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洲马瘟病毒和西尼罗病毒多酶恒温核酸快速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1
作者 钱佳豪 刘丹 +7 位作者 周师众 张博源 高建帅 许霄峰 李慧彤 丁家波 王春凤 沈青春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6,共5页
为了建立一种方便快捷的非洲马瘟病毒(AHSV)和西尼罗病毒(WNV)的检测方法,将GenBank中非洲马瘟病毒VP7序列以及近3年世界范围内流行的西尼罗病毒序列进行比对,选择保守区域,并按照需求设计引物与探针。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以及特异性与... 为了建立一种方便快捷的非洲马瘟病毒(AHSV)和西尼罗病毒(WNV)的检测方法,将GenBank中非洲马瘟病毒VP7序列以及近3年世界范围内流行的西尼罗病毒序列进行比对,选择保守区域,并按照需求设计引物与探针。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以及特异性与敏感性试验,建立了一种能够同时检测非洲马瘟病毒和西尼罗病毒的多酶恒温核酸快速扩增(MIRA)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反应时间仅需20 min。该检测方法可应用于非洲马瘟和西尼罗热的快速诊断和现场监测,为疫情控制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马瘟病毒 西尼罗热病毒 多酶恒温快速扩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融入动物解剖学实验课创新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春芳 姚纪元 王春凤 《特产研究》 2024年第2期182-185,共4页
动物解剖学作为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后续动物生理学、动物传染病学、内科学、外科学等专业课的先导,属于形态学课程。为了提高动物解剖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道德素质,适应高校教师教书育人和课程思政的时代需求,... 动物解剖学作为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后续动物生理学、动物传染病学、内科学、外科学等专业课的先导,属于形态学课程。为了提高动物解剖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道德素质,适应高校教师教书育人和课程思政的时代需求,本文根据实验课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思政素材,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纳入动物解剖学教学过程,实现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解剖学 课程思政 实验教学 融合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烷基化合物通过核受体信号通路介导的健康效应
3
作者 王春凤 王建设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248,共16页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具有生殖和甲状腺等内分泌干扰效应、脂代谢毒性等。核受体(NR)信号是介导PFAS毒性效应的重要路径之一。我们认为PFAS能通过干扰NR信号途径的不同环节影响人类健康。在简要介绍PFAS和核受体的基础上,本文重...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具有生殖和甲状腺等内分泌干扰效应、脂代谢毒性等。核受体(NR)信号是介导PFAS毒性效应的重要路径之一。我们认为PFAS能通过干扰NR信号途径的不同环节影响人类健康。在简要介绍PFAS和核受体的基础上,本文重点阐述PFAS对不同NR信号途径的作用方式、分子机制以及对生物体的不良效应,包括改变配体水平而间接改变NR活性,例如影响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的生成与转化,也包括对NR的直接激动或抑制效应,例如对甲状腺激素受体(TR)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的激动效应等。相应内容全面总结了PFAS通过何种途径、干扰了哪些NR信号途径和如何危害人类健康。因此,PFAS通过干扰NR配体的合成代谢和转运、干扰NR水平、激活或抑制NR、影响NR共作用因子等环节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但当前PFAS对某些NR干扰效应的具体作用环节尚不明确且很少涉及对NR翻译后修饰(PTM)的影响、对辅作用因子的选择性和靶基因表观遗传调控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和深入认识PFAS的NR干扰效应和作用机制,将为防控PFAS健康危害提供更多新见解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 核受体 毒性效应 内分泌干扰 作用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胡明雪 林雨萌 +9 位作者 刘长军 高宏雷 崔红玉 祁小乐 高立 王素艳 陈运通 王春凤 张艳萍 高玉龙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8-575,共8页
为鉴定来自山东某种鸡场196日龄疑似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感染的2份种鸡肝脏样品的致病原,本实验利用马立克病肿瘤淋巴母细胞(MDCC-MSB1细胞)对2份肝脏样品进行病毒的分离培养与传代,每代均观察细胞是否出现细胞病变(CPE)。将传至5代... 为鉴定来自山东某种鸡场196日龄疑似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感染的2份种鸡肝脏样品的致病原,本实验利用马立克病肿瘤淋巴母细胞(MDCC-MSB1细胞)对2份肝脏样品进行病毒的分离培养与传代,每代均观察细胞是否出现细胞病变(CPE)。将传至5代的病毒液分别采用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鉴定,PCR结果显示,扩增到与CAV JL17株阳性对照一致的约600 bp的目的条带;IFA结果显示,感染分离病毒与JL17株阳性对照的细胞均出现绿色荧光,而阴性对照既未扩增到目的条带也无绿色荧光。上述结果表明分离到一株CAV,命名为SDNN2022。