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新庄 和小娥 +3 位作者 闫颖颖 任卫青 何俊丹 吕婧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62-1367,共6页
旨在研究5-氮杂胞苷(5-Aza)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作用及适宜浓度。取兔股骨骨髓,分离并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5-Aza定向诱导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用倒置显微镜、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诱... 旨在研究5-氮杂胞苷(5-Aza)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作用及适宜浓度。取兔股骨骨髓,分离并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5-Aza定向诱导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用倒置显微镜、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诱导后的细胞是否能表达心肌特异性蛋白α-横纹肌肌动蛋白(α-actin)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计算各组细胞向心肌样细胞的诱导分化率。结果,5-Aza诱导MSCs后,细胞明显变宽,诱导1个月后的MSCs呈长杆状,走向趋于一致,相邻细胞间连接较紧密,相互融合。心肌细胞特异性蛋白α-actin和cTnT呈阳性表达,不同浓度的5-Aza诱导的MSCs心肌细胞特异性蛋白的表达率不一样,其中以10μmol.L-1组表达率最高。5-Aza作用兔MSCs体外培养可以诱导其向心肌样细胞分化,最佳浓度为10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5-氮杂胞苷 心肌样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环境下的一个匹配模型及其算法研究
2
作者 王新庄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33-537,共5页
描述了基于相同属性的元素两两重复匹配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意义,提出了EB环境下基于相同属性的元素两两重复匹配问题的基本概念,讨论了重复匹配的各种情况和最大重复匹配、最小重复匹配以及平凡匹配的定义和判定准则;分析了最大重复匹配... 描述了基于相同属性的元素两两重复匹配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意义,提出了EB环境下基于相同属性的元素两两重复匹配问题的基本概念,讨论了重复匹配的各种情况和最大重复匹配、最小重复匹配以及平凡匹配的定义和判定准则;分析了最大重复匹配(最小重复匹配)的精确求解算法,得出在m个元素、n种属性的情况下,求解两两最小(最大)重复匹配算法的时间复杂性为Smn的结论;最后提出一个改进算法,其时间复杂性为O(C),改进后的算法还适宜于手工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 匹配模型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载超表面的双频紧凑高隔离阵列天线设计
3
作者 王丽黎 张衡 +1 位作者 王新庄 徐亚妮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1-377,共7页
为了减小极小距离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天线之间的相互耦合,设计了一种极紧凑的高隔离度的双频MIMO贴片天线,谐振频率分别为2.45 GHz和3.5 GHz。该MIMO天线由两个对称的双层U型槽贴片天线组成,其中边与边... 为了减小极小距离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天线之间的相互耦合,设计了一种极紧凑的高隔离度的双频MIMO贴片天线,谐振频率分别为2.45 GHz和3.5 GHz。该MIMO天线由两个对称的双层U型槽贴片天线组成,其中边与边的距离为0.5 mm(0.004λ_(0),λ_(0)为中心频率2.45 GHz时的自由空间波长)。利用不同宽度的双层金属线切割对作为超表面单元,该超表面体积紧凑,可以显著降低天线单元之间的相互耦合。仿真和测量结果表明:在天线工作频段2.4~2.5 GHz和3.4~3.6 GHz范围内,单元间的隔离度可以提高到30 dB以上,并且两个天线端口阻抗匹配良好,同时在低频段的总效率提高了9%左右;两天线间的包络相关系数(envelop correlation coefficient,ECC)在2.45 GHz时由0.33降到0.01,在3.5 GHz时由0.09降到0.006,所设计天线具有良好的辐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MIMO) 紧凑 双频 超表面 隔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12
4
作者 胡文举 宋艳画 +4 位作者 秦佳辰 石奎林 于文浩 刘远哲 王新庄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7-123,共7页
