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平台的高职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内容设置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宝军 李彬 王文藜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8年第11期127-128,共2页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职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内容设置需要与网络平台相契合,具有信息化时代的特点,让课程内容设置做到与时俱进,提升高职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了解现阶段高职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内容设置的不足,发挥网络平...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职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内容设置需要与网络平台相契合,具有信息化时代的特点,让课程内容设置做到与时俱进,提升高职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了解现阶段高职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内容设置的不足,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将内容设置模块化,通过建设网络平台帮助内容设置的实施完成,让高职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内容设置更加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平台 高职艺术设计 高职基础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基因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初探——以苏州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文藜 沈海龙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7年第11期101-104,共4页
以地方"文化基因"与艺术设计教育的关系为切入点,围绕苏州"吴文化"背景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展开研究,针对"吴文化"的特点,对苏州地方文化的传承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进行分析,有助于探讨基于苏... 以地方"文化基因"与艺术设计教育的关系为切入点,围绕苏州"吴文化"背景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展开研究,针对"吴文化"的特点,对苏州地方文化的传承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进行分析,有助于探讨基于苏州社会人文环境下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路径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基因 艺术设计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UI设计浅议艺术与信息技术的跨界融合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文藜 卜天然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7年第7期83-85,共3页
UI设计已成为新兴工业的时代产物,并日益凸显其重要性。作为一种工业设计,它是典型的"艺术"与"技术"结合的综合体,不仅如此,其设计重心已经从工业化时代对有形产品的关注逐渐转移到对"人—产品—社会—环境&qu... UI设计已成为新兴工业的时代产物,并日益凸显其重要性。作为一种工业设计,它是典型的"艺术"与"技术"结合的综合体,不仅如此,其设计重心已经从工业化时代对有形产品的关注逐渐转移到对"人—产品—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即所谓的"交互设计"。正因为UI的非物质特性,艺术审美、信息技术的渗透成为UI设计完成的重要保障,二者在设计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成为该设计领域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I设计 新媒体艺术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民间美术资源对插画设计课程开发的实践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文藜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3年第12期103-105,共3页
中国传统民间美术资源丰富,作为一种原生态艺术形式,它的多样化、实用性以及淳朴的艺术风格对现代艺术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民间美术在内容题材、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等方面与插画设计均有关联,因此,把民间美术资源应用于高校艺术设计专... 中国传统民间美术资源丰富,作为一种原生态艺术形式,它的多样化、实用性以及淳朴的艺术风格对现代艺术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民间美术在内容题材、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等方面与插画设计均有关联,因此,把民间美术资源应用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插画设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间美术 课程开发 插画设计 资源丰富 意义 实践 现代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本土化的探索与实践——以苏州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文藜 《美术教育研究》 2019年第23期72-74,共3页
该文从文化创意产业对现代设计人才的培养出发,结合苏州本地文化特色与职业教育的发展诉求,探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本土化的意义与实践方法,并通过分析典型课程案例,从人文素养、专业技能水平、创新能力、职业发展等方面多维度地展开对本... 该文从文化创意产业对现代设计人才的培养出发,结合苏州本地文化特色与职业教育的发展诉求,探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本土化的意义与实践方法,并通过分析典型课程案例,从人文素养、专业技能水平、创新能力、职业发展等方面多维度地展开对本土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设计 本土化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馆校合作机制研究——以苏州博物馆为例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振 王文藜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6年第12期22-26,共5页
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博物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优势,而这些资源也是开展各类教育活动的重要场域,可以使学生通过教育活动、基地实习全面接触社会。高校的人才资源优势,能为博物馆进一步加强馆校合作,深入学术研究、策划学术展览、设计... 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博物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优势,而这些资源也是开展各类教育活动的重要场域,可以使学生通过教育活动、基地实习全面接触社会。高校的人才资源优势,能为博物馆进一步加强馆校合作,深入学术研究、策划学术展览、设计与开发特展文化衍生产品,提供一个崭新的平台。近年来,苏州博物馆在与高校合作的过程中作了有益的尝试,其就自身资源开展了馆校合作教育活动,对学校教学提供支持,学校组织师生到博物馆实践,有力地将博物馆资源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为新形势下馆校建设提供了可资参考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馆校合作 人才培养 “互联网+陈列展览” 特展文创 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明式家具之“品”、“病”论其审美风尚
7
作者 王文藜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2年第12期93-96,共4页
中国家具的发展有着千年历史,并自成体系。明式家具以其独特的形式、风格成为中国传统家具的典范,在世界家具艺术体系中拥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王世襄先生巧妙地借用古人评画的标尺"品"与"病",... 中国家具的发展有着千年历史,并自成体系。明式家具以其独特的形式、风格成为中国传统家具的典范,在世界家具艺术体系中拥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王世襄先生巧妙地借用古人评画的标尺"品"与"病",来评价明清家具的优劣,并归纳得出了"十六品"和"八病",高度概括出家具造型的艺术标准,对家具造型的形式划分更加规范化、具体化,并清晰梳理出其间的关系。明式家具的"品"与"病"背后折射出的是一种文化和哲学观念。明式家具反映的不只是一个时代的审美趣味,从文化史的角度来看,明式家具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人士族文化物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中国艺术哲学与工艺美术设计的完美结合。它体现的是一个民族数千年传承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是传统哲学思想在生活中的物化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式家具 审美风尚 中国家具 工艺美术设计 传统哲学思想 艺术体系 历史价值 生活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伊壁鸠鲁学说视角对中国传统武术审美文化的现代解读
8
作者 王文藜 童文华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0年第9期31-34,共4页
希腊哲学中"伊壁鸠鲁学派"的哲学观点,与我国以先秦哲学思想为代表的传统哲学有许多相通之处。在分析中国传统美学对武术审美文化所产生的影响过程中,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解读武术的文化内涵,探讨伊壁鸠鲁哲学观对于传统武术... 希腊哲学中"伊壁鸠鲁学派"的哲学观点,与我国以先秦哲学思想为代表的传统哲学有许多相通之处。在分析中国传统美学对武术审美文化所产生的影响过程中,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解读武术的文化内涵,探讨伊壁鸠鲁哲学观对于传统武术在当下发展过程中的审美启示,对于武术的现代发展和丰富其审美意蕴,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壁鸠鲁 传统文化 武术 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