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北方高肌虫研究的新进展
1
作者 崔智林 王新录 林文煌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2期123-124,64,共3页
继我国南部寒武纪高肌虫研究之后,我们先后在北方的河南淅川,新疆乌什,陕西洛南、柞水、陇县,辽宁金县、复县及青海大通等地找到了丰富的高肌虫化石,通过对这些化石的研究,我们得出如下结论:1.中国北方高肌虫无论在生活区域还是在层位... 继我国南部寒武纪高肌虫研究之后,我们先后在北方的河南淅川,新疆乌什,陕西洛南、柞水、陇县,辽宁金县、复县及青海大通等地找到了丰富的高肌虫化石,通过对这些化石的研究,我们得出如下结论:1.中国北方高肌虫无论在生活区域还是在层位上均较南方分布广。2.中国北方的高肌虫在属种形态及古地理上都与西南地区的高肌虫有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肌虫 中国北方 分布 寒武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钟山石窟的风化及保护初探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新录 《文博》 1992年第1期86-90,共5页
钟山石窟位于陕西子长县安定城北钟山脚下,为我国宋代石窟艺术的典型代表之一。它虽不象云岗、龙门石窟那样规模宏大,气势磅薄,但却比前者更精致、活泼。其造型继承了唐代丰满圆润写实之风格,是我国灿烂文化宝库中的又一明珠,为研究我... 钟山石窟位于陕西子长县安定城北钟山脚下,为我国宋代石窟艺术的典型代表之一。它虽不象云岗、龙门石窟那样规模宏大,气势磅薄,但却比前者更精致、活泼。其造型继承了唐代丰满圆润写实之风格,是我国灿烂文化宝库中的又一明珠,为研究我国历史、宗教史,特别是雕塑、绘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山石窟 岩石材料 文化宝库 长石砂岩 子长县 城北 物理风化 宗教史 破坏作用 地下水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园子6号铜矿区地质特征及远景预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新录 冯晓强 +1 位作者 张占武 杨风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B12期183-185,共3页
桑树园子6号铜矿区位于新疆托克逊县城南,距桑树园子10km左右。属于博罗科努金、铜、铅、锌成矿带、可可乃克铜、金多金属成矿亚带。2008年其为陕西省地矿局区域地质矿产研究院在桑树园子一带开展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时发现(李维... 桑树园子6号铜矿区位于新疆托克逊县城南,距桑树园子10km左右。属于博罗科努金、铜、铅、锌成矿带、可可乃克铜、金多金属成矿亚带。2008年其为陕西省地矿局区域地质矿产研究院在桑树园子一带开展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时发现(李维军等,2008),2009~2010年进行了预查工作。经大比例尺草测和地表工程揭露共圈定了5个矿体,其中3个铜矿体,实现了该区地质找矿工作的重要突破(张练练等,2010;刘德权等,1996;张良臣,2006)(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地质特征 铜矿体 桑树 远景预测 地质矿产调查 多金属 成矿亚带 大比例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远古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新录 《文博》 1990年第4期12-18,共7页
秦岭,作为加里东运动和印支运动的产物,由于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中更新世仍在强列隆升。大约在70万年前,已达到一定高度,成为分割我国南、北方的天然分界。至此以后,我国南北方的气候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生活在秦岭以北的陕西境内旧石... 秦岭,作为加里东运动和印支运动的产物,由于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中更新世仍在强列隆升。大约在70万年前,已达到一定高度,成为分割我国南、北方的天然分界。至此以后,我国南北方的气候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生活在秦岭以北的陕西境内旧石器时代远古人类的自然环境,也随着秦岭的隆升在不断变化。这些变化明显地反映在与远古人类伴生的动物群面貌上。本文拟根据陕西境内几处旧石器时代地点(图1)中所发现的古动物化石,对陕西旧石器时代远古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作一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古人类 动物化石 动物群 化石人类 加里东运动 隆升 中更新世 森林动物 气候环境 新构造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洞错地区多尼组砂岩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5
