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黏液癌神经内分泌分化和肾母细胞瘤蛋白1表达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教辰 翁寿向 +3 位作者 金晓芬 余文杰 周涛 甘梅富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分析乳腺黏液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探讨其神经内分泌分化及肾母细胞瘤蛋白1( WT-1)表达的意义。方法:收集并分析浙江省台州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连续诊断的65例乳腺黏液癌(混合型黏液癌31例、纯黏液癌细胞稀少型23例、纯黏... 目的:分析乳腺黏液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探讨其神经内分泌分化及肾母细胞瘤蛋白1( WT-1)表达的意义。方法:收集并分析浙江省台州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连续诊断的65例乳腺黏液癌(混合型黏液癌31例、纯黏液癌细胞稀少型23例、纯黏液癌细胞丰富型11例)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及WT-1的表达。比较各型乳腺黏液癌神经内分泌标志物、WT-1的表达差异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混合型黏液癌和纯黏液癌细胞丰富型的淋巴结转移率、人表皮生长因子2( HER-2)阳性率高于纯黏液癌细胞稀少型(均P<0.01)。而混合型黏液癌的淋巴结转移率、HER-2阳性率与纯黏液癌细胞丰富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型黏液癌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内分泌分化和WT-1表达,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进一步分析发现,纯黏液癌细胞丰富型的神经内分泌表达高于混合型黏液癌和纯黏液癌细胞稀少型(均P<0.05),但混合型黏液癌与纯黏液癌细胞稀少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混合型黏液癌的WT-1表达低于纯黏液癌细胞稀少型和纯黏液癌细胞丰富型(均P<0.05),但纯黏液癌细胞丰富型与纯黏液癌细胞稀少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乳腺黏液癌淋巴结转移组的神经内分泌标志物表达低于淋巴结无转移组(P<0.01), WT-1虽然在淋巴结转移组表达较低,但与淋巴结无转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纯黏液癌细胞丰富型比纯黏液癌细胞稀少型HER-2扩增率和淋巴结转移率高,因此纯黏液癌有必要进一步分类。检测乳腺黏液癌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及WT-1的表达对亚型分类有所帮助。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的乳腺黏液癌淋巴结转移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分泌系统/病理学 乳腺肿瘤/病理学 腺癌 黏液/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期铅暴露对鼠胎盘组织NO及MDA/SOD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红 马海燕 +2 位作者 王教辰 刘秀琴 徐风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孕期铅暴露对鼠胎盘组织NO及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MDA/SOD)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A、B、C组,每组27只,雌雄2:1合笼饲养,发现阴栓当日为妊娠第0天。对照组孕1~20d饮服蒸馏水;实验A组:孕1... 目的探讨孕期铅暴露对鼠胎盘组织NO及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MDA/SOD)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A、B、C组,每组27只,雌雄2:1合笼饲养,发现阴栓当日为妊娠第0天。对照组孕1~20d饮服蒸馏水;实验A组:孕1~10d饮服0.025%浓度的醋酸铅蒸馏水(染毒),孕11~20d饮服蒸馏水;实验B组:孕1~20d饮服蒸馏水,孕11~20d染毒;实验C组:孕1~20d染毒。分娩后检测血铅水平,取胎盘测定NO、MDA含量和SOD活性。结果实验A和B组N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胎盘组织MDA含量与血铅水平呈剂量-效应关系;SOD活性随血铅水平升高呈现动态变化。结论孕期铅暴露造成的胎盘组织氧化与抗氧化系统平衡失调是导致胎盘组织损伤的病理机制之一,尤以孕早期铅暴露损害较重;NO、MDA和SOD是铅致胎盘组织损伤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 铅暴露 胎盘 一氧化氮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1和2型腺相关病毒载体在小鼠心脏转导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米亚非 李小鹰 +2 位作者 王教辰 付治卿 周声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55-257,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1和2型腺相关病毒(rAAV1和rAAV2)载体向小鼠心脏转导效果。方法14只昆明小鼠应用经腹心包腔内注射术,分别将携带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荧光素酶(LUC)报告基因的rAAV1(rAAV1-EGFP组6只,rAAV1-LUC组1只)r、AAV2(rAAV2-EGFP... 目的探讨重组1和2型腺相关病毒(rAAV1和rAAV2)载体向小鼠心脏转导效果。方法14只昆明小鼠应用经腹心包腔内注射术,分别将携带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荧光素酶(LUC)报告基因的rAAV1(rAAV1-EGFP组6只,rAAV1-LUC组1只)r、AAV2(rAAV2-EGFP组6只,rAAV2-LUC组1只)分别转导入小鼠的心包腔内,使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EGFP在心肌的表达,冷光CCD相机体内监测LUC在心肌表达。结果rAAV1-EGFP组绿色荧光出现于心肌组织全层;rAAV2-EGFP组绿色荧光仅局限于心外膜下少数心肌细胞。rAAV1-EGFP组小鼠心肌细胞的表达范围和强度优于rAAV2-EGFP组。rAAV1-LUC组小鼠心肌组织表达强度、持续表达时间优于rAAV2-LUC组。结论在小鼠心脏中,rAAV1是一种比rAAV2更为有效的转基因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赖病毒 绿色荧光蛋白质类 荧光素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