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往复荷载作用后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梁节点耐火性能数值分析
1
作者 王文达 李生强 +1 位作者 毛文婧 郑龙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梁节点在往复荷载作用后的耐火性能,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该节点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与已有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往复荷载作用后塑性损伤和残余变形对组合梁节点火灾下的应力和变形的...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梁节点在往复荷载作用后的耐火性能,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该节点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与已有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往复荷载作用后塑性损伤和残余变形对组合梁节点火灾下的应力和变形的影响,以及不同损伤程度、荷载作用水平和防火保护层厚度对节点耐火极限和破坏模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预损伤对节点的耐火极限有不利影响,且随损伤程度的增加,耐火极限下降明显;重度损伤下节点的耐火极限与无损伤节点相比降低了23.5%;重度损伤的节点在火灾作用下形成塑性铰,且产生较大的耗能损伤,轻度和中度损伤下未形成明显塑性铰,耐火极限分别仅下降1.0%和3.6%;对于以梁损伤作为预损伤模式的节点,梁荷载比和防火保护层厚度是影响有地震预损伤节点耐火极限的主要因素;随柱荷载比的增大,耐火极限呈降低趋势,但整体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梁节点 低周往复加载 损伤程度 耐火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技术在公路连续梁桥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王文达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5年第2期89-91,共3页
结合具体工程项目,从桥梁整体结构以及钢筋布置方面着手,分析了BIM技术参数化建模策略,阐述了不同专业、不同阶段的协同工作和全过程管理,总结了BIM技术在公路连续梁桥设计碰撞检查、工程量统计、出图等方面的应用要点。
关键词 BIM技术 桥梁设计 连续梁 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NP@Co_(3)(HITP)_(2)-CNT纳米结构的制备及电化学传感性能
3
作者 岳王香 戴灿源 +5 位作者 李京谦 胡珂祺 李轶凡 王文达 徐宏妍 胡杰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54-61,共8页
利用一步水热法和化学还原法制备了基于金纳米颗粒负载Co_(3)(HITP)_(2)-碳纳米管(AuNP@Co_(3)(HITP)_(2)-CNT)的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表面微观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表征。构建了前列腺特... 利用一步水热法和化学还原法制备了基于金纳米颗粒负载Co_(3)(HITP)_(2)-碳纳米管(AuNP@Co_(3)(HITP)_(2)-CNT)的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表面微观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表征。构建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牛血清蛋白(BSA)/PSA抗体(Ab)/AuNP@Co_(3)(HITP)_(2)-CNT/玻碳电极(GCE)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并对PSA进行了检测,用循环伏安法(CV)、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和电化学阻抗谱(EIS)对其进行电化学性能分析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AuNP@Co_(3)(HITP)_(2)-CNT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对PSA有较宽的检测范围,可达40 fg/mL~100 ng/mL,同时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导电金属有机框架(C-MOF) 纳米结构 碳纳米管(CNT) 金纳米颗粒(AuNP)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 NP负载Co_(3)(HITP)_(2)@ZIF-67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室温下气敏特性
4
作者 何华玲 夏滔 +5 位作者 熊长军 赵俊秀 胡珂祺 孙永娇 王文达 胡杰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24年第9期47-53,共7页
采用水热法和化学还原法制备了Au纳米颗粒(NP)负载Co_(3)(HITP)_(2)@ZIF-67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所合成材料的微观形貌和晶相进行表征分析。同时,制备了基于Au NP负载Co_(3)(HITP)_(2)@ZIF-67复... 采用水热法和化学还原法制备了Au纳米颗粒(NP)负载Co_(3)(HITP)_(2)@ZIF-67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所合成材料的微观形貌和晶相进行表征分析。同时,制备了基于Au NP负载Co_(3)(HITP)_(2)@ZIF-67复合材料的气体传感器件,研究了其在室温下对H_(2)S的气敏特性。测试结果表明,相比纯的ZIF-67气体传感器无法在室温下对H_(2)S进行气敏检测,负载Au纳米颗粒的Co_(3)(HITP)_(2)@ZIF-67复合材料的气体传感器在室温下对体积分数为20 ppm(1 ppm=1×10^(-6))的H_(2)S气体响应可达到2.7,响应/恢复时间分别为64 s/99 s,且具有较好的选择性、重复性和长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传感器 复合材料 H2S气敏检测 水热法 Co_(3)(HITP)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外加强环节点滞回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5
5
作者 王文达 韩林海 游经团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25,61,共10页
