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aTi_nO_(2n+1)光催化性能和结构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邢精成 王文邓 +2 位作者 卞建江 杨建华 黄富强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75-1078,共4页
光催化剂BaTi_nO_(2n+1)(n=1,2和4)粉末是通过sol-gel法制得的聚合物前驱体在800℃下烧制而成.利用XRD粉末衍射和UV-Vis吸收光谱表征样品的物相和吸收光谱特性.在样品的光催化活性测试中,采取甲基橙作为染料光降解的模型,研究了BaTiO_3... 光催化剂BaTi_nO_(2n+1)(n=1,2和4)粉末是通过sol-gel法制得的聚合物前驱体在800℃下烧制而成.利用XRD粉末衍射和UV-Vis吸收光谱表征样品的物相和吸收光谱特性.在样品的光催化活性测试中,采取甲基橙作为染料光降解的模型,研究了BaTiO_3、BaTi_2O_5和BaTi_4O_9在各种酸性条件下对甲基橙溶液的降解效率,并初步探讨了其光催化性能差异的影响机制.实验表明,在相同的酸性条件下,三种钛酸钡BaTi_nO_(2n+1)(n=1,2和4)的光催化活性都随n的增大而增强,即BaTiO_3<BaTi_2O_5<BaTi_4O_9.引入堆积率(定义为单位晶胞内所有组成离子的体积占整个晶胞体积的百分比)的概念,堆积率越小,则表明材料晶体结构越开放.利用结构开放度的概念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光催化活性的差异,即在这三种材料中,结构越开放,光催化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TinP2n+1(n=1 2和4) 光催化 甲基橙 Sol—Gel pH值 堆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显示用ZnS型电致发光材料的制备研究
2
作者 王文邓 夏玉娟 +3 位作者 王安宝 许钫钫 黄富强 林信平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5-189,共5页
通过高温(1100℃)固相反应、球磨(t=0~180min)和低温(750℃)退火处理制备了平面显示用ZnS:Cu电致发光材料.用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扫描电镜、光致发光光谱对所得样品进行了分析.在100V和400Hz条件下,通过测试电致发光屏的性... 通过高温(1100℃)固相反应、球磨(t=0~180min)和低温(750℃)退火处理制备了平面显示用ZnS:Cu电致发光材料.用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扫描电镜、光致发光光谱对所得样品进行了分析.在100V和400Hz条件下,通过测试电致发光屏的性能,研究了材料的电致发光特性.结果表明,球磨使得材料的一些衍射峰强度降低和峰宽增大,吸收边也略微红移.随球磨时间的增加,光致发光性能下降,球磨180 min后光致发光亮度下降了约58%,而电致发光亮度则从14.39cd/m^2(t=0min)增至最优值90.13cd/m^2(t=160min).球磨造成的荧光粉内部的微结构缺陷是导致光致和电致发光性能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发光 电致发光 ZNS 球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