作者 王新录 阿旺旦增 +5 位作者 翟杰 索朗旦顿 倪金海 邓加保 蒋孟然 易继尧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33-741,共9页
对洞错地区早白垩世多尼组砂岩的碎屑锆石进行了U-Pb测年研究。结果表明,锆石颗粒粒径为50~180μm,Th/U值大,约51颗锆石的比值大于0.4,平均值约为0.64,说明锆石大部分为岩浆成因,部分可能为变质成因;锆石年龄主要分布在7个区间范围(或峰... 对洞错地区早白垩世多尼组砂岩的碎屑锆石进行了U-Pb测年研究。结果表明,锆石颗粒粒径为50~180μm,Th/U值大,约51颗锆石的比值大于0.4,平均值约为0.64,说明锆石大部分为岩浆成因,部分可能为变质成因;锆石年龄主要分布在7个区间范围(或峰值):3261Ma、2739~2335Ma、1880~1750Ma、1006~657Ma、577~510Ma、456~409Ma和252~202Ma。3261Ma的最老碎屑锆石颗粒说明,其物源区存在古太古代古老地壳的残留。锆石U-Pb年龄谱对应羌塘地块经历的几次构造热事件,验证了洞错地区早白垩世沉积物的物源可能来自北部的南羌塘地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错地区 碎屑锆石 物源 多尼组 羌塘地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秦岭元古宇松树沟岩组变质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6
作者 王新录 杨永成 +2 位作者 冯晓强 宇峰 郭俊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12-1516,共5页
中新元古界松树沟岩组出露于周至黑河黄草坡南及榨水丰河街北等地,为一套呈残块分布的含气孔、杏仁,局部具枕状构造,角闪岩相变质的中基性火山岩系夹少量碎屑岩。通过对该岩组的分析,其与洋中脊岩石化学特征较为相似,曲线较为平坦,轻稀... 中新元古界松树沟岩组出露于周至黑河黄草坡南及榨水丰河街北等地,为一套呈残块分布的含气孔、杏仁,局部具枕状构造,角闪岩相变质的中基性火山岩系夹少量碎屑岩。通过对该岩组的分析,其与洋中脊岩石化学特征较为相似,曲线较为平坦,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高场强元素及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的特征。从构造环境进行分析,松树沟岩组形成于洋中脊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丹带 中新元古界 松树沟岩组 洋中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蛇绿岩的形成和侵位时限——来自辉绿岩和凝灰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的证据 被引量:78
7
作者 黄岗 牛广智 +2 位作者 王新录 郭俊 宇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67-1278,共12页
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蛇绿岩是中亚造山带中最具代表性的蛇绿岩之一,其所代表的古洋盆的形成和关闭时限一直受到地学界的密切关注。采用LA-ICP-MS锆石U-Th-Pb同位素方法,获得卡拉麦里蛇绿岩中辉绿岩的年龄为416.7Ma±3.2Ma,代表了... 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蛇绿岩是中亚造山带中最具代表性的蛇绿岩之一,其所代表的古洋盆的形成和关闭时限一直受到地学界的密切关注。采用LA-ICP-MS锆石U-Th-Pb同位素方法,获得卡拉麦里蛇绿岩中辉绿岩的年龄为416.7Ma±3.2Ma,代表了卡拉麦里蛇绿岩的形成年龄。不整合于蛇绿岩之上的地层凝灰岩的年龄为343.0Ma±5.0Ma,限定了卡拉麦里蛇绿岩侵位时代的上限,同时也为沉积盖层提供了可靠的年龄依据。即卡拉麦里蛇绿岩所代表的古大洋形成于早泥盆世洛霍考夫期,闭合于早石炭世杜内期前。卡拉麦里蛇绿岩形成和侵位时代的准确限定对研究东准噶尔的构造演化和古生代中亚地区构造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准噶尔 卡拉麦里蛇绿岩 辉绿岩 凝灰岩 LA-ICP-MS锆石U-PB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准噶尔卡拉麦里蛇绿混杂岩中斜长角闪岩的发现与洋中脊构造环境的确认 被引量:14
8
作者 黄岗 牛广智 +2 位作者 王新录 郭俊 宇峰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8-370,共13页
