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港珠澳大桥北侧沿线中华白海豚栖息地利用及保护建议
1
作者 黄志雄 温华 +6 位作者 陈涛 王新星 陈宇健 陈希 肖尤盛 张朝明 方亮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4,共7页
为了解在港珠澳大桥建成后,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对大桥水域北侧栖息地的利用情况,及其可能穿越大桥的潜在通道。在大桥北侧沿线水域布置了A、B、C、D 4个固定被动声学监测位点,总共进行了2 947 h的声学录音。在4个监测位点发现... 为了解在港珠澳大桥建成后,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对大桥水域北侧栖息地的利用情况,及其可能穿越大桥的潜在通道。在大桥北侧沿线水域布置了A、B、C、D 4个固定被动声学监测位点,总共进行了2 947 h的声学录音。在4个监测位点发现中华白海豚声学事件的概率分别为15.31%(A)、17.30%(B)、8.97%(C)、5.85%(D),表明大桥北侧沿线水域依然是中华白海豚的重要栖息地,且其活动存在时空差异。在不同监测位点发现的中华白海豚声学事件并无明显的昼夜差异。在桥梁结构的A、B和C 3个监测位点,低潮位阶段发现中华白海豚的概率分别为1.56%、1.82%和0.78%,均高于高潮位阶段(0.94%、1.56%和0.26%);A和B点在涨潮和落潮阶段发现中华白海豚的概率相近,但C和D点在涨潮阶段的发现概率分别为4.55%和3.64%,均高于落潮阶段(3.12%和1.30%),表明潮汐变化对中华白海豚在桥梁结构水域的栖息地选择上有一定影响且存在空间差异。根据声学监测结果推测,A和B点之间的水域可能是中华白海豚穿越大桥的重要区域,建议加强对该区域的巡查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白海豚 港珠澳大桥 被动声学监测 栖息地利用 珠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碳包覆的氧化镍和钼酸镍复合材料用于尿素氧化电催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徐立强 杨星 +1 位作者 张玉冰 王新星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5-22,共8页
通过分步水热以及退火的方法合成了氮掺杂碳包覆的氧化镍和钼酸镍复合材料(CN@NiO-NiMoO_(4)),并将其负载于泡沫镍(NF)上,直接用作催化尿素氧化反应UOR的电极材料。实验表明:氮掺杂碳包覆结构以及C-N@NiO与NiMoO_(4)的协同作用可以增强... 通过分步水热以及退火的方法合成了氮掺杂碳包覆的氧化镍和钼酸镍复合材料(CN@NiO-NiMoO_(4)),并将其负载于泡沫镍(NF)上,直接用作催化尿素氧化反应UOR的电极材料。实验表明:氮掺杂碳包覆结构以及C-N@NiO与NiMoO_(4)的协同作用可以增强催化剂的导电性、电荷转移能力、抗中毒能力并增大电活性表面积,显著提高了C-N@NiO-NiMoO_(4)的电催化活性和长期稳定性。研究还发现,C-N@NiO-NiMoO_(4)/NF在1.8 V的电流密度是NiMoO_(4)/NF的1.7倍,C-N@NiO/NF的3.6倍,在1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催化UOR 57 h,催化性能无显著变化。综上,C-N@NiO-NiMoO_(4)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氧化 电催化 氧化镍 钼酸镍 氮掺杂碳包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鱼蛋白营养组成及评价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新星 孔凡华 +4 位作者 许团辉 高湘萍 梁萌青 郑珂珂 常青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4-110,共7页
利用分析化学方法对水解鱼蛋白、经超滤的水解鱼蛋白、鱼粉、酪蛋白、豆粕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经超滤的水解鱼蛋白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未经超滤的水解鱼蛋白的蛋白质含量(P<0.05),超滤减少了水解鱼蛋白的脂肪含量... 利用分析化学方法对水解鱼蛋白、经超滤的水解鱼蛋白、鱼粉、酪蛋白、豆粕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经超滤的水解鱼蛋白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未经超滤的水解鱼蛋白的蛋白质含量(P<0.05),超滤减少了水解鱼蛋白的脂肪含量,增加了水解鱼蛋白的灰分含量;水解鱼蛋白、经超滤的水解鱼蛋白、鱼粉、酪蛋白、豆粕氨基酸总量依次为62.24、62.34、50.78、74.33、37.36mg/100 mg,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值(EAA/TAA)依次为47.41%、49.47%、49.90%、48.41%、49.25%;水解鱼蛋白含有丰富的牛磺酸;水解鱼蛋白和鱼粉含有丰富的碘和硒;水解鱼蛋白和鱼粉中维生素B2和B5含量较为丰富。水解鱼蛋白具有平衡的氨基酸组成,较高水平的牛磺酸和维生素B2、B5、丰富的微量元素碘和硒,是优质的蛋白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鱼蛋白 氨基酸 牛磺酸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沿岸自然保护区内大珠母贝资源现状初步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新星 陈作志 +2 位作者 黄梓荣 徐姗楠 陈涛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0-115,共6页
