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O_2纳米溶胶在纯棉织物抗紫外整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
作者 王明勇 孙小燕 毛志平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2-24,共3页
利用溶胶-凝胶技术对纺织品进行功能整理是一种新型的技术,通过该技术在织物上形成具有纳米尺寸的金属氧化物,可赋予织物特殊的功能.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二氧化钛纳米溶胶,并对白色纯棉府绸织物进行整理,取得了较好的抗紫外效果.
关键词 抗紫外整理 纯棉织物 纳米溶胶 府绸 功能整理 纺织品 白色 新型 TIO2 纳米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锐钛矿型纳米TiO_2在棉织物上的原位生长及其抗紫外线性能 被引量:27
2
作者 王明勇 毛志平 李芮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1-75,共5页
室温条件下白色棉府绸织物二浸二轧自制的TiO2-SiO2复合溶胶,于98—100℃水热处理20min后晾干。织物的紫外线透过率和UPF测定结果显示,复合溶胶整理后棉织物的紫外线防护性能大大提高。采用SEM、AFM和XRD对整理后棉织物进行表征发现... 室温条件下白色棉府绸织物二浸二轧自制的TiO2-SiO2复合溶胶,于98—100℃水热处理20min后晾干。织物的紫外线透过率和UPF测定结果显示,复合溶胶整理后棉织物的紫外线防护性能大大提高。采用SEM、AFM和XRD对整理后棉织物进行表征发现织物上有锐钛矿型纳米TiO2生成,其粒径为30m左右。标准水洗实验证明,棉织物上原位生长的锐钛矿型纳米TiO2与织物结合牢固,10次水洗后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没有下降,反而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SiO2溶胶 水热处理 锐钛矿型 抗紫外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血内皮祖细胞的体外培养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明勇 李燕 +1 位作者 宋淑敏 彭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3期32-33,37,共3页
目的从人脐带血中分离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建立人脐血内皮祖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为实现内皮祖细胞的移植及实验研究提供足量的细胞来源。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脐带血内皮祖细胞,在EGM-2培养基中培养... 目的从人脐带血中分离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建立人脐血内皮祖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为实现内皮祖细胞的移植及实验研究提供足量的细胞来源。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脐带血内皮祖细胞,在EGM-2培养基中培养,采用流式细胞仪、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鉴定EPCs。结果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在经EGM-2培养过程中出现梭形贴壁和铺路石样等形态;1周后既分化成EPCs,细胞免疫荧光CD133染色率在培养第7天为(67.2±2.12)%,免疫组化CD34染色率为(89.67±2.05)%,流式细胞仪鉴定该种细胞CD133与KDR的双阳性率达87.8%。可确定该细胞为EPSc。结论采用本培养方法可获得良好的内皮祖细胞用于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技术 单个核细胞 人脐血 内皮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年褐飞虱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启迪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明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3-115,共3页
关键词 大发生原因 褐飞虱 防治 发生特点 发生时间 世代重叠 发生范围 发生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豚草发生现状与控制对策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明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71-1771,1786,共2页
阐述了豚草在安徽省的发生现状,分析了豚草的危害性,提出了荒地和侵入麦田豚草的防控对策。
关键词 豚草 发生现状 控制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安徽省植保工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明勇 陈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4期471-473,共3页
重点回顾了“九五”以来安徽省植保工作主要进展 ,植保防灾减灾成效。面对新时期的新形势阐明了实现植物保护工作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键词 植物保护 持续发展 安徽 农业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飞虱发生情况·防治现状及可持续治理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明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944-2945,共2页
回顾了褐飞虱在我国的发生情况,分析了当前褐飞虱的防治现状,指出了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褐飞虱可持续治理技术。
关键词 褐飞虱 防治现状 可持续治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Cadre水剂防除春花生地杂草药效试验
8
作者 王明勇 曹明坤 +2 位作者 张启勇 王向阳 宋爱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9年第2期153-153,159,共2页