为调查河南平顶山地区奶牛场子宫内膜炎致病菌的种类、致病性和耐药性,采集了某牛场29头患子宫内膜炎奶牛的子宫内容物,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小鼠攻毒试验及细菌药敏试验。共分离出蜡样芽胞杆菌、大肠埃希菌、奥斯陆莫拉菌等18种(52株)细菌... 为调查河南平顶山地区奶牛场子宫内膜炎致病菌的种类、致病性和耐药性,采集了某牛场29头患子宫内膜炎奶牛的子宫内容物,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小鼠攻毒试验及细菌药敏试验。共分离出蜡样芽胞杆菌、大肠埃希菌、奥斯陆莫拉菌等18种(52株)细菌,其中蜡样芽胞杆菌、奥斯陆莫拉菌、大肠埃希菌检出率较高,分别为41.4%(12/29)、20.7%(6/29)、17.2%(5/29)。小鼠致病性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小鼠致病性最强,腹腔攻毒后2d内小鼠全部死亡;蜡样芽胞杆菌次之,腹腔攻毒后2d内致死率为75%,奥斯陆莫拉菌攻毒后2d内致死率为5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蜡样芽胞杆菌、奥斯陆莫拉菌、大肠埃希菌均对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表现为耐药;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强力霉素均表现为高度敏感。结果说明,蜡样芽胞杆菌、大肠埃希菌、奥斯陆莫拉菌为该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强力霉素可作为该地区奶牛治疗子宫内膜炎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子宫内膜炎 致病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小鼠胚胎干细胞培养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任卫青 张志平 +5 位作者 许晓婷 邓立新 李小佳 吕婧玉 翟明胜 王新庄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6-321,共6页
为了更高效地分离昆明小鼠胚胎干细胞,本研究从饲养层、胚胎发育阶段和培养液方面进行优化。将3代以内的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MEF)用丝裂霉素C处理后,分别按1×104、1×105、1×106·mL-1密度接种,以H-DMEM+15%KSR+LIF... 为了更高效地分离昆明小鼠胚胎干细胞,本研究从饲养层、胚胎发育阶段和培养液方面进行优化。将3代以内的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MEF)用丝裂霉素C处理后,分别按1×104、1×105、1×106·mL-1密度接种,以H-DMEM+15%KSR+LIF为培养液,观察不同密度饲养层对昆明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生长的影响,并研究胚胎发育阶段和培养液中分别添加干细胞生长因子(SCF)、SCF+胰岛素对昆明小鼠ES细胞分离克隆的影响。结果显示,胚胎在密度为1×105·mL-1的饲养层上,F1代和F2代ES细胞克隆形成率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囊胚的F2代ES细胞克隆形成率显著高于桑椹胚(P<0.05),培养液中添加SCF显著提高昆明小鼠胚胎贴壁率(P<0.05),同时添加SCF和胰岛素得到昆明小鼠最高胚胎贴壁率及F1、F2代ES细胞克隆形成率。所分离的ES细胞显示AKP染色强阳性,Oct-4、SSEA-1的免疫荧光检测阳性,具有ES细胞的特点。由此认为,发育至囊胚的胚胎在MEF密度为1×105·mL-1上,培养液中同时添加SCF和胰岛素更适合昆明小鼠ES细胞的分离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饲养层 培养液 优化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犊牛腹泻的病因分析与治疗对策 被引量:46
6
作者 任卫青 王新庄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3-186,共4页
犊牛腹泻是犊牛常见的疾病,导致犊牛大量死亡和发育受阻,给养牛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分析了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提出了治疗对策,并对其临床症状,诊断和预防进行了论述,以期提高养殖效益。
关键词 犊牛腹泻 病因分析 诊断 治疗对策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滩羊成纤维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陈亮 刘丑生 +3 位作者 王新庄 赵俊金 李天达 孟飞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0-54,共5页
试验以滩羊耳缘组织为材料,采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和细胞冷冻保存技术构建了35个滩羊成纤维细胞系,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学、生长动力学、细胞活力测定、核型分析、微生物检测和荧光蛋白报告质粒(PEGFP-N3)基因转染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 试验以滩羊耳缘组织为材料,采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和细胞冷冻保存技术构建了35个滩羊成纤维细胞系,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学、生长动力学、细胞活力测定、核型分析、微生物检测和荧光蛋白报告质粒(PEGFP-N3)基因转染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细胞群体倍增时间(PDT)约为36h,细胞冻存后活力为95.8%,细胞染色体中二倍体(2n=54)占主体,镜检细胞的百分比约为97.5%。细菌、真菌、病毒和支原体检测结果为阴性,该细胞库的各项指标均达到ATCC细胞系鉴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羊 成纤维细胞系 基因转染 生物学特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PPARα基因结构及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马云 王云云 +3 位作者 张晓婷 李芬 王启钊 王新庄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1-379,共9页