在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蛇绿混杂带中新发现了斜长角闪岩,主要呈透镜状夹持于变质橄榄岩之中。采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获得斜长角闪岩锆石U-Pb年龄为(402.7±4.9)Ma,表明其原岩形成时代为早泥盆世。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及S... 在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蛇绿混杂带中新发现了斜长角闪岩,主要呈透镜状夹持于变质橄榄岩之中。采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获得斜长角闪岩锆石U-Pb年龄为(402.7±4.9)Ma,表明其原岩形成时代为早泥盆世。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分析表明,斜长角闪岩的原岩可能为变辉长岩,样品SiO_2含量为47.58%~50.57%,MgO含量为8.04%~9.12%及对应的Mg#值为63.89~67.64,Ni和Cr含量分别为68.9×10^(-6)~99.2×10^(-6)和306×10^(-6)~398×10^(-6),与洋中脊拉斑玄武岩一致。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弱亏损型至平坦型,微量元素蛛网图总体与N-MORB相似,无明显的Nb、Ta Zr、Hf及Ti的亏损,各元素的丰度也与N-MORB接近。样品均具有较高εNd(t)值(8.7~9.2),表明其原始岩浆来源于亏损地幔。在TiO_2-FeOT/MgO和Th-Ta-Hf/3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中,所有样品均落入洋中脊玄武岩区域内。结合区域地质构造背景,认为斜长角闪岩可能形成于洋中脊构造环境,代表了被肢解的古洋盆岩石圈残片,应为卡拉麦里蛇绿混杂岩的组成部分,揭示了该洋盆的开启时限至少可追溯至早泥盆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拉麦里蛇绿混杂岩 斜长角闪岩 SR-ND同位素 MORB 东准噶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东准噶尔早志留世埃达克岩——来自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及Sr-Nd-Hf同位素的证据 被引量:10
9
作者 黄岗 牛广智 +2 位作者 王新录 郭俊 宇峰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51-767,共17页
新疆东准噶尔野马泉地区索尔巴斯塔乌石英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442.5±5.6 Ma。该岩体SiO_2为63.75%~65.40%,Al_2O_3为17.07%~18.00%,Na_2O/K_2O比值为5.28~6.82,MgO为1.11%~1.35%;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K、Rb、Ba和Sr),而亏... 新疆东准噶尔野马泉地区索尔巴斯塔乌石英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442.5±5.6 Ma。该岩体SiO_2为63.75%~65.40%,Al_2O_3为17.07%~18.00%,Na_2O/K_2O比值为5.28~6.82,MgO为1.11%~1.35%;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K、Rb、Ba和Sr),而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如Ta、Nb、Zr和Ti)及P,Sr为783×10^(-6)~1 030×10^(-6),Y为8.10×10^(-6)~10.80×10^(-6),Yb为0.84×10^(-6)~1.04×10^(-6),Sr/Y比值为82.59~112.32,具埃达克岩的典型特征;具有相对低的(^(87)Sr/^(86)Sr)i值(0.703 77~0.704 04)和相对高的εNd(t)值(+6.9^+7.2),且锆石具有相对高的εHf(t)值(+10.7^+13.7),暗示岩浆很可能起源于亏损的年轻地幔源区,与俯冲洋壳熔融形成的埃达克岩相似。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索尔巴斯塔乌石英闪长岩是由俯冲的大洋板片边缘受到来自板片窗高温软流圈地幔物质的烘烤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为阿尔曼泰蛇绿岩代表的古亚洲洋于早志留世向南俯冲消减过程中形成的岩浆弧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志留世 埃达克岩 岩浆弧 索尔巴斯塔乌岩体 东准噶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东准噶尔早志留世弧岩浆岩:来自姜格尔库都克石英二长闪长岩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9
10
作者 黄岗 牛广智 +2 位作者 王新录 郭俊 宇峰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19-1233,共15页