进行了8个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外加强环式节点试件在恒定轴力和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实验研究,考察了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比和环板宽度对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柱轴压比对节点的水平承载力和抗震性能影响较大,随着轴压比... 进行了8个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外加强环式节点试件在恒定轴力和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实验研究,考察了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比和环板宽度对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柱轴压比对节点的水平承载力和抗震性能影响较大,随着轴压比的增大,节点的水平极限承载力下降,位移延性和耗能能力降低;不同环板宽度节点的滞回曲线均为饱满的梭形,强度和刚度退化不明显;本次试验的8个节点试件的层间位移延性系数μ=3.00~7.41,弹性极限位移角θy≈2.03[θe]~5.30[θe],弹塑性极限位移角θu≈1.78[θp]~3.90[θp],等效黏滞阻尼系数he=0.3576~0.5339,均满足抗震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钢管混凝土 加强环式节点 抗震性能 延性 耗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度对煤自燃过程中特征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文达 尤飞 +1 位作者 邵玥 韩雪峰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11-1514,共4页
将5种不同粒径伊泰煤在空气氛围中以两种不同升温速率进行热重实验,通过分析煤样TG-DTG曲线探讨煤样粒度对煤自燃过程中特征温度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种不同升温速率下,煤样粒径减小,临界温度降低;活性温度仅有小幅降低;增速温度并... 将5种不同粒径伊泰煤在空气氛围中以两种不同升温速率进行热重实验,通过分析煤样TG-DTG曲线探讨煤样粒度对煤自燃过程中特征温度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种不同升温速率下,煤样粒径减小,临界温度降低;活性温度仅有小幅降低;增速温度并未显示明显的规律性;粒径对煤样着火温度的影响较小;对于未经筛选的混合煤样,其活性温度和增速温度均与其平均粒径相近的样品的活化温度和增速温度接近,但其临界温度呈现最低值,说明粒度分布宽的煤样其自燃危险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粒度分布 特征温度 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框架-RC剪力墙混合结构滞回性能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文达 魏国强 李华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41-46,共6页
为了研究带钢管混凝土边柱钢筋混凝土(RC)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在其他研究者完成的带钢管混凝土边柱RC剪力墙和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滞回性能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开源非线性分析程序OpenSees平台中的非线性纤维模型对其进行了低周往复试... 为了研究带钢管混凝土边柱钢筋混凝土(RC)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在其他研究者完成的带钢管混凝土边柱RC剪力墙和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滞回性能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开源非线性分析程序OpenSees平台中的非线性纤维模型对其进行了低周往复试验的数值模拟,通过直接在截面层次定义非线性剪切恢复力的方法来模拟纤维截面的抗剪。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总体吻合较好,研究表明:这种考虑剪切效应的纤维模型法能够较好地模拟该类组合剪力墙的抗剪承载力、捏缩效应以及刚度退化,而且运算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组合剪力墙 纤维模型 OPENSEES 滞回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水肥热状况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文达 霍轶珍 韩翠莲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8-41,共4页
为评价和探讨玉米秸秆覆盖在河套灌区的适用性及应用效果,试验设置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不覆盖处理,研究了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土壤水肥热状况及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生育前、中期,秸秆覆盖0~100 cm土壤含水率与地膜... 为评价和探讨玉米秸秆覆盖在河套灌区的适用性及应用效果,试验设置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不覆盖处理,研究了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土壤水肥热状况及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生育前、中期,秸秆覆盖0~100 cm土壤含水率与地膜覆盖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较好的保墒效果,且两者0~60 cm含水率均显著高于不覆盖处理(P<0.05)。玉米生育后期,秸秆覆盖0~60 cm土壤含水率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处理,说明秸秆覆盖更有利于土壤水分的贮蓄和持续利用。秸秆覆盖可有效提高表层0~20 cm土壤养分含量,且以提升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最为显著。秸秆覆盖可有效调节土壤温度,为玉米的正常生长提供了适宜的土壤温度条件。秸秆覆盖条件下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与地膜覆盖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平均较不覆盖处理高24.18%和23.64%,差异性显著(P<0.05)。综合分析,玉米秸秆覆盖的种植方式较适宜在河套灌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覆盖 土壤水分 土壤养分 土壤温度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河套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配型钢方钢管混凝土构件压弯剪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文达 纪孙航 +1 位作者 史艳莉 张宸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6-87,共12页
