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伏牛山区山羊遗传多样性和遗传资源评估 被引量:3
1
作者 韩浩园 高慧军 +7 位作者 吴依依 杨帅 王先宁 尹慧茹 王惠绘 李君 王拥庆 权凯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4-70,共7页
线粒体DNA遗传变异丰富,是研究群体遗传多样性重要手段。文章以伏牛山区伏牛白山羊、尧山白山羊和槐山羊3个地方山羊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线粒体DNA D-loop区全序列遗传多态性,评估伏牛山区山羊遗传资源现状。遗传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槐... 线粒体DNA遗传变异丰富,是研究群体遗传多样性重要手段。文章以伏牛山区伏牛白山羊、尧山白山羊和槐山羊3个地方山羊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线粒体DNA D-loop区全序列遗传多态性,评估伏牛山区山羊遗传资源现状。遗传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槐山羊(Hd=0.975,Pi=0.01092)与尧山白山羊(Hd=0.895,Pi=0.00832)遗传多态性丰富,伏牛白山羊(Hd=0.456,Pi=0.01234)为中度遗传多态性;系统发育树聚类为五小支(CladeⅠ~Ⅴ),伏牛白山羊存在独立分支,槐山羊和尧山白山羊未形成独立分支,3个品种间未达到种间遗传距离;单倍型分析共鉴定56个单倍型(Hap 1~56)和2个单倍群,且槐山羊和尧山白山羊存在共享单倍型(Hap 3、8和33)。网络图结果表明伏牛山区3个山羊品种存在两个母系起源;中性检验结果表明伏牛白山羊经历瓶颈效应和平衡选择(P<0.02),槐山羊和尧山白山羊群体近期维持动态平衡(P>0.1)。研究对国家山羊品种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以及河南省区域生态和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生产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牛白山羊 尧山白山羊 槐山羊 线粒体D-LOOP 群体结构 遗传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D-loop的河南省绵羊品种遗传多态性和遗传关系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韩浩园 姚丽娟 +9 位作者 王惠绘 尹慧茹 王先宁 吴依依 李玉法 赵金艳 贾万里 李君 王拥庆 权凯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525-2530,共6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绵羊品种河南大尾羊、小尾寒羊和豫西脂尾羊遗传资源现状和群体遗传关系。【方法】对河南大尾羊、小尾寒羊和豫西脂尾羊线粒体DNA D-loop区全序列遗传多态性和遗传分化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发现50个单倍型,其... 【目的】了解河南省绵羊品种河南大尾羊、小尾寒羊和豫西脂尾羊遗传资源现状和群体遗传关系。【方法】对河南大尾羊、小尾寒羊和豫西脂尾羊线粒体DNA D-loop区全序列遗传多态性和遗传分化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发现50个单倍型,其中小尾寒羊共定义23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为0.975,核苷酸多样度为0.0230;豫西脂尾羊共定义25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为0.936,核苷酸多样度为0.0129;河南大尾羊定义2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为0.667,核苷酸多样度为0.0270,说明小尾寒羊和豫西脂尾羊D-loop序列遗传多样性丰富。系统发育树将3个绵羊品种聚为三大支(lineage A~C),3个品种在3个分支中均有分布。遗传距离分析表明小尾寒羊和豫西脂尾羊遗传距离最远(0.0303),河南大尾羊和小尾寒羊间遗传距离最近(0.0260)。中性检验表明小尾寒羊和豫西脂尾羊群体保持稳定,河南大尾羊群体近期经历瓶颈效应。Network图结果表明河南省绵羊存在3个母系起源。【结论】河南省3个绵羊品种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各品种间达到亚种间遗传距离,小尾寒羊和豫西脂尾羊间遗传关系最远,与河南大尾羊遗传关系最近。河南省绵羊存在3个母系起源。本研究结果对河南省绵羊的遗传关系和群体历史以及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DNA D-loop 小尾寒羊 豫西脂尾羊 河南大尾羊 遗传多样性 遗传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