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线性强化与幂强化的多辊矫直工艺计算模型
1
作者 朱晓宇 成子兴 +1 位作者 王效岗 韩培胜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0-318,共9页
本文基于理想弹塑性、双线性强化和幂强化材料模型,推导3种材料模型在矫直弯曲过程中的曲率-弯矩关系,并通过曲率积分法构建多辊矫直的求解模型,并以Q690材料的拉伸及矫直实验为例,结合ABAQUS有限元仿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随着双线性... 本文基于理想弹塑性、双线性强化和幂强化材料模型,推导3种材料模型在矫直弯曲过程中的曲率-弯矩关系,并通过曲率积分法构建多辊矫直的求解模型,并以Q690材料的拉伸及矫直实验为例,结合ABAQUS有限元仿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随着双线性强化系数η和幂强化系数m的增大,材料的弹复量显著增大,且弹复量与η呈线性关系,而与m呈非线性关系;在相同压下量条件下,双线性强化模型和幂强化模型的实际塑性变形率低于理想弹塑性模型,且随着强化系数的增大,计算误差逐渐增大;幂强化模型的理论计算和单向总矫直力实验结果误差为4.65%,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可为新材料矫直设备的设计和工艺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辊式矫直 材料模型 曲率积分 ABAQ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五辊组合矫直机矫直模型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效岗 黄庆学 马勤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1-185,共5页
用几何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中板采用十五辊组合矫直机矫直过程中的变形演化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板材在十五辊组合矫直机矫直过程中弯曲变形和曲率演化有别于普通矫直机,可以得到更高的薄板矫直精度。平行矫直技术和张力... 用几何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中板采用十五辊组合矫直机矫直过程中的变形演化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板材在十五辊组合矫直机矫直过程中弯曲变形和曲率演化有别于普通矫直机,可以得到更高的薄板矫直精度。平行矫直技术和张力矫直技术是与组合矫直机辊系相适应的技术,它可以提高矫直的精度,同时消除负扭矩对矫直辊的影响,从而提高了矫直机的矫直材料强度能力范围。同时,提出一种矫直过程计算方法,采用这种方法所得计算值与模拟值、实测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厚板 矫直模型 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五辊组合矫直机辊系优化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效岗 马勤 黄庆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80-884,共5页
十五辊组合矫直机针对高强度板设计,其核心技术是在高强薄板矫直时,采用平行矫直方案和辊系间张力技术,提高了矫直机的矫直精度,扩大了矫直板材的材料强度范围.通过对影响矫直压下量的参数进行分析研究,论证在组合矫直机中实施平行矫直... 十五辊组合矫直机针对高强度板设计,其核心技术是在高强薄板矫直时,采用平行矫直方案和辊系间张力技术,提高了矫直机的矫直精度,扩大了矫直板材的材料强度范围.通过对影响矫直压下量的参数进行分析研究,论证在组合矫直机中实施平行矫直方案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组合矫直大小辊系参数优化目标、优化约束条件,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得出了组合矫直机可取辊系参数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直 组合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明原因中下消化道出血的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效岗 郝新国 白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9期845-846,共2页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中下消化道出血的血管造影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16例急性或慢性反复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全部为中下消化道出血,全部经Seidinger’s方法股动脉插管进行靶血管造影后进行诊断与介入治疗。结果定位诊断率100%,定性诊断...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中下消化道出血的血管造影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16例急性或慢性反复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全部为中下消化道出血,全部经Seidinger’s方法股动脉插管进行靶血管造影后进行诊断与介入治疗。结果定位诊断率100%,定性诊断率86%,病变性质分为:肿瘤性病变5例,血管性病变11例,其中血管畸形4例,动脉瘤3例,慢性血管病变4例。16例出血患者全部治愈。结论血管造影对不明原因中下消化道出血病变诊断和治疗具有独特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血管造影 诊断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淬火高强板矫直过程的残余应力计算模型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效岗 朱晓宇 韩培盛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6-172,共7页
高强板材在生产淬火过程中产生的较大残余应力,会造成板型缺陷和产品性能的下降。为此,对Q960E高强钢的矫直过程,采用残余应力数值计算、实验和热力耦合仿真的方法,研究板材在矫直全过程中残余应力的变化。通过淬火热处理,高强板表面形... 高强板材在生产淬火过程中产生的较大残余应力,会造成板型缺陷和产品性能的下降。为此,对Q960E高强钢的矫直过程,采用残余应力数值计算、实验和热力耦合仿真的方法,研究板材在矫直全过程中残余应力的变化。通过淬火热处理,高强板表面形成276.3 MPa左右的压应力,内部形成与之反向的拉应力,在矫直过程中,表面塑性变形最大,最终板材表面应力减少到100 MPa以下,与实验误差在15%以内;随着表面层到中心层塑性变形的递减,心部残余应力一直保持为200 MPa左右。结果表明:辊式矫直工艺能够有效降低板材残余应力,对表面残余应力影响较大,对心部残余应力影响较小;同时,也验证了该计算模型计算残余应力方法的正确性,为降低板材残余应力的矫直工艺提供了有效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辊式矫直 残余应力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滚切剪空间剪切机构优化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8
6
作者 马立峰 黄庆学 +2 位作者 李颖 王建梅 王效岗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0-174,共5页
以纯滚动剪切为目标,通过对新型滚切剪空间剪切机构的原理分析,建立了增加导向杆为设计变量的剪切机构优化数学模型,以推广应用的某大型钢铁有限公司3000 mm单轴双偏心定尺滚切剪的研发项目为依托,对剪切机构的杆件尺寸进行了优化,对运... 以纯滚动剪切为目标,通过对新型滚切剪空间剪切机构的原理分析,建立了增加导向杆为设计变量的剪切机构优化数学模型,以推广应用的某大型钢铁有限公司3000 mm单轴双偏心定尺滚切剪的研发项目为依托,对剪切机构的杆件尺寸进行了优化,对运动轨迹进行了模拟。上下剪刃重叠量,刀弧水平偏移量,开口度的计算结果表明,加入导向杆设计变量的优化数学模型,对求得纯滚动剪切机构的杆件尺寸,降低刀弧水平位移量,均匀剪刃重叠量,保证设定开口度的作用显著。现场生产样机重叠量、刀弧水平综合位移量、开口度的实际值及高质量的钢板剪切断面也证实了上述优化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切剪 剪切机构 优化模型 剪切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瘢痕妊娠后子宫动脉介入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白冰 赵丽 王效岗 《临床医药实践》 2018年第10期771-773,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UAE)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5例确诊为CSP且行UAE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经皮穿刺技术(Seldinger法)行股动脉穿刺后,超选至双侧...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UAE)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5例确诊为CSP且行UAE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经皮穿刺技术(Seldinger法)行股动脉穿刺后,超选至双侧子宫动脉,用吸收性明胶海绵颗粒缓慢注入及栓塞,术后1~2 d内行药流或清宫术。结果:15例患者经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操作成功,全部保留患者的子宫,术后患者行药物流产(药流),药流不全者再行清宫术,清宫出血量控制在100 m L以内。栓塞后综合征较轻,15例患者均治疗成功。其中1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半年后再次瘢痕妊娠,第二次行栓塞术并成功。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是治疗CSP的有效方法,创伤小、疗效明显,能迅速止血,保留患者生育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栓塞 瘢痕妊娠 超声检查 清宫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