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广州地区电离层闪烁观测结果的初步统计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斯宇 王劲松 +2 位作者 余涛 单海滨 张效信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1-147,共7页
利用在广州站(23°8′N,113°17′E)建立的GPS电离层闪烁监测系统,开展了对电离层闪烁的连续观测.利用这些观测数据,对广州地区2007年4月至9月及2008年1月至9月电离层闪烁变化特性进行了初步统计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地... 利用在广州站(23°8′N,113°17′E)建立的GPS电离层闪烁监测系统,开展了对电离层闪烁的连续观测.利用这些观测数据,对广州地区2007年4月至9月及2008年1月至9月电离层闪烁变化特性进行了初步统计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地区闪烁主要发生在太阳活动较低的磁静日期间.季节变化表现为弱闪烁(0.2<S_4≤0.4)的发生率在夏季有明显增加,2008年夏季弱闪烁高发的月份比2007年夏季提前一个月,夏季闪烁在全天发生率相差不大,无明显的地方时变化特征;闪烁的地方时变化特征表现为在非夏季时期不仅在夜晚有很高的发生率,在白天也会出现一个闪烁发生率峰值,但后者还需进一步证认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闪烁 闪烁监测系统 S4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喷丸工艺参数对42CrMo钢表面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王斯宇 谢春晓 +3 位作者 杨宇辉 宋成浩 隆志力 黄浦东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78,共8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法研究了超声喷丸工艺对42CrMo超高强度钢表面质量的影响,对42CrMo钢超声喷丸处理前后的表面粗糙度、表面硬度、截面显微硬度和微观组织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喷丸时间的延长,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硬度逐渐增大直至稳... 通过单因素试验法研究了超声喷丸工艺对42CrMo超高强度钢表面质量的影响,对42CrMo钢超声喷丸处理前后的表面粗糙度、表面硬度、截面显微硬度和微观组织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喷丸时间的延长,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硬度逐渐增大直至稳定,稳定值分别为1.08μm和433.60 HV;超声振幅、弹丸直径的增加和喷丸距离的减小可以有效地提升试样的超声喷丸强度,在试样表面产生更加剧烈的塑性变形,虽然提高了表面粗糙度,但是获得了深度更大的硬化层和梯度结构晶粒细化层,分别为2.8 mm和4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喷丸 42CRMO钢 表面粗糙度 显微硬度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期间厦门电离层变化的一次特例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余涛 王云冈 +5 位作者 毛田 王劲松 王斯宇 帅方红 苏卫东 李建通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9-576,共8页
文中利用中国气象局厦门电离层监测站的电离层频高图数据,研究了2007年登陆地点在厦门附近地区的3次台风登陆事件期间厦门电离层的变化,分析比较了台风登陆前后F2层临界频率(foF2)的相对变化、电离层Es和扩展F出现率等,结果显示这3次台... 文中利用中国气象局厦门电离层监测站的电离层频高图数据,研究了2007年登陆地点在厦门附近地区的3次台风登陆事件期间厦门电离层的变化,分析比较了台风登陆前后F2层临界频率(foF2)的相对变化、电离层Es和扩展F出现率等,结果显示这3次台风登陆均导致电离层foF2扰动,偶发E层(Es)和扩展F的出现率在3次台风临近登陆和登陆后都有明显的增加。台风圣帕(Sepat)登陆前一天,电离层foF2出现了相对月中值达40%(约4 MHz)的增强,登陆后电离层foF2迅速降低到月中值水平;台风韦帕(Wipha)登陆后电离层foF2从登陆前的略高于月中值的水平迅速下降到月中值以下(降幅达30%)并持续4天。台风罗莎登陆前的2天内电离层foF2低于月中值,台风罗莎登陆当天电离层foF2恢复到月中值水平,随后foF2出现了1天的下降和连续3天的增强。初步分析认为由于台风登陆前后,强烈的海气、陆气相互作用可能影响到电离层高度,从而导致对电离层foF2、Es和扩展F等参量发生变化。利用Wang(2005)提出的CoP机制,可以较好地解释台风登陆导致foF2下降,但文中发现在台风临近登陆出现的foF2上升的现象,则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分布 台风 F2层 临界频率 电离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主肺动脉窗产前超声心动图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罗长锐 谷孝艳 +1 位作者 王斯宇 何怡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48-1851,共4页
目的探讨胎儿主肺动脉窗(APW)的产前超声心动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产前超声诊断的16胎APW胎儿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包括APW缺损部位、大小、分型、分流情况及合并其他心内、心外畸形情况。结果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的16胎APW胎儿中,引产1... 目的探讨胎儿主肺动脉窗(APW)的产前超声心动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产前超声诊断的16胎APW胎儿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包括APW缺损部位、大小、分型、分流情况及合并其他心内、心外畸形情况。结果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的16胎APW胎儿中,引产10胎,出生2胎,失访4胎。4胎接受尸体解剖的胎儿引产标本中,3胎超声心动图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1胎病理证实为共同动脉干。2例出生后接受手术治疗,其超声心动图结果均与手术结果一致。15胎APW中,RichardsonⅠ型2胎(2/15,13.33%),Ⅱ型9胎(9/15,60.00%),Ⅲ型4胎(4/15,26.67%)。APW超声心动图特点为三血管切面或左心室流出道、右心室流出道切面可见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的间隔回声失落,CDFI示大动脉水平可见双向分流信号。15胎均合并其他心内、心外畸形,包括主动脉弓异常6胎(6/15,40.00%)、室间隔缺损6胎(6/15,40.00%)、肺动脉异常6胎(6/15,40.00%)、动脉导管异常5胎(5/15,33.33%)、静脉异常4胎(4/15,26.67%)、圆锥动脉干畸形3胎(3/15,20.00%)、Berry综合征3胎(3/15,20%)、法洛四联症1胎(1/15,6.67%)、单脐动脉1胎(1/15,6.67%)。结论产前超声心动图对APW具有诊断价值,能准确评估APW缺损部位、大小、分型及血流情况,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主肺动脉窗 超声检查 产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