为研究内配型钢方钢管混凝土构件压弯剪复合受力工作机理,完成10个内配型钢方钢管混凝土试件的压弯剪试验研究,考虑剪跨比、轴压比和型钢截面形式对构件承载力和破坏模式的影响。运用有限元对试验结果进行模拟,针对典型算例进行受力机... 为研究内配型钢方钢管混凝土构件压弯剪复合受力工作机理,完成10个内配型钢方钢管混凝土试件的压弯剪试验研究,考虑剪跨比、轴压比和型钢截面形式对构件承载力和破坏模式的影响。运用有限元对试验结果进行模拟,针对典型算例进行受力机理分析,并对影响水平承载力的不同因素进行参数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内配型钢方钢管混凝土压弯剪试件表现出良好的延性行为,钢管在受压侧产生明显的鼓曲变形,型钢与内部混凝土发挥着共同作用;弱轴加载试件的水平承载力比强轴加载试件平均降低13%,设置加劲肋后构件的水平承载力平均提高21%;整个加载过程中轴向荷载发生重分布,混凝土承担的水平荷载和轴向荷载最多;型钢与混凝土的相互作用力分布不均匀,受压区型钢翼缘与混凝土的相互作用更强。保持轴压比不变,当剪跨比小于0.8时,构件的水平承载力随着剪跨比的减小大幅提高;当轴压比不超过0.4时,轴力的存在可以提高构件的水平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配型钢方钢管混凝土 压弯剪 破坏形态 剪跨比 受力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壳单元与纤维梁单元组合剪力墙滞回性能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文达 杨全全 李华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42-149,共8页
为系统研究带边框组合柱剪力墙组合结构的抗震性能,基于分层壳单元与非线性纤维梁单元,在ABAQUS软件中进行用户材料模型子程序二次开发。用分层壳单元模拟剪力墙,纤维梁单元模拟外围组合框架,分别对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带钢管混凝土边... 为系统研究带边框组合柱剪力墙组合结构的抗震性能,基于分层壳单元与非线性纤维梁单元,在ABAQUS软件中进行用户材料模型子程序二次开发。用分层壳单元模拟剪力墙,纤维梁单元模拟外围组合框架,分别对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带钢管混凝土边框柱及型钢混凝土边框柱的组合剪力墙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数值模拟。计算、试验结果总体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该类组合剪力墙滞回性能、受力特征及破坏特征,数值模拟获得墙板在典型时刻的裂缝分布等与实测结果接近。研究表明,采用分层壳单元与纤维梁单元能较准确、有效模拟带边框柱组合剪力墙体系的滞回性能,亦能较好描述剪力墙裂缝发展情况。该方法可为实现高层建筑钢与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抗震性能有效、准确的数值模拟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壳单元 纤维梁单元 组合剪力墙 组合结构 滞回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工程中钢管混凝土柱—RC梁节点选型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文达 王旭生 于清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6-70,共5页
归纳了地下工程中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的常用形式,并对每种节点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以方便工程应用中进行合理选择。结合某交通枢纽轨道换乘中心采用的典型钢管混凝土柱—RC梁单梁及双梁节点模型试验结果,分析了单梁及... 归纳了地下工程中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的常用形式,并对每种节点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以方便工程应用中进行合理选择。结合某交通枢纽轨道换乘中心采用的典型钢管混凝土柱—RC梁单梁及双梁节点模型试验结果,分析了单梁及双梁节点在单调荷载及往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特征,讨论了不同构造对其承载力、共同工作性能、破坏模式的影响,并对地下工程中该类节点设计提供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钢管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 节点 单梁 双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职教体系下高职教育的发展定位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文达 吕炜 刘鸫根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4-19,共6页
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背景下,我国应将应用技术大学作为高职教育学校类型的一种,并置其与普通大学同等地位,在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同时允许部分高水平高职院校升格为应用技术大学。应用技术大学定位于办本科及以上层次高职教育,具有学士... 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背景下,我国应将应用技术大学作为高职教育学校类型的一种,并置其与普通大学同等地位,在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同时允许部分高水平高职院校升格为应用技术大学。应用技术大学定位于办本科及以上层次高职教育,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基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2011)》构建我国高等教育"立交桥",实现高等教育层次和类型相互衔接贯通。随着我国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步伐的加快,建议要做好各层次各类型教育的衔接贯通,提升专业服务区域经济产业的能力,建设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学校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职教体系 应用技术大学 高职教育 发展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密度FPUF阴燃特性及热解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文达 尤飞 胡世强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5-148,共4页
自制中尺度综合阴燃实验平台,以2、3、5L/min的气流速率对软质聚氨酯泡沫(FPUF)样品P1、P2、P3(密度为20、30、35kg/m3)进行阴燃实验,以扫描电镜和热重分析仪对其阴燃特性、微观形貌及热解和动力学特性进行表征,探讨密度对FPUF的阴燃、... 自制中尺度综合阴燃实验平台,以2、3、5L/min的气流速率对软质聚氨酯泡沫(FPUF)样品P1、P2、P3(密度为20、30、35kg/m3)进行阴燃实验,以扫描电镜和热重分析仪对其阴燃特性、微观形貌及热解和动力学特性进行表征,探讨密度对FPUF的阴燃、传播速率、热解过程和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FPUF阴燃建立所需时间的长短依次为P2、P3和P1;阴燃传播速率随密度增大而增大,且随气流速率增大而更加明显;SEM结果表明,FPUF密度越小其孔径越大,越有利于气流通过;热重及TG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FPUF在氮气气氛下的热解大致分为200~330℃和330~450℃两个阶段,密度对其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二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质聚氨酯泡沫 密度 阴燃特性 微观形貌 热解特性 热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框架平端板连接组合节点弯矩-转角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文达 史艳莉 文天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3-49,68,共8页