为分析SDNN2022株的分子特征,采用PCR扩增其VP1基因并测序,采用DNAStar软件对SDNN2022株VP1基因与GenBank登录的39株CAV参考株VP1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采用Megalign分析SDNN2022株VP1的氨基酸序列,构建SDNN2022株VP1基因的进化树。VP1基因的同源性结果显示,SDNN2022株与CAV参考株的VP1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5.0%~99.8%,其中与CAV参考株JS2020-PFV的同源性最高;SDNN2022株VP1高变区的氨基酸位点(aa139~aa151)与大多数强毒株一致。但在aa89、aa92、aa411和aa417与大多数CAV参考株不同,均发生了氨基酸突变,分别为T^(89)K、G^(92)D、S^(411)T和V^(417)I,其中后两个位点的突变为本研究首次发现。SDNN2022株与CAV强毒参考株CUX-1的aa394均为谷氨酰胺,符合CAV强毒的分子特征,表明SDNN2022株为一株CAV强毒株。VP1基因的进化树结果显示,分离株SDNN2022与CAV参考株CUX-1、JS2020-PFV、CAV-JL190130等聚为一支,且与JS2020-PFV株的遗传距离最近,均属于A群,进一步表明SDNN2022株为一株强毒株。将该株病毒分别感染6胚龄SPF鸡胚和14日龄SPF雏鸡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SDNN2022株对鸡胚的致死率为30%(3/10),病死鸡胚体的肝脏黄化;该株病毒感染14日龄SPF雏鸡后7 d出现精神萎靡、呆滞、羽毛凌乱等临床症状,发病率为83.3%(5/6),但无死亡;感染后14 d,与空白对照组鸡相比,感染组鸡体重显著降低(P<0.05),胸腺明显萎缩,且胸腺指数极显著降低(P<0.01)。本研究分离到一株强毒力CAV,且对SPF鸡胚和雏鸡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丰富了国内CAV的病毒资料,为深入研究CAV的致病机制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分离 鉴定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自身免疫病中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孙金梅 石春卫 +2 位作者 杨桂连 杨文涛 王春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19-2222,2228,共5页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是以单个细胞为研究对象,对每个转录本的基因表达水平以及细胞间的异质性进行统计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测序技术的缺陷。自身免疫病是自身免疫耐受状态或自身免疫细胞调节异常时所致的自身组织细胞损伤或功...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是以单个细胞为研究对象,对每个转录本的基因表达水平以及细胞间的异质性进行统计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测序技术的缺陷。自身免疫病是自身免疫耐受状态或自身免疫细胞调节异常时所致的自身组织细胞损伤或功能异常。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自身免疫病中应用的研究成果,为尽早实现精准医疗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自身免疫病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马瘟病毒和西尼罗病毒双重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6
作者 钱佳豪 刘丹 +8 位作者 周师众 张博源 高建帅 蒋卉 范学政 张广智 丁家波 王春凤 沈青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873-5879,共7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非洲马瘟病毒(African horse sickness virus,AHSV)和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的双重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根据AHSV VP 7基因序列和WNV Poly Protein基因的高度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非洲马瘟病毒(African horse sickness virus,AHSV)和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的双重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根据AHSV VP 7基因序列和WNV Poly Protein基因的高度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条件及体系,绘制标准曲线,对其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测定,并采用该方法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同时检测AHSV和WNV,且特异性良好,与马动脉炎病毒、马疱疹病毒1型、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马腺疫链球菌、马流感病毒等马病核酸均无交叉反应;敏感性高,AHSV和WNV最低检测限均为10 copies·μL^(-1);组内变异系数为0.04%~0.93%,组间变异系数为0.17%~4.83%,重复性良好;使用该方法对30份马全血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本试验建立的检测方法对马属动物检疫、非洲马瘟和西尼罗热的监测与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荧光定量RT-PCR 非洲马瘟病毒 西尼罗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马瘟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7
作者 钱佳豪 周师众 +4 位作者 张博源 高建帅 丁家波 沈青春 王春凤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32-1240,共9页
