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炭质页岩路基填料的路用性能研究
1
作者 张孟金 黄亚飞 +4 位作者 吴谦 毛雪松 张建勋 陈欣怡 王悦月 《中外公路》 2024年第2期9-17,共9页
炭质页岩用于路基填筑不仅能缓解炭质页岩分布区路基填料的供应难题,也符合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资源集约、节约”和“绿色化”的战略要求。然而,此类岩石性质软弱、易风化崩解、遇水强度衰减显著,充分利用须建立在深入认知其性质的基础... 炭质页岩用于路基填筑不仅能缓解炭质页岩分布区路基填料的供应难题,也符合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资源集约、节约”和“绿色化”的战略要求。然而,此类岩石性质软弱、易风化崩解、遇水强度衰减显著,充分利用须建立在深入认知其性质的基础上。该文研究炭质页岩原岩的基本性质;设计填料级配;进行填料的击实特性及击实后颗粒破碎特征研究、干湿循环条件下的RCBR(加州承载比)变化特征研究、干燥及浸水状态下填料的压缩性能及压缩后颗粒破碎特征研究以及浸水过程中路基回弹模量的现场测试。研究发现:随风化程度增加,原岩趋于黏土化,微观结构变得疏松。填料颗粒越粗,击实过程中越难调整自身位置来寻求稳定密实状态,颗粒破碎越显著。遇水后填料表现出较强的软化、崩解特性:初始RCBR为54%,随干湿循环呈现先快后慢的减小趋势,最终稳定在26%左右;压缩试验中,填料浸水后的湿化附加变形极为显著,颗粒破碎率大幅增加,最佳含水率状态下未发生破碎的粒组在浸水饱和后也发生了破碎;未浸水路基的回弹模量为140.4 MPa,浸水6 h后衰减至82.1 MPa,之后随浸水时间延长回弹模量衰减不再明显。实际应用时建议优化填料级配、控制最大粒径,采用能有效防水、控湿的路基结构,并避免将炭质页岩填料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发育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质页岩 路基填料 路用性能 浸水 干湿循环 颗粒破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流作用下多级配土石混合填料的结构演化规律 被引量:2
2
作者 毛雪松 王悦月 +2 位作者 吴谦 代泽宇 李翔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5-75,共11页
渗流是引起土石混合填料中细颗粒流失,致使土体结构变化引起路基变形及失稳的关键因素。采用自行研发的颗粒流失试验装置,对不同级配的土石混合填料进行渗流试验,监测渗流作用下填料的透水质量、细颗粒流失量和沉降量的变化过程,分析土... 渗流是引起土石混合填料中细颗粒流失,致使土体结构变化引起路基变形及失稳的关键因素。采用自行研发的颗粒流失试验装置,对不同级配的土石混合填料进行渗流试验,监测渗流作用下填料的透水质量、细颗粒流失量和沉降量的变化过程,分析土体结构演变过程;采用PFC^(3D)(Particle Flow Code in 3D)对细颗粒流失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填料孔隙和粒径动态变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透水质量和细颗粒流失率可以反映土石混合填料结构对水分的敏感程度。填料骨架结构对水分的敏感程度越低,可及时有效地排出水分,渗流对结构的破坏越小。渗流条件下土石混合填料的结构演化过程可分为细颗粒快速流失、骨架重塑和相对稳定3个阶段,其中骨架重塑阶段是引起其结构演化的关键阶段。细颗粒快速流失阶段,每小时透水量增长速率较快,细颗粒大量流失,沉降量很小;骨架重塑阶段,每小时透水量变化速率减缓,细颗粒流失量减少,但骨架结构重组导致颗粒产生明显的相对位移,沉降量增长较快;相对稳定阶段,每小时透水量变化缓慢,沉降量基本保持不变。颗粒流失数值模拟的过程表明细颗粒组分的迁移引起填料孔隙率产生变化,致使土体结构发生改变。上述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几种填料中,n=0.55级配下土石混合填料的骨架结构最稳定,对水分的敏感性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结构演化 颗粒流失试验 土石混合填料 级配 渗流作用 PF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格栅加筋土双轴试验离散元细观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会来 王悦月 李杰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75-81,86,共8页
研究加筋土在剪切过程中颗粒的位移特征及接触力的变化规律。以室内三轴试验为基础,采用离散元法建立二维土工格栅加筋土数值模型。在PFC2D软件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将粘结颗粒作为柔性边界,进行柔性边界条件下的数值双轴试验。从细观层... 研究加筋土在剪切过程中颗粒的位移特征及接触力的变化规律。以室内三轴试验为基础,采用离散元法建立二维土工格栅加筋土数值模型。在PFC2D软件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将粘结颗粒作为柔性边界,进行柔性边界条件下的数值双轴试验。从细观层面分析不同加筋层数、围压对试样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柔性边界双轴数值试验能够较好地模拟室内加筋土三轴试验的力学性状;加筋试样的峰值强度和峰值应变随着加筋层数的增加而增加,且应力-应变曲线逐渐由应变软化型向应变硬化型过渡;围压越大,加筋强度发挥所需的轴向应变越大;土工格栅对中砂试样的横向变形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加筋层数越多,约束作用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 离散元法 双轴试验 柔性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