端板连接节点是多高层钢框架结构体系中经常采用的梁柱连接形式,当考虑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作用并有足够的抗剪连接件时则形成了端板连接组合节点,楼板对组合节点承载力和刚度都有贡献。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考虑楼板组合作用影响的端... 端板连接节点是多高层钢框架结构体系中经常采用的梁柱连接形式,当考虑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作用并有足够的抗剪连接件时则形成了端板连接组合节点,楼板对组合节点承载力和刚度都有贡献。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考虑楼板组合作用影响的端板连接梁柱组合节点的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并分别用有关研究者完成的无楼板钢框架端板节点及考虑楼板作用的组合节点的试验结果对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总体上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基于该数值模型进行了平端板连接组合节点力学性能影响因素的参数分析,探讨了楼板、柱腹板加劲肋、楼板配筋率、端板厚度、梁截面高度等参数对组合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欧洲规范建议的弯矩-转角关系模型进行了必要修正,最终提出了可反映楼板作用的平端板连接组合节点弯矩-转角关系实用模型。该模型计算结果与有限元结果吻合良好,可为进一步研究该类节点的设计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 梁柱节点 平端板连接 组合节点 参数分析 弯矩-转角关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结构研究及应用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文达 朱彦鹏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3-117,共5页
综述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理论研究及应用的现状和新进展.对钢管混凝土的静力性能,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动力性能及耐火性能等研究成果做了概述,并对其粘结性能研究、钢管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研究、火灾后剩余承载力研究等最新研究进展... 综述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理论研究及应用的现状和新进展.对钢管混凝土的静力性能,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动力性能及耐火性能等研究成果做了概述,并对其粘结性能研究、钢管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研究、火灾后剩余承载力研究等最新研究进展和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总结了钢管混凝土结构在拱桥和高层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并对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结构 应用 剩余承载力 耐火性能 拱桥 高层建筑 力学性能 统一理论 粘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锥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受力机理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文达 张超峰 +1 位作者 王景玄 郑龙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45,共9页
为了研究圆锥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受力机理,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该类构件的力学模型,并与已有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分析了典型构件的受力全过程荷载-应变关系曲线、钢管与混凝土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为了研究圆锥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受力机理,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该类构件的力学模型,并与已有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分析了典型构件的受力全过程荷载-应变关系曲线、钢管与混凝土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破坏模态和荷载分配;同时分析了空心率、锥度、钢管径厚比和混凝土强度等参数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典型构件荷载-应变关系曲线可分为弹性段、弹塑性段、下降段和稳定段4个阶段;构件破坏是由外钢管向外鼓曲所导致的,破坏截面约在0.8H(H为构件高度)柱高处;锥度和空心率的改变对构件破坏截面位置影响较大,随着锥度和空心率的增大,破坏截面位置逐渐向柱顶靠近;影响外钢管与混凝土之间相互作用力的主要因素有空心率、锥度、外钢管径厚比、外钢管屈服强度和混凝土强度;影响内钢管与混凝土之间相互作用力的主要因素有空心率、锥度和外钢管屈服强度;内钢管径厚比与内钢管屈服强度对混凝土与内、外钢管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影响较小,可不作为主要参数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形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 轴压 空心率 荷载-位移曲线 受力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有限元法求解桩身内力及变形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文达 朱彦鹏 +1 位作者 史艳莉 方有珍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5-87,共3页
对于符合弹性地基梁基本假定的桩基础引入有限元法进行内力和变形的分析.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模型,并编制了计算机程序.电算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能较好吻合,精度可满足工程要求.有限元法可适用于有桩端水平力作用的桩土体系共同作用的分析.