非洲马瘟(African horse sickness,AHS)是由非洲马瘟病毒(African horse sickness virus,AHSV)引起的一种以发热、皮下水肿及脏器出血为特征的马属动物急性和亚急性虫媒传染病,具有高传染性和快速致病的特点,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法... 非洲马瘟(African horse sickness,AHS)是由非洲马瘟病毒(African horse sickness virus,AHSV)引起的一种以发热、皮下水肿及脏器出血为特征的马属动物急性和亚急性虫媒传染病,具有高传染性和快速致病的特点,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法定报告疾病,中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世界动物健康信息系统数据显示,AHS近几年在非洲和与中国邻近的东南亚地区流行,形势非常严峻,严格监测边境地区和口岸的马属动物AHS,及时清除带毒动物是中国AHS防控的法定策略。笔者对AHS的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整理和总结。病原学诊断技术主要包括病毒分离、RT-PCR、恒温扩增和基因芯片技术等,其中病毒分离是经典的确诊方法,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为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恒温扩增技术如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和重组酶介导的扩增技术(RAA)等可用于现场快速诊断,基因芯片技术可实现多病原检测。血清学诊断包括ELISA、病毒中和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等。其中RT-PCR、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ELISA均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和《非洲马瘟诊断技术》(GB/T 21675—2022)推荐的主要检测方法。近些年来,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宏基因组技术能同时对多种病原体进行定量检测,极大提高了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基于云平台和物联网的疾病智能监测和预警系统等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将为AHS的监测和预防提供更为科学和精确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马瘟 诊断技术 病原学诊断 血清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0
8
作者 王春凤 李旭春 +1 位作者 薛文轩 马乐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7-129,144,共4页
针对电力电子技术本身迅速发展、课程实践性很强等特点,对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开发了新的教学实验平台。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尽可能全面地提升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技能以及分析、设计和调试电力电子电路的能力,提高科研的兴趣,激发... 针对电力电子技术本身迅速发展、课程实践性很强等特点,对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开发了新的教学实验平台。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尽可能全面地提升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技能以及分析、设计和调试电力电子电路的能力,提高科研的兴趣,激发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 实验教学 实验平台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河涌沉积物及底栖生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及分布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春凤 方展强 +1 位作者 郑思东 江永艺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40-43,共4页
本文报道了广州市河涌沉积物及底栖生物的重金属含量及分布状况。应用 WFX- IF2型原子分光光度计对 2 1个采样点沉积物及底栖生物样品中 Cd、Cu、Zn、Pb、Cr和 Ni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并使用标准物作了对照分析。结果显示 :沉积物中 Cd、C... 本文报道了广州市河涌沉积物及底栖生物的重金属含量及分布状况。应用 WFX- IF2型原子分光光度计对 2 1个采样点沉积物及底栖生物样品中 Cd、Cu、Zn、Pb、Cr和 Ni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并使用标准物作了对照分析。结果显示 :沉积物中 Cd、Cu、Zn、Pb、Cr、N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5.61、30 2 .1 2、72 7.0 3、1 63.37、67.70、84.58μg/ g干重 ;底栖生物中 Cd、Cu、Zn、Pb、Cr、N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0 .78、2 9.2 0、2 68.38、1 0 .75、3.89、3.44μg/ g干重。结果表明 :广州市河涌已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 ,受污染最严重的是赤岗涌、海珠涌和棠下涌。工业活动是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河涌中的水栖寡毛类与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显著相关 (P<0 .0 1 ,P<0 .0 5) ,可以作为 Cu、Cr、Ni的良好指示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化学 重金属 河涌 沉积物 底栖生物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喂转球虫基因功能乳酸杆菌后对雏鸡体重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春凤 秦泽荣 +3 位作者 徐镔蕊 孙哲 何昭阳 刘尚高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91-593,共3页