24%Cadre水剂对花生田香附子有较好的防效,每公顷900ml单剂和每公顷300ml加33%施田补乳油1500ml,药后30d的防效分别为83.7%和81.3%,显著优于其他各处理的防效;且增产效果显著,二者的增产... 24%Cadre水剂对花生田香附子有较好的防效,每公顷900ml单剂和每公顷300ml加33%施田补乳油1500ml,药后30d的防效分别为83.7%和81.3%,显著优于其他各处理的防效;且增产效果显著,二者的增产率分别为23.5%和22.0%。试验中各处理对花生生长安全,无任何药害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杂草 花生 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东亚飞蝗治理现状及可持续控制战略思考
9
作者 王明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16-717,共2页
介绍了安徽省东亚飞蝗治理现状,分析了当前飞蝗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飞蝗可持续控制的战略思考。
关键词 东亚飞蝗 治理 可持续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中铁锌钙的悬浮液进样-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被引量:18
10
作者 刘立行 王明勇 雷金禄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59-61,共3页
将悬浮液进样技术应用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建立了中草药中微量元素的快速分析新方法。将样品粉碎、悬浮在琼脂胶体中制成悬浮液; 取适量样品悬浮液配制成试液, 喷入空气- 乙炔火焰, 用标准加入法测定。 用该法成功地测定了当归... 将悬浮液进样技术应用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建立了中草药中微量元素的快速分析新方法。将样品粉碎、悬浮在琼脂胶体中制成悬浮液; 取适量样品悬浮液配制成试液, 喷入空气- 乙炔火焰, 用标准加入法测定。 用该法成功地测定了当归、川芎及川乌中的铁、锌、钙, 测定结果与灰化法一致, 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光谱 中草药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胀处理提高芳砜纶可染性 被引量:20
11
作者 王普慧 周翔 王明勇 《印染》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34,共5页
采用溶胀剂对芳砜纶织物进行预处理,可使芳砜纶可染性明显提高。研究了溶胀剂预处理芳砜纶织物在不同染色温度下的染色深度,以及溶胀剂处理后苯甲酸甲酯载体法染色。由广角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知,经溶胀剂预处理后,芳砜纶纤维的结晶度略... 采用溶胀剂对芳砜纶织物进行预处理,可使芳砜纶可染性明显提高。研究了溶胀剂预处理芳砜纶织物在不同染色温度下的染色深度,以及溶胀剂处理后苯甲酸甲酯载体法染色。由广角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知,经溶胀剂预处理后,芳砜纶纤维的结晶度略有增大;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表明,溶胀剂对芳砜纶纤维表面无明显蚀刻,纤维透染性较好;经测定,溶胀剂预处理芳砜纶织物用阳离子染料加载体苯甲酸甲酯染色,其耐洗、耐摩擦色牢度较高,耐光色牢度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可染性 载体 结晶度 染色牢度 芳砜纶 溶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体Sa提高芳砜纶可染性的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孙枝林 周翔 王明勇 《印染》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12,共5页
在阳离子染料、分散染料染浴中加入载体Sa对芳砜纶进行染色,可明显提高芳砜纶的可染性。与苯乙酮载体法染色、溶胀剂预处理法染色比较,该法染色工艺简单,染后织物的染色深度略高,纤维的透染性好,无明显残留气味,且染色织物的耐洗、耐摩... 在阳离子染料、分散染料染浴中加入载体Sa对芳砜纶进行染色,可明显提高芳砜纶的可染性。与苯乙酮载体法染色、溶胀剂预处理法染色比较,该法染色工艺简单,染后织物的染色深度略高,纤维的透染性好,无明显残留气味,且染色织物的耐洗、耐摩擦色牢度较高,但耐光色牢度较差。广角X-射线衍射图谱显示,经载体Sa处理后,芳砜纶纤维的结晶度略有增大;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经载体Sa处理后,芳砜纶纤维表面纵向凹槽比未经处理时明显;热重分析(TGA)显示,载体Sa未使纤维大分子发生降解;密封法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显示,载体Sa降低了芳砜纶纤维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阳离子染料 分散染料 载体 可染性 芳香族聚酰胺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SiO_2复合溶胶处理棉织物的抗紫外性能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芮 王明勇 毛志平 《印染》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共3页
室温下二浸二轧自制纳米TiO2/SiO2复合溶胶处理白色棉府绸织物,晾干后,100℃水热处理20 min,织物的紫外防护性能大大提高。粒度分析结果显示,复合溶胶颗粒的平均粒径约为33.04 nm;复合溶胶对紫外线有较强的吸收。采用SEM对整理后棉织物... 室温下二浸二轧自制纳米TiO2/SiO2复合溶胶处理白色棉府绸织物,晾干后,100℃水热处理20 min,织物的紫外防护性能大大提高。粒度分析结果显示,复合溶胶颗粒的平均粒径约为33.04 nm;复合溶胶对紫外线有较强的吸收。采用SEM对整理后棉织物表面进行观察,发现棉纤维表面有大量纳米颗粒生成。经复合溶胶整理后,棉织物的断裂强力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辐射整理 紫外辐射 溶胶 纳米技术 府绸 棉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早期肾损害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盛云建 邓存良 +2 位作者 宋新文 陈枫 王明勇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1765-1767,共3页