新疆东准噶尔姜格尔库都克石英二长闪长岩体被下泥盆统卓木巴斯套组不整合覆盖,其形成时代一直缺乏精确的年代学约束。采用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方法,获得石英二长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432.8±1.2)Ma,表明侵位时限为早志留... 新疆东准噶尔姜格尔库都克石英二长闪长岩体被下泥盆统卓木巴斯套组不整合覆盖,其形成时代一直缺乏精确的年代学约束。采用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方法,获得石英二长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432.8±1.2)Ma,表明侵位时限为早志留世。岩石地球化学显示,石英二长闪长岩具低硅(Si O2=55.64%~58.68%)、低钛(Ti O2=0.54%~0.71%)、高铝(Al2O3=16.99%~18.05%)的特征,属高钾钙碱性、准铝质(A/CNK=0.85~1.00)系列,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LREE/HREE=2.88~3.26)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K、Rb、Ba和Sr),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Ti)及P,反映出明显的消减带岩浆岩的特征。锆石具正εHf(t)值,介于+10.8^+13.6之间,两阶段Hf模式年龄(TDM2)为726~560 Ma,大于其形成年龄,表明源区可能为新元古代晚期至早古生代早期的新生岛弧陆壳物质。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姜格尔库都克石英二长闪长岩可能由俯冲洋壳和沉积物的含水流体引起上覆地幔楔以新元古代晚期至早古生代早期的新生岛弧陆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代表了古亚洲洋在早志留世时期向南俯冲消减的陆缘弧岩浆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二长闪长岩 早志留世 LA-ICP-MS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陆缘弧 东准噶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卡拉麦里地区早泥盆世洋内弧:来自火山岩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龄的证据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岗 牛广智 +3 位作者 赵平甲 王新录 郭俊 宇峰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26-544,共19页
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早泥盆世火山岩由玄武岩和玄武安山岩组成,采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获得玄武安山岩锆石的u.Ph年龄为404.5±1.9Ma,表明喷发时代为早泥盆世。岩石地球化学显示早泥盆世火山岩属岛弧拉斑系... 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早泥盆世火山岩由玄武岩和玄武安山岩组成,采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获得玄武安山岩锆石的u.Ph年龄为404.5±1.9Ma,表明喷发时代为早泥盆世。岩石地球化学显示早泥盆世火山岩属岛弧拉斑系列,具相对较高的Mg#值(41.25—55.32)及较低的Nb(1.11×10^-6-2.42×10^-6)、Zr(73.9×10^-6-95×10^6)和EREE(81.50×10^-6-121.80×10^-6)含量。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K、Rb、Ba)和轻稀土元素(LREE),而亏损Ta、Nb和Ti高场强元素(HFSE:Ta、Nb、Ti),并显示Eu弱的亏损,这些特征与岛弧火山岩类似,其原始岩浆可能起源于俯冲流体交代的亏损地幔楔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早泥盆世火山形成于洋内弧的构造环境,为卡拉麦里古洋盆向北俯冲消减的产物。这是在卡拉麦里地区首次报道的洋内弧火山岩,这一新的发现和认识对研究东准噶尔古生代洋盆演化及区域构造格局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准噶尔 卡拉麦里 早泥盆世 洋内弧 岩石地球化学 LA—ICP—MS锆石u—Ph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园子南磁铁矿、钨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晓强 王新录 +2 位作者 张占武 杨风 鱼静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B12期151-154,共4页
桑树园子南磁铁矿、钨矿为2003~2005年圈定的化探异常(新疆物化探大队,2005年),2010年进行矿产预查(张练练等,2010),2012年进行矿产普查评价工作(张练练等,2012年)。经大比例尺草测、地表工程揭露圈定了8个矿(化)体,其... 桑树园子南磁铁矿、钨矿为2003~2005年圈定的化探异常(新疆物化探大队,2005年),2010年进行矿产预查(张练练等,2010),2012年进行矿产普查评价工作(张练练等,2012年)。经大比例尺草测、地表工程揭露圈定了8个矿(化)体,其中磁铁矿(化)体4个,钨矿(化)体4个(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铁矿 成矿地质特征 找矿意义 钨矿 桑树 化探异常 矿产预查 评价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洞错地区郎山组晚白垩世火山岩的厘定——新特提斯洋北向俯冲导致增厚下地壳部分熔融的新证据 被引量:1
