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分析与保护策略
1
作者 牛雪婧 孙娟 +6 位作者 高翔 王丽娜 郄彦敏 王新栋 刘素娟 刘志芳 耿立格 《河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78-89,共12页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公众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导致作物种植类型单一,进而造成农业生物多样性降低,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增高。为了探究河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基于“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公众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导致作物种植类型单一,进而造成农业生物多样性降低,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增高。为了探究河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基于“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河北省普查收集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情况,针对不同农业区、不同地理梯度等影响因素,对河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种类组成及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河北省普查收集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有6 989份,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果树和牧草绿肥,其中粮食作物占比最高;隶属37科109属161种,其中豆科占比最高。(2)河北省4个农业区地理位置呈阶梯式分布,其中,在低平原区收集资源3 100份,隶属26科80属113种;在山前平原区收集资源1 516份,隶属27科73属107种;在太行山山地丘陵区收集资源928份,隶属21科53属70种;在长城沿线区收集资源1 445份,隶属27科69属94种。收集的农作物种质资源,除太行山山地丘陵区以禾本科为主外,其他三区均以豆科为主。(3)随着海拔升高,α多样性指数中丰富度指数(d_(Ma))、多样性水平(H′)和优势度(D)整体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均匀度指数(J)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β多样性指数中Cody指数(β_(c))呈升高趋势,相似性系数Sorensen指数(SI)和Jaccard指数(C_(j))呈降低趋势。针对资源多样性分析结果以及样本采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用”促“保”、调整优化河北省农业种植结构,加强对太行山山地丘陵区和长城沿线区农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的保护,完善农业数据、实现数据资源共享3个方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以期为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农作物种质资源 普查收集 多样性 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地方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10
2
作者 牛雪婧 王新栋 +4 位作者 王金萍 孙娟 郄彦敏 王丽娜 耿立格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2-575,共14页
以“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为依托,采用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2020-2021年在河北省内普查收集的136份高粱种质资源进行研究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河北省高粱地方种质资源具有... 以“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为依托,采用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2020-2021年在河北省内普查收集的136份高粱种质资源进行研究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河北省高粱地方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表型变异,15个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在0.0844~1.9926之间,变异系数在4.69%~68.00%之间,千粒重的遗传多样性最高,穗形的变异系数最大;株高与穗部性状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聚类分析将136份高粱种质资源分为3个类群,3个类群无明显地域聚类特点。第Ⅰ类群在穗部性状方面表现最好,可进行工艺用高粱资源选育;第Ⅱ类群株高较低,可筛选矮秆高粱资源进行种质创新;第Ⅲ类群在产量性状方面表现最好,可作为粒用高粱育种材料加以利用。主成分分析将表型性状简化为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60.182%,株高、穗部与籽粒性状是高粱表型变异的主要因素;136份高粱的综合得分范围在0.107~1.147之间,以综合得分排序,筛选出肃宁高粱、长穗高粱、笤帚高粱、落黍等排名前10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种质资源。本研究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新征集的河北省高粱种质资源进行了分析及评价,以期为高粱优异种质资源的挖掘及种质创新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分析 综合评价 普查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有限元方法的旋转柔性叶片动力学响应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新栋 邓子辰 +1 位作者 王艳 冯国春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3-363,共11页
将时间有限元方法引入到柔性多体系统的数值计算中,研究了旋转柔性叶片系统的刚-柔耦合响应问题.首先,基于非线性梁理论,建立了旋转柔性叶片系统的中心刚体-柔性梁模型,构造柔性叶片系统考虑一次近似耦合的Lagrange函数;其次,采用假设... 将时间有限元方法引入到柔性多体系统的数值计算中,研究了旋转柔性叶片系统的刚-柔耦合响应问题.首先,基于非线性梁理论,建立了旋转柔性叶片系统的中心刚体-柔性梁模型,构造柔性叶片系统考虑一次近似耦合的Lagrange函数;其次,采用假设模态方法对空间坐标进行离散,建立系统的时间有限元格式;最后,通过数值实验,分析了柔性叶片的动力学响应.该方法直接构造了系统的离散积分格式,并自动保证了该格式是保辛的,因而具有较高的数值精度和稳定性.数值结果表明:时间有限元可以有效地求解旋转柔性叶片系统内低频大范围运动与高频弹性振动之间的刚-柔耦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近似耦合 假设模态 时间有限元 保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挖掘技术在农业信息数据资源研究上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新栋 许皓月 +3 位作者 高倩 蔡海燕 吕军海 李敏 《河北农业科学》 2011年第3期162-163,共2页