目的初步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AICD)在其早期肾损害中可能存在的作用。方法分离20例正常健康人、24例慢性乙型肝炎无肾损害者及20例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肾损害者PBL,在植物血凝素(PHA-P)刺激短期培... 目的初步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AICD)在其早期肾损害中可能存在的作用。方法分离20例正常健康人、24例慢性乙型肝炎无肾损害者及20例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肾损害者PBL,在植物血凝素(PHA-P)刺激短期培养72小时后,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γ-干扰素(IFN-γ)质量浓度以及流式细胞仪以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锭(Annexin V-FITC/PI)法检测PBL凋亡率。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肾损害组IFN-γ质量浓度及PBL凋亡率分别为(28.73±20.05)ng/L,(41.44±12.78)%,慢性乙型肝炎无肾损害组分别为(28.82±16.69)ng/L、(28.87±12.24)%,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28.54±49.03)ng/L、(19.45±9.66)%;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肾损害组和慢性乙型肝炎无肾损害组PBL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两组的IFNγ-浓度则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肾损害组PBL的凋亡率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无肾损害组,而两组之间在IFNγ-质量浓度无区别(P>0.05);IFN-γ浓度与PBL凋亡率呈负相关(r=-0.634,P<0.01)。结论早期肾损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L的AICD发生比无早期肾损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更为严重,严重AICD可能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早期肾损害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肾疾病 淋巴细胞 干扰素Ⅱ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和佛波醇酯拮抗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大鼠系膜细胞增殖及分泌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莲环 刘建 +1 位作者 王明勇 贺红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24-326,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及佛波醇酯(PMA)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殖和分泌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在AngⅡ诱导培养的大鼠系膜细胞中,应用Ang-(1-7)及PMA,通过测定大鼠GMCDNA、蛋白质合成、细胞...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及佛波醇酯(PMA)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殖和分泌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在AngⅡ诱导培养的大鼠系膜细胞中,应用Ang-(1-7)及PMA,通过测定大鼠GMCDNA、蛋白质合成、细胞数目及Ⅲ型前胶原(PcⅢ)和透明质酸(HA)等指标,观察大鼠GMC增殖和分泌情况。结果:Ang-(1-7)及PMA均能抑制AngⅡ诱导培养的大鼠GMC的DNA及蛋白质合成,细胞数目的增多及PcⅢ和HA的分泌,Ang-(1-7)的抑制作用更明显。结论:Ang-(1-7)及PMA都能抑制AngⅡ诱导的大鼠GMC增殖和分泌,Ang-(1-7)的拮抗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1-7) 佛波醇酯 血管紧张素Ⅱ 细胞增殖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窒息后血清诱导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熊涛 董文斌 +1 位作者 王明勇 邓存良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9期9-12,共4页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对新生儿窒息后血清攻击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HK-2)损伤模型的影响。方法以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为研究对象,200ml/L窒息血清作为攻击因素。实验共分为两阶段,均设对照组、模型组和EGb干预组...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对新生儿窒息后血清攻击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HK-2)损伤模型的影响。方法以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为研究对象,200ml/L窒息血清作为攻击因素。实验共分为两阶段,均设对照组、模型组和EGb干预组(EGb预处理24h)。第一阶段EGb干预组设立5个质量浓度亚组。观察三组细胞形态学,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和细胞存活(MTT法)变化。第二阶段以第一阶段选出的EGb最适质量浓度预处理细胞,观察三组NF-κB p65蛋白(免疫组化)和抑制亚基I-κBα(western blot)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形态发生改变,LDH漏出率增加,细胞活力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EGb预处理组细胞形态明显得到改善,LDH漏出率降低,细胞活力增加(P〈0.05),在5—50mg/L保护效应逐渐增加,50mg/L时保护效果最强,而〉50mg/L时保护效应反而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NF-κB p65蛋白表达明显增加,I-κBα量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EGb干预组细胞NF-κB p65蛋白表达明显减少,I-κBα量增加(P〈0.05)。结论EGb具有减轻窒息血清所致HK-2细胞损伤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抑制窒息血清所致NF—κB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新生儿 窒息 血清 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东亚飞蝗生态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启勇 王明勇 +2 位作者 刘家成 包文新 闫德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594-1595,共2页
