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新型可恢复功能组合柱设计及其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马高
王择文
-
机构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工程结构损伤诊断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
-
出处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42,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278498,51878268)
湖南省创新平台与人才计划项目(2021RC3041)。
-
文摘
为实现框架结构震后性能的快速恢复,提出了一种有良好自复位能力且易于修复的新型可恢复功能组合柱。考虑钢绞线滑移及无粘结钢绞线的受力特征,采用OpenSees对柱抗震性能进行验证及参数分析。对不同设防烈度普通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 RC)框架、钢绞线混凝土框架及应用可恢复柱的可恢复框架进行静力推覆及地震荷载下的残余位移及最大位移响应分析,得出各框架层间最大位移与残余位移的关系,并对比分析各框架在不同地震强度下的可恢复性能。结果表明:钢绞线配置率对可恢复柱的抗震性能有重要影响;7度设防RC框架应用可恢复柱后,底层梁柱塑性铰发展大幅减轻,延迟了框架的破坏,且其承载能力与自复位能力均高于8度设防RC框架;在地震作用下可恢复框架的失效概率最低,可恢复性最高,且地震作用越大,其相对于普通RC框架可恢复性的提升越为明显。
-
关键词
可恢复功能柱
抗震性能
可修复
残余位移
可恢复指标
-
Keywords
resilient columns
seismic performance
repairability
residual displacement
resilience index
-
分类号
TU352.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