为了验证转鸡柔嫩艾美耳球虫保护性抗原SO7基因的功能乳酸菌对人工球虫攻击的保护性 ,将这种转球虫SO7基因的功能乳酸杆菌给刚出壳的雏鸡饲喂 ,一周后攻球虫卵囊 5× 1 0 4 个 /只 ,通过对试验雏鸡的体重变化来检测转球虫SO7基因工... 为了验证转鸡柔嫩艾美耳球虫保护性抗原SO7基因的功能乳酸菌对人工球虫攻击的保护性 ,将这种转球虫SO7基因的功能乳酸杆菌给刚出壳的雏鸡饲喂 ,一周后攻球虫卵囊 5× 1 0 4 个 /只 ,通过对试验雏鸡的体重变化来检测转球虫SO7基因工程乳酸菌的有效性 ,设红、白对照组 ,转基因乳酸菌组和乳酸菌对照组。结果表明 :饲喂转基因乳酸菌组雏鸡 ,在攻击球虫后体重增重未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虫 乳酸杆菌 雏鸡 体重 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汞和硒对剑尾鱼的急性毒性及其安全浓度评价 被引量:48
11
作者 王春凤 方展强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2-34,共3页
用重金属汞(Hg+2) 和硒(Se+4) 对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进行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的实验。其目的在于评价水环境中Hg+2和Se+4对鱼类的影响,为制订渔业水质标准提供参考数据。结果表明:Hg+2对剑尾鱼的 24、48、96 h的 LC50分别为 1.7... 用重金属汞(Hg+2) 和硒(Se+4) 对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进行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的实验。其目的在于评价水环境中Hg+2和Se+4对鱼类的影响,为制订渔业水质标准提供参考数据。结果表明:Hg+2对剑尾鱼的 24、48、96 h的 LC50分别为 1.71、1.35、0.84mg/L;Se+4对剑尾鱼24、48、96 h的Lc50分别为17.91、12.59、6.64 mg/L;在浓度和毒性比都为1∶1的条件下,24 h都表现联合作用,而48 h、96 h则为拮抗作用。剑尾鱼对Hg和Se的最大容许浓度分别为:0.0084和0.064 mg/L。结果还表明:剑尾鱼幼体对Hg和Se敏感,是一种较理想的环境污染指示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尾鱼 安全浓度 LC50 幼体 性比 鱼类 拮抗作用 联合毒性 重金属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弦波逆变电路实验的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春凤 李旭春 +1 位作者 薛文轩 马乐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5-138,共4页
逆变电路和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控制技术是电力电子学的重要内容。正弦波逆变电路实验融汇了逆变电路和PWM控制技术的核心内容,对学生深入学习与理解电力电子技术有很大的作用。通过该实验,学生可以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和提高... 逆变电路和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控制技术是电力电子学的重要内容。正弦波逆变电路实验融汇了逆变电路和PWM控制技术的核心内容,对学生深入学习与理解电力电子技术有很大的作用。通过该实验,学生可以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和提高实验技能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表明,用该方法得到的不同频率及幅值的正弦波,还可以广泛应用到实际项目和产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电路 正弦脉冲宽度调制(SPWM) 正弦波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江-玉龙雪山不同区域大气降水化学特征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春凤 何元庆 +3 位作者 张宁宁 李宗省 杜建括 牛刚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23,共6页
2008─2009年在丽江-玉龙雪山地区的丽江市区、玉龙雪山冰川公园索道下部站(索道地区)和白水1号冰川区(冰川区)3个采样点采集了113个降水样品,对其pH、电导率和主要离子(Cl-、SO42-、NO3-、Ca2+、Mg2+、Na+、K+和NH4+)质量浓度进行了分... 2008─2009年在丽江-玉龙雪山地区的丽江市区、玉龙雪山冰川公园索道下部站(索道地区)和白水1号冰川区(冰川区)3个采样点采集了113个降水样品,对其pH、电导率和主要离子(Cl-、SO42-、NO3-、Ca2+、Mg2+、Na+、K+和NH4+)质量浓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实测pH均高于5.6.3个采样点ρ(总离子)平均值为丽江市区>索道地区>冰川区,其中ρ(SO4 2-)和ρ(Ca2+)均最高.丽江市区季风前后各离子质量浓度变化显著,其中海盐离子质量浓度〔ρ(Na+)和ρ(Cl-)〕从季风前期到季风期变化不大,在季风后期增加;ρ(NO3-)、ρ(SO42-)、ρ(NH4+)、ρ(Ca2+)、ρ(K+)和ρ(Mg2+)在季风前期显著高于季风期和季风后期.采用相关分析和主因子分析法对降水中离子来源进行研究,表明SO42-、NO3-和NH4+主要来自局地人类活动的贡献,Na+、K+和Cl-是海洋源贡献,Ca2+和Mg2+主要来源于地表粉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江-玉龙雪山地区 化学特征 季节变化 离子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关电源实验教学探讨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春凤 李旭春 +1 位作者 薛文轩 马乐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2-145,共4页