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是国家Ⅱ级野生保护动物,为南海特有的珍珠贝种类,具有很高的社会、经济和生态价值。利用潜水断面法,调查了海南岛儋州洋浦和临高白蝶贝保护区及雷州半岛西部保护区海域内大珠母贝的分布和资源密度。结... 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是国家Ⅱ级野生保护动物,为南海特有的珍珠贝种类,具有很高的社会、经济和生态价值。利用潜水断面法,调查了海南岛儋州洋浦和临高白蝶贝保护区及雷州半岛西部保护区海域内大珠母贝的分布和资源密度。结果表明,儋州临高海域大珠母贝出现频率为54.55%,栖息密度变化范围为0—0.25g·m-1,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70.31 g·m-1。儋州洋浦海域,大珠母贝出现频率为15.38%,栖息密度变化范围为0—0.10g·m-1,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22.55 g·m-1。雷州半岛西部海域大珠母贝站位中,大珠母贝出现频率为65.00%,多数站位栖息密度范围为0.1~0.2g·m-1,最大栖息密度为0.3g.m-1,最大生物量为390 g·m-1。当前大珠母贝年龄结构不合理,说明其资源结构已经遭到破坏,资源自身的恢复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珠母贝 自然保护区 资源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新星 张珞 +1 位作者 于正洪 孙振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41-1344,共4页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的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扶正补虚类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一定进展,其在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的优势已引起临床专家的重视,文中将近5年来扶正补虚中药防治肝...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的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扶正补虚类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一定进展,其在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的优势已引起临床专家的重视,文中将近5年来扶正补虚中药防治肝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进一步提高中医药防治肿瘤的疗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中药 扶正补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丽江一级水电厂缅方机组孤网运行试验
6
作者 占鹏 王新星 卢云江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25年第1期43-45,共3页
瑞丽江一级电厂位于缅甸境内,部分机组并入缅甸电网,本文介绍瑞丽江一级电厂在某次缅甸电网输电线发生永久性故障的情况下,作为唯一电源对缅甸腊戌地区开展孤网供电试验的试验操作步骤,试验现象以及分析,为后续缅甸系统发生故障后孤网... 瑞丽江一级电厂位于缅甸境内,部分机组并入缅甸电网,本文介绍瑞丽江一级电厂在某次缅甸电网输电线发生永久性故障的情况下,作为唯一电源对缅甸腊戌地区开展孤网供电试验的试验操作步骤,试验现象以及分析,为后续缅甸系统发生故障后孤网运行积累了实操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网运行 电网运行 励磁涌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卤虫无节幼体中精胺含量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新星 于朝磊 +1 位作者 马静 常青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2-117,共6页