简述了数据挖掘的定义、方法,介绍了农业数据的价值传递性、专业性、时空二维性特点,以及数据挖掘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农业 信息 数据资源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系统安全架构现状与分析——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新栋 许皓月 +2 位作者 蔡海燕 吕军海 高倩 《河北农业科学》 2011年第4期99-101,共3页
分析了河北省农科院农业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架构受到的安全威胁,归纳出现有安全架构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新的安全架构的模型和流程。
关键词 网络系统 安全架构 安全威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信息化的作用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新栋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第16期76-76,共1页
1农业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1农业信息化可以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目标提供有力保障。农业信息化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快速、有效地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 1农业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1农业信息化可以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目标提供有力保障。农业信息化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快速、有效地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在产前环节,开发面向生产者和管理者的农产品供需分析系统、市场价格预测系统等,可辅助生产者合理安排生产,减少生产的盲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建设 市场价格预测 农产品供需 农业信息化建设 农业政策 农业信息资源 农产品交易 信息技术 物流配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开路电压模型和自适应平方根无迹卡尔曼滤波的锂离子电池宽温度多工况SOC估计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新栋 董政 +2 位作者 王书华 荆峰 邹兵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7950-7964,共15页
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SOC)的准确估计对于电池管理系统(BMS)的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现有研究广泛关注电池模型、参数辨识及滤波算法的优化,对于电池开路电压(OCV)与SOC关系的准确映射研究较少,这限制了宽温度多工况下的SOC估计精度。... 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SOC)的准确估计对于电池管理系统(BMS)的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现有研究广泛关注电池模型、参数辨识及滤波算法的优化,对于电池开路电压(OCV)与SOC关系的准确映射研究较少,这限制了宽温度多工况下的SOC估计精度。该文创新性地提出一种针对宽温度的OCV-SOC映射修正策略,并构建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SVR)的开路电压模型。该模型能准确地捕捉不同电池温度下的电池行为,提升SOC估计的稳定性、鲁棒性和初始误差修正能力。继而结合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动态遗忘因子递归最小二乘法(DFFRLS)及自适应平方根无迹卡尔曼滤波(ASRUKF)实现SOC精确估计。在20%初始误差的条件下,所提方法在宽温度(包含极端温度)及多工况(包含复杂工况)测试中的方均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均小于1.8%,该方法的适应性与准确性高,且算法复杂度未显著增加,为BMS中SOC的高精度估计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荷电状态 开路电压模型 支持向量机回归 卡尔曼滤波 宽温度多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定位导航系统在农机上的应用
8
作者 王新栋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第16期67-67,共1页
北斗卫星定位导航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大势所趋。本文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情况及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在现代农业、精细农业的应用情况,对国内卫星导航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做了展望。1北斗卫星定位导航技术... 北斗卫星定位导航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大势所趋。本文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情况及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在现代农业、精细农业的应用情况,对国内卫星导航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做了展望。1北斗卫星定位导航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1.1卫星定位原理和差分原理、北斗定位关键技术1.1.1卫星定位(GNSS)原理就是利用4颗卫星测时与测距进行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导航 北斗卫星 卫星导航技术 农业生产 定位原理 卫星定位 GNSS 基准站 定位结果 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模糊自适应遗传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吉岱 王新栋 +3 位作者 田群宏 孙爱芹 张新超 袁亮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8-23,共6页
针对现有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运行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模糊自适应遗传算法的路径规划方法。基于领域知识对初始路径进行可行性筛选,提高可行路径比例。采用模糊逻辑控制器动态整定遗传算法运行参数,提高路径寻优速度,避免... 针对现有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运行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模糊自适应遗传算法的路径规划方法。基于领域知识对初始路径进行可行性筛选,提高可行路径比例。采用模糊逻辑控制器动态整定遗传算法运行参数,提高路径寻优速度,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路径;综合考虑机器人运行安全性要求,引入余弦函数平滑度评价因子,对不同的路径夹角施以不同的惩罚项,以改善路径平滑度。仿真结果验证了改进算法解决路径规划问题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路径规划 遗传算法 模糊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量与水肥耦合对秋闲田饲用谷子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汉章 刘环 +6 位作者 刘斐 王新玉 王新栋 魏志敏 南春梅 任晓利 侯升林 《农学学报》 2015年第12期27-38,共12页
