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臭椿炭疽病菌盘长孢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教敏
付卫东
+3 位作者
吴云
张国良
杨明丽
Richard Reardon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7-31,共5页
本研究测定了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pH条件下臭椿盘长孢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菌株SQD-107的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情况。该菌株在PS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产孢最多;在供测碳源中病原菌对蔗糖、葡萄糖利...
本研究测定了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pH条件下臭椿盘长孢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菌株SQD-107的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情况。该菌株在PS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产孢最多;在供测碳源中病原菌对蔗糖、葡萄糖利用较好,供测氮源中对硝酸铵、氯化铵利用较好。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25℃;产生分生孢子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25~30℃;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5~35℃,最适25℃。在pH3~10的范围内该菌均能生长和产孢,菌丝生长最适pH7~8;产生分生孢子最适pH为7,孢子萌发最适pH6~8。孢子的致死温度为60℃,持续时间1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椿盘长孢刺盘孢
培养条件
菌丝生长
产孢
孢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药材植物川芎的3种新病害鉴定记述
被引量:
7
2
作者
谭万忠
王立东
+2 位作者
李培
王志坤
王教敏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2-107,共6页
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是我国重要的传统大宗常用中药材,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和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川芎的病害也有加剧的趋势.该研究通过对四川省都江堰市川芎种植园的调查,采集感病植株样品回室内分离并根据科赫氏证病律步骤进...
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是我国重要的传统大宗常用中药材,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和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川芎的病害也有加剧的趋势.该研究通过对四川省都江堰市川芎种植园的调查,采集感病植株样品回室内分离并根据科赫氏证病律步骤进行病害诊断鉴定,发现并确诊了3种新的真菌性病害,即川芎根腐萎蔫病、叶褐斑病和灰霉病,它们的病原菌分别是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细极链格孢组(Alternaria tenuissima group)成员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该文分别记述了3种病害的症状和病原菌特征,为进一步探讨川芎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根腐萎蔫病
叶褐斑病
灰霉病
症状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糖尿病人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教敏
刘华清
李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6期478-479,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因素与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量表(EPQ),症状自评量表(SSRS)对64例Ⅱ型糖尿病人和对照组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SCL-90症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因素与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量表(EPQ),症状自评量表(SSRS)对64例Ⅱ型糖尿病人和对照组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SCL-90症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结论心理社会因素在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有一定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个性
心理社会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臭椿炭疽病菌盘长孢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教敏
付卫东
吴云
张国良
杨明丽
Richard Reardon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Forest Health Technology Enterprise Team
出处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7-31,共5页
基金
国家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331822334)
文摘
本研究测定了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pH条件下臭椿盘长孢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菌株SQD-107的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情况。该菌株在PS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产孢最多;在供测碳源中病原菌对蔗糖、葡萄糖利用较好,供测氮源中对硝酸铵、氯化铵利用较好。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25℃;产生分生孢子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25~30℃;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5~35℃,最适25℃。在pH3~10的范围内该菌均能生长和产孢,菌丝生长最适pH7~8;产生分生孢子最适pH为7,孢子萌发最适pH6~8。孢子的致死温度为60℃,持续时间10min。
关键词
臭椿盘长孢刺盘孢
培养条件
菌丝生长
产孢
孢子萌发
Keywords
Ailanthus ahissima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culture conditions
mycelial growth
sporulation
conidial germination.
分类号
S432.4 [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药材植物川芎的3种新病害鉴定记述
被引量:
7
2
作者
谭万忠
王立东
李培
王志坤
王教敏
机构
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2-107,共6页
文摘
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是我国重要的传统大宗常用中药材,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和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川芎的病害也有加剧的趋势.该研究通过对四川省都江堰市川芎种植园的调查,采集感病植株样品回室内分离并根据科赫氏证病律步骤进行病害诊断鉴定,发现并确诊了3种新的真菌性病害,即川芎根腐萎蔫病、叶褐斑病和灰霉病,它们的病原菌分别是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细极链格孢组(Alternaria tenuissima group)成员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该文分别记述了3种病害的症状和病原菌特征,为进一步探讨川芎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川芎
根腐萎蔫病
叶褐斑病
灰霉病
症状
病原菌
Keywords
Ligusticum chuanxiong
Fusarium root-rot
Alternaria brown leaf spot
grey mold
symptom
pathogen
分类号
S567.7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糖尿病人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教敏
刘华清
李雯
机构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医院安宁里社区卫生服务站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6期478-479,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因素与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量表(EPQ),症状自评量表(SSRS)对64例Ⅱ型糖尿病人和对照组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SCL-90症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结论心理社会因素在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有一定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重视。
关键词
糖尿病
个性
心理社会因素
分类号
R587.102 [医药卫生—内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臭椿炭疽病菌盘长孢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生物学特性研究
王教敏
付卫东
吴云
张国良
杨明丽
Richard Reardon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药材植物川芎的3种新病害鉴定记述
谭万忠
王立东
李培
王志坤
王教敏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糖尿病人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
王教敏
刘华清
李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199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