本研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卤虫无节幼体中精胺含量的方法。样品经5%三氯乙酸溶液提取,提取液采用丹璜酰氯柱前衍生,以甲醇一水为流动相,经C18反相色谱柱分离后用紫外检测器检测。精胺的线性范围为0.1~1000μg/ml,线性相关... 本研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卤虫无节幼体中精胺含量的方法。样品经5%三氯乙酸溶液提取,提取液采用丹璜酰氯柱前衍生,以甲醇一水为流动相,经C18反相色谱柱分离后用紫外检测器检测。精胺的线性范围为0.1~1000μg/m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检出限为0.06μg/ml。3个添加浓度(0。1、1.0和5.0μg/m1)的平均回收率为86.3%~96.39/6,相对标准偏差皆小于59/6。采用此方法对卤虫中精胺进行检测,其精胺含量为0.077mg/g。本方法具有分析时间短、线性范围宽、灵敏度和精密度高等优点,适合于卤虫中精胺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胺 卤虫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学生力学概念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新星 吴伟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07年第8期3-6,共4页
国外在物理概念研究方面取得了颇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文介绍、分析了国外学生力学概念的研究内容和结果,以期对我国的物理概念教学及改革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国外 力学概念 前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拉法制备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及性能研究
9
作者 王新星 王海燕 +4 位作者 陈瑞灿 王星雨 韩永刚 薛进奎 张家朝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5-68,共4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用提拉法使分散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复合材料在玻璃基底上成膜。通过SEM研究了薄膜的表面与截面形貌,其中复合管的直径为70~80nm,聚苯胺包覆层的厚度在30~40nm之间,薄膜厚度在1...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用提拉法使分散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复合材料在玻璃基底上成膜。通过SEM研究了薄膜的表面与截面形貌,其中复合管的直径为70~80nm,聚苯胺包覆层的厚度在30~40nm之间,薄膜厚度在1μm左右,复合材料分布比较均匀;经Raman光谱、UV-Vis吸收光谱分析表明聚苯胺与碳纳米管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使用繁用表和自制的接触装置对光照前后薄膜的电导率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无光照时随着碳纳米管含量的增加复合薄膜的电导率从1.6×10-2s/cm增加到了120×10-2s/cm;光照前后的电导率测试表明,复合薄膜在光照条件下发生了光诱导电荷分离现象,光照使复合薄膜的电导率略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聚苯胺 复合薄膜 光诱导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公路设计问题探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新星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年第13期189-189,共1页
当开展道路的建设活动的时候,因为目前的大规模的车辆不断的增多,同时通行量也加大,此时道路被车辆影响的现象就更加的严重了,有的已经建设好道路,都开展部分区域的修理活动了,还有严重的已经开展过很多次的处理了。所以,要想确保其通... 当开展道路的建设活动的时候,因为目前的大规模的车辆不断的增多,同时通行量也加大,此时道路被车辆影响的现象就更加的严重了,有的已经建设好道路,都开展部分区域的修理活动了,还有严重的已经开展过很多次的处理了。所以,要想确保其通行顺畅,在设计的时候就要积极地分析,认真的比对,使用全新的科技,提升设计的力度,综合的分析内容,降低对于破坏现象的维修力度,而且也要从建设的层次中指出一些应对方法,进而提升道路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设计 角度分析 取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牙槽血管神经及牙根标本制作方法
11
作者 王新星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01-601,共1页
(1)局部解剖用过的旧头部标本,清除面部浅层软组织,包括腮腺、咬肌、口轮匝肌等,将下颌骨充分暴露,用流水冲洗.