关键词 有限元法 内力 变形 桩身 桩基础 弹性地基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风力机塔架风振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文达 张丽丽 +1 位作者 纪孙航 史艳莉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39,共14页
传统风力发电机组塔架大多为锥形单管钢薄壁细长结构,此类结构在叶片转动及风荷载作用下易发生大的变形和振动。为克服传统风电塔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并发挥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CFDST)结构优良的力学性能,基于某锥形钢塔筒,通过承载力等效... 传统风力发电机组塔架大多为锥形单管钢薄壁细长结构,此类结构在叶片转动及风荷载作用下易发生大的变形和振动。为克服传统风电塔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并发挥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CFDST)结构优良的力学性能,基于某锥形钢塔筒,通过承载力等效提出CFDST塔筒结构形式,利用ABAQUS软件建立其风振性能有限元模型,对比了两种塔筒的振动模态。从时域和频域对二者在不同荷载工况下的动力响应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塔筒与叶片是否共振及瞬态冲击荷载下的振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FDST塔筒在保证原有钢塔筒抗弯承载力和刚度的同时,底部截面尺寸减小了25.6%,且不会与叶轮转动产生的谐波激励发生共振;阻尼对风机塔筒位移、速度、加速度及应力响应幅值影响显著;与钢塔筒相比,CFDST塔筒在正常运行荷载工况下峰值位移、加速度幅值和最大等效应力分别降低21.1%、30.2%和41.6%,而在暴风荷载工况下,分别减小14.4%、32.2%和36.3%;研究成果可为相关塔筒的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塔筒 气动荷载 自振特性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纤维模型的型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滞回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文达 魏国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0-35,共6页
为更深入研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在已有该类剪力墙滞回性能试验结果基础上,采用Open Sees软件中非线性纤维梁-柱单元进行低周往复加载的数值模拟,通过直接在截面层次定义非线性剪切恢复力方法模拟纤维截面的抗剪。计算结果与... 为更深入研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在已有该类剪力墙滞回性能试验结果基础上,采用Open Sees软件中非线性纤维梁-柱单元进行低周往复加载的数值模拟,通过直接在截面层次定义非线性剪切恢复力方法模拟纤维截面的抗剪。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总体吻合较好,表明该纤维模型法能较好模拟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的抗剪承载力、捏缩效应及刚度退化。该方法可为此类结构体系的弹塑性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纤维模型 滞回性能 Open SEES 抗震性能 数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型钢钢管混凝土轴压构件设计方法研究及可靠度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文达 李鲜珺 范家浩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20,共10页
为使内置型钢钢管混凝土构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有矩可循、有法可依,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内置型钢钢管混凝土构件轴压模型,通过与已有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基于内置型钢钢管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工作机理,分析了混凝... 为使内置型钢钢管混凝土构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有矩可循、有法可依,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内置型钢钢管混凝土构件轴压模型,通过与已有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基于内置型钢钢管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工作机理,分析了混凝土强度、钢管强度、内置型钢强度、钢管含钢率以及内置型钢含钢率等参数对构件承载力的影响;以提出的计算方法为基础,分析了不同荷载效应比ψ对该类构件可靠度的影响。考虑实际工程参数,分别提出了内置型钢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强度承载力计算公式与内置型钢钢管混凝土长柱的稳定承载力计算公式,建议了内置型钢钢管混凝土轴压构件的设计方法。以稳定系数φ为参数,提出了内置型钢钢管混凝土轴压构件极限承载力与稳定承载力的统一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提出的计算方法得到的内置型钢钢管混凝土轴压构件承载力可靠度指标基本符合统一标准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型钢钢管混凝土柱 轴压构件 有限元分析 设计方法 可靠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