开关电源采用交—直—交—直变换技术,是一种组合变流电路,包含整流、逆变、变压、滤波等电路,融汇了电力电子技术及其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对学生提炼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关键知识点有很大的作用。通过该实验,帮助学生深入学习与理... 开关电源采用交—直—交—直变换技术,是一种组合变流电路,包含整流、逆变、变压、滤波等电路,融汇了电力电子技术及其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对学生提炼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关键知识点有很大的作用。通过该实验,帮助学生深入学习与理解电力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和提高实验技能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电源 脉宽调制 高频变压器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轮状病毒和大肠杆菌免疫乳持续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春凤 杨雨江 何昭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2-43,共2页
以引起婴儿腹泻的轮状病毒(Rotavirus,a.v.)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E.coli)给妊娠后期的奶牛免疫,使之产生抗这两种病原的抗体,定期采乳,分别用试管凝集反应和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 以引起婴儿腹泻的轮状病毒(Rotavirus,a.v.)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E.coli)给妊娠后期的奶牛免疫,使之产生抗这两种病原的抗体,定期采乳,分别用试管凝集反应和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检测大肠杆菌和轮状病毒抗体,并摸索其消长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乳中轮状病毒和大肠杆菌高免抗体可持续近两个月,强化免疫,又可得到高免抗体,并能持续近一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乳 轮状病毒 大肠杆菌 抗体持续性 婴儿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和施肥量对高蛋白大豆农艺性状及品质的效应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春凤 朱洪德 冯丽娟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3-237,共5页
采用5个高蛋白品种的2因素3水平的裂区试验,研究了水分和施肥量对高蛋白大豆农艺性状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肥料对大豆各种生理指标、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水分条件下,品种间差异并不明显。不同水分间差... 采用5个高蛋白品种的2因素3水平的裂区试验,研究了水分和施肥量对高蛋白大豆农艺性状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肥料对大豆各种生理指标、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水分条件下,品种间差异并不明显。不同水分间差异明显,中水条件下,叶绿素和品质都明显高于高水和低水。不同施肥水平下,大豆叶面积、叶绿素、产量和蛋白质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后减,在中肥条件下,各种生理指标较好,产量也最高,达3616kg·hm-2。产量在肥料和品种的裂区试验中品种间差异明显,其中农大35318最高,达3752.67kg·hm-2。水分、施肥量二因素是通过影响高蛋白大豆的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影响豆荚干重积累,最终影响产量和品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蛋白大豆 水分 施肥量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A组轮状病毒Vp7基因与乳酸菌非抗性表达载体的重组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春凤 王会岩 +1 位作者 于守平 刘尚高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64-968,共5页
The antigenic determinants of Vp7 gene of porcine rotavirus A were amplified from cells infected with rotavirus by th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and a 981bp cDNA segment was acquived. U... The antigenic determinants of Vp7 gene of porcine rotavirus A were amplified from cells infected with rotavirus by th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and a 981bp cDNA segment was acquived. Using T-A cloning technique, the PCR product was cloned into pGEM-T vector. Cloning plasmid pGEM-T-Vp7 and the prokaryotic expression shuttle vector between E.coli and Lactobacillus pW425t were digested by SacI and KpnI double enzymes, respectively. The purified Vp7 gene was subcloned into the expression vector pW425t. Thus,the recombinant pW425t-Vp7 was constructed, and then was transformed into