关键词 下牙槽血管神经 牙根 标本制作 局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思考与尝试
12
作者 王新星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年第3期34-35,共2页
学习必须从发展学生的能力入手,尤其是在学生解决问题思路不清晰、混乱时,如在参数范围问题上学生的解题就不够规范,教师在此类问题的具体教学中应重点关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参与的时间和深度,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并使其在问题的探究中... 学习必须从发展学生的能力入手,尤其是在学生解决问题思路不清晰、混乱时,如在参数范围问题上学生的解题就不够规范,教师在此类问题的具体教学中应重点关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参与的时间和深度,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并使其在问题的探究中获得思维潜力的挖掘与数学能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 方法 思维 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磷虾粉对大菱鲆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氟残留的影响 被引量:25
13
作者 孔凡华 梁萌青 +4 位作者 吴立新 郑珂珂 王新星 常青 龚蓉珠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4-60,共7页
以鱼粉、南极磷虾粉和豆粕为蛋白源,以南极磷虾粉蛋白分别替代饲料中的0(对照组)、20%、40%、60%的鱼粉蛋白制成4种等氮等能的饲料,并以此饲料饲喂大菱鲆(37.36±2.12g)56d。试验结果显示,饲料中南极磷虾粉水平对大菱鲆的成活率及... 以鱼粉、南极磷虾粉和豆粕为蛋白源,以南极磷虾粉蛋白分别替代饲料中的0(对照组)、20%、40%、60%的鱼粉蛋白制成4种等氮等能的饲料,并以此饲料饲喂大菱鲆(37.36±2.12g)56d。试验结果显示,饲料中南极磷虾粉水平对大菱鲆的成活率及特定生长率(SGR)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对各组的饲料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替代40%组与替代60%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大菱鲆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溶菌酶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无显著性影响(P>0.05)。大菱鲆各组间肌肉中氟残留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肌肉中氟含量均在可食用范围内,大菱鲆各组间骨骼中氟残留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南极磷虾粉 生长 非特异性免疫 氟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盐池地区3种林分枯落物层和土壤水文效应 被引量:27
14
作者 邓继峰 丁国栋 +4 位作者 吴斌 张宇清 赵媛媛 高广磊 王新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8-114,共7页
以宁夏盐池县2种人工林(新疆杨和樟子松)和1种天然林(花棒)林分为研究对象,以定量评价其枯落物和土壤的水文功能为目的,通过标准地调查、土壤物理性质及持水能力测定和入渗实验,对林地枯落物和土壤水分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新疆杨... 以宁夏盐池县2种人工林(新疆杨和樟子松)和1种天然林(花棒)林分为研究对象,以定量评价其枯落物和土壤的水文功能为目的,通过标准地调查、土壤物理性质及持水能力测定和入渗实验,对林地枯落物和土壤水分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新疆杨林分枯落物储量最大,为7.86 thm2;樟子松林分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持水量最高,为23.73和18.26 thm2,相当于2.37和1.83 mm的水深。2)樟子松林地土壤具有较好的水源涵养能力,土壤的最大持水量为349.12 thm2,相当于34.91 mm的水深,其有效持水量为85.75 thm2,是花棒的3.24倍,相当于8.58mm的水深。3)利用幂函数,无论是对枯落物吸水速度与浸泡时间还是对不同降雨条件下土壤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进行拟合,均有较高的拟合系数。4)利用Philip入渗方程对各林地1 m土壤深度入渗进行拟合,得到了不同林地土壤的入渗特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落物 土壤物理性质 水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及其表征 被引量:17
15