以鸭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基因为研究对象,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理化性质及功能结构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鸭的PPARα基因cDNA全长1 430 bp,最长开放阅读框为1 407 bp,编码468个氨基酸;序列比对... 以鸭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基因为研究对象,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理化性质及功能结构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鸭的PPARα基因cDNA全长1 430 bp,最长开放阅读框为1 407 bp,编码468个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鸭的PPARα基因与鸡、胸草雀、人、牛、家马等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92%、79%、77%和78%,鸭PPARα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上述其他动物的同源性高达98%、97%、89%、89%和88%;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在鸡、胸草雀、人、牛、马等动物中,鸭的PPARα基因与鸡的进化关系最为密切,亲缘关系最近;鸭的PPARα蛋白中α螺旋较多,该蛋白质含有1段短的核定位信号序列KKNRNKC,在引导该蛋白质进入细胞核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同时还有由2个锌指结构组成的DNA结合域及1段配体结合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细胞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何俊丹 张志帅 +4 位作者 王新庄 吕婧玉 许晓婷 蒋金航 翟明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3-548,共6页
旨在探讨体外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本研究采用二甲基亚砜联合高浓度葡萄糖对分离纯化的第3代兔BMSCs进行体外诱导,观察诱导前后细胞形态学变化,用双硫腙染色法鉴定胰岛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胰岛素的表达,... 旨在探讨体外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本研究采用二甲基亚砜联合高浓度葡萄糖对分离纯化的第3代兔BMSCs进行体外诱导,观察诱导前后细胞形态学变化,用双硫腙染色法鉴定胰岛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胰岛素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分泌到培养基中的胰岛素含量。结果,试验组在诱导7d出现细胞团样集落,10d获得排列紧密的细胞团,而对照组始终未见细胞团;经双硫腙染色试验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试验组均显示阳性,对照组为阴性,ELISA检测试验组7和10d的胰岛素含量分别为(27.82±0.43)和(27.89±0.25)mU.L-1,与对照组的(23.39±0.20)和(25.71±0.27)mU.L-1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二甲基亚砜联合高糖能够在较短的周期内诱导出胰岛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SCS 分化 二甲基亚砜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因子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和小娥 任卫青 +5 位作者 邓立新 何俊丹 秦佳晨 吕婧玉 曹桂彬 王新庄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3-557,共5页
旨在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生长及增殖的影响。体外培养并鉴定兔BMSCs,用不同浓度的bFGF(5、10、20、40、80和100μg.L-1)作用于兔BMSCs,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 旨在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生长及增殖的影响。体外培养并鉴定兔BMSCs,用不同浓度的bFGF(5、10、20、40、80和100μg.L-1)作用于兔BMSCs,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的生长及增殖情况。