为研究不同播量与水肥(N、P、K)耦合效应对秋闲田饲用谷子水分利用率的影响,以‘冀谷18’为材料,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水分、磷肥等对水分利用率有重要影响,其中水分对水分利用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 为研究不同播量与水肥(N、P、K)耦合效应对秋闲田饲用谷子水分利用率的影响,以‘冀谷18’为材料,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水分、磷肥等对水分利用率有重要影响,其中水分对水分利用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磷肥,氮肥、钾肥、播量等没有明显影响;播量与水肥耦合的显著项及其强弱顺序为:钾肥+播量>氮肥+磷肥>水分+磷肥>水分+播量>水分+钾肥,其他各项无明显影响。构建了数学模型y=44.26-1.311x_1-2.298x_2-3.682x_3-6.401x_4- 34.540x_5+0.273x_1x_3+0.118x_1x_4+0.843x_1x_5-1.948x_2x_3+6.631x_4x_5,明确了以经济效益为考核指标的最优方案:土壤含水量保持10%、饲用谷子播量15 kg/hm^2。该方案水分利用率为26.24 g/kg,干草产量折合13980.90 kg/hm^2,经济效益为13830.90元/hm2,较产草量最高的优化组合增收3063.73元/hm^2,增幅22.15%,较水分利用率最高的优化组合增收6215.15元/hm^2,增幅44.94%,为秋闲田饲用谷子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闲田 饲用谷子 播量 水肥耦合 水分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与环境条件胁迫下农业生产信息化要素研究
11
作者 王新栋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第18期71-72,共2页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第二、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农业生产水平高低决定着国民经济发展的程度。在"互联网+"的大形势下,农业生产想获得更快的发展必然离不开与信息化的结合。如今,农产品市场跌宕起伏,农产品价格不稳,...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第二、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农业生产水平高低决定着国民经济发展的程度。在"互联网+"的大形势下,农业生产想获得更快的发展必然离不开与信息化的结合。如今,农产品市场跌宕起伏,农产品价格不稳,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外部环境对农产品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人们对于绿色、环保、无公害的农产品越来越青睐。在这种大背景下,本文立足于农业生产和农业信息化相结合,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利用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推动河北农业向信息化、产业化去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市场 农业信息化 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M642的H.264视频压缩系统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新栋 高宏昌 万里青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2-85,共4页
给出一种基于TMS320DM642的视频压缩系统设计方案,然后从系统结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优化3个方面介绍DM642在开发该视频压缩系统中的具体应用,最后给出了试验结果。
关键词 视频编码 视频压缩 DM642 H264/AV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闲田秣食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优化方案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汉章 王新栋 +3 位作者 王富贵 刘环 王新玉 侯升林 《农学学报》 2015年第6期21-28,共8页
为了缓解牧业冬春季节饲草不足的问题,有效利用8—10月的水、热、光和土地资源,复种青刈秣食豆,明确秋闲田秣食豆的高产栽培技术,促进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推广应用。采用正交试验与软件PASW Statistics 18的LSD法,以秣食豆产草量为主要考... 为了缓解牧业冬春季节饲草不足的问题,有效利用8—10月的水、热、光和土地资源,复种青刈秣食豆,明确秋闲田秣食豆的高产栽培技术,促进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推广应用。采用正交试验与软件PASW Statistics 18的LSD法,以秣食豆产草量为主要考核指标,对秋闲田秣食豆播种行距、种植密度与氮、磷、钾等影响因素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密度、行距与钾肥对秋闲田秣食豆产草量具有重要影响。明确了秋闲田秣食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的优化方案:每公顷留苗密度75万株,并以氮肥(N)300 kg/hm2、磷肥(P2O5)112.5 kg/hm2、钾肥(K2O)375 kg/hm2做基肥,播种方式以50 cm的行距进行条播。该方案的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分别为6661.67、2723.64 kg/hm2,较产草量位居第2的优良组合的鲜重、干重分别增产24.17%、27.63%。为秋闲田栽培秣食豆的生产实践提了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闲田 秣食豆 高产 栽培技术 优化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4
作者 蔡海燕 李万贵 +3 位作者 侯亮 耿记申 王新栋 邢东海 《山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9期1421-1424,共4页
深入研究我国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对于科学合理、因地制宜调动农户土地流转积极性,解决分散经营与农业机械化的矛盾,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汇总近年来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我国农户农地流转的倾向与目的、流转的方... 深入研究我国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对于科学合理、因地制宜调动农户土地流转积极性,解决分散经营与农业机械化的矛盾,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汇总近年来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我国农户农地流转的倾向与目的、流转的方式与偏好以及影响农户农地流转的因素,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农地流转 农业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陆棉遗传重组技术和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耿立格 孙娟 +1 位作者 郄彦敏 王新栋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59-65,共7页