作者 陈瑞灿 王海燕 +5 位作者 韩永刚 王新星 王星雨 刘伟 叶方德 姚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4-117,共4页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氧化处理石墨粉制得氧化石墨,利用超声波作用将氧化石墨剥离,得到均匀分散的氧化石墨烯胶状悬浮液,然后在水合肼的还原作用下得到石墨烯。采用SEM、XRD以及Raman光谱对样品进行了形貌、结构以及谱学的表征分析。考...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氧化处理石墨粉制得氧化石墨,利用超声波作用将氧化石墨剥离,得到均匀分散的氧化石墨烯胶状悬浮液,然后在水合肼的还原作用下得到石墨烯。采用SEM、XRD以及Raman光谱对样品进行了形貌、结构以及谱学的表征分析。考察了还原过程中温度对还原效果的影响,以及中性条件下、碱性条件下水合肼用量对还原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氧化石 墨石墨 烯氧化还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热分解-氧化五羰基铁制备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新星 张宝林 +1 位作者 王行展 冯凌云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1-54,共4页
通过雾化热分解-氧化五羰基铁(Fe(CO)5),在雾化液中添加三乙二醇(TREG)和三正辛基氧膦(TOPO),及在收集液中添加羧基化单甲醚聚乙二醇(MPEG—COOH)等有机修饰剂合成γ-Fe2O3纳米粒子。研究两段加热和单段加热对合成γ-Fe2O3纳米粒子的形... 通过雾化热分解-氧化五羰基铁(Fe(CO)5),在雾化液中添加三乙二醇(TREG)和三正辛基氧膦(TOPO),及在收集液中添加羧基化单甲醚聚乙二醇(MPEG—COOH)等有机修饰剂合成γ-Fe2O3纳米粒子。研究两段加热和单段加热对合成γ-Fe2O3纳米粒子的形貌、粒径、分散性的影响,同时分析温度对γ-Fe2O3纳米粒子结晶性、形貌及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γ-Fe2O3纳米粒子结晶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MPEG—COOH已经修饰在γ-Fe2O3纳米粒子表面;在单段加热模式下温度为360,390,420℃和450℃时合成的γ-Fe2O3纳米粒子在300K下都具有超顺磁性,饱和磁化强度分别为30,37,41,71A·m2·kg-1;单段加热模式较两段加热模式合成的γ-Fe2O3纳米粒子分散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FE2O3 雾化热分解 两段加热 单段加热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蛋白水平对鲈鱼生长、体组成及蛋白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陈壮 梁萌青 +3 位作者 郑珂珂 王新星 窦兵帅 阮树慧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1-59,共9页
以初始体重为(34.15±0.33)g的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为研究对象,鱼粉和酪蛋白作为蛋白源,设计并制成蛋白质梯度分别为35%、40%、45%、50%、55%的5组配合饲料,进行为期56 d的生长试验,探讨配合饲料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鲈鱼生长... 以初始体重为(34.15±0.33)g的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为研究对象,鱼粉和酪蛋白作为蛋白源,设计并制成蛋白质梯度分别为35%、40%、45%、50%、55%的5组配合饲料,进行为期56 d的生长试验,探讨配合饲料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鲈鱼生长、体组成及蛋白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鲈鱼存活率为91.7%-96.7%,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提高,鲈鱼的特定生长率逐渐升高,当饲料蛋白质水平达到45%时趋于稳定,且饲料蛋白45%、50%、55%组试验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35%组(P<0.05);蛋白质沉积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饲料蛋白质水平达到45%时达到最大值;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鲈鱼鱼体水分含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鲈鱼鱼体粗蛋白含量随着饲料蛋白水平提高而增加,粗灰分、粗脂肪含量则呈减少趋势;随饲料蛋白质水平提高,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呈升高趋势,肝脏组织中谷草转氨酶的活性呈现升高趋势,而谷丙转氨酶的活性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饲料中蛋白水平为45.00%-45.89%,其生长及蛋白沉积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鲈鱼 蛋白质 特定生长率 蛋白质沉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植物蛋白饲料中以低分子水解蛋白替代鱼粉对牙鲆生长性能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许团辉 高湘萍 +4 位作者 梁萌青 王新星 郑珂珂 常青 吴立新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0-69,共10页
