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聚糖对生物质组分水热碳化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董向元 郭淑青 +2 位作者 朱彩霞 韩洋洋 王折折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38-343,349,共7页
为了研究木聚糖的水热碳化特性,在间歇式反应釜中,进行反应温度为160~240℃、停留时间为120 min条件下的水热碳化实验研究,同时在220℃、120 min的反应条件下,考察了木聚糖对纤维素和木质素水热碳化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200℃时,木聚... 为了研究木聚糖的水热碳化特性,在间歇式反应釜中,进行反应温度为160~240℃、停留时间为120 min条件下的水热碳化实验研究,同时在220℃、120 min的反应条件下,考察了木聚糖对纤维素和木质素水热碳化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200℃时,木聚糖水热焦开始出现,随反应温度的升高,木聚糖水热焦产率逐渐增加,至240℃时,产率达13%;以小麦秸秆中半纤维素与纤维素和木质素混合水热碳化,木聚糖对纤维素水热焦产率影响不大,而碳质量分数从纯纤维素水热焦的42%增加至纤维素和木聚糖混合物水热焦的48%,与纯木质素水热焦相比,木聚糖和木质素混合物水热焦产率减少了23个百分点,碳质量分数变化不大;木聚糖水热焦中特征官能团随温度升高而减少,而CC、CO和芳香特征峰红外吸收逐渐增强,同时热重分析表明木聚糖水热焦热稳定性较好。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及热重分析表明,在水热碳化过程中,木聚糖可以促进纤维素和木质素分子结构的断裂、聚合和芳香化反应,提高水热焦的芳香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聚糖 纤维素 木质素 水热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水热焦热解及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董向元 郭淑青 +3 位作者 杨继涛 高新杰 王折折 树中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3-89,共7页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制备水热焦,分析了不同反应强度下水热焦碳质量分数的变化规律,并采用Friedman法、Flynn-Wall-Ozawa(FWO)法和Kissenger-Akahira-Sunose(KAS)法,研究了玉米秸秆原料及水热焦(250℃、480 min)的热解过程,计算了其反应活...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制备水热焦,分析了不同反应强度下水热焦碳质量分数的变化规律,并采用Friedman法、Flynn-Wall-Ozawa(FWO)法和Kissenger-Akahira-Sunose(KAS)法,研究了玉米秸秆原料及水热焦(250℃、480 min)的热解过程,计算了其反应活化能。结果表明:在210~290℃,30~480 min反应区间内,玉米秸秆水热焦碳质量分数随水热反应强度增加而增加;水热焦的固体焦产率和热解最大反应速率随水热反应强度增加均呈降低趋势,最大反应速率对应的热解温度区间由280~380℃变为400~450℃,当反应强度超过7.11(250℃、480 min)时,最大反应速率变化相对平稳;玉米秸秆原料及水热焦的热解均可分为脱水、主热解、炭化3个阶段;FWO和KAS模型计算得到的活化能值较为接近,在高转化率阶段(转化率大于20%),水热焦(250℃、480 min)活化能远高于玉米秸秆活化能,当转化率为75%时,通过FWO和KAS法计算得到的水热焦活化能分别为260.87和261.84 kJ/mol,而玉米秸秆的活化能仅为145.55和142.74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水热焦 热重 动力学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下反应水溶液对麦秆水热碳化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董向元 吴婷婷 +4 位作者 郭淑青 马富芹 韩洋洋 王折折 蔡彦青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26,共5页
为了研究回收溶液环境下不同停留时间时生物质的水热碳化过程和产物特性,在自动升温高压反应釜中,以麦秆为实验原料,回收220℃和120 min麦秆水热反应溶液作为溶剂,进行反应时间为30~180 min,反应温度为220℃条件下的水热碳化实验研究。... 为了研究回收溶液环境下不同停留时间时生物质的水热碳化过程和产物特性,在自动升温高压反应釜中,以麦秆为实验原料,回收220℃和120 min麦秆水热反应溶液作为溶剂,进行反应时间为30~180 min,反应温度为220℃条件下的水热碳化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回收溶液环境中,同纯水环境相同的停留时间条件下,麦秆水热固体产物产率无明显变化,而碳含量则有所增加,芳香化和有序化程度逐渐提高;液体产物中还原糖浓度从90 min时的11.16 g/L下降至180 min时的6.25 g/L,糠醛和5-HMF浓度随停留时间的增加变化幅度较小,回收反应溶液对于改善固体产物碳化程度和固存液体产物中碳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碳化 麦秆 回收溶液 停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圆壳水热焦结构和热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董向元 郭淑青 +3 位作者 红艳 朱彩霞 王折折 高新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121-2127,共7页
以桂圆壳为原料,通过水热碳化实验结合元素、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和热力学特性参数计算,深入研究其水热焦结构演变和热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在反应强度参数lgR0为4.72~7.98时,水热焦产率和氧元素质量分数逐渐减少,而液体产物产率和碳元素... 以桂圆壳为原料,通过水热碳化实验结合元素、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和热力学特性参数计算,深入研究其水热焦结构演变和热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在反应强度参数lgR0为4.72~7.98时,水热焦产率和氧元素质量分数逐渐减少,而液体产物产率和碳元素质量分数逐渐增加,生成焓EF、高位热值HHV、低位热值LHV和化学CE有所增加,当lgR0为5.92~7.10时,各参数变化较为明显,lgR0为7.10时,水热焦和液体产物产率分别为42.30%和43.57%,碳和氧元素质量分数分别为68.44%和17.80%,O/C原子比0.2,EF和CE分别为-1.58 MJ/kg和31.00 MJ/kg,HHV为30.02 MJ/kg,如以碳化为主,反应强度参数lgR0可控制在约7.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热化学处理 水热焦 热力学分析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秆水热碳化过程中碱(土)金属的迁移 被引量:2
5
作者 董向元 郭淑青 +3 位作者 红艳 王折折 高新杰 树中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55-359,共5页
以稻秆为原料,通过水热碳化实验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分析及结渣、沾污指数计算,深入研究稻秆水热碳化过程中碱(土)金属的迁移特性。结果表明:在反应强度lg R0为3.85~8.27区间,水热焦产率从60.8%降至35.6%,液体产物产率从32%... 以稻秆为原料,通过水热碳化实验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分析及结渣、沾污指数计算,深入研究稻秆水热碳化过程中碱(土)金属的迁移特性。结果表明:在反应强度lg R0为3.85~8.27区间,水热焦产率从60.8%降至35.6%,液体产物产率从32%增至53.2%,如以碳化为主,lg R0不宜超过6.5;水热焦中碱(土)金属残留率逐渐减小,至lg R0为8.27时,K、Na残留率分别为3.6%和6.6%,Mg、Ca残留率最低分别为49.7%和77.1%,而Si残留率从68.8%增加为74.6%,灰分残留率先增大后减小,最低为66.76%;稻秆水热焦结渣和沾污指数远低于参考标准,结渣和沾污行为得到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水化学 碱金属 结渣 沾污 稻秆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