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泡田期稻田养分流失特征与回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王星朗 巫纾予 +2 位作者 刘凯华 缴锡云 王欣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106-113,共8页
[目的]揭示太湖地区泡田期田-沟-河灌排系统稻田养分流失特征及其在尾水回用下养分拦截回用比例及效果。[方法]基于原位试验记录各级灌排单元中的水量、水质,分析泡田期稻田养分流失特征,选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识别各级灌排单元的... [目的]揭示太湖地区泡田期田-沟-河灌排系统稻田养分流失特征及其在尾水回用下养分拦截回用比例及效果。[方法]基于原位试验记录各级灌排单元中的水量、水质,分析泡田期稻田养分流失特征,选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识别各级灌排单元的关键水质因子,并结合水量、水质数据计算尾水回用格局下各水质因子的回用率。[结果]泡田期内各指标浓度在田-沟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河道级延后1~2 d后升高,泡田结束时均高于初始水平,各水质指标浓度随水流流向呈梯级递减趋势。田-沟级关键水质因子为氮,随水流至河道级后转变为化学需氧量(COD)。在尾水回用格局下,总回用水量达到泡田定额的45.56%,总氮(TN)、铵态氮(NH_(4)^(+)-N)、总磷(TP)、COD回用率分别达到51.96%、33.68%、57.61%、42.65%。[结论]泡田期灌溉定额大,稻田养分流失风险高,通过尾水回用可有效减少泡田定额,并将稻田排水中的养分回归入田以降低污染物外排风险。本研究有助于从灌排单元尺度上提高节水、减排水平,助力太湖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田期 面源污染 养分流失 尾水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