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富汗战争后的里海能源与中亚地区国际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新谦 吴锋 《宁夏社会科学》 2002年第3期20-24,共5页
中亚是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 ,不管是从经济还是从政治的角度看 ,控制世界陆权的关键是控制欧亚大陆 ,而控制欧亚大陆的关键则是控制中亚地区。近十年来 ,连接中亚、西亚和高加索的里海地区一直是美俄进行地缘政治和能源争夺的热点。... 中亚是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 ,不管是从经济还是从政治的角度看 ,控制世界陆权的关键是控制欧亚大陆 ,而控制欧亚大陆的关键则是控制中亚地区。近十年来 ,连接中亚、西亚和高加索的里海地区一直是美俄进行地缘政治和能源争夺的热点。阿富汗战争后 ,随着塔利班政权的垮台 ,美俄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很可能会不断上升。这不仅使里海能源之争更趋激烈 ,凸现出新的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海能源 中亚 俄罗斯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战后美国援欧附加条件看美国的制度霸权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新谦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8-83,共6页
二战后,美国对西欧实施马歇尔计划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保护其国内经济、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过程。美国不仅要求西欧国家将取得援助的“必要条件”写进总报告,而且还必须体现在双方签订的一系列双边协定和《1948年对外援助法》中。不惟如... 二战后,美国对西欧实施马歇尔计划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保护其国内经济、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过程。美国不仅要求西欧国家将取得援助的“必要条件”写进总报告,而且还必须体现在双方签订的一系列双边协定和《1948年对外援助法》中。不惟如此,在具体执行马歇尔计划的过程中,美国又附加了诸多苛刻的条件。这样,美国的霸权和受援国的主权之间就出现了激烈碰撞。然而,由于西欧国家在战后经济重建中有求于美国,为了获得援助,它们不得不以牺牲主权为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歇尔计划 附加条件 西欧 霸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兴后的西欧经济状况:神话与现实
3
作者 王新谦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4-58,共5页
马歇尔计划是一个包含了诸多战略意图的大谋略。但从严格意义上讲,马歇尔计划是一个经济计划。因而,对马歇尔计划的考察必须从经济学和计量学的角度入手,即:不是看美国援欧数额的多少,而是着眼于美国扩大对欧援助后所带来的实际结果以... 马歇尔计划是一个包含了诸多战略意图的大谋略。但从严格意义上讲,马歇尔计划是一个经济计划。因而,对马歇尔计划的考察必须从经济学和计量学的角度入手,即:不是看美国援欧数额的多少,而是着眼于美国扩大对欧援助后所带来的实际结果以及马歇尔计划设计者最初设计的目标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这种新的研究路径既有助于解决长期困扰马歇尔计划史研究学者的一些问题,更有助于打破西方神话,还原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歇尔计划 西欧 经济复兴 神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歇尔计划的历史真相:一种基于史实的解读
4
作者 王新谦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0-50,共11页
马歇尔计划是战后美国实现全球霸权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对战后世界和国际格局产生的影响深刻且持续,因此至今仍是学界研究热点。文章基于史实解读,回答了多年来国内外学界围绕马歇尔计划存在的几种争议,诸如马歇尔计划肇始时间界定、... 马歇尔计划是战后美国实现全球霸权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对战后世界和国际格局产生的影响深刻且持续,因此至今仍是学界研究热点。文章基于史实解读,回答了多年来国内外学界围绕马歇尔计划存在的几种争议,诸如马歇尔计划肇始时间界定、名称的由来、美国国务院官员对马歇尔计划的历史贡献以及捷克“二月事件”与马歇尔计划是否存在关联等。文章认为,尽管马歇尔哈佛演讲一直被视为马歇尔计划出台的标志性事件,但从严格意义上讲,在1948年4月之前,美国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援助欧洲计划;在马歇尔计划形成过程中,美国决策层固然发挥了引领作用,但美国国务院中下层官员也功不可没;捷克“二月事件”是偶发事件,与马歇尔计划的出台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但却在客观上为马歇尔计划在美国国会的通过提供了助力。文章是对马歇尔计划整体史研究的必要补充和完善,对深入研究马歇尔计划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歇尔计划 美国 欧洲复兴 捷克“二月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