海岛棉纤维品质优良,并具有抗逆性强、抗黄萎病等优点。将海岛棉的优异基因用于陆地棉的遗传改良,实现海陆棉遗传重组,一直是棉花种质资源创新和利用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研究对海陆棉基因组水平上的常规遗传重组杂交技术、外源海岛棉... 海岛棉纤维品质优良,并具有抗逆性强、抗黄萎病等优点。将海岛棉的优异基因用于陆地棉的遗传改良,实现海陆棉遗传重组,一直是棉花种质资源创新和利用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研究对海陆棉基因组水平上的常规遗传重组杂交技术、外源海岛棉DNA导入的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利用染色体水平上的置换系技术的方法、特点和应用进行了综述。回顾了在应对种间遗传障碍时,遗传学家及育种家进行的多种遗传重组技术策略上的尝试。通过育种家们建立的携带有海岛棉染色体基因的陆地棉背景的染色体置换系,可望筛选出能被育种家直接利用的、稳定的、综合性状好的、或具有优异特性的种质材料,以期对今后海陆棉优异种质创制和利用研究起到促进作用,进而加快棉花育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棉遗传重组 常规杂交技术 基因枪法 花粉管通道法 染色体置换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岛棉染色体置换系与陆地棉随机交配群体不同株系的黄萎病抗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耿立格 鹿秀云 +4 位作者 郄彦敏 王新栋 孙娟 牛雪婧 王丽娜 《中国棉花》 2022年第11期1-6,共6页
海岛棉具有纤维品质优良、抗病、抗逆等优点,创制带有海岛棉优异基因的棉花新种质,一直是陆地棉种质创新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海岛棉染色体置换系与陆地棉随机交配群体是具有陆地棉背景而携带众多海岛棉基因的遗传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 海岛棉具有纤维品质优良、抗病、抗逆等优点,创制带有海岛棉优异基因的棉花新种质,一直是陆地棉种质创新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海岛棉染色体置换系与陆地棉随机交配群体是具有陆地棉背景而携带众多海岛棉基因的遗传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为筛选抗、耐棉花黄萎病的新种质,采用温室苗期切根接种法和田间病圃成株期鉴定方法,对海岛棉染色体置换系与陆地棉随机交配群体RMBUP-C4S5的148个株系进行黄萎病抗性鉴定。温室苗期切根接种法鉴定结果显示,鉴32、鉴49、鉴59、鉴62、鉴78、鉴83、鉴84和鉴85共8个株系表现为耐黄萎病,相对病情指数(相对病指)为30.0~33.9,占鉴定株系的5.4%;抗黄萎病对照中植棉2号相对病指为34.1,高于上述8个耐黄萎病株系,表现为耐黄萎病。对8个苗期耐病、8个感病的RMBUP-C4S5株系进行田间病圃成株期黄萎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鉴78、鉴85表现为抗黄萎病,相对病指分别为14.3和13.0,低于当年中植棉2号相对病指22.3;鉴19、鉴49、鉴83、鉴124和鉴143均表现为耐黄萎病。鉴49、鉴78、鉴83和鉴85在苗期耐黄萎病,在成株期表现为抗或耐黄萎病,可作为优异抗黄萎病种质和品种改良利用的新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棉染色体置换系与陆地棉随机交配群体 黄萎病 抗病性 相对病情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现状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蔡海燕 杜晓东 +1 位作者 赵丽宏 王新栋 《河北农业科学》 2010年第3期108-110,共3页
对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农业生产收入仍然是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注重市场导向,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农业生产能力,成为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家庭人均纯收入 恩格尔系数 市场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象的数据库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倩 王新栋 +1 位作者 许皓月 吕军海 《河北农业科学》 2009年第8期153-156,共4页
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基本思想和开发过程,介绍了数据库的发展,比较了关系型数据库和面向对象数据库,说明了面向对象数据库产生的必然性、特征和核心技术。结合具体实例对面向对象技术在数据库系统结构设计和详细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探... 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基本思想和开发过程,介绍了数据库的发展,比较了关系型数据库和面向对象数据库,说明了面向对象数据库产生的必然性、特征和核心技术。结合具体实例对面向对象技术在数据库系统结构设计和详细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探讨,利用Versant公司的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FastObjects,展示了面向对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技术 数据库 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数字化育种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被引量:3
19
作者 侯亮 王新栋 +3 位作者 齐浩 孙海芳 谢华峰 吕亮杰 《河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6期93-98,共6页
作物育种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了植物生态、植物生理、生物化学、植物病理等学科的知识,对发展种植业生产、保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育种数据具有数据量大、类型多样、结构复杂、时序性强的特点,传统的育种方法难以高效处... 作物育种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了植物生态、植物生理、生物化学、植物病理等学科的知识,对发展种植业生产、保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育种数据具有数据量大、类型多样、结构复杂、时序性强的特点,传统的育种方法难以高效处理海量的育种数据。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育种技术的数字化提供了机会,以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育种原理的深入分析,开发了小麦数字化育种系统,实现了育种流程的数字化。系统具有材料评价、育种管理、实验设计等功能,为育种家提供了一个高效的育种平台,可以有效降低育种成本,提高育种的目标性、时效性、准确性和效率,辅助育种家做出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数字化 作物育种系统 辅助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河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的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敏 高倩 +1 位作者 蔡海燕 王新栋 《河北农业科学》 2011年第4期89-90,共2页
提出了目前河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河北省 农业产业化 农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