋白在各... 目的研究Fas及TOPO-Ⅱα在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星形细胞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不同级别的星形细胞瘤及10例正常脑组织中两种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Fas、TOPO-Ⅱα的蛋白在各级星形细胞瘤中总的表达率分别为62.8%和60.7%,二者的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的病理分级呈正相关。星形细胞瘤中Fas与TOPO-Ⅱα蛋白表达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脑星形细胞瘤中Fas与TOPO-Ⅱα蛋白表达与肿瘤病理类型及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抗原 CD95 抗原 TOPO-Ⅱα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腋淋巴结微小转移与C-erbB-2,nm23基因表达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王玉 景娜 +1 位作者 马永强 王晋芬 《临床医药实践》 2009年第3期186-188,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淋巴结微小转移与C-erbB-2,nm23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78例淋巴结常规HE染色无癌转移的乳腺癌淋巴结1269枚进行上皮细胞角蛋白(CK19)表达和癌组织进行C-erbB-2,nm23基因表达的检测。结...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淋巴结微小转移与C-erbB-2,nm23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78例淋巴结常规HE染色无癌转移的乳腺癌淋巴结1269枚进行上皮细胞角蛋白(CK19)表达和癌组织进行C-erbB-2,nm23基因表达的检测。结果:淋巴结CK19阳性率为4.25%,其病理阳性率为28.2%,C-erbB-2阳性率为43.6%,nm23阳性率为80.8%,CK19阳性组的C-erbB-2阳性率明显高于CK-19阴性组(P〈0.05)。CK-19阳性组的nm23阳性率明显低于cK-19阴性组(P〈0.05)。CK-19阳性率与患者月经状况、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激素受体状况无关(P〈0.05)。结论:乳腺癌腋淋巴结CK19表达与癌组织C-erbB-2基因表达呈正相关,与癌组织nm23基因表达呈负相关,与患者月经状况、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激素受体状况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腋淋巴结 微小转移 C-ERBB-2 NM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痕量镉离子在原位铋修饰掺硼金刚石电极上的传感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成耀 佟建华 +6 位作者 边超 孙楫舟 李洋 王晋芬 龚顺 惠允 夏善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7-454,共8页
以原位铋修饰掺硼金刚石电极为工作电极,利用方波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对重金属镉离子进行检测.考察了扫描方式、铋离子浓度、电极硼掺杂浓度、支持电解液p H值、富集电位、脉冲参数和富集时间等因素对镉溶出峰电流的影响并进行了优化.结... 以原位铋修饰掺硼金刚石电极为工作电极,利用方波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对重金属镉离子进行检测.考察了扫描方式、铋离子浓度、电极硼掺杂浓度、支持电解液p H值、富集电位、脉冲参数和富集时间等因素对镉溶出峰电流的影响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原位铋修饰能有效提高检测的灵敏度,镉离子浓度与溶出峰电流值在1~10μ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9,检出限为0.15μg/L.干扰实验结果表明,相邻溶出电位干扰离子铅和锌对镉的检测影响相对较小,而铜有较大干扰.实际水样测试结果表明,回收率在96%~107%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 阳极溶出伏安 镉离子分析 电化学分析 原位铋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