结果,经免疫细胞化学法和分化反推法鉴定所分离培养的细胞为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TT法结果显示,bFGF浓度为80μg.L-1时细胞的增殖能力最强(P<0.01),在培养第3天即出现显著的促增殖作用(P<0.01);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bFGF组BMSCs的增殖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bFGF有促进体外培养兔BMSCs增殖的作用,浓度为80μg.L-1时促增殖能力最强,可以作为体外扩增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最佳培养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体外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aza-dC体外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胰岛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吕婧玉 许晓婷 +4 位作者 陈晓佩 翟明胜 冯建昆 于文浩 王新庄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38-1543,共6页
为探讨DNA甲基化水平变化与BMSCs分化的关系,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DNA甲基化抑制剂5-aza-dC作用不同时间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用1.0μmol·L-1的5-aza-dC处理BMSCs,并联合DMSO、尼克酰胺诱导BMSCs向胰岛细胞分化,与未作DNA酶甲基化... 为探讨DNA甲基化水平变化与BMSCs分化的关系,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DNA甲基化抑制剂5-aza-dC作用不同时间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用1.0μmol·L-1的5-aza-dC处理BMSCs,并联合DMSO、尼克酰胺诱导BMSCs向胰岛细胞分化,与未作DNA酶甲基化抑制剂处理的DMSO法诱导组进行双硫腙染色对比、胰岛关键调控基因PDX-1的免疫细胞化学荧光染色鉴定对比。研究表明,0.2~1.0μmol·L-15-aza-dC为处理兔BMSCs合适的浓度,1.0μmol·L-1的5-aza-dC与DMSO、尼克酰胺诱导剂的联合使用,能够促进胰岛调控关键基因PDX-1的表达,建立了BMSCs向胰岛细胞分化的较为高效的诱导体系。揭示了甲基化程度影响BMSCs向胰岛细胞的分化,低甲基化程度促进胰岛特异基因PDX-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5-AZA-DC DNA甲基化 PDX-1 胰岛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穿心莲对AA+肉鸡肠黏膜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杜坤鹏 王新庄 +3 位作者 张宝龙 王伟伟 闫颖颖 张静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6-139,共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方穿心莲对AA+肉鸡肠道黏膜结构的影响。将1日龄240只AA+肉仔鸡随机分为A、B、C、D4组,试验组添加不同浓度的复方穿心莲,饲喂至42日龄,取7、35和42日龄肉鸡肠道组织,制成切片测量其绒毛长度、隐窝深度、肠壁厚度。结果...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方穿心莲对AA+肉鸡肠道黏膜结构的影响。将1日龄240只AA+肉仔鸡随机分为A、B、C、D4组,试验组添加不同浓度的复方穿心莲,饲喂至42日龄,取7、35和42日龄肉鸡肠道组织,制成切片测量其绒毛长度、隐窝深度、肠壁厚度。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A、B组肉鸡7、35和42日龄肠绒毛长度显著增加(P<0.05);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C组肉鸡35日龄肠壁厚度显著(P<0.05)高于其它组。复方穿心莲能明显增加AA+肉鸡绒毛长度,降低隐窝深度和肠壁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穿心莲 肠道黏膜 肠绒毛 AA+肉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安全问题探讨及法律规制研究——评《食品安全法原理》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新庄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5769-5769,共1页
“民以食为天”充分彰显出食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近年来,不断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引发了群众担忧,比如地沟油、瘦肉精、三鹿奶粉和老坛酸菜等。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生产加工流程中涉及到的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是事关... “民以食为天”充分彰显出食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近年来,不断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引发了群众担忧,比如地沟油、瘦肉精、三鹿奶粉和老坛酸菜等。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生产加工流程中涉及到的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是事关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需要借助法律来保障食品安全,因此,我国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领域方面的立法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法 三鹿奶粉 安全问题探讨 重大社会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 地沟油 瘦肉精 食品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法对秦川牛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金辉 王新庄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7年第1期64-65,共2页