the competence thyA gene-mutant E.coli X13. Treated lysates of bacterium were loaded directly onto SDS-PAGE, on which approximately 37.07 ku exogenous protein was observed and it was about 15% of the total protein . The protein was further analyzed using Western blot,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protein was reactive with the antibody of rotavirus A. The results lay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ies on the Lactobacillus subunit vaccine and DNA vaccine of Vp7 gene in prevention of porcine rotavir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VP7基因 乳酸菌表达载体 大肠杆菌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WM直流调速系统实验的教学实践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春凤 李旭春 薛文轩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2-34,49,共4页
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实验是电力拖动与运动控制课程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实验。介绍了单闭环的PWM直流调速系统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内容,并对主要实验结果加以分析。实验表明,PWM直流调速系统提高了控制的精度,采用比例积分调节器提高... 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实验是电力拖动与运动控制课程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实验。介绍了单闭环的PWM直流调速系统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内容,并对主要实验结果加以分析。实验表明,PWM直流调速系统提高了控制的精度,采用比例积分调节器提高了系统的静态、动态性能。通过实验,加深了学生对PWM控制技术以及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理解,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WM 直流电机调速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实验平台安全性建设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春凤 李旭春 杨耕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8-71,共4页
针对近年来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书本知识与实践能力脱节、动手能力差、惧怕硬件和强电的现象,建设了基于创新性、综合性、安全性考虑的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有功能较强的微机控制电路以及各种保护装置,提高了系统运行... 针对近年来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书本知识与实践能力脱节、动手能力差、惧怕硬件和强电的现象,建设了基于创新性、综合性、安全性考虑的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有功能较强的微机控制电路以及各种保护装置,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增强了实验平台和人员的安全性,为实验室开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调动了学生参与实验研究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从电气、旋转机械和操作规范等方面对实验平台的安全性建设进行了具体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安全 运动控制 实验平台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酪乳杆菌胸苷酸合成酶基因的分子克隆与序列测定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春凤 王春凤 +5 位作者 秦泽荣 孙哲 崔尚金 崔尚金 何昭阳 刘尚高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55-58,共4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以干酪乳杆菌 L. casei 34103染色体 DNA为模板,利用 PCR技术扩增出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synthase, thyA)基因,利用玻璃奶回收纯化试剂盒回收纯化thyA基因,并... 本研究的目的是以干酪乳杆菌 L. casei 34103染色体 DNA为模板,利用 PCR技术扩增出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synthase, thyA)基因,利用玻璃奶回收纯化试剂盒回收纯化thyA基因,并将其克隆入以红霉素抗性为选择压力的可以在大肠杆菌和乳酸菌中穿梭表达的质粒pW425e,再转化X51感受态细胞,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进行酶切鉴定、PCR扩增鉴定,并对thyA基因片段进行测序,与已知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成功克隆了 thyA基因,全长约 1.1kb,与国外报道的 thyA基因同源性达99%。这为构建以thyA基因为选择压力的非抗生素抗性穿梭表达载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苷酸合成酶基因 分子克隆 序列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