以初始平均体重为38.80±0.11g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为实验对象,研究在高植物蛋白饲料中用低分子水解蛋白替代鱼粉对牙鲆生长、饲料利用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分别以不同水解鱼蛋白替代总蛋白的0(FM1为负对照,含豆粕55... 以初始平均体重为38.80±0.11g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为实验对象,研究在高植物蛋白饲料中用低分子水解蛋白替代鱼粉对牙鲆生长、饲料利用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分别以不同水解鱼蛋白替代总蛋白的0(FM1为负对照,含豆粕55%、鱼粉19%)、0(FM2为正对照,含豆粕45%、鱼粉25%)、11%(FPH11)、16%(FPH16)、21%(FPH21)、26%(FPH26)制得7组等氮等能饲料。实验结果表明,用低分子水解鱼蛋白替代总蛋白11%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负对照组(P<0.05),且与正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FPH11、FPH16、FPH21和FPH26组的摄食率显著高于负对照组(P<0.05);替代总蛋白11%组的蛋白沉积率显著高于负对照组(P<0.05),与正对照组相等(P>0.05);替代水解蛋白各组的蛋白质消化率均显著性高于负对照组(P<0.05),与正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替代水解蛋白各组的SOD活力都显著高于负对照组(P<0.05),且替代总蛋白11%组显著性高于正对照组;FPH6、FPH11、FPH16组的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负对照组但显著低于正对照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蛋白 牙鲆 生长 饲料利用 非特异性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不同脂肪源对半滑舌鳎亲鱼繁殖性能和仔鱼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吕庆凯 梁萌青 +1 位作者 郑珂珂 王新星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4-52,共9页
以精制鱼油、大豆油、橄榄油为脂肪源配制3组实验饲料,以一种商业饲料为对照组,进行连续56d饲喂半滑舌鳎亲鱼试验,研究不同脂肪源对半滑舌鳎亲鱼繁殖性能、卵子脂肪酸组成和仔鱼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对照组亲鱼的相对产卵量最高,橄榄... 以精制鱼油、大豆油、橄榄油为脂肪源配制3组实验饲料,以一种商业饲料为对照组,进行连续56d饲喂半滑舌鳎亲鱼试验,研究不同脂肪源对半滑舌鳎亲鱼繁殖性能、卵子脂肪酸组成和仔鱼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对照组亲鱼的相对产卵量最高,橄榄油组次之,鱼油组比橄榄油组低,豆油组最低。对照组的卵子畸形率最低为9.77%,鱼油组为14.53%,橄榄油组为19.4%,豆油组最高为35.17%(P<0.05)。同时对照组与鱼油组仔鱼畸形率分别为3.34%和3.12%,橄榄油组为8.85%,豆油组为17.35%(P<0.05)。对照组的孵化率也最高,为95.49%,鱼油组次之,为84.88%,橄榄油组为79.57%,豆油组最低,为74.27%(P<0.05)。表明半滑舌鳎亲鱼的产卵期、卵子发育以及仔鱼的成长期都需要饲料中维持一定量n-3HUFA,特别是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油酸和亚油酸(LA)在半滑舌鳎卵子的发育过程被选择性保留下来,起着重要的作用。推断出用单一的植物油或者动物油作为脂肪源都不能很好地为其提供必需脂肪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脂肪源 亲鱼 繁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化物质对卤虫体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马静 邹安革 +3 位作者 王新星 常青 滕玉清 王文斌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2-108,共7页
以卤虫无节幼体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强化物质对卤虫体内游离氨基酸(FAA)含量的影响。试验分为4组,分别强化赖氨酸(Lys)、裂壶藻Schizochytrium、赖氨酸加裂壶藻以及空白对照组,试验进行16h,每4h取样1次。结果显示,试验结束时,赖氨酸... 以卤虫无节幼体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强化物质对卤虫体内游离氨基酸(FAA)含量的影响。试验分为4组,分别强化赖氨酸(Lys)、裂壶藻Schizochytrium、赖氨酸加裂壶藻以及空白对照组,试验进行16h,每4h取样1次。结果显示,试验结束时,赖氨酸组的卤虫体内游离Lys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组,且较强化前相比增加了4倍多,裂壶藻组的含量最低。除苏氨酸(Thr)外,赖氨酸组其他游离必需氨基酸以及天冬氨酸(Asp)、丝氨酸(Ser)、甘氨酸(Gly)、酪氨酸(Tyr)含量都显著高于其他3个组。赖氨酸加裂壶藻组,Thr、Ser、Gly、丙氨酸(Ala)、组氨酸(His)和脯氨酸(Pro)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余组的卤虫,只有Thr含量减少,其他几种FAA水平均增加。试验过程中FAA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空白组和赖氨酸加裂壶藻组相同,除Thr外,其余FAA含量都是在4h时增高,8h时下降,12h时升高;而在赖氨酸组和裂壶藻组的卤虫体内,这些FAA含量是前8h升高,12h时降低,16h时又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 卤虫 游离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