13
作者 次琼 阿旺旦增 +3 位作者 索朗顿旦 倪金海 王新录 翟杰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5-62,共8页
郎山组地层是西藏冈底斯带中最具代表性的白垩纪地层,其时代与形成环境对于认识藏南地区的大地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最近在西藏改则县洞错地区郎山组中新发现的火山岩夹层,对该火山岩(英安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年... 郎山组地层是西藏冈底斯带中最具代表性的白垩纪地层,其时代与形成环境对于认识藏南地区的大地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最近在西藏改则县洞错地区郎山组中新发现的火山岩夹层,对该火山岩(英安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年龄值为(88.7±1.1)Ma,指示该区的郎山组地层应属于上白垩统,而非之前认为的下白垩统。进一步通过岩石化学分析发现,该火山岩具有与埃达克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出LREE富集且有轻微的负Eu异常特征,表明冈底斯带北部地区在晚白垩世早期因新特提斯洋的北向俯冲作用曾发生显著的岩浆活动,导致增厚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郎山组地层中的火山岩夹层。对郎山组地层时代的重新认定结果以及其中火山岩夹层所反映的深部构造特征,为研究该区晚白垩世岩浆作用动力学机制提供了新的依据,也表明需要重新认识藏南地区郎山组地层的区域地质与构造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改则 晚白垩世火山 新特提斯洋 地壳增厚 板块俯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可支塔格—耸石山蛇绿构造混杂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14
作者 杨永锋 程犬 +4 位作者 姜亚国 王新录 张文峰 朱国栋 唐静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59-774,共16页
新疆且末县银石山地区可支塔格—耸石山蛇绿构造混杂岩是木孜塔格蛇绿岩带的西延部分,总体表现为强烈构造混杂的特征,主要包含蛇绿岩残片、上覆岩系、外来岩块及基质等部分。其中蛇纹岩与变橄榄岩等超基性杂岩中SiO_(2)含量为39.40%~41.... 新疆且末县银石山地区可支塔格—耸石山蛇绿构造混杂岩是木孜塔格蛇绿岩带的西延部分,总体表现为强烈构造混杂的特征,主要包含蛇绿岩残片、上覆岩系、外来岩块及基质等部分。其中蛇纹岩与变橄榄岩等超基性杂岩中SiO_(2)含量为39.40%~41.51%、高MgO(37.97%~38.70%)、低TiO_(2)(0.01%)、低Al_(2)O_(3)(0.08%~0.72%)、低K_(2)O(0.02%~0.03%),Mg^(#)为84.36~84.90、m/f为10.70~11.09,属镁质超基性岩。稀土总量∑REE(4.70×10^(-6)~6.09×10^(-6))略高于球粒陨石的总量,(La/Yb)_(N)为5.80~7.72、δEu为0.84~1.13,轻稀土相对富集。Cr、Ni、Co元素含量较高,其中Ni元素已达边界品位,P、Nb、Zr、Hf等元素富集。岩浆岩中闪长岩类SiO_(2)、K_(2)O含量较低,MgO、CaO、Na_(2)O含量较高,在Al_(2)O_(3)-CaO-MgO图解中落入镁铁质堆晶岩区域,表明其也可能是蛇绿岩的组成部分。闪长岩类LREE/HREE为3.54~5.72,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其余样品LREE/HREE为9.44~28.74,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等略显富集,高场强元素Nb相对亏损,与俯冲带玄武岩的微量元素特征较为相似,意味着该类岩石可能与俯冲带构造背景具有一定联系。本次对二叠系树维门科组(P_(1-2^(s)))安山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得到^(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值为(297±1.3)Ma,代表该蛇绿岩俯冲的时代可能为早二叠世。结合该蛇绿构造混杂岩物质组成、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锆石U-Pb年代学特征及前人成果研究分析,认为其在石炭纪裂开成洋时期形成,于早二叠世发生俯冲消减,属于SSZ型蛇绿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可支塔格—耸石山 蛇绿构造混杂岩 地球化学 俯冲 SSZ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