为了建立针对秦川牛这一地方品种稳定、高效的同期发情程序,选取秦川牛母牛20头,用4种同期发情方案对秦川牛进行108头次处理:方案Ⅰ(CIDR撤栓后直接观察发情)、方案Ⅱ(CIDR撤栓后肌注PG)、方案Ⅲ(1次PG处理)和方案Ⅳ(2次PG处理);应用&qu... 为了建立针对秦川牛这一地方品种稳定、高效的同期发情程序,选取秦川牛母牛20头,用4种同期发情方案对秦川牛进行108头次处理:方案Ⅰ(CIDR撤栓后直接观察发情)、方案Ⅱ(CIDR撤栓后肌注PG)、方案Ⅲ(1次PG处理)和方案Ⅳ(2次PG处理);应用"2次PG法"在夏秋季(5—10月)和冬春季(11—翌年4月)共处理秦川牛供体84头次。结果表明:秦川牛4种方案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60.0%、75.0%、53.3%和79.3%,总同期发情率77.8%,其中方案Ⅳ的同期发情率(79.3%)显著高于方案Ⅲ(53.3%)(P<0.05),其余各方案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夏秋季和冬春季的同期发情率(82.5%、75.0%)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川牛 同期发情 孕激素阴道栓 氯前列烯醇 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养层密度对兔类ES细胞分离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小佳 张君涛 +4 位作者 徐秋勤 王鸽 曹书郡 王新庄 张志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51-1056,共6页
探讨饲养层细胞接种密度对兔类ES细胞分离培养影响,筛选适合兔类ES细胞分离培养最适饲养层密度。将兔囊胚分别接种到密度为10×103、20×103和40×103个·cm-2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fibroblast cell,MEF... 探讨饲养层细胞接种密度对兔类ES细胞分离培养影响,筛选适合兔类ES细胞分离培养最适饲养层密度。将兔囊胚分别接种到密度为10×103、20×103和40×103个·cm-2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fibroblast cell,MEF)饲养层上,观察兔类ES细胞贴壁和克隆生长情况,并对所得兔类ES细胞进行碱性磷酸酶和Oct-4检测。结果表明,接种于密度为20×103个·cm-2饲养层上的囊胚贴壁率(82.5%)、内细胞团(Inner cellmass,ICM)形成率(67.5%)高于接种于密度为40×103个·cm-2的饲养层上囊胚贴壁率(80.0%)、内细胞团(Innercell mass,ICM)形成率(65.7%),差异不显著(P>0.05);显著高于(P<0.05)接种于密度为10×103个·cm-2饲养层上的囊胚贴壁率(55.6%)、ICM形成率(44.4%)。密度为20×103个·cm-2饲养层上的兔类ES细胞F1、F2代细胞克隆率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最高已传至20代;获得的兔类ES细胞经碱性磷酸酶染色及表面抗原Oct-4表达检测均呈阳性。密度为20×103个·cm-2的MEF饲养层可更好支持兔类ES细胞体外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密度 兔类ES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阳牛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向彬 王轶敏 +3 位作者 田万强 李金辉 王木 王新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66-1268,共3页
[目的]研究南阳牛卵泡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培养技术。[方法]以南阳牛卵泡卵母细胞为材料,分别在成熟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激素(E2、FSH+LH+E2、PMSG+hCG+E2)、不同血清(0.6%BSA、10%FCS、10%OCS)和牛卵泡液(10%、20%和30%bFF)后对其进行体外... [目的]研究南阳牛卵泡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培养技术。[方法]以南阳牛卵泡卵母细胞为材料,分别在成熟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激素(E2、FSH+LH+E2、PMSG+hCG+E2)、不同血清(0.6%BSA、10%FCS、10%OCS)和牛卵泡液(10%、20%和30%bFF)后对其进行体外成熟培养,研究不同处理对其体外成熟状况及发育潜力的影响。[结果]在激素添加试验中,添加FSH+LH+E2的效果最好,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及卵裂率(72.5%,52.6%)显著高于添加E2(47.5%,35.4%)组;在血清添加试验中,添加10%OCS的效果最好,卵母细胞的成熟率(73.3%)显著高于添加BSA组(51.7%);在卵泡液添加试验中,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及卵裂率随卵泡液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成熟培养液中添加10%bFF可取得与添加10%FCS相似的效果。[结论]该研究为牛卵泡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培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阳牛 卵泡卵母细胞 成熟率 卵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薛永康 王新庄 +3 位作者 闫跃飞 杨文华 任小丽 闫磊 《湖北畜牧兽医》 2016年第8期15-18,共4页