为贯彻“改治并举,根除蝗害”的治蝗方针,实现东亚飞蝗的可持续治理,安徽省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东亚飞蝗生态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基本摸清了植被覆盖、耕作、天敌等因素对飞蝗发生的影响,生态控蝗面积逐... 为贯彻“改治并举,根除蝗害”的治蝗方针,实现东亚飞蝗的可持续治理,安徽省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东亚飞蝗生态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基本摸清了植被覆盖、耕作、天敌等因素对飞蝗发生的影响,生态控蝗面积逐步扩大,有效地降低了飞蝗的发生危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飞蝗 生态控制 技术 应用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对缺血再灌注性鼠肾小管细胞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珀 郭勇 +1 位作者 王明勇 冯志强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2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 :参麦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小鼠肾小管细胞损伤作用的观察。方法 :采用离体培养的鼠肾小管细胞株 ,复制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 ,酶组化法观察细胞膜和线粒体中ATP酶和LDH含量的变化 ,用生化法检测小管细胞内SO... 目的 :参麦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小鼠肾小管细胞损伤作用的观察。方法 :采用离体培养的鼠肾小管细胞株 ,复制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 ,酶组化法观察细胞膜和线粒体中ATP酶和LDH含量的变化 ,用生化法检测小管细胞内SOD活性和MDA含量 ,结果 :不同浓度的SMI对肾小管细胞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 ,在SMI浓度为 5 0 μg·ml 1时 ,促增殖作用最强 ;SMI能显著提高IR后小管细胞的增殖活性和细胞存活率 ;缺血培养 4小时后 ,MDA含量明显增高 ,ATP酶、LDH含量明显降低 ,SMI降低IR培养的小管细胞MDA含量 ,增强SOD活性 ,ATP酶、LDH含量。结论 :SMI具有促进鼠肾小管细胞增殖和减轻肾小管细胞IR损伤的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增强SOD的活性、加速OFR的清除 ,增强细胞抗氧化的能力 ,减轻膜的脂质过氧化 ,抑制ATP酶含量的减少 ,进而维持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细胞损伤 参麦注射液 缺血再灌注 细胞培养 自由基 ATP酶 SMI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顺“三个基本关系”加强军队律师管理制度建设
19
作者 王明勇 解德海 《政工学刊》 2013年第2期54-55,共2页
1996年5月颁布施行、2007年10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规定:“军队律师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制定。”总政治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军队律师工作的意见》指出,“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结合军队... 1996年5月颁布施行、2007年10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规定:“军队律师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制定。”总政治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军队律师工作的意见》指出,“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结合军队实际,制定《军队律师工作条例》,明确军队律师工作的职责任务,规范工作运行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制度建设 军队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 律师工作 2007年 委员会制 总政治部 职责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工艺
20
作者 王明勇 《居业》 2024年第7期13-15,共3页
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面临的地质情况一般都很复杂,所以在地基处理过程中,必须针对特定的地质特征,采用适当的加固方法,以提高基础的承载力,从而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安全与质量。湿陷性黄土地基属于一种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软弱地基... 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面临的地质情况一般都很复杂,所以在地基处理过程中,必须针对特定的地质特征,采用适当的加固方法,以提高基础的承载力,从而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安全与质量。湿陷性黄土地基属于一种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软弱地基,它比较容易在湿度、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下产生变形等现象,从而对工程的稳固性和安全性构成威胁。因此,在工程实践中,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如强夯等,以保证工程质量。本文对湿陷黄土地基用强夯法加固的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法 湿陷性黄土 施工工艺 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