奶牛乳房炎是造成奶牛业损失最主要的原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奶牛乳房炎的诊断方法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在微生物检测领域应用之后,奶牛乳房炎的诊断周期大大缩短、操作简单快捷、检测成本降低、灵敏度提高。... 奶牛乳房炎是造成奶牛业损失最主要的原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奶牛乳房炎的诊断方法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在微生物检测领域应用之后,奶牛乳房炎的诊断周期大大缩短、操作简单快捷、检测成本降低、灵敏度提高。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在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诊断中的应用也极大地推动了奶牛乳房炎检测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乳房炎 诊断方法 PCR 基因芯片 LA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犊牛腹泻的诊断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振亚 张震 +6 位作者 闫磊 薛永康 赵玉玺 潘磊 皇超英 刘晓曼 王新庄 《湖北畜牧兽医》 2018年第12期32-34,共3页
犊牛腹泻是导致新生犊牛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世界范围内养牛业经济损失的原因之一。从引起犊牛腹泻的病因入手,结合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诊断与防治措施,旨在降低犊牛腹泻的发生。
关键词 犊牛腹泻 诊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养系统和传代方法对昆明白小鼠原始生殖细胞分离培养的影响
19
作者 王轶敏 王新庄 +2 位作者 李金辉 李义书 冯勋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009-5011,5032,共4页
[目的]寻求适合昆明白小鼠EG细胞的培养系统和传代方法。[方法]常规方法从昆明白小鼠原始生殖细胞中分离EG细胞,用不同培养系统(EG细胞基础培养液,RH-CM,EG细胞基础培养液+MEF)及不同传代方法(机械法,酶消化法,连同饲养层消化法),研究... [目的]寻求适合昆明白小鼠EG细胞的培养系统和传代方法。[方法]常规方法从昆明白小鼠原始生殖细胞中分离EG细胞,用不同培养系统(EG细胞基础培养液,RH-CM,EG细胞基础培养液+MEF)及不同传代方法(机械法,酶消化法,连同饲养层消化法),研究对昆明白小鼠EG细胞分离克隆的影响。[结果]以RH-CM作为培养基效果最好,RH-CM能够更好地促进EG细胞贴壁增殖和集落的形成,有效地维持EG细胞未分化状态;酶消化法和连同饲养层消化法均能获得较高的克隆形成率。[结论]RH-CM和连同饲养层消化法可分别作为昆明白小鼠EG细胞的培养系统和传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白小鼠 原始生殖细胞 心肌培养基 传代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养时间对家猫卵母细胞核成熟的影响
20
作者 邬静 倪和民 +4 位作者 刘云海 郭勇 鲍文玉 徐杨 王新庄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2-106,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培养时间对家猫卵母细胞核成熟的影响,以M199为基础培养液,并添加FSH、LH,分别培养24、28、32、36和43h后,观察第一极体排出,然后用地衣红染色,将排出第一极体和染色体处于MⅡ期作为卵母细胞成熟的参考判断标志。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不同培养时间对家猫卵母细胞核成熟的影响,以M199为基础培养液,并添加FSH、LH,分别培养24、28、32、36和43h后,观察第一极体排出,然后用地衣红染色,将排出第一极体和染色体处于MⅡ期作为卵母细胞成熟的参考判断标志。结果表明,家猫卵母细胞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其成熟率也随之增加。成熟培养43h,极体排出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达到66.89%;而24h组极体排出率为31.51%,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28、32、36h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经地衣红染色后,到达MⅡ期的卵母细胞比例与极体排出率趋势相同。43h组退化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达到22.30%。因此,综合考虑成熟率和退化率两项指标,28~36h为家猫卵母细胞体外核成熟的最佳培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猫 卵母细胞 体外核成熟 培养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